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總結參考

校園 閱讀(2.91W)

地理高效課堂篇一: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總結

地理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總結參考

一、地理課堂的最終目標

“高效課堂”要以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一堂課中做到身動、心動、神動,使每一個學生肯學、想學、會學、愛學,讓每一個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地理老師變了,我們也變了,每堂地理課後,我們都會有新的收穫??學習地理已不再是我們的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二、高效課堂認識

(一)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

(1)精神飽滿的課堂即高效課堂。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人慾罷不能的課,實現高效就要讓人有興趣。

(3)高效課堂就是學生沒有一刻會閒下來打瞌睡,會集中所有的注意力。

(4)真正的高效能帶動起每一位同學的興趣,使每一位同學都學有所獲,因此還要注意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

(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課堂是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應該是一種十分活躍的課堂,在這樣的課上活躍並不表現在行動上,更多的是表現在思維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活動起來,跳躍起來。如果學生在課堂中不經歷積極的思維過程,就談不上思維品質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無疑處設疑”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在無疑處設疑導思,有利於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追求學生學習效果的課堂就是高效課堂

傳統課堂教學追求的“教學效果”是從教師“教”的角度來評價課堂,而高效課堂更多地追求學生的“學習效果”,它蘊含著對於課堂評價的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全新內涵。

從學生的學習效果來看,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可以這樣解讀:?知識與技能——學生學會了嗎?

過程與方法——學生會學了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學得愉快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堂好課應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主體地位的確定,是以學生的參與度作保證的。

三、地理高效課堂的實施步驟

(一)做最充分的課前準備──前提

這包含了兩層含義:老師的課前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

就老師而言,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要明確每節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而不能面面俱到。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要廣泛蒐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比如地理文獻、地理現象視訊、影視劇、圖片等等,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

(2)學生課前準備

學生的課前準備主要是各個學習小組根據學案導學預習課本知識,形成對課本知識的基本認識,同時通過小組內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問,以便在課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課堂。

(二)創最佳的課堂環境──基礎

創設情境,可以理解為匯入新課。常言道:施教之功,貴在引導。課堂教學匯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師、學生與教材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匯入時間一般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匯入要目標明確,激發學生興趣。“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匯入新課作用如下。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地理教師在匯入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精心設計生動的匯入語言,充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或展示圖片、演示實驗,就會使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既有意義又富有趣味,從而產生積極的學習心向。

(2)啟發學生思維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如果匯入設計引入啟發性的問題,採用形象化的語言敘述,創設富有聯想的教學情境,就能燃起學生的思維火花,啟用學生的思維活動,增長學生的智慧。所以,匯入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增強學習注意力,明確學習任務,學生對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有了明確的認識,學習過程就能主動和有序。創設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複習、提問、故事等語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觀畫面或教具匯入;③聯絡實際或實地觀測引入;④課堂演示、室內實驗引入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核心

自主是培養能力的第一步,應始終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注意發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各個學習小組明確合理分工、合作探究,各自完成相關任務,從不同的資訊源中尋找相關資訊,充分發揮每個組員的作用。讓學生根據目標或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和同學們的相互作用下,利用已有的知識,

經歷體驗、感知、探索、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況等動手操作活動和思維操作活動,啟發和誘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思考,幫助學生吸收和內化新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也具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在地理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一般是通過學生小組的.形式,其基本操作要領是:提出學習課題→形成學習小組→分解學習任務→團結互助、完成學習任務→形成小組學習成果→對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評價。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因此需要教師角色轉變,由“教”變“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因時、因地、因人、因學習內容而宜,教師應根據學校和自身的條件,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嘗試和探索小組合作學習。

(四)精講點撥,指點迷津──關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自主學習探究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課堂點撥、答疑解難則是體現老師教學智慧的有效教學之舉,更是教師主導作用最直接的體現。因此老師精講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學生疑難問題能否解決,教學目標能否達成,是課堂效益高低的關鍵之舉。精講就是講學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這要求老師從學生做的教學案題目中發現的疑難之處,從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發現的疑難之處入手,重點講解;老師要授生以“漁”,給學生講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

(五)科學指導,全面評價──補充

新課程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當學生展示問題時,為了使學生對問題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不能一味的鼓勵,要針對問題在鼓勵優點的同時,適當指明不足,在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是非觀。基於以上情況,我以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問題卡殼時,給予啟發式指導2.問題偏向時,給予規範性指導

3.問題錯誤時,給予科學性指導4.問題混亂時,給予點撥性指導

5.問題深入時,給予遞進式、發展性指導

(六)練習鞏固,矯正補缺──試金石

練習要以質勝量,抓住知識的縱橫聯絡,有利於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學生按定向目標自我設計自測題,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教師提供的自測題,主動鞏固和運用學到的知識。教師可設計形式多樣的有層次的訓練題,或引導學生自己出題,利用面批、互批、自改、講評等形式當堂反饋。教師要藉助練習引導學生主動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主動領悟過程和規律,並主動完善已有的認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