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第九冊美術12-16課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3.18W)

  第12課 會跳的玩具

第九冊美術12-16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 瞭解物體會跳的原理,學習設計會跳的玩具。

2、 發展同學動手動腦能力。

3、 培養同學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二、教學重點:

培養同學廢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質。

  三、教學難點:

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四、教學準備:

廢棄按壓式圓珠筆、彩卡紙、綵線、膠布、彩筆、剪刀等。

  五、教學過程:

1、 課前安排同學預習,帶齊所需資料和工具。

2、 談話:(1)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為什麼會跳?

(2)你知道哪些動物會跳?它們為什麼會跳?

3、 引入課題:《會跳的玩具》(板書)

4、 討論會跳的玩具的製作方法,點撥技法難點。

(1) 討論會跳的玩具的製作方法

A、 你帶了什麼資料,準備怎樣製作?

B、 你覺得自身在製作時,哪一區域性比較難?

(2) 老師點撥技法難點:

A、 依靠彈簧的彈力,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 運用卡紙進行摺疊發生彈性,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5、 提出製作要求:

A、 玩具會跳的功能要體現出來。

B、 利用彩卡紙、綵線、膠布、彩筆等資料進行恰當的裝飾,使會跳的玩具更加漂亮。

C、 注意堅持桌面的整潔衛生。

6、 同學大膽設計製作,老師巡迴指導。

重點指導:A、依靠資料的材質,巧妙設計做出玩具會跳的功能。

B、利用適當的資料進行給玩具進行恰當的裝飾。

7、 展示作品,引導同學互相觀賞、評價。

8、 延伸活動:遊戲“會跳的玩具大比拼”,讓同學通過遊戲體驗勝利的樂趣,激發同學動手動腦堅持行廢物再利用的熱情。

  第13課 電腦美術

  教學目的:

1、指導同學學習Windows畫圖程式的操作,繪製簡單的裝飾畫.

2、指導同學進一步瞭解Windows畫圖程式的其它功能,對裝飾畫進行改變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

3、引導同學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

教學重點:學習造型和反色處置技巧。

教學難點:造型和色彩的選擇。

  教學準備:

教師:教師準備電腦演示操作示範作品以和電腦軟硬體裝置。

同學:在家練習電腦畫圖,熟練掌握色彩的填色操作。

  教學過程:

一、做好同學進電腦教室上課的準備工作,佈置好每位同學的座位和上機的電腦。

二、欣賞經過色彩反色處置的電腦裝飾繪畫作品,激發同學強烈的學習興趣。

在欣賞過程中,引導同學進一步認識色彩的對比色與反色之間的關係。

三、複習學過的Windows畫圖程式的各種繪圖方法,色彩運用和構圖等知識內容。

1、教師演示改變線條粗細、色塊形狀和橡皮大小等操作方法,並展示改變後的效果,讓同學清楚地瞭解和掌握。

2、教師帶領一起完成一些改變線條粗細、色塊形狀和橡皮大小等操作。

四、學習新內容

1、教師演示依照課本範圖的作畫步驟操作,引導同學學會自學,學會自身看圖操作。

2、教師演示改變圖象大小、色彩反色等操作方法,讓同學理解和掌握。(教師特意在色彩上色時運用所學過的對比色上色,複習鞏固和運用所學過的色彩知識。)

3、將反色的兩張圖片並置,分析其色彩聯絡。

五、安排練習:讓同學選擇自身喜愛的電子畫筆和顏色,改變線條粗細、色塊形

狀和橡皮大小等設定,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並畫出一個有趣的形象,可以進行各種變形操作,製作出具有獨特情趣的裝飾畫,然後進行改變圖象大小、反色等處置。

六、同學製作,教師巡迴指導,並鼓勵同學大膽自由地創新和繪製,鼓動同學運用所學過的色彩知識上色。

七、在教室網路中評價同學的作品,引導同學自評與互相評。

八、收拾與整理:指導同學依照正確的步驟平安地關閉電源,整理桌面與地面,堅持教室環境整潔。

九、課後拓展。

教師鼓勵同學回家積極尋找上機的機會,用更多不同屬性的工具,進行生動有趣的電腦造型活動

  第14課 美術學習紀錄袋

學習領域:綜合 探索

  教學目標:

1、 指導同學學習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方法。

2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12-16課)完

2、 指導同學完成美術學習資料收集、標籤製作、分類編號、展示作品等整個學習過程。

3、 引導同學通過製作美術學習記錄袋的活動,感受美術設計工作的樂趣和學習勝利的喜悅。

教學重點:美術學習記錄袋的製作過程。

教學難點:如何製作能突出個性的美術學習記錄袋。

教具:美術學習記錄本的示範作業,以和教學示範演示的工具資料。

學具:同學蒐集自身優秀的美術作業、各種作業評價,準備製作美術學習記錄袋的工具與資料。

  教學過程:

1、 引導階段

教師展示一個原裝記錄袋,問有什麼用途?(裝檔案等)。再展示一個已裝飾好的美術記錄袋,與原裝記錄袋進行比較,有什麼不同?(專門裝美術作品、特徵鮮明)同學討論美術學習記錄袋的

2、 發展階段

提問同學如何設計製作一個美術學習記錄袋,開啟一個美術學習記錄袋看看,同學展開討論,後教師總結制作過程、具體要求和方法。

1)、選擇自身滿意的作業、或作業的照片。

2)、將作業按時間先後的順序,進行編號或分類。

3)、選用透明的塑料檔案袋,作為我們美術學習記錄袋。

4)、製作標籤,註明姓名、班級、學號、建檔日期。

5)、收集自身的評語、同學的評語、老師的評語或者家長的評語。

6)、美術作業和各種評語按編號或分類,放進美術學習袋中。

師又提出問題:如何設計製作一個具有“美術”學科特徵或者體現你的個性化的特徵的美術學習記錄袋?欣賞一些具有個性化的特徵的美術學習記錄袋,生談談自身的看法。

師:畫面的設計形式?效果?表示方法?

3、 安排作業:設計製作一個具有“美術”學科特徵或者體現你的個性化的特徵的美術學習記錄袋。

4、 同學作業,教師指導

教師組織同學分組,組員討論,一起擬訂和完善各自的美術學習記錄袋設計方案,並補充一些同學互評工作。

同學分頭按設計方案進行標籤設計製作、選擇作品、分類編號、彙總作業等工作。

5、 作業講評

作業完成後讓同學進行作品展示,開展互相評價、欣賞活動。

6、 課後拓展

鼓勵同學積極設計製作其它學科的學習記錄袋,不時提高美術的實際應用能力。

  第15課 元宵節裡掛彩燈

  教學目的:

1、引導同學瞭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並通過欣賞,感受元宵節熱烈的氣氛,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2、引導同學進行彩燈的設計製作,並安排展示。

  教學重點:

瞭解元宵節習俗,欣賞彩燈並學習設計製作彩燈。

  教學難點:

引導同學掌握彩燈的基本製作方法並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激趣匯入:

1、引導同學欣賞各種花燈圖片,並說說自身的感受

(1)花燈美嗎?為什麼美?

(2)各有什麼特點?

(3)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花燈?

2、請同學說說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元宵節的傳說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保守,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3、讓同學拿出自身帶來的花燈,引導他們觀察:

(1)花燈的製作資料

(2)花燈的基本結構

(3)花燈的幾種製作方法,不同資料有不同的製作方法

二、與同學一起研討、演示花燈的製作過程和方法

1、演示製作方法、過程

2、你認為還可以怎樣製作更漂亮或更簡便?

三、同學分組進行討論、設計,合作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請同學談談本組製作思路

二、互相觀賞提看法

三、交流好的製作放

四、繼續製作完成

五、作品展覽,評議

六、課堂延伸:除了用紙質來做,還可以用什麼資料來做?

比方:釉子皮、廢棄物等

3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12-16課)完

  16、珍愛國寶——古代的陶瓷藝術

  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讓同學瞭解中國的瓷器是保守藝術中的瑰寶,它代表了中國在世界制瓷領域中高超的工藝製造水平,是中國偉大的發明之一。使同學瞭解我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制瓷工藝、造型、裝飾和不同窯場產品的藝術特徵,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去觀賞陶瓷藝術。培養同學熱愛中華民族保守文化的情趣。

  教學重點:

1. 中國瓷器的生產和發展,瓷器與陶器的區別。

2. 瓷器的造型、裝飾、色彩和藝術特色。特點。

3. 主要名窯的產品特徵。

  教學難點:

主要是有關歷史知識和歷史背景,除了在教學內容資料作些簡要介紹外一些專業名詞和有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具準備:教材、多媒體課件、錄象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常規)

二.匯入:

提問:

1. 什麼是陶器?什麼是彩陶?

2. 中國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徵是什麼?

放映幻燈(貫耳瓶)

提問:這是陶器嗎?應是什麼器物?

三.講授新課: (出示課題)

我國是瓷器的故鄉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國保守的工藝美術,其工藝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1. 瓷器與陶器的關係

陶瓷工藝是陶器工藝和瓷器工藝的總稱。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區別。

(1)燒製的原資料不同;

(2)燒製的溫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