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心得感悟

校園 閱讀(2.0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萌生一些新的感悟,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這些感悟,想法都記錄下來。不過,你知道怎樣記錄感悟會更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心得感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沉睡的人魚之家讀後感心得感悟

奇葩說裡康永哥在某一期裡說過,“我們要練習面對告別,因為我們都得告別。”

東野圭吾用了一本書講了一次告別。

這本小說並不是一本偵探小說,而是講了一個真實的合乎情理沒有任何奇蹟發生的悲傷的故事。卻探討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當我看完這本書,卻仍止不住的思考,假如有一天我面對這樣的場景我會做何選擇。我覺得作者的目的以及想傳遞的資訊已經達到了。

故事的開始從一個小女孩瑞穗游泳意外溺水開始說起,醫生診斷為腦死亡,詢問她父母是否接受器官捐獻,她的父母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堅信她只是呈植物人狀態,並沒有真正的死去。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小女孩瑞穗在她麻麻精心的護理下身體也一天天的長大,在她的身上也先後採用了BMI(腦機介面技術)和AIBS(人工智慧呼吸控制系統手術)。靠著這些技術,小女孩能在大腦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靠著電擊來活動四肢,甚至面部表情。

身邊的質疑聲越來越大,覺得瑞穗的麻麻用這些技術,只是來滿足自己的內心,瑞穗變成了她的玩具。但她麻麻卻覺得並沒有一條法律說明瑞穗已經死了所以自己並沒有錯。

最後奇蹟沒有發生,瑞穗在幾年後身體機能退化,瑞穗的`父母最後接受了瑞穗已經離開的事實,並同意了器官捐獻,來幫助更多在生死邊緣的孩子。

道理我們都懂,但要真正放下,又談何容易?

我看完後思考的問題是

1、我能不能完全信任並且接受醫生判定的結果,而不是心懷奇蹟,覺得一切皆有可能。

2、我能不能放下“滿足自己”的這種心理,接受不可逆的現實並且放手。

3、就算我接受了以上兩個,我能不能接受最親密的人器官捐獻。

相對地,我處於病人的情況下,我能不能接受自己沒有任何質量的活著,能不能接受器官捐獻。

我也不知道,只有真正的在那個情境下,才能做出判斷,切斷糾結的內心。

更加熱愛生活才是我們現在該考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