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太陽》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校園 閱讀(1.07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太陽》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陽》教學反思集合15篇

《太陽》教學反思1

《“番茄太陽”》(蘇教版四年級下冊)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的順序敘述了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裡行間飽含著對盲童的喜愛之情。如何讓學生感悟這篇文章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在教學時緊緊抓住描寫盲童明明“笑”的重點詞句,感受明明笑聲中的樂觀,話語中的愛心,品味“番茄太陽”的意象之美,最終讓學生積累語言,獲得啟迪。

一讀,感悟“笑”的.純真。

首先提問:課文中最美的“番茄太陽”指的是什麼?為什麼說明明的笑臉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讓學生找出描寫明明“笑”的句子,交流後出示:共3頁,當前第1頁123

(1)每次從菜場經過都能看到那家人,夫妻倆忙碌,女孩安靜地坐著,說話聲細細柔柔,特別愛笑。

(2)小女孩一面用手摸,一面咯咯地笑,媽媽也在旁邊笑。

(3)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烏黑的頭髮,象牙色的面板,精緻的眉和下巴,笑起來像個天使。

(4)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著人走。

接著,重點指導學生讀描寫明明“笑”的句子並感悟。第一句,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出明明的笑是文靜的、甜甜的、開朗的;第二句我讓學生體會明明笑得很爽朗、很開心,不僅給了自己快樂,也影響著家人;第三句我讓學生找出,哪些字眼寫出了明明天使般的美?第四句,我讓學生帶著“笑聲能追著人走嗎?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這兩個問題讓學生體會明明笑的動聽,使人回味無窮,從中讓學生感受到明明的笑天真純潔。因為有著這純真的笑,所以明明的臉美得就像“番茄太陽”。

二讀,品味“笑”中溫暖。

明明的笑容已深深地感染了我們,也感染著課文中的“我”。我讓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心情變化的句子,生圈畫後出示:

(1)生活很艱難,心情無比灰暗。(灰暗)

(2)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溫暖)

(3)明明像小屋裡的光線,帶給了我許多快樂。(快樂)

(4)她的小嘴撥出的溫熱氣息拂過我的面頰,我的淚嘩地一下子流了下來。(感動)

是什麼使“我”的心情產生了這樣的變化?我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再讀描寫明明笑的句子,讓學生品味出明明的笑產生的力量讓“我”感到溫暖,感到快樂。因為有著這樣溫暖的笑,所以明明的臉美得就像“番茄太陽”。

三讀,探究“笑”中意蘊。

溫暖“我”的,僅僅只是明明的笑嗎?還有什麼?在讓學生默讀課文的最後四個自然段後,找出“阿姨,媽媽說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長大了,我把我的腿給你,好不好”這一句話,讓學生讀後交流反饋,感悟明明的善良、感恩和愛心……是呀,是愛孕育了這美麗的笑。心中有愛,臉上才會有這麼迷人的笑。生再次齊讀描寫明明“笑”的句子,師總結讀——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整個教學環節我緊扣描寫明明笑的句子,逐步深入,層層剝筍,一唱三嘆,使學生在品詞析句的語言實踐中受到了情感薰陶,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太陽》教學反思2

《太陽》一課為說明文,課文較為枯燥,學生不易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了幾下幾點:

1、激發學生讀書的情趣。新課標提出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感知、感受、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每節課要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課上在老師的指導下,為學生創設了情景,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了學生的情趣,在讀中感悟。課堂中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師互動的多方位的課堂結構。

2、聽說讀的能力有機結合,促語文能力協調發展。本節語文課不是單一的說與讀,而是讀說結合,在讀中感悟,並有意識培養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並與他們交流,正確表達自己的.體會,讓讀與說有機結合,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得以發展與提高。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課件的使用上,運用太陽圖片和太陽活動錄影,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太陽的大、熱、遠這些特點,使他們的形象思維得以發展。太陽與地球的關係,文中表述的較概括,學生不易理解,這時多媒體的運用,使文字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

4、知識的拓展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課外知識的適當介入,使學生學習不僅僅侷限於書本,而是與生活實際和自己所瞭解的內容相聯絡,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的目光由課內投向課外。

以上四點的體現,使學生學得容易,教師教得輕鬆。

《太陽》教學反思3

上這篇課文時,完全被它的題目吸引了。"番茄"、"太陽","太陽"、"番茄",多令人期待的故事呀。由於對教材不熟悉,前前後後把書翻了幾遍,最後才來看這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番茄太陽"。讀後,什麼都不想說,只是在心中默唸著這份感動。想象著明明那張純美的笑臉,感受著身邊洋溢著的一切溫暖。這樣的課,到底該如何上呢?

這篇課文出現了三次“番茄太陽”,第一次“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著人走。”是與“笑”字相聯,兒童那天生的創造性表現的非常清楚。第二次“日子過得真快。明明像小屋裡的光線,帶給我許多快樂。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把明明說成了太陽”,這位樂觀的盲童影響著“我”,其實盲童天生的.快樂也是一種創造。第三次“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是盲童明明說的“阿姨,媽媽說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長大了,我把我的腿給你,好不好?”當讀到這兒的時候,我的心不由得顫了一下,不經意間淚水已經奪眶而出,這句話溫暖著“我”,震撼著我的心靈,這樣的話也只有天真的孩子才能說出。她並不知道把自己的腿給別人意味著什麼,只是單純的想把這份愛心就這樣傳遞下去。

另外,這篇文章給予人的是兒童給予成人的改變。文中之“我”是生活艱難,心情灰暗無比,住在舊樓房裡,是從別的地方來到這個城市,應該說“我”因為拄著雙柺,對生活的希望幾乎沒有了。沒有想到這一家人,這家同樣是貧窮的人,面對生命卻是另外一種態度。成人改變成人作用遠遠趕不上兒童改變成人。“我”看得出明明的父母有什麼樣的追求,但“我”並沒有實質性的變化,這一家的努力,社會的奉獻,最終讓“我”為之震撼。兒童的行動,兒童的力量太大。對於我們成人來說,經常回過到來看看身邊的兒童,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美。所以,想到這裡,我們教學這課,還要充滿著感謝,即老師也要有感謝兒童的心理。成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是非常嚴重的,而童年其實是最無憂無慮,哪怕遇到最大的困難,兒童仍然存在著快樂。

所以說,這篇文章給我們“熱愛生命”的主題是複雜的,是多維的,我們老師可以從自己的維度來獲得,孩子呢?我們就要尊重他們的感受。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閱讀後,讓他們述說自己學這篇文章得了什麼?閉上眼睛想這個番茄太陽,想這位盲童可愛,歡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閉上眼睛思考那種純真之美?

番茄太陽”是“番茄”與“太陽”的組合,這種組合太美了!這種組合沒有想到創造出一種新生命,一種對世界的喚醒。

學完這篇課文以後,我被明明感動了,學生們也被明明感動了,他們知道了要像明明一樣堅強、樂觀,快樂地生活著。

《太陽》教學反思4

太陽是地球上萬物的生命之源。本篇課文的作者憑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盛夏,烈日掃盡清晨晶瑩的露珠,照射著大地一直到黃昏,多麼沉重悶人的時光!人們懶洋洋的像是失去了生命力。畫個綠綠的太陽吧!讓大地到處一片清涼。金秋,登高望遠,大地猶如茫茫的金海。它給人們獻上一個豐收,歡樂的季節。畫個金色的太陽吧,它會比春天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寒冬,冷風颼颼,天冷得讓人縮手縮腳。畫個紅紅的太陽吧,人們都會有這個希望。春天,大地復甦,萬物生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畫個彩色的太陽吧,給人驚喜,催人奮進。從課文裡,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課文語言優美,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愜意,很適合背誦。

本課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特點。我設計的活動極少,只是出示了一個課件——火辣辣的太陽;提出一個問題:"看著這個太陽,你們來想像一下,夏天有多熱,你有什麼感覺 "我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及時予以引導,肯定,讚揚。在我適時點撥下,孩子們的思維活躍了,爭相說著自己的感受。孩子們還想出了好辦法讓太陽不那麼熱。這時我出示書中的綠太陽圖,讓學生體會綠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清涼。通過這一熱一冷的對比,孩子們對綠太陽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並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到朗讀的樂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教學中教師教態親切,語言柔美,有較好的教師素養。課件設計的很美。板書板書設計簡練直觀。 多而不濫。運用的十分有效。直觀形象。教師能用較好的資訊素養,增強了低年級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整堂課上的很順,環節清楚,過渡自然,給聽課的老師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整課上的有趣,美。學生的識字,朗讀都很不錯。可見平時對學生的雙基訓練紮實。

但在讓學生上臺表演金黃的落葉邀請小夥伴品嚐水果這一環節對課堂教學中收不到太大實效,可省去。將剩餘時間放在最後春天這一自然段的朗讀和說話上。整堂課將更完美。還可多用一些美麗的圖片來指導低年級學生說話。課堂上學生出現問一些本課教學設計以外的問題是一種很好的現,是要予以保護。教師可運用教學機智將學生的問題引回到課文中來。為課堂教學增色。

《太陽》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用第一人稱進行講述。“我”為每個季節畫了不同顏色的太陽,給世界萬物帶來各種美好。

課文共4個自然段,按照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的順序敘述,每個自然段寫了一個季節。段落結構相似,都是先寫畫什麼顏色的太陽,再寫在陽光照耀下,這個季節呈現的'美好。全文語言優美、結構工整、具有反覆的特點,讀起來親切舒緩,非常適合學生朗讀。

課文配有一幅插圖。圖畫中描繪了一個小男孩畫太陽的情境,透過甜甜的微笑,可以感受到他美好的心願。

優點:

通過遊戲設定認識生字,富有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分自然段朗讀,分自然段理解課文,由部分到整體。

通過拓展,引導孩子思考說說自己想畫一個什麼樣的太陽,昇華情感。

缺點:

指導朗讀方面不夠到位,沒有給學生進行範讀。

2.朗讀的方式太單一。

改進措施:

採用多種朗讀方式,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齊讀,可以交替使用。一年級語文教學,朗讀是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要突出朗讀的重要性,讓孩子們愛上朗讀。

《太陽》教學反思6

本月我們託班這月的主題《晒太陽》,這個主題裡面有一節《晒太陽》教學活動。這個活動的目標:1.在陽光下進行走、跑、跳、蹲等動作。2.感受陽光的溫暖。所以我把這節課的教學場地,選在了戶外。通過讓幼兒直接感受太陽的溫度和特點,知道太陽石紅紅的、圓圓的,照在身上是暖洋洋的,更好的結束這月的主題。

在整個活動的進行中,我發現了幾個問題。寶寶們不經常到戶外上教學活動課,也只有戶外活動的時候會到戶外進行活動,就在上課的'時候,像平常活動時那樣散漫,所以我需要花更大的聲音來制止他們的不可取行為,來吸引幼兒們的注意。戶外場地的空間比較大,託班幼兒的年齡又較小,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行為,剛剛幫他們排好的位置,不出幾分鐘,就變得不成樣子。我在想是不是將桌子和椅子搬出來,這樣不僅能像平常上課那樣,而且還能在戶外邊接觸大自然,邊進行教學活動,又不容易將座位亂掉。總的來說,在戶外進行的教學活動,幼兒們的興趣還是較高的,可以在玩中學習,他們是很願意的。

《太陽》教學反思7

《太陽》是一篇科普性的說明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和太陽有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激勵展示,激發興趣。上課之前,我提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引導學生閱讀了選讀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增加對太陽的瞭解。上課時,先讓學生介紹自己收集的有關太陽的`資料,學生都急於想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展示給大家,學習積極性很快調動了起來。

初讀課文,理清思路。這一環節設定,意在理清文章條理,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自學生字新詞,瞭解課文大意。然後指名分節讀課文,糾正讀音,並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緊接著讓學生思考課文哪些自然段是講太陽特點的?哪些自然段是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通過交流,學生對課文的條理一目瞭然。

瞭解特點,領悟方法。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列數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因此,第1—3自然段的學習是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教學時,我採用自學、合作相結合的方法,先讓學生自由讀第1—3自然段,看看課文寫了太陽的哪些特點,是怎樣把太陽的這些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然後在同座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我引導學生抓住具體的語句讀、體會,學生不僅對太陽“遠”“大”“熱”的特點理解的非常透徹,而且也知道了通過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來進行具體說明的好處。這樣既突出了重點,也突破了難點。

課後鞏固,實踐寫作。文章在介紹太陽時採用了許多說明方法,學生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已經體會了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更重要的還要讓學生能夠在平時的習作中運用這樣的寫法。於是我安排了一 個小練筆:用一段話介紹教室或者黑板等,用上本課學的說明方法。這樣由課內向課外延深的設計,不僅發揮了學生創造思維的作用,也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太陽》教學反思8

一堂準備了兩三個星期的藝術課終於在孩子們地笑聲中勝利閉幕了,那麼多的焦慮,那麼多的擔憂,就怕不能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就怕自己所知的,不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於是不斷的查詢資料,不斷的完善教案,就為了圓自己一個藝術課的教學夢,為了能讓孩子們在藝術課中帶點收穫回家,為了不使自己對藝術科教學失去太多信心。一節課下來,有一點收穫:

一、要上好一節藝術課,我們在備課時就要拓寬思路,用於創新,充分聯絡學生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驗。從學生對太陽的感知、認識、發展出發,設計大量充滿情趣的欣賞、創造、表演、交流、評價等活動。

二、在教學中,我們要轉變“教師教、學生學”的觀念,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原則,引導他們進行藝術體驗。教師“蹲下來”和學生一起進行藝術活動,在這樣平等,融洽的氛圍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更豐富。更願意表露自己的心聲,使得他們的藝術能力和身心獲得和諧發展。

三、《我心中的太陽》以人文精神為顯現,以知識技能為隱線,讓學生在帶著與他人分享幸福與快樂的感情中,學習運用音樂、舞蹈、戲劇、美術等藝術形式與生活聯絡起來,通過表演活動,引發學生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誼,抒發內心的情感,體會在集體中進行藝術創作、表演的快樂。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佔著重要地位。老師們可能也充分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紛紛鑽研出的各種“推陳出新”的絕招,將課堂弄得猶如一場熱熱鬧鬧的舞臺劇,但當我們冷靜沉思下來時,卻漸漸發現“浮華”課程背後潛藏著危機:

1、藝術課不是簡單的科目相加。藝術在我們身邊,它是色彩、是音樂、是舞蹈、是戲劇;藝術在我們心中,它是協調、是激動、是享受、是第六感。它不僅僅是某一門藝術學科的知識、創作技能、文化背景、風格流派等內容的綜合,而是多種藝術學科的綜合。它更不是內容上各種藝術的簡單疊加,搞一個多學科的大拼盤。它首先立足於學生的整體人格發展,既考慮每門學科自身的獨立性、系統性,又強調建立多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絡,將原有的分科課程,整合為包容性更強的綜合性課程。講究領域內各學科的相互滲透、交*與融合。力圖通過多種藝術的相互溝通,相互啟發和相互支援,為學生綜合藝術能力以及整合性藝術感覺的形成創造良好的條件,為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提供可能。這種大雜燴式的教學常會使人產生一種錯覺,只要我們按教材教會學生唱和畫就行,雖然這種多類藝術形式對於我們原有的單科教師來說是一種挑戰,但我們不能只是教教材,被教材左右,要跨出單科教材的限制,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尋找課程資源,時時改進我們的教育觀念。在日常的藝術教學活動中老師如果在內容、手段、方法等各個方面都擯棄單調、分隔、而遵循融合的原則,把各種藝術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把同一種藝術形式的各個方面充分地融合在一起,那麼它將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藝術審美空間;老師也可以以某一學科特色為主,由點及面地開展,讓學生充分接觸和感悟,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橫向關聯藝術,使學生全方位吸收到各科藝術經典的重要文化養分。

2、藝術課不是“統一規格”的加工廠。讓學生全面發展,並不是讓每個學生,及其每個方面都要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備課用一種模式,上課用一種方法,考試用一把尺子,評價用一種標準是現行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這種“加工廠”式的教學生產模式不符合學生實際,且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導致藝術課堂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和矛盾的產生。我們常說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會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國小藝術教育要追求學生多樣化藝術才能的發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科學依據。有的藝術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大一統的,藝術課教學達到的要求也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不準學生有個性化的表現,對學生的`“亂插嘴”,不按老師要求去做等行為大為不滿,極力壓制。殊不知,這些行為有時恰是學生不自覺的真情流露,而它卻被老師忽視了。在這種大一統的藝術教育下,學生連個性發展的空間都沒有了,更不用再談什麼對他們的創造性培養了。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並不在於藝術本身,而

是通過藝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利於學生積極靈活地適應面向21世紀的社會的變化,使學生在未來社會中學會生存。

3、藝術課上的老師不是“權威人物”。傳統教學中,教師處於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灌輸。師生之間顯然是不平等的。對藝術教學而言,交往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它不僅是一種教學活動方式,更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圍。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心態的開放,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顯,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交往還意味著教師角色的轉換,由教學中的權威變成合作者,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葉聖陶說過,他並不稱讚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在藝術課程中有很多單元就是要求老師放下架子,和學生一起遊戲,舞蹈,它已經為我們創設了很多機會,我們必須學會更換自己的角色,以便更好地適應教學。

國小的藝術課教學走進了誤區,首先是執教的老師在觀念上走進了誤區。國小的藝術教學肩負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使命,藝術課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念。我想,學生之所以能和我相處得這麼融洽,大概源於我平時對他們的寬容和理解,這種融洽的師生關係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師真心付出,長久的投入。我很欣賞“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句話,在國小的藝術課堂上,我認為,學生的成功和快樂,那就是老師的快樂源泉。

《太陽》教學反思9

為了切實提高我校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提升我們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打造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今天學校組織了課堂教學大賽,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活動。

我講授的內容是三年級下冊第21課《太陽》,它是一篇科普說明文。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莊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相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和打比方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根據本課教學需要,我利用課件輔助教學,緊密結合課文而不侷限於課文內容,對課文作了準確、生動、詳實的說明及補充,較好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整個課件內容緊扣中心,富有啟發性,操作簡便,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自由探索、自主學習的資訊平臺。

在此課的教學中,我以《種太陽》的歌曲切入課題,接著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太陽的瞭解,使學生感到十分熟悉、親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世間萬物在陽光下生活、生長。想更深地瞭解太陽嗎?從而引入課文的學習。

在學生學習生字詞環節,我讓學生通過讀詞語,以及利用學習生字的方法掌握本課需要寫的生字。掃清文字障礙後再繼續學習太陽的特點。

我利用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讓學生用科學的依據來解釋后羿不可能射下來太陽,從而自然的過度到太陽遠、大、熱的特點上來。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知道了太陽的特點,在學習本文說明方法的過程中,生動形象的課間使學生對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有了深刻的認識。

教材只是一種憑藉,通過這堂課的教學使學生對探索太陽的奧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此時,我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利用網路或圖書館瞭解更多的關於太陽的知識,為學生打開了更為遼闊的視窗。

當然我這節課也有不足存在,如:

1、朗讀指導、訓練還可以再強化一些。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在本次的.課堂教學中,我似乎忽視了這一點,指名讀,齊讀似乎多了點。其實,我可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如對比讀,小組合作朗讀等形式,使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領悟課文的說明方法。

2、應做到讀寫結合

語文是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缺乏"寫"的語文課堂是不完整的,可能由於上課時間只有30分鐘的原因,我沒能讓孩子充分的寫,有些缺憾。我們應當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既要有聲情並茂的讀,也要有紮紮實實的寫。

3、評價方式的較單一

這個問題,可能是大多數男教師的一個通病,課堂上的評價語總是寥寥幾句,沒有女教師那麼豐富多樣,沒能很好的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是一樣常做常新的工作。今後,我將通過不斷的聽、評課,作課來磨練自己的基本功,學習百家之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

《太陽》教學反思10

在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太陽與人類的關係時,我遵循新課標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大膽的放開手讓學生根據自學提示從文中找相關句子,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意見,彙報時教師做簡單總結就可以了,這樣既能鍛鍊學生自學的能力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環節由太陽公公的一番話引出:“原來是因為我太遠、太大、太熱了,害得我們不能往來。以後,我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孤獨寂寞的日子想想都害怕,哎!乾脆讓我消失在宇宙中吧,再也不要傷心了。再見了,朋友們!”讓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課文4―8自然段,找到充足的理由勸說太陽。進而讓同學們聯絡生活實際說說太陽和我們的關係。這樣自然而然學生體會到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雖然我們對太陽的認識還十分有限,但千百年來人類探索的腳步從沒有停歇。通過播放科教視訊,引導孩子們認識神祕的太陽系。進而提出疑問:“如果太陽離我們再近些,或遠一些,他再小些或溫度低一些,行不行呢?”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第155頁,我們來讀讀一篇選學課文《妙不可言的位置》。邊讀邊想,你有什麼新的發現和認識?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正因為地球距離太陽的'位置妙不可言,所以我們的世界才會如此美麗。

學生展示收集的關於太陽的資料後,再回到和太陽的對話中來。太陽公公茅塞頓開,決定從今往後陽光快樂地生活著。現在太陽公公要收回他的《徵友啟事》,張貼出一份《名“星”展示》。請同學們課後收集更多太陽的資料,運用本課學到的說明方法幫太陽公公進行海報設計。

整節課猶如一個童話劇引導孩子們遨遊在科學的海洋,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總括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將教學流程分為課文學習和課外延伸兩大模組。在課文學習中,我利用大量網頁資料來充實、豐富、闡述課文內容,以幫助學生有效理解課文。在教學方法上,我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來學習課文。我力求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網路教學的優勢,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則在教學中起到穿針引線、推波助瀾的作用。我致力於營造一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問,使其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寶貴的學習經驗。而課堂教學的第二部分課外延伸則意在為學生開啟更為遼闊的視窗,進一步培養學生查閱資訊、處理積累資訊的能力,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熱情,也藉此初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一節課下來,我發現學生學有所獲,基本上達到了我預定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設定的環節比較多,以至於有些細節的問題沒有處理好。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應多巡堂,察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從備課到講課,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講好一節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講好一節課需要教師除了有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外,還要有深鑽教材,深鑽教法,體現新的理念,敢於做新的嘗試的精神。教師和學生融為一體的共同參與語文學習過程,是當今語文教學所倡導的。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氣氛是當今課堂十分需要的。能與學生進行眼神上的交流,情感上達到共鳴,心靈上能夠交匯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不可少的素質。這些對於我來說是欠缺的。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尤其注重這些方面的鍛鍊,使自己提高的更快。

《太陽》教學反思11

帶著緊張、激動的心情,我上完了《四個太陽》,可至今課堂上許多畫面還如電影般一幕幕跳躍在我的腦海裡。我不禁靜靜地反思起來,感觸頗深。

《四個太陽》是一篇極富兒童情趣的課文,作者憑藉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 四個季節,表達了四個美好的心願。課文的語言簡潔,生動優美,充滿童真,每個自然段結構相近,讀起來琅琅上口,讓人感到親切、愜意。緊扣課文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美好心願,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這個教學重難點,我抓住了幾個教學環節進行教學。

一、利用多媒體課件,豐富課堂教學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清涼、香甜、溫暖、多彩”等詞語,我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利用優美的音樂、迷人的圖片、形象生動的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引發孩子們對四個太陽不同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的目的。學生被美麗的畫面、悠揚的旋律吸引了,隨即我又讓他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感受,他們入情入境,很快地領會了文中作者的.情感,再讓他們帶著情感細細品讀課文,從讀中感,從讀中悟,情感得到了昇華,朗讀起來也就有聲有色了。

如:孩子最感興趣的是春天彩色的太陽。為了貼近“多彩”,我找來一些大自然的圖片,五顏六色的花海、遼闊的草原、七彩的蝴蝶……伴隨著一曲空靈、婉轉的《spring morning》,孩子走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無不陶醉其中,口中更是不由自主地發出“哇、哇”的聲音。那是發自心靈的由衷讚歎!我馬上抓住這個機會,問孩子:“你們發出的‘哇、哇’聲代表什麼啊?”他們齊聲答道:“好美啊!”我接著問:“那你們能不能用曾經學過的關於春天的詞語來讚美一下春天呢?”“能!百花盛開、百鳥爭鳴。”“和風細雨、春回大地。”……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後地想發言,這時我說:“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春天,都想讚美春天呢!那你們能不能帶著讚美的語氣讀一讀這個自然段啊?”“能!”多自信的回答啊!是啊,無需再多言語,再多的問題都顯得蒼白無力了,孩子們從視覺上、聽覺上得到了美的享受,美的愉悅,讚美的情感已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進而進行朗讀訓練,自然水到渠成。

二、抓住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記得張田若先生說,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於是,在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我設計不同要求、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的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

起初,我先讓孩子進行初讀。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因此在複習生字詞這個環節,我並沒有單獨地進行,而是把重點的字詞滲透在文段裡。我先讓喜歡哪個太陽的同學讀一讀該自然段。然後出示帶紅色字型的生字詞,讓學生個別讀,齊讀,再整個自然段齊讀。把單調的生字詞帶入一定的語言環境當中,學生能更有效地理解、體會詞句。

通過多媒體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情感體會,再讓他們帶著感情去朗讀。如指導彩色太陽那個自然段的朗讀時,我先讓幾個學生讀,表揚好的方面。再請一位同學讀,要求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欣賞同學的朗讀,邊想象春天美麗的畫面。讀完後,再讓孩子描述他們腦中的畫面。這時,讚美之情已在孩子們心中醞釀。最後,伴隨剛才的音樂《spring morning》,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通過層層深入,孩子們已能從春天的讚美中體會小畫家的美好願望了。

三、啟發想象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科學發展,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課文中小畫家豐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的心地會讓孩子們讚歎不已,他們也會產生我也來畫畫的想法。這時我就順勢引導學生想不想像這位出色的小畫家一樣,畫出心中的太陽呢,寫上自己美好的心願,送給自己祝福的人吧!孩子可以展開他們的想象翅膀,把他們的純真、善良帶給他們祝福的人。

一杯純咖啡,其香醇令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但其苦澀的味道,豈不更耐人尋味?每一次發現教學的不足,都是我們能力提高的前提。以下幾點是我這堂課需要提高的地方。

1、對孩子朗讀的評價,還不夠到位。雖然讀的學生不少,但是我並沒有很好地抓住其閃光點,進行表揚。比如其中有個孩子讀秋天金黃太陽的那個自然段,讀得非常好,聲音甜美,表情豐富。但我卻忽略了對其表情的點評。整堂課下來,孩子的情緒始終沒能調動到最高點,朗讀稍有欠缺。如果在指導感情朗讀的同時,提醒孩子能聲情並茂地朗讀會更好。以後,我會加強對這方面的訓練。

2、課件太過豐富,反而有點喧賓奪主了。因為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過於注重運用課件帶動學生,所以不知不覺中,運用了過多的多媒體了。我在操作過程中,有些時候顯得稍稍混亂,而且浪費了時間。有位老師聽完課後,問我:“為什麼初讀課文時,要出示動畫?其實老師的範讀也很重要啊!”一語驚醒夢中人!看來,怎樣合理運用課件,我也要好好琢磨琢磨。

3、貼出四個太陽時,因位置沒有預設好,板書“春、夏、秋、冬”時顯得擁擠、隨意。這是課前準備不充分所致。以後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備課時可要注重每一個教學環節。

這堂課結束了,但教學工作是不斷進行的。希望每一節課都給我帶來新的挑戰,新的構思,和不斷的反思,促使自己逐漸地成長。

《太陽》教學反思12

今天,我帶著激動、緊張的心情上完了《四個太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感受頗深。

記得張田若先生說過: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而《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本課的教學就是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走進文字,在讀中感知,讀中體會,讀中思考。在教學中,雖然讓學生在讀中感知了,也思考了。卻沒有讓學生真正地去體會。如在教學“綠綠的太陽”這一段時,我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後,說說為什麼喜歡這個“綠綠的太陽”,待學生說出這個綠綠的太陽能帶給大家清涼時。我馬上引入,夏天頭頂上一個火辣辣的太陽帶給你一個怎樣的感覺。讓學生想象山上的小樹、田野的小花、街道上的行人以及操場上的小朋友熱得怎樣。這時學生說小樹熱得想喝水、街道上的行人撐起了遮陽傘我馬上又問:“這時他們最需要是什麼呀”?生說:“一個清涼的太陽”到這裡我已經把學生那種內在的情感激發出來,於是我便想讓學生把這種體會自然而然地釋放與朗讀中,只要能讓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就能使學生體會到書中的小朋友把“綠綠的太陽”送給夏天的用意了。我請了幾位小朋友讀,這幾個學生沒有給大家起到一個示範作用,教師也沒有及時指導,以致於後來的齊讀也沒能達到一個好的效果,讓人感覺有點走過場的味道了。把學生的'內在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的設想也空了,所以我想學生的情感朗讀指導一定要到位。雖然是一年級的學生年齡比較小,相信他們在老師循循善誘的指導下一定會聲情並茂的朗讀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能力和創造潛能。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素質,這是學生髮展的根本後勁。針對我班學生表現慾望強以及本課內容的需要,我設計了表演這環節,在教學“金黃的太陽”時,我請喜歡這一段課文的學生讀完此段。通過讓學生回想秋天有哪些果子熟了,你最喜歡的果子熟了時你最想幹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讓學生猜落葉會邀請哪些小夥伴來嚐嚐水果的香甜,為後面的互動表演做好了鋪墊。然後我請學生上臺和我一起表演了“落葉邀請小夥伴嘗水果的情形。”這師生互動表演既起到了示範引導的作用,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看到學生的表演情緒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我該馬上讓學生去邀請自己的好夥伴一起去“品嚐水果的香甜”,無論是師生互動表演還是生生互動表演,這樣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在美的情境中去體會“金黃的太陽”給人們帶來的喜悅。我相信通過這個表演不僅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鍊,還使得學生的個性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太陽》教學反思13

《四個太陽》是篇非常生動有趣的課文,作者憑著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為春夏秋冬畫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從課文裡,我們體會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力求讓學生走進一個真實的課堂。我執教的是本節課時,主要體現在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上。下面談談我在教學設計中的主要做法。

讓學生自己學會讀書

在閱讀教學中我比較重視指導朗讀,但重視朗讀並不代表領著學生讀,我儘可能的.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學會讀書。

1、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

在這堂課上,我通過聲音、想象和教師的語言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使學生真正走進課文,朗讀課文時產生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而非刻意的模仿或帶有一定定勢語調的所謂有感情朗讀。如在朗讀彩色的太陽一段時,我我讓學生閉上眼睛,然後描述春天的美麗,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體驗很容易想象出春天美麗的景象,而後讓學生帶著這種情緒和體驗去朗讀,學生自然而然的流露出真情實感。

2、理解與朗讀相結合

朗讀能幫助理解,理解能促進朗讀。在這節課中我將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與理解課文緊密結合起來,儘可能達到一種水乳的交融的效果。如再朗讀綠綠的太陽一段時,我讓學生理解“清涼”的意思,學生在朗讀時自然把清涼的感覺讀出來了。

3、用好評價語

低年級學生天真有趣,教師的評價語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學生朗讀時我比較注重對學生的評價語,評價的語言儘可能豐富,有針對性,使學生更多的感受到讀書帶來的樂趣。

這堂課上下來,我覺得自己的設計意圖基本能體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在識字教學中,忽視了“街”這個字的讀音,受方言的影響讀準這個字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應該多加強調。又如在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四個段落平均用力,這樣上起來有點吃力,可重點指導一段並讓學生背誦,其它段落交給學生自主朗讀,效果會更好一些。再如指導朗讀“金黃的太陽”這一段時,指導不夠到位,如能抓住“金黃的落葉忙著邀請小夥伴,請他們嚐嚐水果的香甜。”一句,這是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句子,其中的“忙著邀請”更是不容易表達。如果通過“金黃的落葉會怎麼邀請呢?請你們試著演一演。”加上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表演中初步體會邀請,再通過教師點評時的語言懂得邀請要態度熱情,忙著邀請更是體現出金黃的落葉,心地善良有了好東西還不忘自己的好夥伴。此時再對學生說“就請你來當落葉,讀讀這句話,邀請大家好嗎?”我想學生會更充分的理解,朗讀會非常到位。儘管如此我還是感到非常高興,因為真實的課堂留有遺憾也是很真實的,也正因為如此,我才可以在一個個小小的遺憾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地完善自己。

《太陽》教學反思14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電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並進一步瞭解多種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瞭解煤、石油、天然氣的成因。知道它們所蘊藏的能量都來源於太陽,是儲存著的太陽能。第一,分析煤帶給我們的資訊。煤的形成經過了漫長年代複雜的變化,這個過程是無法直接觀察,也無法用實驗重現的。這裡探究煤成因的活動,是讓學生經歷類似科學家研究煤成因的過程,一個利用證據邏輯推理及想象作出合理解釋的過程。第二,認識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通過閱讀資料和研討認識煤、石油和天然氣的成因,認識它們與太陽能的聯絡。在經過推理、想象後,認識到煤、石油、天然氣的.能量實際上是儲存了億萬年的太陽能。從而瞭解我們使用的能量大多最終來自太陽。第三,節約能源,尋找新能源。使學生了解節約能源的重要性,怎樣節約能源,瞭解一些新能源的知識。

重點認識電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並進一步瞭解多種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突破難點能區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瞭解一些新的能源。

本課中還滲透了構築節能社會價值觀的教育,讓學生知道要從小做起,從我做起,為整個社會達成節能環保的目標儘自己的一份力。使學生從小養成一種“綠色生活”的習慣,並讓這種“綠色”品質伴隨自己的一生。

《太陽》教學反思15

細節描述:

細節一:剛剛我們感謝了太陽,是太陽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那麼你仔細觀察過太陽嗎?每天看到的太陽總是一樣的嗎?(不是)那有什麼變化?(太陽有時很大,有時很小;太陽光很強,有時候很弱;太陽的形狀也不一樣,有月亮形的,有圓形的;太陽的顏色有時是黃的,有時是紅的;太陽早上到晚上的地方不一樣)小朋友一下子說出了那麼多,那呀,太陽的顏色會變;它的光線有時強有時弱,光芒也會變;太陽早上從東面升起,中午在我們頭頂上,下午到西面落下,它的'位置也會變。

細節二:老師今天畫了一幅太陽圖,我們來看看,它跟我們平時看到的太陽有什麼不一樣?(它有好多好多的光芒)那你發現了這些光芒都是由什麼組成的(由好多的圖形和線組成的)那誰能說得更具體一點呢?(這個是由一個一個正方形組成的;一條條波浪線;像牆一樣的線;)

評價分析:

在細節一中原認為孩子對於這個問題說得會比較少,也擔心因此會冷場;可是卻恰恰相反,孩子們非常要說,而且說得都非常的不錯,不僅把太陽的顏色、位置、光芒都說出來了,還把老師沒有涉及到的太陽的形狀等都說了出來,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驚喜,可以看得出來平時孩子們觀察得還是比較的仔細的。

在細節二中讓孩子們觀察示範畫,孩子們也都得非常的好,說出了這些光芒的組成,為孩子們的作畫打好了一定的基礎。

所思所悟:

整個活動中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嘗試用圖形和線條的不同組合,創作出變化的太陽光芒;喜歡線描畫圖案的變化,產生創作的興趣”。從孩子們的作品中看出孩子們的創作慾望非常的強烈,不僅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光芒形狀,還用到了各種各樣的顏色,讓太陽的光芒變成七彩光;有的孩子還幫助太陽畫上笑臉、紅通通的臉蛋,每個孩子都畫得非常的棒。

不足之處:在讓孩子們想象並上來畫一畫你想到的光芒中,請了6、7個孩子,這裡用的時間較長,所以導致整個活動的時間就顯得長了很多。孩子示範畫得太多也會影響孩子們的創編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