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反思範文

教育考試 閱讀(2.67W)

《太陽是大家的》這篇課文是一首擬人化的兒童詩,描寫了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鮮花上灑滿了金色的陽光,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小朋友在陽光下歡快地玩耍。

太陽是大家的教學反思範文

教學《太陽是大家的》這一課時,我的設計理念是:通過多種朗讀形式,來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各國兒童的團結友愛,感受詩歌的快樂氛圍。課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真進行了反思,現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得與失。

  一、 以“讀”為本,閱讀中體驗,入情中感悟。

這首詩歌音韻很美。語文教學以讀為本,詩歌的學習尤其如此。學生展示朗讀暢談感悟時,我引導學生從“小組合作讀、整體感知到個人朗讀”中暢談感悟。如讀第一小節時,我先讓學生組內練習,接著指名展示讀,學生的讀書興趣被調動起來。我又範讀了第一小節,避免了學生機械性的朗讀,使得朗讀有了層次感。課件演示“白雲、晚霞”圖,讓學生更樂於參與朗讀,暢談感悟。整節課,我採用不同形式引導學生讀、背,讓學生在讀中進入詩歌所營造的意境去,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二、 評價語單一,沒有針對性。

課堂上,我針對學生朗讀的評價和學生間的評價,只是簡單的“讀的好、很流利、很有感情,讀的不好”等幾句。並沒有針對學生的“讀”使評價起到“引導”的作用。如學生朗讀第二小節時,在讀“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她把小樹往高處拔”兩句時,學生評價:“她讀的好。”我只是點頭預設,如果我再接著引導“她哪個地方讀的好?她讀出了什麼?”這樣學生的評價也會更有針對性,會讓學生從評價中知道這一句該採用什麼樣的語氣、語速來讀,學生的朗讀指導會落實的更到位。

  三、 課外知識的延伸要與文字有機結合起來。

在拓展延伸時,我引導學生模仿第二小節的寫法,練習說話並作詩,學生說道“她讓小草變綠了,她讓桃花笑紅了臉:她把金光往草地上灑,她把小草往高處拔;她陪著小朋友在廣場放風箏,看他們臉上樂開了花。”學生說的.很好,但這只是針對文字的延伸,還需要結合實際,給學生推薦一些和文字句式相似的詩歌,讓學生的視野更寬闊。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的備課,及時反思自己在教學時的各個環節,查缺補漏,讓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在不斷地實踐與反思中增強,不斷學習課標的內容,把語文課上的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