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紀念白求恩》教案(通用5篇)

校園 閱讀(8.99K)

白求恩雖然不是中國人,但卻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因為白求恩同志以毫無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贏得了我們人民的尊重和喜愛。 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紀念白求恩》教案(通用5篇),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偉人!

《紀念白求恩》教案(通用5篇)

《紀念白求恩》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

2、理解文章讚揚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導學生追求道德修養的更高境界。

【教學重難點】

1、對白求恩同志共產主義精神的理解。

2、對文章雄辯說服力的理解。具體表現為:事和理、情與理的高度融合;夾敘夾議,以議為主的表達方式;用對比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語言。

3、夾敘夾議,以議為主的寫法。 運用對比的方法,體會對比的作用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紀念白求恩》是一篇議論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匯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激情朗誦現代詩人朱子奇先生寫的詩歌《白求恩紀念歌》匯入。

“秋風吹著細雨,延水奏著哀曲。從遙遠的五臺山,傳來了悲痛的訊息。我們用無邊的哀悼,來紀念您!這裡——河邊的石頭,山上的野草,也在為您流淚。但是,親愛的白求恩大夫。您靜靜地安息吧!在您的後面,全世界被壓迫的兄弟,已經起來了,我們將追隨您的光輝,高舉新醫學的旗幟,向白求恩開闢的道路,勇往直前!……”

有條件也可以用多媒體放映電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廟裡給傷員做手術而遭敵機襲擊的場景來匯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掃清障礙,積累詞彙,進行語言訓練

1、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認為有價值的字詞。教師幫助整理重點字詞音形義:

以身殉(xùn)職 派遣(qiǎn)    狹隘(ài)   熱忱(chén)

拈(niān)輕怕重 純粹(cuì)     鄙薄(bó)   漠(mò)不關心

殉職: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狹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見識不寬廣。

鄙薄:輕視。

2、給學生3分鐘時間,同桌之間在上述詞語中選詞默寫,評比得分率。

3、語言訓練:在上面的詞語中任意選擇,發揮想象寫片段,用得越多越貼切越好,同學之間交流後,推薦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

三、再讀課文,理清全文脈絡

1、出示問題:聽老師朗讀課文,思考:你能用一句話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嗎?

2、教師範讀課文。

3、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中的關鍵句。

學生討論後,教師明確各段的重點句:

第1段:“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箇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精益求精。”

第4段:“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師進一步明確全文思路,總結得出:全文一共有四個自然段,每一部分可以概括為:

第一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結合長短句句型轉換練習,教師引導學生把四個短句變成一個長句:“白求恩同志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具有國際主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精神的人。”

(本教學步驟的目的,重在指導學生學會通過把握關鍵句理清全文脈絡,建立對課文的完整印象。教師也可以通過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簡介和小故事的補充介紹,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理解。)

四、研讀課文,瞭解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

1、出示問題:本文是一篇議論文,其中也有敘事,你能找出課文中的記敘片段,並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嗎?

2、把前後桌的四名同學編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學習。

3、學習小組間交流發言。

4、教師總結明確:

“敘”和“議”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本文以“議”為主,“敘”是議論中的“敘”,不同於記敘文中的“敘”。議論文中的“敘”是為證明論點提出的事實根據,“敘”要扣住論點,“敘”得簡明、概括。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寫法,敘得簡明扼要,議得精闢懇切,議從敘出,二者有機結合。

第1自然段先敘後議,敘白求恩的事蹟,議他的國際主義精神。“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後來到五臺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這一層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齡、受誰派遣、來華目的、路程、工作簡歷;讓人們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瞭解。這些話都飽含著讚揚之情,使文章情理並茂,也為下文議論的展開提供了事實基礎,引出關於國際主義精神的論述。從“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到這段結束,全屬議論,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實質,透闢地論述了國際主義的內容,並指出我們也要實踐列寧主義路線。

第2自然段先議後敘,議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敘從前線回來的人及接受過白求恩治療或親眼見過白求恩治療的人所見所聞。分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表現在兩個方面:“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這屬於“議”。準確完整地表明瞭這位共產主義戰士的精神風貌,表達了作者對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讚美。“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這也屬於“議”,批評黨員中一些自私自利的表現。“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敘述的這兩件事儘管非常簡明、概括,但都表明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響之大。使所“議”之點有記敘的事例加以證明,使本段議論的中心理由更加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