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excel函式的教學設計範文

校園 閱讀(3.93K)

篇一:Excel函式使用教案

excel函式的教學設計範文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EXCEL函式可以實現資料的自動處理和計算,是掌握EXCEL軟體使用的更高層次要求。也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

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排名(rank)三個函式,第二課時學習條件函式(if)和統計函式(countif)。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用公式法進行資料計算,函式其實是一些預定義的公式,因此屬於前面知識的延伸,同時為學習後面兩個函式作必要的準備。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要求、教材特點、學生的心理、智力發展水平及知識經驗和情感需求,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1、瞭解max、min、rank、if、sumif函式的功能。

2、掌握max、min、rank、if、sumif函式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髮現、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並在學習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德育目標: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勇於實踐、團結協作、共同進步,體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資訊科技課的興趣。

3、本節課的重點是max、min、rank、if、sumi函式的使用方法,難點是函式的單元格區域選擇。因為選擇函式使用的區域是得出正確結果的前提,只有指定準確的函式使用範圍,才能真正掌握EXCEL函式的使用方法,這是本節課的關鍵,也是實現教學目標的基礎。同時給出五個功能各異的函式,學生一時難於完全掌握,因此需要必要的引導,發現其共性,逐步領會。

二、 教法設計

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

為了讓學生掌握好本次課的主要內容,採用情景導學與任務驅動相結合的教學法幫助學生消化吸收新知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興趣與任務使學生學習到相關的資訊科技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資訊處理能力。

三、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探索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的:以學生為主體,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物件轉變為資訊加工的主體。

自主,能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自我調控,主動地去學習。合作,通過小組夥伴關係下相互汲取經驗,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探索,指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和獲取知識,培養學生探究的意識和習慣。

四、 課堂設計

1.提出任務,講授新課 (共約30分鐘)

本節課的重點是五個函式的使用,按照層層深入、逐步提高的認知規律,設定反饋練習:

(1) 回顧、熟悉函式

本練習的主要目的是要學生回顧上節所學的sum、average函式,熟悉max、min、rank,if,sumif五個函式的使用方法。首先教師先演示如何使用求最大值(max)函式,指明函式應用的區域,即所求資料的範圍

功能:計算指定區域內所有單元格的數值中的最大值。

格式:max(指定區域)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1步:選定放置求和結果的單元格D18。

第2步:單擊編輯框,在編輯框中輸入“=max(D3:D17)”。

第3步:單擊編輯框上的確認按鈕,便將D3到D17單元格中數值的最大值求出,並將結果自動填入H3。

完成以上操作後,再帶領學生了解其餘函式的功能及應用格式:

最小值函式MIN

功能:求指定區域內所有單元格中的最小值

格式:MIN(指定區域)

排名RANK

功能:返回某數字在一列數值中相對於其他數字的大小排名

格式:RANK(比較值,比較區域,1/0)

說明:1為升序,0為降序

判斷函式If

功能:判斷是否滿足某個條件,若滿足返回一個值,不滿足返回另一個值

格式:IF(條件,為真時的值,為假時的值)

條件求和函式SUMIF

功能:對滿足條件的單元格求和

格式:SUMIF(要進行計算的區域,條件)(簡寫)

具體操作讓學生自己參考課本,獨立完成。

最後,啟發學生歸納總結這四個函式共同的應用格式:以“=”開頭,後面緊接函式名,輸入“()”,括號內部是指定區域。強調函式應用的範圍是得出正確結果的根本。

(2)拓展練習

完成練習一、練習二、練習三、補全練習四

(3)選作題

針對掌握較好,完成較快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這也完全符合分層次教學的要求。 在講解的過程中詳略得當,突出重點,巧妙分散難點。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適時穿插課堂討論、學生上臺操作等互動活動。

(九九乘法表)

2.總結概括、課堂延伸

通過學習Excel 2007中常用函式的使用,使我們認識到Excel在資料處理方面的強大功能。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日常學習中,對待同一個問題,解決的辦法有許多,關鍵是找到一條最簡捷有效,並且適合你的。Excel不僅可以處理資料,而且還能資料排序、篩選、製作圖表等操作,在以後我們將逐步學習。

篇二:教學設計——《Excel函式的使用》

一、現狀分析

使用函式對資料進行處理是Excel的一個重要功能,也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較難掌握。本節課的前一節內容是使用公式對資料進行處理,本班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掌握的較好,理解得也較透徹,為這節課內容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關於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特制定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自動求和的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函式(SUM、AVERAGE、MAX、MIN)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情景引入,體會在Excel中函式與公式的不同 2、通過“反應力”遊戲理解Excel函式

3、通過實際操作、小組討論,掌握常用Excel函式使用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願意主動思考、總結Excel函式的一般使用方法

三、關於教學策略、設想及預期結果

在Excel中函式的許多功能也可以用公式解決,但很多情況下函式要簡單得多,為了使學生有這一認識,本節課的引入用了國際象棋盤放米粒的傳說,要求學生計算結果,不僅使學生很容易領會公式與函式的不同,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函式的興趣,一舉兩得。學生對函式的理解可能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函式中所引用的單元格格式。

本節課,通過自動求和按鈕引出函式,並設計“反應力”遊戲,使學生在遊戲中理解Excel函式的意義。根據教材要求,需掌握的具體函式為SUM、AVERAGE、MAX、MIN,而Excel的函式有一百多個,本節課力圖通過學生自己看書、探究Average函式的使用方法,掌握一般函式的使用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學會看書自學、對“對話方塊”視窗的探究能力等自主學習的方法。通過提問,讓學生自己總結函式的一般使用方法。

四、教學資源

PPT簡報“”、Excel檔案“”

附:《Excel函式的使用》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掌握自動求和的方法

2、掌握常用Excel函式(SUM、AVERAGE、MAX、MIN)的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1、通過情景引入,體會在Excel中函式與公式的不同 2、通過“反應力”遊戲理解Excel函式

3、通過實際操作、小組討論,掌握常用Excel函式的使用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願意主動思考、總結Excel函式的一般使用方法

教學重點:Excel函式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什麼是Excel函式、Excel函式運算範圍的選擇

教學資源:PPT簡報“使用函式對資料進行處理.ppt”、Excel檔案“我的工作薄” 教學過程:

一、 學習準備:

傳送“我的工作簿”檔案到學生機的桌面

二、 引入: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棋盤上的麥粒:有一位宰相發明了國際象棋,國王打算獎賞他。國王問他想要什麼,宰相對國王說:“陛下,請您在左邊棋盤上的第一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個小格里給4粒,以後每一小格給的麥子都是前一小格的2倍。您像這樣把棋盤上的64個小格用麥粒擺滿,就把這些麥粒賞給我吧!”)引出話題:

1、 提問:國王需要拿出多少麥粒?

2、 分析:(教師引導,學生操作,可能多數學生完成不了這一操作)PPT演示棋盤

1+2+4+8+16+32+64+128+?

這樣從1開始,共64個數相加,後一個數是前一個數的兩倍。那麼我們怎麼利用電子

表格來輸入這些數字並計算呢?請大家開啟電子表格,試著計算一下。給大家兩分鐘時間,看看哪個組完成的我人數最多?[學生操作]:

輸入等比數列:1 2 4 8??

利用公式計算和

演示一位學生的答案:大家看,這個答案是1.84467E+19,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請你

談談你計算過程的感受? 學生可能回答:很麻煩

三、 自動求和:

僅僅64格的麥粒就讓國王破產了,這位宰相真是聰明。我們可以想象,他們當時計算這個結果時肯定化了很多功夫。我也發現剛才很多同學對輸入公式有些不耐煩了,的確,當我們處理大量資料的時候,使用公式就不太合適了。還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呢?答案就藏在書本的126頁,請大家帶著以下三個問題去尋找答案:

1、 你的計算結果放在哪一個單元格?跟書上例子的結果單元格一樣嗎?

2、 書中圖f1.4.4有一部分資料被虛線框起來了,你在操作的過程中是否有資料被虛線

框住?

3、 當你完成求和的計算後,再選中目標單元格,編輯欄中顯示的是什麼?你能說出它

的含義嗎?

請做好的同學舉手。(學生看書學習、操作,並請學生演示、總結方法,回答以上三個問題)

方法:選定存放答案的`目標單元格→ 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自動求和”按鈕→回車確定。

四、 Excel函式的使用:

1、引出求和函式

顯示的是:“=SUM(A1:A64)”;

含義:P126,SUM是求和函式,(A1:A64)表示求和的範圍是“A1”到“A64” 那麼,到底什麼是函式呢? 2、電子表格中的函式代表什麼意思?

反應力遊戲:A 舉左手 B

C 起立D

舉右手 起立並舉手

規則:螢幕顯示出字母編號和需要表演同學的座位號,相應的同學完成相應的動作。 如:螢幕顯示“B(2)”,每一組的第2位同學舉右手。

螢幕顯示“C(1:3)”,每一組的第1位到第3位同學起立。

螢幕顯示“A(2,4,6)”,每一組的第2、第4、第6位同學舉左手。

遊戲開始

函式就像螢幕上顯示的口令,用簡短的字母指代一種動作(計算方法,比如求和函式就是:SUM),每種函式對應相應的計算公式,因此在計算時我們不需要考慮具體的數學公式,只要記住函式名稱以及它的功能就可以了;跟在函式名之後出現在括號中的單元格的名稱指定了參與函式計算的資料範圍。

SUM(A1:A64)計算A1到A64單元格中資料的和

學生練習:開啟桌面上的“我的工作簿”檔案,計算1月份上、下半年的用水量

注意:被虛線框住資料就是參與計算的資料。

3、學生嘗試使用AVERAGE函式

“自動求和”按鈕是使用SUM函式的一種方法,那麼在電子表格中還有其它函式嗎?怎樣使用呢?請同學們閱讀一下書P131,學習平均值函式(AVERAGE)的使用,並用你學會的方法求2006年的平均用水量,結果保留兩位小數。在這個過程中請大家考慮:

(1)

當你按書上的方法打開了“貼上函式”對話方塊(P131圖f1.4.18)後選中了AVERAGE函式後,請在這個對話方塊中找一找,你能找到有關這個函式的說明嗎?

(2) (3) (4)

你能知道在常用函式中還有哪些函式嗎? 在計算過程中你是否需要改變資料範圍?

如果你在使用AVERAGE函式的過程中,彈出的對話方塊將資料檔住了怎麼辦?

(學生看書學習、操作,並請學生演示、總結方法)

方法:選中目標單元格 → 單擊常用工具欄中的“貼上函式”按鈕 → 選擇所需函式

→ 選擇資料區域 →“確定”。

4、其它函式的使用(MAX、MIN)

同學們,在我們的資料表中,還有“最高”和“最低”兩項沒有計算,請大家用函式的方法計算全年最高用水量和最低用水量。然後請大家完成表格中其它資料的計算。

(學生討論、操作,教師巡視;學生演示、總結方法) 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公式可以複製,當然函式也可以複製。 總結不連續單元格的選擇,SUM(C3,E3,G3,H3)

五、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函式的使用,PPT出示該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