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華佗求醫讀後感(通用13篇)

校園 閱讀(1.4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華佗求醫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華佗求醫讀後感(通用13篇)

華佗求醫讀後感 1

今天我看了三國時期神醫華佗青年學醫的故事。這個故事講華佗從小就勤奮學習,刻苦鑽研醫書,年輕的時候已經是一名很出色的醫生。有一天華佗給一個病人看病,他給病人把脈後發現病人患了頭風病,但是他沒有辦法去醫治。這個病人又找了一位老中醫看病,老中醫把脈後說:“你是患了頭風病,只要找十頂舊草帽煎湯喝就可以治好了。”這個病人就按這個方法做了,果然病就好了。

華佗聽說後,心想:這位老中醫的醫術一定很高明,我要拜他為師學更多的`醫術,才可以給更多的人治玻他隱姓埋名到老中醫家當了學徒,一學就三年,終於有一天老中醫知道了他是華佗。老中醫驚訝的問:“你名氣那麼大了還到我這裡來學醫嗎?”華佗說:“我是來向您學如何治療頭風病的,我還有很多地方不如您,應該虛心向師傅求教才對。”老中醫見華佗如此好學就把治療頭風病的方法告訴了他。

通過這個故事我學到了我們不要因為掌握了一點知識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了,什麼都會了,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我們像華佗一樣虛心的向老師長輩們求教,同時我們從小就要刻苦學習,勤奮好學。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更多的本領。

華佗求醫讀後感 2

提起一個人醫術好,大家便會想起“華佗再世”這個成語。今天,我在《上下五千年》裡認識了華佗,他醫術高明,為人心地善良,可惜卻被曹操給殺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有一次,曹操患上了頭疼病,他早就聽說華佗治病有方,便請他前來治療,華佗只用幾根銀針就治好了他的病。曹操覺得此人可用,就讓他做自己的貼身軍醫。華佗雖然熱心腸,但他更想為老百姓治病,便藉口母親生病,回家去了。曹操這人生性多疑,便派人調查,發現他母親並沒有病,一氣之下,竟判了華佗死刑。獄中的華佗費盡心血,把他多年行醫的經歷編成了一本書,交給獄卒。可是那獄卒膽小,怕曹操怪罪,不敢收下。華佗長嘆一聲,燒了這部鉅著。

看到這裡,我也不禁掩卷長嘆,可惜了呀!一部造福於後人的書就這麼毀了。通過這個故事,我瞭解了華佗真是一個不徇私利、一心為民的'人。他不貪圖榮華富貴,更不屈服於黑暗勢力。即便是在獄中,還想著怎樣讓自己的寶貴經驗流傳後世,為後人造福。這不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嗎?再說曹操,我們可不能學他了。他生性多疑,為人殘暴,為了自己,竟然殺了一代名醫,毀掉了一部醫學鉅著。我們後人可要引以為鑑,決不能讓歷史重演。

華佗求醫讀後感 3

今天,我懷著十分敬佩的心情讀了《華佗學醫》這篇文章,讀後我深深地被華佗不畏艱辛,立志學醫的精神所感動。

最令我感動的是,當華佗看到鄉親們被病痛折磨,苦不堪言的時候,他決心學習醫術,為鄉親們解除痛苦。華佗用了六年的時間,風餐露宿,不分晝夜的攻讀醫書,還拜精通醫術的老人為師,學習如何診斷和用藥的方法。通過他刻苦努力的學習,最後終於通過師傅的.考試,得到眾人的認可。

讀到這裡,使我更加敬佩華佗的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能夠努力學習的精神。在實際學習生活中,我和華佗的精神相比,真是相差太遠了。就拿寫作業來說吧,週末我都是先玩兒,直到星期天下午才趕緊開始寫作業,作業的完成情況自然就不好。現在回想起來,感到多麼慚愧啊!華佗為了學醫,為了給鄉親治病而歷盡艱辛,而我連作業都不能自覺完成,長大了怎麼能像華佗一樣為人們做貢獻呢?

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今後我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華佗求醫讀後感 4

常言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帶給我們的益處數不勝數。讀書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豐富知識;讀書還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深化底蘊。

在書籍魅力的迫使下,我讀了《華佗拜師》這篇文章。

華佗幼時喪父,家境清貧,他的母親讓他拜父親生前的`好友為師。這位醫師出了兩道題來考考他的天資。第一題是讓華佗把高聳的桑樹上的葉子取下來。機智的華佗找來一根繩子,在繩子左端拴上小石頭,使勁兒拋向樹枝,壓低枝丫,毫不費力的摘下了桑葉。第二題是讓華佗把兩隻打架的山羊分開。華佗靈機一動,跑到路邊割了一些青草,分別把草放到兩隻羊的兩邊。兩隻羊看到青草,馬上跑了過去,兩隻羊就這樣分開了。

華佗的機智很令我佩服,同時也讓我明白了要善於觀察生活中每一個細節的道理。假使他沒有發現繩子和石塊,他又怎麼能夠摘下桑葉;假使他沒有想到羊愛吃草這一簡單的常識,他又怎麼能夠使山羊分開。不是偶然性讓華佗如此成功,是他的善於觀察創造了奇蹟。

如果我們夠仔細,將觀察到的運用到生活中去,我們也能創造奇蹟!

華佗求醫讀後感 5

眾所周知,華佗是我國古代著名的神醫。今天我讀了《千古神醫華佗》後,華佗那崇高的醫德和精益求精的求醫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華佗從小就有著自己的夢想,那就是當一名醫生,於是,他從小就開始潛心學習醫術,刻苦鑽研,從不偷懶。雖然在學醫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由於他的不懈努力,終於成為了千古神醫。這也正應了那句俗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的夢想是長大後當一名人民的音樂家,在舞臺上盡情的表演,給人們帶來無盡的快樂。因此,我從現在開始,也要像華佗那樣做以為有心人。

華佗的心地十分善良。在行醫生涯中,他不管男女老少,不分貧窮富貴,都會免費為人們接觸病痛。做到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體現了高尚的醫德。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當下的一些醫生,他們對病人的`痛苦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向病人索要“紅包”,唯利是圖。與華佗相比,他們不覺得自慚形穢,相形見絀嗎?

華佗發明了麻沸散,讓病人在施行外科手術時不會感覺到痛苦,比歐洲發明的麻醉劑整整早了一千六百多年。他所發明的“五禽戲”是人們鍛鍊身體的好方法,是醫學界的寶貴遺產。我想,華佗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有這麼多的發明創造,與他在醫學研究方面精益求精,勇於創新是分不開的。如果有朝一日,我的夢想也能成真的話,我也要像華佗那樣開拓創新,創作出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給人們以美的享受。

現在,人們只要一提起華佗,可謂是家喻戶曉。華佗為何如此深受人們的愛戴與懷念呢?我想這與他一生堅持在民間行醫,關心百姓疾苦,為祖國的醫學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有關。我終於明白,一個人如果為人民做了好事,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

華佗求醫讀後感 6

《華佗學醫》一文中寫到,神醫華佗小時候看到有人經常發病,每天每時都要受到疾病的折磨,他就立志學醫,後拜了一名老人為師。學了三年後,老人為了試驗華佗是否學成了醫術,便假裝有病要華佗給他診斷。華佗看了以後就知道是師父故意裝病,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師父表揚了他。華佗學成了醫術,就離開師父下山為人治病去了。

讀了本文,我想到華佗立志當一名醫師,不管風餐露宿也在所不惜。而且華佗有一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有病就是有病,沒病就是沒病,絕對不是為了賺錢,對於那些沒有病或者是有一點小毛病卻故意誇大,說是患了重病,以便自己賺取更多的`醫藥費。這樣的事,華佗是不屑為的。對於華佗的這種精神,我打心眼裡佩服。

讀了本文,我知道了只有堅定自己的目標,中途不再改變目標,而是堅定地學習,頑強地拼搏,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華佗求醫讀後感 7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字叫《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中記載著許多歷史故事。如“老馬識途、”“四面楚歌、”“臥薪嚐膽、”“華佗救人難救己”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華佗救人難救己”這個故事裡的曹操。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曹操因早年得了頭風病,所以他每次發作時,都會心慌目眩,頭痛難忍。他請了許多名醫來為他治病,可是都沒有治好他的病。後來,他又請華佗來為他治病。結果,華佗在他身上紮了幾針,頓時,曹操就感覺好多了。曹操非常高興,治了幾次後曹操提出讓華佗留在自己的身邊專門為他治病。可是華佗不願意只為他一個人治病,就找理由對曹操說自己的妻子病了,要回家一趟。過了幾天後,曹操多次派人催華佗趕快回來,可是華佗堅決不肯回去。曹操惱羞成怒,就決定殺了華佗,就在這時,有個謀士多次勸阻曹操,可是曹操堅決要殺了華佗。沒有人阻止得了他。最後,華佗喪失了生命。這件事情過後,曹操毫無悔改之意,直到自己最喜歡的愛子曹衝死了以後,他才知道當時不應該殺死華佗,因為只有華佗才能救得了曹衝。

看到這兒,我覺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後行,不可以衝動。記得在期會考試過後,我語文考了95.5分,當時我心裡特別的高興,拿著卷子樂滋滋的。可是當我上廁所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桌子上的試卷不見了,我不僅怔住了。我朝著周圍掃視了一下,發現我斜對面的敏敏同學手裡拿著一張卷子,上面紅色的“95.5”非常醒目。於是我立即氣沖沖地走過去,一把搶過了那張試卷,一邊還不忘指責了敏敏幾句:“你這人怎麼這麼沒禮貌啊?不經過我的同意就拿了我的試卷,真是的.……”可是,當我低頭細看時,才發現手裡的試卷不是我的,而是敏敏的,原來她也考了“95.5”!頓時我的臉羞得通紅,而試卷上面那醒目的“95.5”變得那麼的刺眼,似乎在嘲笑我。我慚愧而又尷尬地看向敏敏,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至今回想起這件事,我都還會羞愧。唉,衝動是魔鬼,莽撞行事,真是要不得啊!看了《華佗救人難救己》這個故事,看到了曹操殺了華佗後的後悔莫及,我更深刻地明白了做事情要三思而後行,有些事情一旦做錯了,就難以挽回,世上是沒有後悔藥的啊!

華佗求醫讀後感 8

前不久,我閱讀了由吳中人民醫院王平院長編著的醫學人文書籍《醫之魂》,這本書讓我對自己的職業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王平日常事務很繁忙,蒐集資料,撰寫文稿只能利用休息時間,花了很大的精力才最終成稿,本書用獨特的視角介紹了古今中外幾十位名醫的厚重醫德和高尚情操,體現了醫務工作者的崇高人格。

醫學與其他科學的不同之處是因為醫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獨立的,有差異性的人,所以醫學具有許多不確定性,也需要很多愛心去灌溉。醫療是人與人互動關懷的過程,心地的善良與心靈的寧靜是從業者的追求。現代醫療不僅需要科學的技術治療,還需要人文關懷,增加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鼓勵病人戰勝病魔,醫護人員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醫德情懷與人文情愫,才能更好地踐行新的醫學模式,傳遞出現代醫學人性關懷的.美好一面,最終得到患者和家屬的理解。 醫之魂就是要遵循“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宗旨,它既是醫務人員的立身之本,是醫療行業的靈魂所在。在社會轉型、醫患關係日益緊張的今天,我們需要醫之魂的精神,需要高尚的醫德,需要關愛患者的人文精神,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到昇華。讓我們在高尚醫德的引領下,在每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努力下,用我們的人文關懷和真情服務來構建一個和諧的醫患關係。

書中寫到了抗擊“非典”中無私獻身的醫護人員,他們面對困難迎難而上,他們面對患者關懷備至,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奉獻精神,讓我感動!巴普洛夫、倫琴等科學家為了醫學技術發展而奮鬥一生,提高了人類的醫療水平,挽救了許多人生命!神農嘗百草,華佗雲遊四海,懸壺濟世,體現了我們祖先的醫學智慧。我們作為當代醫務工作者要向他們學習,堅守住自己的醫務崗位,履行好我們的職責,我們不抹殺任何希望,我們創造希望,我們是患者忠誠的衛士,是他們的守護神!

作者王平已經從醫30餘年,對自己這一身白大褂,他始終懷有特殊的感情,也把這份感情凝入了自己的書中。書的後記中這樣寫道“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但不是冰冷的,其中應該注入我們良心的溫暖。”這句話深深的觸

動了我,醫務工作需要一顆溫暖的心。雨果曾經說過“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堅信有人愛我們”,祝福所有醫務工作者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華佗求醫讀後感 9

華佗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醫生,有一天一個人問華佗,你們家裡兄弟三人誰的醫術最高,這時華佗說,我們家大哥的醫術最高明、其次是我的二哥,醫術最不怎麼樣的就是我了。這時提問者十分不解的問,誰不知道你是天下最有名、醫術最高的人了。為什麼這麼謙虛!這時華佗說了一段非常耐人尋味的話:我大哥治病是在人們尚未察覺身體有病的時候為人們醫治的,人們對他醫術不甚瞭解。我二哥治病是在人們開始發病的時候通過望聞問切,開處方醫治病人的',人們只是對他有所瞭解。我看病是在病情非常嚴重的時候,才給病人下藥,所以人們認為我能夠起死回生,藥師在世,因此我最有名氣,論水平我與我的兄長差距很大呀!

華佗求醫讀後感 10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華佗學醫》,裡面講了:華佗的家鄉有一年疾病流行,華佗立志學醫,到西山拜師。他從細心照顧病人到苦讀醫書藥典,勤勞刻苦地學了六年,通過師傅測試後出師學成醫術,下山去治病人,虛心向同行與長輩求教,成了名醫。

華佗後來成了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別人都叫他“神醫",他精通內外兒婦鍼灸各科,其中最拿手的是外科。古人都說他能把死人救活呢!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華佗有愛心,不懈、虛心又熱愛醫術的'精神,我們都要向華佗學習!

華佗求醫讀後感 1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叫《華佗學醫》,裡面講了:華佗的家鄉有一年疾病流行,華佗立志學醫,到西山拜師。他從細心照顧病人到苦讀醫書藥典,勤勞刻苦地學了六年,通過師傅測試後出師學成醫術,下山去治病人,虛心向同行與長輩求教學習,成了名醫。

華佗後來成了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別人都叫他神醫",他精通內外兒婦鍼灸各科,其中最拿手的.是外科。古人都說他能把死人救活呢!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華佗有愛心,堅持不懈、虛心又熱愛醫術的精神,我們都要向華佗學習!

華佗求醫讀後感 12

有夢想,有努力,等於有了成功!

華佗學醫告訴我們東漢末年有一個叫華佗的人,他的家鄉疾病流傳,所以華佗到西山拜師學醫,後來他在西山刻苦學習了幾年,醫術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師傅就讓他出山了。回到家鄉他就幫助家鄉的人治玻後來華佗成為一代名醫。

他的刻苦學習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讀了這篇文章使我深深感受到華佗的聰慧,在學醫的過程中華佗屢次解決了出現的困難,在做事情上我要向華佗學習才能成功!

華佗求醫讀後感 13

一篇《大醫精誠》,一篇經典之作,一份“東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處處飽含著“大醫治病”、“大醫之體”和“為醫之法”的哲理,樸實無華卻又意味深遠。而這些思想,似落花流水般流淌了幾千年,也未能載走這經典中的經典,至今仍然透過千年的時空距離影響著世人,給予我們生命的啟示和心靈的震顫,教育每個醫生都要秉承“大醫之心”,行“大醫之道”,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

千百年來,歷朝歷代,醫者不計其數,不管是在皇宮中為皇上妃嬪醫治的太醫,還是在民間開設醫館、維持生計的大夫,抑或是在鄉間為百姓看病的赤腳醫生,這些醫者們都隨著漫漫歷史長河的流淌而漸漸銷聲匿跡,唯有那些沉澱下來的是濾去糟粕的精華所在,是歷代醫學家和百姓景仰的偉大先師,是為人們所稱讚的名醫們——扁鵲救世濟人敢於直言,華佗廣施人道不分貴賤,孫思邈為民救世精誠所至,李時珍遍嘗百草著書濟世,葉天仕謙遜好學廣樹醫德。古往今來,名醫總是備受百姓尊敬和推崇的;而名醫之所以為名醫,就在於他們首先是好醫生,以百姓的疾苦為疾苦。那麼,“如何成為一名好醫生”就是擺在所有醫者面前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作者孫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給了我們標準答案——“大醫精誠”, 行大醫者以解決眾生疾苦為大,可承大醫之名,“精”於高超的醫術,“誠”於高尚的品德。

畢竟,醫生,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人類健康的神聖的捍衛者。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不光要有精湛的醫術為患者解除病痛,還要擁有良好的醫德讓生命得以敬畏。

而醫術的高明和醫德的高尚與否,《大醫精誠》將其濃縮為兩個字:精與誠。精,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療技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誠,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 二者的結合,精誠所至,才能鑄就一個優秀的醫生。試想,若無精良醫術,即使厚德仁心,也不能被認為是一個合格的醫生;若是醫德敗壞,即使醫術高明,但不能甚至不願救人於疾患危難之中,醫術再高也是枉然。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醫生的'服務物件是人,也許分秒的診斷便決定著一條生命的去留、一個家庭的悲歡,“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與此”,因此作為醫生必須時刻謹慎、一絲不苟。

這樣的信念影響著古人,也鞭策著後人;古有醫者懸壺濟世,今有醫生捨生取義。難忘非典時期抗戰在死亡第一線的醫生們,難忘汶川地震期間奔波於廢墟之間挽救生命的醫生們……因為可貴,所以難忘,所有讚美的言語都略顯蒼白,他們用生命譜寫了一曲醫者之魂,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

如果他們是前潮,那我們便是後浪,必將踏著他們的後塵前行,必將將“大醫精誠”的精神深入骨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之中。時光荏苒,終有一天我們也將踏入醫院,開始我們的工作。當我們穿梭於各個病房、與形形色色的病人打交道時,當我們因為年輕氣盛與病人交流欠缺而發生口角時,當我們因為年輕缺少經驗而屢次遭到病人的質疑時,當我們工作偶有疏漏對病人照顧不周而遭到譏諷和責難時……這時候的我們也許感到委屈,感到迷茫,也許想要退縮,想到放棄,可是內心的一團火卻不曾泯滅——打好紮實的理論知識的基礎,積極參與實踐的鍛鍊,時刻懷揣一顆替他人著想之心。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團“大醫精誠”的火焰再次將我們的鬥志點燃,並且在將來的日子裡終成燎原之勢。“大醫精誠”,“精”於專業,“誠”於品德,這才是德才兼備的“大醫”,而這亦是這篇文章給我的啟迪和領悟。

醫學的根本任務在於濟世救人,一個“大醫”要在精湛的醫術的基礎上,同時具備“大醫治病”、“大醫之體”和“為醫之法”三點才能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大醫,才能擔起“性命相托”的重任;這就是孫思邈向我們傳遞的精神,這就是我所要畢生追求的“精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