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班數學教案通用(4篇)

校園 閱讀(4.6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數學教案通用(4篇)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我們鎮上陸續辦起了很多的工廠、企業。尤其是政府把體育用品的生產作為主要發展路線。這幾年來,我們幼兒園也得到了一些贊助,他們紛紛把乒乓球、籃球等孩子們喜歡的球類送到孩子們的手裡。今天,我就根據這些材料中的其中一種——乒乓球作為開展活動的材料。利用幼兒園附近的資源——乒乓球設計了數學教學活動既能體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將孩子們把傳統的體育活動中的玩球改變為課堂上的玩球。

目標:

1、根據模式排序,以較簡潔的口述方式表達排序模式。

2、嘗試設計有規律的排序模式。

準備:

1、按一定模式排序的乒乓球串珠。

2、鈕釦、雪花片。

3、幼兒活動材料人手一份。

過程:

一、欣賞乒乓球串珠。

1、出示乒乓球串珠,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串珠上顏色的排列特點,說說串珠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今天,老師帶來一串特別漂亮的乒乓球,你們看看這些乒乓球有哪些顏色?

2、討論:這些顏色是怎麼排序的?

3、出示第二串乒乓球。請幼兒大聲說出排序的方式。

4、引導幼兒發現第一串上面乒乓球的`顏色都是AABC模式,第二串乒乓球上的顏色都是ABBC模式。

二、嘗試設計顏色模式。

1、如果你來設計製作一串乒乓球,你會設計什麼樣的顏色順序呢?

2、出示白色的乒乓球串珠,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按照一定的模式排列裝飾。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設計是否有規律。

4、幼兒講述設計顏色模式。

三、根據模式排序。

1、開啟桌上的操作紙張,看看上面有哪些顏色。

2、仔細觀察操作紙前半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找到相應的顏色,將序列補充完整。

3、引導幼兒觀察仔細後再塗色,進一步感受排序的規律。

2、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排列的結果,檢查是否正確。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一定數量的物品基礎上再增加3個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數字相加的概念。

2、嘗試根據圖意列加法算式,進行10以內的加法練習。

3、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蘋果圖片、磁性數字卡。水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掛圖,分析、理解圖意,知道魔術師的本領是會使所有物品增加3個。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新朋友到我們班來,我這個朋友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師。這個魔術師可厲害呢,所有的物品只要經過他一變就會增加3個。3個蘋果一變就會再增加3個,兩塊積木一變就會增加幾個?(教師引導幼兒自己說出增加3個,以增進幼兒的理解,加深幼兒的印象)4個柿子和5個梨子一變,它們分別會增加幾個呢?

2、分析教學掛圖,理解書中方框的用處,學習在一定數量的物品基礎上再增加3個的加法列式方法,初步建立數字相加的概念。

教師:魔術師把所有物品變多了,小朋友算一算,經過魔術師這麼一變,新的方框中每種物品有幾個呢?算好後,請你們在對應的框中添畫圓圈表示相應的數量。

教師:誰願意把自己算的結果告訴我們?(教師引導一幼兒說出魔術師一變,原來3個蘋果會變成6個蘋果。)

二、嘗試根據圖意和自己添畫的圓圈數量,列加法算式建立數字相加的'概念。

1、討論理解左邊圖式與右邊不完整算式的關係,學習用數字表示變化前後的物品數量。

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右邊的加法算式。每個算式都有兩個括號(教師同時用手指括號)這些括號裡都需要填寫一個數字。每道算式前面括號裡填寫的數字表示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表示魔術師沒有變魔術以前的物品個數)後面括號裡的數字又表示什麼呢?(引導幼兒說出表示魔術師變魔術後,每種物品的個數)請小朋友根據魔術師變魔術前後物品的變化情況,在括號裡填寫上一個正確的數字。

2、嘗試根據圖意進行加法列式。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數一數,填數字列加法算式。(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完成練習的情況。)

三、介紹自己的練習結果,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的計算結果。

1、介紹練習結果,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的計算結果。

教師:小朋友,誰願意把你練習的結果說給我們大家聽一聽?(教師根據某一幼兒的介紹,板書在黑板上)

2、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正確學習加法列式。

教師:還有哪個小朋友和他做的不一樣?(若有,教師同樣把他的結果板書,引導幼兒與同伴比較,幫助個別幼兒確定正確的方法。若沒有,表明全班幼兒已達成共識,都能正確列加法算式了。教師引導全班幼兒清楚講述"X個XX再加上3個XX是X個XX")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慾望。整個活動依據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藉助繪本《真正的魔法師》,關注了整個活動的綜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於遊戲活動中。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學會了10之內的二維序數,清晰掌握了序數的概念,學習了不同的方位序數奠定了基礎,也為幼兒在生活中自己的位置找準了座標。整節活動環節安排比較合理,思路也比較清楚,幼兒所學效果較好。具體體現在:

1、數學活動遊戲化,以繪本為主線、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的、深奧的序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將抽象枯燥的教學內容,變為生動有趣的教學軟體,整個活動以魔術師角色扮演的形式,從觀看繪本中的“魔法師”考試到孩子的“開啟魔法之門”遊戲,教師把有關序數的知識滲透其中,讓孩子在遊戲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得掌握了知識,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的慾望,優化了教學情境。

2、滲透物體排列位置的相對性問題。相對性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是一個重要的數量關係,在序數判定中,即物體排列的位置不變,但對其所處位置的判定會因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變。在本次活動活動中,教師能用很自然的問題“為什麼戴綠色帽子的魔法師的位置有的小朋友說是在第5,而有的小朋友說是第6呢?”引發幼兒思考、討論,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從不同的方向點數,其結果是不同的。

3、運用標誌說明判定物體位置的方向。雖然孩子已經在中班下學期學過了5以內的序數,但是孩子們對二維序數和序數的相對性問題還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幼兒剛升上大班,還不能很好地分辨左右。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充分運用多媒體軟體的優勢,運用移動的箭頭標誌幫助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從哪個方向數起,為孩子的順利學習打下基礎。

4、推進式的教學設計。在本次的活動設計中,教師充分關注了推進式的教學設計。首先借助繪本,讓孩子們充分理解序數的相對性。(出示一排的魔法師讓幼兒自由討論戴綠色帽子的魔法師排在哪裡?利用箭頭標誌幫助幼兒理解。)其次以個別回答及人手一份操作卡的形式讓幼兒複習一維判定物體所處的位置。第三學習二維判斷的方法,明確二維判斷的兩個要素。最後,以遊戲的形式,複習、應用二維判斷的物體的位置。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掌握左右,能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並能用語言完整描述左邊和右邊籮筐的物品;

2.初步學習以物體為中心,區別物體的左右;

3.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籮筐三個、蔬菜圖片(土豆、蘿蔔、白菜若干)、食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以故事的形式欣賞繪本片段,匯入活動【看課件)

二、引導幼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緊緊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這一點進行聯絡

問:小朋友們,我們吃飯的時候是哪隻手拿碗?哪隻手哪筷子呢?

小結:我們都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

三、練習以自身為中心區別左右

1.請幼兒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2.舉手,請幼兒聽老師的口令,舉起左手或右手。

3.拍肩,請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用左手拍左肩或右手拍左肩。

四、學習以物體【籮筐、蔬菜)為中心區別左右

1.出示三種蔬菜圖片,每個幼兒聽老師的指令操作,將蘿蔔放在中間,把土豆放在蘿蔔的左邊,把白菜放在蘿蔔的右邊。看看誰放得又對又快。

2.幼兒操作將蔬菜裝進籮筐。出示三個籮筐,讓幼兒觀察左、中、右擺放的籮筐。幼兒聽口令將土豆放進左邊的籮筐,白菜放進右邊的籮筐,蘿蔔放進中間的籮筐。

3.幼兒說說左邊的籮筐裝了什麼蔬菜?右邊的籮筐裝了什麼蔬菜?教師檢驗對對錯。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並會用“〈”“〉”表示其關係;

2、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

3、養成玩完活動後按類收拾的習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

數字臉譜連線(1組);

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遊戲,複習有關數量關係

1.玩拍手數數遊戲(1—20):集體。

2.序數遊戲(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遊戲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並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遊戲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並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遊戲及玩法

1.介紹配組遊戲。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遊戲,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遊戲,並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遊戲。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遊戲。

3.提出要求,玩過的遊戲要按類收拾好。

四、循環遊戲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遊戲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遊戲,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遊戲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遊戲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遊戲起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