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通用9篇)

校園 閱讀(2.38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通用9篇)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瞭解一分鐘能做很多事,懂得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幻燈片,小鬧鐘,一分鐘動畫片,塗色卡片,畫筆,拼圖。

活動過程:

一、播放動畫片,引出“一分鐘”

1欣賞動畫,初步認識時間。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麼?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段精彩的動畫片,請小朋友們來仔細觀察一下吧。

問:老爺爺是怎麼知道到了睡覺的時間?在日常生活中你都在哪裡見過鐘錶?

請幼兒根據以往生活經驗進行大膽的表達。

2觀察鬧鐘,感受時間的腳步。

師:今天老師就把它請到了我們幼兒園,它會告訴我們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

教師分發鬧鐘,請幼兒認真觀察仔細體會,嘗試說出自己所見所聽到的感受並請幼兒上前大膽模仿鬧鐘。

3觀看課件,初步感受一分鐘。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麼?

教師播放一分鐘時間課件,請幼兒靜靜感受一分鐘。

小結:長長的指標走了一圈就代表了一分鐘,這就是一分鐘的時間。

二、講故事,感受一分鐘的重要

師:一分鐘能夠發生什麼事情呢?現在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一分鐘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請幼兒認真傾聽。

問:貝貝為什麼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他怎麼遲到了呢?

小結:如果貝貝不貪睡那一分鐘,鬧鐘一響起就起床的話,他就不會遲到了。這一分鐘可真重要啊!

三、感知一分鐘能做很多事

1唱歌

師:那我們在一分鐘的時間裡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呢?唱一首歌行麼?讓我們試試看。

計時一分鐘,教師彈琴,請幼兒拍手跟唱。

2看動畫,懂得道理

師:在一分鐘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呢?老師這裡準備了一分鐘的動畫,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吧!

問:一分鐘的動畫片已經結束了,那動畫片裡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小結:僅僅是通過一分鐘的動畫片,我們小朋友就瞭解了這麼多的道理。

3疊衣服

師: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一分鐘的時間來做些什麼呢?可不可以把換衣服疊放整齊呢?

教師計時一分鐘,請幼兒整理衣物。

小結: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裡就將衣物整理好,看來一分鐘的作用可真大吖!希望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要充分的來利用這一分鐘的時間。

四、在活動中感受怎樣珍惜時間。

1塗色

⑴師:看看老師手裡現在有什麼啊?(卡片,小衣服、裙子)

教師分發塗色卡片,請幼兒在一分鐘的時間裡來為這些卡片塗上顏色。

一分鐘結束,教師將兩名幼兒塗色進行對比,讓幼兒瞭解到沒有珍惜時間所以顏色塗的很少。

⑵師:現在老師在給大家寶貴的一分鐘,看看這次你可以塗多少?

小結:小朋友們第二次塗色明顯比第一次塗色要快多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我們抓緊時間,珍惜每一分鐘,我們都將會做的更好。

2拼圖

師:你學會抓緊時間了麼?讓我們來進行一次拼圖比賽吧!

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比一比,誰拼得塊數最多,你就是勝利者!

五、總結

師:今天我們感受到了每一分鐘帶給我們的歡樂,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分鐘!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國小作準備。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徵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瞭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幹什麼”。

2.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彈珠和筷子。

活動過程:

1、交流:一分鐘有多長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滴答滴答噹噹噹,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他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面鍾請小朋友看一看鐘上有什麼?

幼:有數字,還有針師:有幾根針?

幼:3根針師:這3艮針分別有不同的名字,最粗的是時針。最長的,有點粗的教分針。短的叫秒針。秒針從12走一圈就走了一分鐘。那一分鐘有多長,我們請秒針走一圈,我們靜靜的等一等。

2、體驗:一分鐘能幹什麼。

師:小朋友一分鐘到了,你覺得一分鐘時間長嗎?

幼1:我覺得一分鐘有點長幼2?:我覺得的一分鐘有點短總結:一分鐘其實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在一分鐘的時間裡你能做些什麼呢?

幼1:我能在一分鐘時間裡我能折5個紙船。

幼2:我能在一分鐘時間裡寫10個字。

師:小朋友你們是個能幹的孩子,在一分鐘的時間裡做很多事,那麼,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串珠要請小朋友幫忙穿一下,要請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裡看一看你能穿幾個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老師說停大家就要停下來。你們聽明白了嗎?

(每張桌子上放一珠)幼兒動手操作。

師:小朋友,時間到,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穿了幾顆珠子並把它,記操作紙上,記錄在操作紙上。(老師請小朋友,開火車來說一說。)師:小朋友,誰穿的最多?誰穿的最少?

師:為什麼在同樣的時間裡,有的小朋友穿的多,有的小朋友穿的少?

幼1:有的小朋友,沒有找到串珠的孔。

幼2:有的小朋友一邊做事一邊玩。

幼3:有的小朋友穿的快,有的小朋友穿的慢。

師總結:小朋友講的真好,在同樣的時間裡,大家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你做事情認真,掌握了串珠的,你就會比別的小朋友穿的多一些。那麼,小朋友你還想再試一次嗎?

幼:想師:還是一分鐘的時間,看一看這次你能穿幾個?能比第一次穿的多一點嗎?(全體幼兒進行操作)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一數你穿了幾顆,並把它記錄在操作紙上。(幼兒進行記錄)師:誰來說一說。你這次穿了幾顆?你第一次穿的多還是第二次穿得多?為什麼?

幼:因為第二次我找到了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所以第二次比第一次多。

師:對了,只要我們小朋友,在做事情的時候,找到方法,加快速度,你就能比別的小朋友快。

師:剛才小朋友在一分鐘的時間裡,做了一件事,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用3分鐘的時間完成3件事,你們想挑戰一下自己嗎?

幼:想師:第一件事,你們要穿5顆珠子。

第二件事,要用筷子夾8顆彈珠第三件事,要套8個回形針。(一個一個串連起來)看一看那位小朋友能在3分鐘的時間裡完成所有的事。,在做事情的時候,先想一想你要先做什麼?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大家一起動手。(幼兒在老師的指令下開始操作)師:時間到,3件事全部完成的小朋友請舉手。

師:你來說一說,為什麼你能完成了3件事?

幼:因為我,速度快,不和別的小朋友講話。

師:你真棒。老師希望所有的小朋友要向他學習,做一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師:我們小朋友在一分鐘時間了可以穿5個珠珠,夾8個彈珠、套8個回形針,那大人在一分鐘時間裡可以做什麼事呢?老師在網上查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老師播放PPT)

一分鐘人能跑200米。

師:你們知道200米有多遠嗎?

一分鐘人能踢毽子100多個。

一分鐘人能包30個大餛飩。

師:在相同的時間裡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活動反思:

上課鈴響起,在與學生問候以後,讓學生坐端正,不能發出丁點聲音,接著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麼事情?在遊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後,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在仔細品讀後,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嘆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嘆息,聯絡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閱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

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後體會,再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嘆息時,可以說是水到渠成。結合實踐,課外延伸。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後,讓學生改編課文《元元的明天》。由於前面的閱讀理解非常到位,所以在改編的課文中學生順理成章地點出了中心:“元元想:昨天遲到了,今天一定要珍惜時間,一分鐘也不能多睡。自由說話,你想對元元說什麼?我扮演成元元,這樣我和學生反覆扮演角色,學生在教“我”珍惜時間的同時,自己在無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3

活動目標:

積極參加分類活動,能按事物的種類和數量等特徵進行分類,發展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瞭解畫面內容。

1、出示視訊照片畫面,引導幼兒說一說:“畫面中有什麼?

風車、皮球和娃娃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

2、每種玩具的數量是多少?”為幼兒進行分類活動做準備。

二、每人一捆圖片玩一玩“分一分”的遊戲

1、引導幼兒嘗試按事物的不同特徵進行分類。

將卡片分開,想一想可以怎樣分?

2、引導幼兒確定分類標準,嘗試按照文具、水果和玩具的概念進行分類,或從功能上進行分類,

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三、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引導幼兒數一數每張卡片上實物的數量,在按照數量將每組卡片繼續分,

如:將水果按照數量分成7個和8個兩組等。

四、引導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把卡片分開,為什麼這樣分。

對不正確分類方法的幼兒,可請幼兒演示分卡的過程,教師幫助其概括出分類的標準,與大家共同分享。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4

一、教學內容:數學活動《分一分》

二、教學目標:

1.能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初步理解單雙數含義。

2.主動的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1.貼絨圖片(紅色6個,藍色7個)

2.《幼兒畫冊》,膠棒。

3.投影儀、電視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能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初步理解單雙數含義。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談話討論、示範練習法、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圓片片匯入,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1.師:今天有些圓寶寶要和我們一起做遊戲,我們歡迎他們?

2.提問:數一數有幾個紅色圓寶寶,幾個藍色圓寶寶?

1.歡迎圓寶寶。

2.數數有幾個紅色圓寶寶、藍色圓寶寶。

通過圓片片來班級做遊戲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出下面的重難點學習。

二、通過觀察和談話,學習10以內的單雙數。

1.將6個紅色圓片兩個兩個手拉好,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雙數。

(1)指導語:看,我們的紅色寶寶們先來到了我們教師門前,他們2個2個手拉手進行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怎麼拉的?

(2)提問:6個紅的圓寶寶2個2個拉好,一共分了幾對呀?分到最後有沒有剩下的?

2.將7個藍色圓片兩個兩個手拉好,引導幼兒觀察,感知單數。

提問:7個藍色圓寶寶2個2個拉好,一共分了幾對呀?分到最後有沒有剩下的?

3.小結: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能夠兩兩拉手沒有多的的數字就是雙數,多一個單的沒有朋友拉手的數字就是單數。

1.幼兒感知6個紅色圓片片是雙數。

2.幼兒感知7個藍色圓片片是單數。

3.傾聽教師小結,知道單雙數的含義、特徵。

幼兒是很容易進入情境的,而且形象生動的遊戲角色能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這個主要環節主要通過數一數、拉一拉和學一學的幾個環節,循序漸進的來學校10以內的單雙數,方便幼兒更加容易理解並區分單雙數的不同,通過拉一拉的環節,能夠讓幼兒更加直觀的理解單雙數。

三、鞏固練習,熟記10以內的單雙數。

1.操作練習:分豆豆。

請幼兒先數數盤子裡的幾顆豆子,然後將豆子兩個兩個的分,分到最後看看有沒有剩下的,剩下幾個?並記錄下來。

2.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3.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畫冊》上的內容。

1.幼兒練習分豆豆,並記錄結果。

2.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完成《幼兒畫冊》上的內容。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5

活動目標:

能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初步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活動準備:

1. 貼絨原片(紅色6個,藍色7個),1—10數卡一套。

2. 每人膠粒若干,《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 初步瞭解單雙數。

(1)將6個紅色圓片兩個兩個的分,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雙數。

提問:6個圓片兩個兩個的分,分了幾次?分到最後有沒有剩下的?

(2)將7個藍色圓片兩個兩個的分,引導幼兒觀察,感知單數。

提問:7個圓片兩個兩個的分,分了幾次?分到最後有沒有剩下的?

(3)小結:什麼是單數,什麼是雙數。兩個兩個的分,分到最後一個都不剩的是雙數,分到最後還剩一個的是單數。

2. 幼兒操作。

(1)操作遊戲:分片片。

請幼兒先數數盤子裡有幾顆豆子,然後將豆子兩個兩個的分,反倒最後看看有沒有剩下的,剩幾個?並記錄下自己的操作過程。

(2)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

3.做《幼兒畫冊》。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6

活動目標:

1、能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初步理解單雙數的含義。

2、激發幼兒對單雙數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PPT、幼兒畫冊、雪花片

活動過程:

1、情景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陸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一起去摘蘋果,你們願意嗎?

2、實物圖與數字匹配

師:看,我們摘了這麼多的蘋果,一起來數數,這裡有幾個蘋果,用數字幾表示(依次數數、配上相應的數字)

3、初步理解單雙數

師:你們真聰明,為了獎勵你們,陸老師要為你們變魔術,看好了,陸老師要把每一豎行能夠兩兩一起的蘋果圈起來。

提問:看,是不是每一組蘋果都被兩個兩個圈起來了?(不是的)

哪幾組蘋果兩個兩個的圈,被全部圈完了?是那幾個數字?

哪幾組蘋果兩個兩個的圈,到最後沒有圈完的?是哪幾個數字?

4、師小結

師:這些兩個兩個全部圈完的2、4、6、8、10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雙數,沒有兩個兩個圈完只剩一個的1、3、5、7、9叫單數。

5、根據實物認識理解單雙數(PPT)

6、在遊戲與操作中區分單雙數

雪花片

找一找

抱一抱

7、鞏固練習

幼兒畫冊1p7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7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四份,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2、探索將同一形狀的圖形用不同的方法四等分,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繩子每人一根;各色正方形若干;剪刀每人一份。

2、正方形不同方法四等分圖示卡等。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操作,體驗四等分的含義。

(1)師出示一根繩子,小朋友看,這是什麼?(繩子)我們來學魔術師變魔術,好嗎?變什麼呢?將一根繩子變成四根,你們信嗎?

(2)幼兒操作變魔術,師觀察。要求由一根繩子變為四根一樣長的繩子。

(3)說說你是怎樣變的?你是怎麼知道它們是一樣長?(個別)

(4)小結:把一個整體分成一樣的四份,就是四等分。

2、教師提供一張正方形紙,引導幼兒想辦法把它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1)幼兒操作,師觀察。

(2)幼兒反饋嘗試結果,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圖示卡。

——“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怎樣證明你分的四份是一樣的呢?”教師鼓勵幼兒想出各種辦法加以證明。

(3)小結。

3、再次嘗試,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不同方法。

(1)師:“老師這裡為你們準備了多個正方形,請你們再來試試,想辦法分一分,用不同的方法,記住哦!”

(2)幼兒操作,老師觀察,鼓勵幼兒探索正方形的四等分的多種不同方法。

(3)幼兒交流自己的不同方法,師和其他幼兒驗證。

——“誰來告訴大家,你是怎樣把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四份的。怎樣證明這四份是一樣大的?還有誰用不一樣的方法把圖形分成了一樣大四份?”

——是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正方形的四等分圖示卡。

4、延伸活動:

(1)師:你們平時在什麼時候可以用到這種方法?(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說一說,如:分蛋糕、火腿腸、飲料等。)

(2)老師佈置一個任務:你回家試試用四等分的方法分一分長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8

活動目標

1.能按照圖形的特徵進行分類,並計數。

2.學會根據圖形的形狀、顏色進行分類。

3.能用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⒈各種圖形卡片。

2.分類板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⒈以“圖形寶寶出來玩”為題引入活動,複習已學過的圖形。

師:今天天氣可真好啊,圖形寶寶們都想出來活動活動,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都有哪幾個寶寶出來玩了呢?(有圓形寶寶、三角形寶寶、正方形寶寶、長方形寶寶……)

2.觀察圖形材料,進行遊戲。

師:請你們仔細觀察,看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他們什麼是一樣的?把一樣的寶寶放到同一個圓圈裡,代表他們是一家,並給圖形寶寶家取一個好聽的名字(xx顏色的xx寶寶)

幼兒根據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根據什麼特點分類的。

活動延伸:

擺到區域中讓幼兒鞏固圖形的特點。

大班數學教案《分一分》 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例

1、例2及第767課堂活動第1,2題及練習十五第1,2,3題。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

3.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積極的數學情感。

教具準備:8個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個盤子,24支鉛筆。 學具準備:小棒、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在數學上可以用除法來表示,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除法。 (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二、自主探索,認識除法 1.教學例1 (出示一堆桃子)教師: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個嗎? 教師:我們來幫它數一數。 學生數出後,教師板書:8。

教師:猴媽媽讓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麼要求呢? (出示猴媽媽的話:把這8個桃子平均裝在4個盤子裡) 學生讀猴媽媽的話,教師板書:4。

教師:你們能幫小猴分桃子嗎?用小圓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後小組內互相檢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結果是每盤多少個? 學生彙報結果,教師板書:2。

教師:誰能看著8,4,2這3個數把剛才分桃子的過程說一說,分之前總數是多少個?分的要求是什麼?分的結果是什麼?

教師:誰能用我們數學上的算式來表示剛才平均分的過程?

學生說後,教師指出:在數學上,我們可以用8÷4=2來表示平均分的過程。教師把除法算式板書完整。教師介紹除號的名稱、寫法、讀法。寫法:先寫中間一橫,再寫上下的小圓點,兩個圓點要對齊。學生讀算式,用手比畫除號。 議一議:算式中8表示什麼?4表示什麼?8÷4表示什麼?2表示什麼? 教師:你還能把8個桃子平均分成幾份?用圓片分一分,一邊分一邊說分的過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教學例2 (出示24支鉛筆)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目含義:每6支裝一盒(教師可以示範裝一盒), 可以裝幾盒?

教師板書:246 教師:你能用小棒代替鉛筆自己動手分一分嗎? 學生彙報結果,教師板書:4。

教師:觀察分的結果,是平均分嗎?你認為可以用除法表示分的過程嗎?請試著寫出除法算式。

引導學生看著除法算式學著用3句話把分的過程說清楚,把多少支鉛筆平均分?分的要求是什麼?分的結果怎麼樣?

把24支鉛筆平均分,每6支分一盒,分成4盒。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識

(1)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第2題。

(2)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第2題。

(3)用20根小棒分一分,並說一說分的過程,再寫算式。比一比,看誰的方法最多。先獨立分,再全班交流。(學生可以平均分成幾堆,也可以按每幾根一堆平均分)能說出3種以上分法,除法算式正確的自評為三星級,自評表上畫3顆五星;說出2種分法的為二星級;說出1種分法的為一星級。

(4)看算式圈一圈,說一說。

(課堂活動第3題)引導學生說出:8是平均分的要求,可以表示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表示每8個分成1份。

四、課堂小節: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有什麼新的收穫?還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