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目送》讀後感600字

校園 閱讀(2.97W)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目送》讀後感600字

《目送》讀後感600字1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寫盡了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這是xx作家龍應臺對生活的記錄。

在她的文字中,時而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時而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存活。”這是她對死亡獨特的見解,面對不可抗拒的輪迴,她選擇了從容面對。這是人們無法做到的釋然。在生與死的交替間,我們既然沒有選擇的權利,為何不欣然接受這一切突如其來的驚與喜。你不必訝異,她只是看透了人生。“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都說家是溫暖的港灣,但當這裡少了以往的喧鬧,或許安靜,又或許寂寞。那孤寂在空氣中凝聚,一點一點朝自己靠近,那種情景,連空氣都陌生了。我們都不珍惜有家的溫暖,當家殘缺時,一切都變成了回憶,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讀到這裡,左手邊的心房不禁顫抖了一下,它提醒了我,也教會我珍惜,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現今的人們都在追尋幸福,可那模糊地詞彙你是否真的知道到那裡尋找。貪婪的人類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在追尋的路上,你們不斷卸掉身上沉重的負擔。只有失敗的那一刻愚蠢的路人才會發現原來早已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需要你追尋,只需要你珍惜。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600字2

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臺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最強新作,花枝春滿、悲欣交集,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背影》。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正如作者所說:“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所謂的目送,是為了更加美好的相聚。正所謂“三千流水流不盡,三千落花終離別”,目送和離別即使是痛苦的,無奈的。但是如若沒有離別,那麼我們又怎會學習去珍惜身邊的人呢?人生路上,不能事事如意,但是每當目送過後,我們應摒棄心中的眷戀並送上最為誠摯的祝福,而不是沉溺在那無窮無盡的思念旋渦。正如龍應臺所講:“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於是對於父母,作為子女能給予他們最好的回報就只有不要辜負他們的期望以及祝福,踏上自己的人路。

因此在人生路上,我們應懂得適時地陪伴;適時地放手; 適時地“珍惜眼前人”;適時地目送。當我們老了,當我們陪伴子女走過一段人生路後,我們又變成了目送子女的那一個了。這其實是一個輪迴,是讓每個人成長的不二法門。雖然,我們經常把“永不放棄”掛在口邊,但是事實上有時放棄,才是一種更偉大的溫情,才是人生路上的延續。

《目送》讀後感600字3

她的《目送》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當初上學時學《背影》,一點都不感動,後來上了大學,我慢慢的體會漸深,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2008年奧運前夕,父親和母親來北京,匆匆的住了15天,那時父親看起來還是那樣高大強健,下飛機時那麼健步如飛。2010年端午,感覺兩年恍然間父親老了,滿頭白髮,步子慢了,他是真的老了。2010年12月,父親來北京看病,看到父親我說不出太多的話,心酸徹夜難眠。喚起了我太多的回憶,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親是我們寬大的遮護傘,我想起來了讀九年級時,下晚上自習時,父親在鄉政府宿舍裡給我留的一塊西瓜。

長大的時候父母親卻漸漸成為我們極欲擺脫的枷鎖,那個十八九歲年紀的我們充滿了青春的叛逆,想要儘快地離開父母的庇護,自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我想起來98年我上大學時,關於送我去長沙,我和父親還辯過嘴,而那年我們家裡讀書買房,經濟上的很拮据。可真的在外孤單流浪,跌得滿身是傷的時候,最懷念的還是父母親的鼓勵,因為在父母的心目中,自家的小孩都是最棒的。想來了這次父親來北京看病時仍然清晰地講到那些道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親人在的時候總是不夠珍惜,而在她們忽然離去之後,我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也許再也沒有人像家人一樣無私無悔地愛著我們,那份入骨的血緣和溫暖的失去足於使整個人生的信念倒塌。家人的緣分要幾世的福分才能修得在一起,以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緣分,生離死別之間,唯有親情的思念仍然是不變的。

《目送》讀後感600字4

直至翻上《目送》,我卻仍未明白親情離我到底有多遠。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你真正瞭解這句詩嗎?它難道就單單表現了那片孤獨的淒涼嗎?對於我來說,親情才是這句話的象徵。

我渴望親情。一個人不孤單,他永遠也不知道親情是多麼的寶貴。

自從1歲起,父母便遠離了我,去到了那個繁華的都市——溫州。我無助,我孤獨,我恐慌……在那個時候,父母的一個擁抱對於我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我曾一度想離爺爺奶奶,但我還是放棄。親情如風一般,任它飛吧,任它遠去吧。即使你再努力去追,結果也是一個樣兒。我每天將自己鎖在房間裡,放聲哭,痛快哭,把心中的不滿一鼓腦兒的哭出來。這孤獨,無助不是常人所能忍受的,他們有父母溫暖的懷抱,有朋友的關懷。而我呢,只生活在自己的一生世界中。

但是,即使是回到了父母的懷抱之中,我的孤獨依舊沒變。

因為:“人會變,生活會變,家,也跟著變質。”回家的短短一個月時間,竟有那麼多事一股腦兒的往我臉上撲。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爸爸被查出肝不好,成天上吐下瀉的,卻仍在不停地喝酒、抽菸。媽媽有胃病,但為了應酬,也是喝酒,再喝酒。吐,再吐。胃疼,再胃疼。每天晚上不是爸爸喝醉酒大鬧一通,就是媽媽胃疼吐得滿床都是。我卻卻只能在一旁默默地流眼淚,什麼忙也幫不上。

“人,一個一個走掉,通常走得很遠,很久!”不久以後,我開始漸漸比同齡人更成熟了些。不是想著媽媽一天病倒了,就是爸爸一天肝病發作了。整天活在恐慌之中,我的心亂如麻,終於有一天,我大哭了一場。

這個原本支離破碎的家庭這才緩緩被拼接了起來。這些,不正應了那句“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嗎?

那親情如書中所描述得越走越遠。

那片遠去的親情,何時才能歸來呢?

《目送》讀後感600字5

春花、夏日、秋月、冬雪,歲月極美,美在它必然的流逝,最終留下來的,僅有我們獨自一人。

兒子的獨立,父親的衰老,這使龍應臺的文字吟唱著對生老病死的無奈,本文以六次目送,慢慢綻開故事的花苞。第一次目送華安上學,望著華安上學時稚嫩的樣子,龍應臺是多麼懷念啊!可否記得?你第一次上學時的模樣?當生命剛開始時,我們對父母產生了巨大的依賴,父母卻希望我們獨立。外界不斷變化,我們被外界各種各樣的壓力束縛起來,真正變得獨立起來,我們開始渴望成長。於是,有了第二次的目送,龍應臺目送華安消失在街頭,他們就彷彿站在河的兩端,華安頭也不回地離開,而龍應臺只能站在另一岸,默默地注視,挽留的語言吞進了肚子,手也放下。因為她知道,一個人的成長是註定要離別的。

她明白:所謂父子母女不過是望著對方的背影漸行漸遠,最後消失不見。

中國人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那深厚的愛,也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內心最柔軟的情感,就如同姑姑對爺爺那樣,每次見到總會帶來一袋又一袋的零食和營養品。可那又怎樣呢?爺爺什麼都不缺,缺的是一種陪伴,我不記得姑姑們寒暄的語言,卻依舊清晰地記得姑姑在時爺爺眼睛裡閃出的如星辰般明亮的光和她們離開時爺爺眼底的不捨與落寞。我曾問過爺爺為什麼不讓姑姑留下來或讓她們來多陪陪你呢?爺爺總是笑笑,說:“我知道她們忙,沒關係,她們還記得我就好。”聽到這兒,我不禁為爺爺感到悲傷。爺爺的房間裡依舊有著姑姑小時候玩壞的玩具,每每爺爺看到那些玩爛的玩具,眼裡總是充滿了希望的光芒、當春節來臨時,爺爺是最開心的。因為姑姑們總會打電話給他,爺爺多了一份溫暖,少了少了一份孤獨。

世上的父母,所有的思念都是圍著孩子,沒有再比這思念更深沉的熱烈的東西。孩子卻迫不及待地想離開,只不過是想追求更多的美好。父母一次次的目送,孩子漸行漸遠。

那些周而復始的目送,現在想起原來都是熱淚盈眶。

《目送》讀後感600字6

龍應檯筆下《目送》在我看來,其中的母子情誼最吸引著我。

龍應臺對兒子甚是愛護,“小時候,直到學校門口,也不肯鬆開抓著我衣角的小手。”“在通往學校的路上,一次次地回頭,與我四目對望。”小時候安德烈也是對母親無限依戀,隨著年齡的增長,安德烈從母親的翅膀下走出,卻對著無微不至的母親產生誤解,不屑,甚至反感。這引起了我的反思

仔細想想,我和母親又何嘗不是呢?國小我在母親撐起的天空下無憂無慮的生活。踏入國中的我卻開始反對母親,對母親處處嫌棄,百般擠兌。當看到《目送》中的安德烈時就好似另一個我邊看邊回憶。

兒時,我對餅乾情有獨鍾,每一次去超市都要買上幾盒,母親大方地不厭其煩地陪著我選購。升入國中,母親偶爾拉著我去超市買餅乾,可我總是生氣地推辭:“我都多大了,不吃餅乾了。您也別再管我了。”母親聽罷,(範_文_先_生_網)臉上充滿期盼轉為滿臉失望。

或許,我可以放下煩躁。但每次卻情不自禁的向母親發火,母親總是讓我一個人先冷靜。

“所謂母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與他的緣分是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我讀到這裡時,恍若隔世……

正如書中所說,母子情會被時間衝去外面的光澤,但其中的內涵——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而母親對兒子不斷的謙讓與理解不是就證明了這一點麼?所以我決定收斂一下我那煩躁的情緒,好好學習,讓母親不再為我擔心,更要讓她高興。

或許,這就是《目送》要告誡我們的道理。

我相信《目送》之中的道理會傳播的更廣,讓更多以自我為中心,所謂“叛逆”的少年迷途知返,回家好好孝順父母,這便是“生死筆記”《目送》,給我的最真實,也是最偉大的道理和啟示。

《目送》讀後感600字7

《目送》是龍應臺一篇描述親情及周邊人物感情的散文。

她的描述真切、細膩、含蓄,但直擊人心底最柔弱的部位。

十四年前,女兒剛出生,那是盛夏,一年之中最熱的三伏天。小丫頭剛剛抱出產房,我心裡就溢滿了幸福感。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讓我和她媽媽開心的不行。女兒就是我們的全部,我和愛人用日記的形式記錄女兒一天天的成長。後來女兒慢慢長大,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總喜歡買些漂亮的小衣服把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頭上扎滿了“爬爬角”,女兒是一個愛臭美的小丫頭。後來跟隨我們去武漢做生意,開始學興趣班,上幼兒園。依稀記得她每週末戴著小紅花蹦蹦跳跳回來開心的樣子。

後來,女兒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自己會去處理一些人和事。要說失落感,當初肯定是有的,但也必須明白,孩子總會長大,終要自己去面對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女兒一個人跟隨老師去省城參加“震撼一條龍”,去參加學校南洋、射陽的社會實踐活動,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粘著父母。我們在家牽掛她,她在外玩的不亦樂乎。作為一個父親,前幾年我父親的角色是有缺失的,把女兒的教育都交給了我愛人,忽視了女兒的成長,忽視了與女兒的溝通,陪伴女兒很少。如龍應臺所講,這輩子我終將在一次次目送女兒的背影中老去。

龍應臺《目送》中對親情的理解和描述,讓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親人、周邊的人。對於我自己的父母,我們現在不在父母身邊,父母獨自生活在農村老家。很少回去陪父母,每次回去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欠缺父母太多。如果折算成天,我們這輩子又能陪父母多少天呢?《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唱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而我們又為父母做了什麼呢?父母的孤獨,對兒女的思念我們又理解多少?我們需要深思。

孩子總會慢慢長大,父母也會慢慢變老。而我要做的就是默默目送孩子的背影,就像我的父母目送我的背影一樣。

《目送》讀後感600字8

《目送》是一位偉大作家——龍應臺姐姐寫的。這本書寫了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衰老、兒子的成長及離去、還有朋友那深深的掛念、兄弟之間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寫了在人生道路上的失敗和挫折,墮落和失足,生死和離別。深邃、滄桑、墮落、失去……

曾經她目送兒子上國小以及兒子的逐漸成長,她是都麼捨不得啊!她目送著父親的老去和父親的逝去,她還是那麼捨不得。但是,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親人總是不能陪我們一輩子的,他們也會有老去和離去的。就像莎士比亞所說的:“再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天。該放棄的決不挽留。”意思是,不管你有再好的東西還是最寶貴的東西也會有失去它們的一天,所以我們要珍惜這一切。

小時候,我總是不珍惜擁有的,因為我覺得只要我開心就足夠了。可是我錯了,如果我們等到失去了才後悔的話,那我們永遠都不會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就更別說那寶貴的生命了。

先前我看過一本書——《天藍色的彼岸》。這本書告訴我們的也是同一個道理:珍惜現在的一切,不要等失去了才後悔沒有好好珍惜。《天藍色的彼岸》中主人公因為和姐姐吵架而失去了生命,可等他死後在發現姐姐很愛他很愛他。

人世間有太多的美好和不滿,可那又有什麼用呢?同學們,這本書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人生啟迪;珍惜親情、生命,以及身邊的一切。讓我們沉靜下來懂得做一個珍惜愛,理解生命的人吧!

有些路啊,真的只能自己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600字9

“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但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不必追,因為追不上。不必追,因為留不住。不必追,因為心相隨。好一個不必追!大到自然的冷暖陰晴,小到人生的悲歡離合,我們能改變的是什麼呢?我們能擁有的又是什麼呢?不必追,“莫問野人生計事,窗前流水枕前書。”

前者是年輕的你,後者是年邁的你。我們一生都會說很多次“我身體很好,不必擔心”;說一次:“大去之期不遠矣”。

時間是一直藏在黑暗裡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在路途中,不妨回頭望望,在某個地方,某個角落,有雙眼睛正注視著你,認真、欣慰、感嘆……我們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再目送著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為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

這真的是一部好書,寫的那麼細膩、真實、感人、有哲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我們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裡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到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那就是愛。

我們都在目送著,亦若大到生死離別,骨肉分離,小到暫時一別,家門遠行。

我從一些人的世界路過,一些人也從我的世界路過。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600字10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摘自《目送》

對於父母,總是覺得那是自己堅強的後盾,是自己的避風港,從未想著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他們的依靠。因為國中就開始住校,所以對於家的眷戀也逐漸減少。畢業後,最終也是選擇遠離家鄉的城市工作,過著一年回家兩三次的生活。對於這樣的生活自己並沒有覺得不好,甚至是覺得充滿了自由。與家人的聯絡更多的是電話,可是就是電話聯絡也是老媽打電話居多。每次與老媽打電話,總覺得老媽很羅嗦,大大小小的瑣碎事都要一一報告,自己心情好的時候,或許能靜下心聽。

可是,對此,老媽卻樂此不疲。有時候,老媽打電話過來也會哭訴一番,大約是工作的不順心或者其他一些不開心的事。又或者,老媽打電話過來就一些事情慎重的問我的意見甚至有時希望我能做決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來我們的位置已經“互換”了。

小的時候,每次放學回家吃飯,我總是飯桌上最後一個吃完的,因為總是在飯桌上不停的說著學校發生的事情,全家只有老媽一個人有耐心聽我講完。遇到委屈也是一樣邊哭邊傾訴。現在的老媽所扮演的角色多麼像當年的自己。原來父母也不是一直很強大的,他們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向我們傾訴的時候,也有需要依賴我們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好這樣的轉換,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可是,我希望能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目送》讀後感600字11

文/潘俊巨集。在一個愜意的午後,我走進了龍應臺的《目送》,書裡每一個不同人的故事、每一個不同人的感悟,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目光看向已近黃昏的窗外,我卻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句話一直在我的腦海中迴盪。書裡講述的關於父女間的離別、親人的逝去、長大成人的故事,我不禁陷入沉思:什麼情形時要一個人走呢?是爸爸抱歉只能用麵包車送孩子上學嗎?是父親用背影告訴孩子不必追嗎?還是媽媽卻永遠只記得當年的女兒呢?

人啊,永遠是孤獨的。人的一生中總會遭遇很多,我們會面臨生死離別,在漫長的成長道路上,我們要學會一個人走。

回憶翻到青澀的國小時光,依稀記得被撕壞的日記本,被翻亂的書包,風把書頁吹得沙沙作響,它們跳躍著好像在開著玩笑。媽媽依舊只關心我的學校犯的錯誤,那時沒有人知道我怎麼想,沒有人知道我有多難過。我內心的吶喊是:一點兒也不想長大,想要一切都如意,沒有難題和煩心事,想要媽媽溫柔的安慰。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上天像作弄一般,硬是和我反著來。老師的有色眼鏡、與同學相處的不愉快,一時之間都讓我束手無策。還記得媽媽當時耐心地開導我:“要學著長大,即使不喜歡也要學會面對,成長這條路只能靠你自己走。”

學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離別,學會如何為人處世,學會冷靜面對每一件事情,學會受到委屈勉勵自己,也許在安靜的夜晚會流淚,但在一個人的道路上一定會越挫越勇。挫折,困難,總有不能與朋友分享的東西,只能靠自己。

不僅僅是成長,人生這條路也是要自己走。即使是全世界都在對立面,所有的不平等和委屈都對著你,你只有一個人,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600字12

讀一本好書,就是與智者交談,反思自己的平庸、淺薄,走出一段能讓自己回味的人生。

《目送》的作者是龍應臺,此書也是作者筆下的“人生三課”之一。作者將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等所帶來的無味雜陳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將自己遭遇人生慘敗時的失落和掙扎,痛苦和灑脫扣擊讀者的靈魂。她筆下的人之常情,物之常理,深深地影響了我對漫長人生之路淺短、天真的看法。

她如黑夜裡的繁星,春日裡的細雨,指引著、滋潤著我。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象徵,後來才知道,原來海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會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不相信》一文中對誓言的闡釋,顛覆了我對以往永恆的誓言的理解。原來,永恆只是想象,是不存在的,不要用誓言去推脫,去用行動珍惜吧,趁現在可愛的事物還觸手可及。

“我們拼命學習衝刺100米,但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該怎麼跌的有尊嚴;當你的膝蓋跌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的無法忍受時要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跌倒》中的警言佳句給了一個迷失之人,一個正確的方向,一個前進的路標,讓那個人從以往那個“輸不起,摔不起”的人,變成一個不吝嗇去輸去摔的人。輸,輸得有意義;摔,摔得有價值。

“一沙漏裡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柱馨香嫋嫋燒完是一段時間。鐘錶的指標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所以:抬腳,走吧,路就在腳下。趁春還是朦朧,晨還在醞釀。起身,去吧,茶以漸涼,趁風還在吹,夢還在飛。時間也不早,笑對一切,踏上追夢的征程。

《目送》是一本書,一本好書,帶著美麗和憂傷。它將千山萬水、千言萬語、千思萬想融於一書,讓我悟品人生,帶著這些思想精華向前行走,穿越人生的千山萬水。我想,這本書定當影響更多的人,流芳百世。

《目送》讀後感600字13

目送,一次次靠近,一次次遠離……他的背影,隨時間越走越遠,你的目光,隨他越望越遠,眼中的世界便不再只有他一個人,旁邊多出的風景,是憂傷,是無奈,是落寞,是不可言語的滋味……

華安十六歲那年,他拿著護照,母親在他身後,等待著,等待著,等待他消失的那一刻,也期待他回頭的那一刻——母親的腦海中,是曾經的一幕幕:那時,華安的手在她手心裡,小小的身軀依偎在她懷裡。分別,是慌張不安的,不斷地回頭著,也許他還依戀母親的溫暖……而現在呢,華安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忽然消失。回頭的最後一眼,也從來沒有。孩子已經獨立了,不需要母親的過分溫柔;而母親所依戀的,便只能停留在從前的時光中,不再向前走。一切,漸漸隨背影漸行漸遠。

而十七歲的華飛,兒童臉頰那種圓鼓鼓的可愛感覺已經被刀削似的線條所取代,那把“刀”,甚至不留情的,似乎把母子之間的深情也削落。也許母親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曾經那個對一切事物感到無比新鮮的兒子,現在會對跪在江離叢中泫然欲泣地拍攝的母親,淡淡地說句“孩子”吧……也許,孩子是不會懂父母的世界,而對於總是依戀孩子的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在一轉眼間離他而去,然後去靠近孩子,依賴孩子。這種愛,在孩子看來,不過是無病呻吟罷了。

與自己的孩子相處,是無奈的;無法與自己的母親相伴,卻是遺憾的。同是母子,母親已漸漸老去,她的背影,也是越走越遠的。自己便要成熟起來,給予母親安全感,讓母親依賴。誰沒有嫌棄過父母的孩子氣呢?他們已經老了,不能再忍受孩子的叛逆與任性了。這樣照顧父母,又何嘗是件容易的事;但沒有這樣的相伴,又何嘗不是人生的憾事呢……

母子之間,親情漸行漸遠,那身影也漸行漸遠。而親情終究會散的,身影終究也會老去。一切終究會散的。

畢竟,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600字14

一直決心好好讀書,卻都因為忙於工作中的瑣碎不能堅持。20xx年伊始,決心藉助外力監督,讓自己不好意思找理由。1月7日,收到西城團區委快遞來的《目送》,開啟看見外包裝,就有一絲欣喜,淡綠油畫封面設計,套上半透明的硫酸紙書封,忽然就那麼走進自己心裡了。

目錄中看到三部分73篇散文,加上自序《你來看此花時》,共74篇。翻開正文,每篇中都配有相應主題的照片,感覺一下子拉近了自己和作者的距離,更難得可貴的是,很多張照片都是作者自己拍攝的作品,不由更加佩服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行動力,想想自己在很多時候,空有想法,總不能落實,時間久了,具體的事情淡忘了,留給自己的卻是越來越多的惆悵和落寞,是對自己的不爭之惱,時間長了,直接影響到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如此,在這個年關前,在述職測評慰問考核等常規工作忙不開身加上民主生活會更忙死人的情況下,決心有個不一樣的開始。

全書名為《目送》,開篇也是《目送》。讀完,覺得這篇所述是全書靈魂,像一根線串起了全書,奠定了全書的調子。雖然,目前我還只讀完了第一部分,但已經找到很多共鳴,有些是感情上的共通,如《目送》中作者與孩子一起手牽手第一次上學,那種母子之間的依戀我相信是大家共有的。而此後,孩子大了,僅剩下母親自己的守候。也是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些後落寞的共感。

作者最後從這些回憶起自己和父親之間的過往及現在。進而告訴我們她的所悟,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如此,短短的一千餘字,把為人父母與孩子從小到大互動的心路勾勒清晰,也把為人子女從小時與父母強烈的依戀到青少年時對父母的不屑,到自己成為父母后養兒方知父母恩的感悟寫得很到位。但是,作者最讓我欽佩的是,她不僅寫到位了,而且悟得很透,所以她不偏執,她告訴我們,面對父母子女漸行漸遠的背影,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600字15

有一本書,書名短小精悍,這是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這就是龍應臺寫的《目送》。

《目送》中的七十三篇散文,有寫父親的逝世;有寫母親的蒼老;有寫兒子的離別;有寫朋友的深深牽掛;有寫作者的失敗和脆弱;有寫作者的傷心和放手。寫對兒子離別時的失落,也寫了作者對時間的見解。

在一篇名叫《時間》的散文中,十八歲的華飛和朋友去午夜狂歡。狂歡,聚集也是一種時間的集體儀式。小孩子們也曾有過一種測量時間的方法,在他們的臥室上掛一個一米高的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讓他們站在門沿背對著尺,把其高度用小刀刻下,於是,刻度一年一年的升高,時間也在一步一步的流逝。同樣,在南美洲的家庭中,也會有測量時間的方法,二個大人和五個小孩,每一年的同一條,他們都會輪流拍大頭照,以此來紀念時間的流逝。

一杯熱茶從熱變冷是一段時間,一位老人從少年變老年是一段時間,一隻鍾轉一圈也是一段時間。時間過的飛快,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這些寶貴的時間嗎?在生活中,一些人虛度光陰,到覺悟的那一刻才明白時間的流逝,到那時候,卻來不及了。時間不等人啊!

同時,當我讀到另一句話時,也充滿了對時間的感悟。”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句話也許說到了那些辛苦勞動父母的心中。看到這一句話,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辛酸與無助,也只有真正的經歷過,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啊。時間流逝,父母都在慢慢地死去,子女們會選擇離開父母自己打拼,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身邊的人和事都在漸漸得離自己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