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讀後感:精神的雕像

校園 閱讀(1.69W)

從來沒有一本書,能讓我邊看邊沉迷心痛到這種地步。

讀後感:精神的雕像

從來沒有一個群體,能像聯大人這樣一下子在我心上投上如此厚重的身影。

《精神的雕像——西南聯大紀實》是我只用三天就讀完的一部書,戰火歲月聯大人艱苦卓絕的生活讓人感同身受。

物理學家吳大猷教授在世界物理學界負有盛名,當時他的成就可以說是一隻腳已經邁進了諾貝爾獎的大門。後來,他的3位學生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當時,吳大猷教授帶著患有肺病的妻子回到了戰亂中的祖國,進入了昆明的西南聯大任教。在美國的時候,他聽人說喝牛肉湯能治肺病,就每天買牛肉湯給妻子喝。到了西南聯大以後,吳大猷教授的薪水買不了一碗牛肉湯,他就到菜市場揀剩下的牛骨頭回家熬湯給妻子喝。當時的菜市場裡那些賣牛肉的屠戶,只是知道有一位看起來十分窮困的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天天來揀剩下的牛骨頭,大概沒有人想到這個人竟然是世界一流的物理學家。

大概沒有人知道社會學家費孝通有過在街上賣大碗茶的經歷。費孝通教授家裡人口多,僅僅依靠他的薪水養不活全家。他就想了一個幾乎不用什麼成本的'生意,在校門口擺攤賣大碗茶。學校裡的學生和員工瞭解情況的都經常光顧這裡,主動幫助他。但那些偶爾來大學找人辦事的人,恐怕就不會知道,這個在校門口賣大碗茶的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博士。

有誰見過兩家共計14口人住在一間16平米偏廂房裡的情景嗎?在當時的西南聯大就有,而且是著名的聞一多教授和華羅庚教授兩家。本來這一間房子是聞一多教授一家居住的,聞一多聽說華羅庚一家的住處還沒有著落,就堅決邀請他們一家到自己家裡來住。他們這樣共同生活了一年多。後來華羅庚教授在回憶這一段時間的生活時寫了這樣一首詩:掛布分屋共容膝,豈止兩家共坎坷,布東考古布西算,專業不同心同仇。

在那樣的窘迫中依然在堅持治學,在那樣朝不保夕的情境中還幫助朋友,這大約正是他們成為一代大家的原因吧。

不看聯大紀實,永遠不會知道身在和平中,盡情的閱讀呼吸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不知不覺間,情感已經化作理性,遙遠已經拉近,歷史如同現實。正如作者李洪濤所言,歷史是永遠無法設想的客觀存在。那麼,對於這段歷史,感情的激盪終究會化作理性的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