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老牛家的戰爭觀後感

校園 閱讀(2.29W)

懷著氣憤的心情看完了電視劇《老牛家的戰爭》。這是一部家庭倫理戲,本劇講述退休後被返聘的中學歷史教師老牛脾氣倔強、自尊心極強。善於持家的老伴慧娟去世後,留下了兩套房產和10萬元現金。老牛按照老伴臨終的遺囑將家裡的財產進行了交代和分配,但令他沒想到的是由此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老牛家的戰爭觀後感

“妻管嚴”的大兒子牛志華在媳婦馮三燕的攛掇下與研究生畢業的小兒子牛志文在兩套房產的問題上產生了一系列的爭端,老牛因此住進了養老院。二女兒張月梅雖然早年被重男輕女的老牛給送了人,但性格魯直善良的她卻對父親沒有怨恨反而一心為老牛著想。

每一集電視劇都那麼震撼人心,最讓人痛恨的是馮三燕和老二牛志文,從一開始就惦記著老牛的錢和房子。按照老伴的遺願,要分給女兒五萬元,以補償這些年對女兒的愧疚。但倔強的女兒並沒有要父母給的錢,她認為父親應該留作養老的錢。這時,大兒媳馮三燕卻鼓動老大牛志華向父親要這五萬元,說是給向東交擇校費,老人決定給孫子向東做擇校費。在小平房住著的老大媳婦接著又算計著要搬進老牛的大兩居室,原因是孩子上學太遠。這時老牛經決定讓老二在大兩居室結婚,老大媳婦卻急急忙忙的搬了過來,正準備裝修的老二和老大發生了矛盾。看到這,我很氣憤。作為老大沒有一點分析能力,一味的聽媳婦的,不替老人想一想,只要自己合適就行。而老二牛志文也不是省油的燈,處心積慮的為自己著想,為了自己結婚有個新房,決定賣掉祖房,老牛沒辦法阻止,也只好讓老二賣掉小平房,賣了六十萬。這時,大兒媳卻想著應該分一半錢給自己,否則自己吃大虧了。

牛志文如願的買到了120平的樓房,卻在購房合同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理由是自己還要交住房貸款。兩個兒子都有了自己的住房,大兒媳卻算計著給老牛找個有房的老伴,讓搬出去住。老二的丈母孃為了女兒的利益,也搬到牛志文家來住,結果老牛卻落得無家可歸。真是氣憤!哪有這麼算計老人的。最後,有兩處住宅的老牛卻無處安身住進了敬老院。

善良的女兒要接父親回家住,老牛想當初自己在女兒一出生就把她送人了,哪還有臉去女兒家,死活他都不去。後來老人病重,被鄰居紫霞大夫送進醫院,急需手術等著家屬簽字,老大來了等老二,老二來了等月梅,就是不願承擔責任,手術需要錢,女兒拿著存摺,銀行已經下班了取不出錢,老大說沒帶錢,老二說因銀行卡透支了,老二媳婦崔燦拿出了自己的銀行卡交了住院費,只有女兒成天的.在醫院照顧病重的老爸,後來,老二為了給父親籌錢治病,竟想出了老人是被紫霞的汽車撞得,為了取證據,還砸了紫霞的汽車。

最後老人的病需要做支架,費用二十萬,女兒為了給父親治病賣掉了五頭年奶牛,還賣掉了房子。老二卻想出了轉院這個招,老大、老二用平板車把父親送到六環以外,這時天空下著暴雨。他們的心難道叫狗吃了,實際他們是想把老人折騰死拉倒。天下還有這等兒子,簡直就是孽障。

多虧,遇見紫霞,把老人又送進醫院。

然而,兒子們多日找不見父親,卻為父親買來了骨灰盒準備下葬。後來得知父親住在賓館了,身邊有保鏢和祕書,心想父親一定發大財了,兩個兒子爭先恐後的接父親回家。

看著電視劇,不禁讓人心寒,天下父母哪有不愛子女的,卻有這等孽子。我認識一家,有兩個兒子,家在農村,他們的母親已經85歲了,原來和兩個兒子家輪流住著,每月輪換一次。當老太太輪到老二家時,兒媳婦只讓老太太住在小跨屋,不準到正房去,吃住都在那裡,其實那屋就是倉庫,儲藏東西用的,還不管飽,每頓飯給個小饅頭(個很小的那種)和一碗粥,給點鹹菜就算了,喝水一天也只一小暖瓶,媳婦說燒水不得費電啊,省著喝。後來老人由於吃不飽,就自己到街上買了1塊錢的饅頭,結果被兒媳婦發現,一頓臭罵,和兒子兩人半夜趕出了家門,老人只好去大兒子家住,大兒子喪偶,一人居住,沒辦法老人只好和大兒子湊合著過。但這樣,至少老人可以不用看人臉色,也能吃飽。

我的公公,今年也有87歲了,患腦血栓18年了,如今這幾年又得了老年痴呆症,什麼都不知道,大小便不能自理,一切都需要用人。我和丈夫還有小姑子,不厭其煩的照顧著老人。讓老人安度晚年。我的公公是農民出身,沒有退休費,我們照樣讓他過得舒舒服服,現在越來越離不開人了,我們就輪流陪住在他的屋裡,全家沒有一個人嫌棄他,就連他的曾外孫女才三歲多,都懂得問候他,給他端吃飯用的碗筷。老人躺在床上十幾年,沒有得過褥瘡,大小便不能自理,幾乎每天都會尿床,尿了我們就及時給他換洗衣服和床單,大便有時解不出,就用小棍給他摳出來,他的屋裡一點異味也沒有,他的身上也沒有異味,經常會為他清洗,現在老人神志不清,有時夜裡喊叫,全家人無法入睡,但我們沒有人給他臉色看,只有讓他過好每一天。我們雖然失去了自由,甚至連上街的功夫都沒有,逛商場我已經好幾年沒有去了,就連下樓買菜都是匆匆忙忙,快去快回。因為每天都重複著昨天的事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盡著兒女的孝心,無怨無悔的過著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