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1W)

美術是一門特別的學科,它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課已不再是從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滲透到了美術教學中,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而美術課堂就好比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下面請參考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篇一: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美術課要想上好,其實還真不是那麼容易。不論是課前的精心準備,還是教學中課堂的情景創設、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一、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型別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二、課堂的教學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卻並非無效。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說,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經說過:“在丟勒中學,學生作(姥姥)很會剪紙,還可以把這些老人請來當成他們的課外輔導員。而作為教師的我也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更多關於剪紙的一些知識。能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學到知識。而且我認為,有時候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一些環境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反而獲取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感覺是那樣的貼近自己,其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更何況這種學習方式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我覺得是一件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紙中的陽刻和陰刻》那一課之後的一些感想,一些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其實不論是一年級還是六年級,我們上美術課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於生活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中學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的融入課堂中?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著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

二、課堂教學是重點,“合作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資訊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一、根據課型“合作互動”,通過互助互動有利於解決問題。第二、根據重難點,“合作互動”,抓住課中的難點展開並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鬆地解決了難點。第三、結合作業,“合作互動”,美術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的表現也不同,因此,作業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合作互動”,的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銳的審美鑑賞力。

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篇二: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我從事教學工作已十多年了,對所教的美術學科的教學工作可謂是輕車熟路,但自從教改實施以來,我不得不對我的教學工作重新進行了審視。新課程改革突出了學科的特點,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經歷,有利於學生髮揮個性。新課改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強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這個教材從觀念、結構、內容等幾個方面都強調了創新。因而,我在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思路上較之以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前階段國家農村教育課程改革現場會在我校召開,對我校的課程改革推進起了重要作用,使我校教師不僅從思想上進一步得到提升,也在行動上鞭策了我們。下面我把對新課改的感悟結合本人自身的教學工作經驗來談談美術欣賞課的基點變化。

在上“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與文化價值”一課時,我就改變了以往那種教師主動介紹,學生被動聽的模式,進行了角色的轉換。因為欣賞內容、種類、朝代、風格等差異性,且學生自身的限制等因素,故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本課中較具有代表性且為公共所熟識的作品“陶塑——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相關資料;以點引面,提高學生欣賞的興趣以及求知慾望,解決了欣賞課的乏味性。在引導階段,首先讓學生交流對不同歷史時期代表作的看法、認識以及體會。可以肯定的是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確實是很豐富的。在分析階段,由於事先的準備已經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學生們都能且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雖然分析有欠妥當的地方,但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於未經證實或者模糊的'問題也設定成課後拓展的內容,佈置學生課後完成,作為今後交流的材料。在整堂課上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讓學生領悟中國藝術的深層意蘊。

整堂課貫穿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程理念,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收集資料的能力等等。這種角色的轉換,學習方法的變化,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篇三: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侷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既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生活相聯絡,建立多維互動的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鬆的氛圍中感受美,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玩中學,讓學生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容、材料和方法,讓學生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現規律。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級的《色彩的情感聯想》一課,雖然學生對顏色並不陌生,但對色彩的調配和變化規律卻不瞭解,而且因為學生第一次接觸水粉顏料,可以說對每一種物品和色彩都充滿了好奇,於是我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去自主實踐,探索發現。我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裡都有哪些顏色?你喜歡哪些顏色?教室裡掛了很多漂亮的裝飾物,有綠色的葉子,紅色的國旗,黃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還有各種顏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學們驚喜地發現,原來我們的教室裡竟然有這麼多美麗的顏色,我又讓學生觀察外面自然界中還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繽紛,也激發了學習色彩的興趣。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美麗的顏色能不能用顏料調出來呢?學生齊聲回答:能。我沒有急於出示答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調配顏色,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不斷地向同伴和老師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學生在自主實踐中體驗著學習的樂趣,並久久回味。看到學生這樣快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讓我們所謂權威的說教代替了學生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學生探索的自由,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教學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關注學生的情感,改進教學和組織形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創設教學的新境界。

  【篇四:美術童年教學反思】

時光荏苒,十一月即將過去,這個月七年級年級主要上了《情感的記錄》,本課是繼《身邊的物品》之後“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第二塊面,用鉛筆淡彩的方式去表現靜物,提高學生在用單色表現身邊物品的同時,用色彩去豐富畫面的效果,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靜物的內容則還是以學生經常能接觸到的,易於表現的,並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

色彩作為情感的記錄。教材啟示學生在表現靜物時可以看到什麼色彩就用什麼色彩,也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和需要改變物體的色彩,如用暖色系列去表現,它會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焰,熱血等,作品給人以一種溫暖,熱烈,活躍的情感,如用冷色系列去表現,它會使人聯想海洋,藍天,冰雪,月夜等,給人以一種陰冷,寧靜,深遠的感覺;如用對比的顏色去表現,會使人感到強烈,豐富,飽滿的感覺;和諧的色彩會有一種協調平靜的美感。

對色彩的喜愛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心情而異的,所以說,對色彩的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是自由的。

我在教學中欣賞圖片時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評述,瞭解色彩在畫面中所起的作用,滲透色彩知識與表現方法,從而進一步理解藝術作品能夠較好地表現生活,表達情感。

平時我熱愛我的美術教學工作,熱愛學生和學校。我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美術專業水準,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