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父母課堂》讀後感(通用25篇)

校園 閱讀(6.62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父母課堂》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父母課堂》讀後感(通用25篇)

《父母課堂》讀後感 1

書,是那寒冷冬日裡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書,是那炎熱夏日裡的一縷涼爽的清風。

非常幸運讀到《父母課堂》。我一直認為,每個孩子來到我們身邊,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最好禮物。但為人父母本能的愛很難有統一的標準。與孩子一起生活,將他們養育成人,是一個極富挑戰性、極易讓人筋疲力盡的過程,僅僅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對於每一個孩子所有的母親都是好母親,但與孩子共同成長則更需要智慧和耐力,並且需要具有陽光和開放的心態。

首先通過書中無數家長教育的心得體會讓我看到優秀的.孩子之所以讓老師省心,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在細節注重對孩子優良品格的培養,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們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質教育,最終讓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變得並非對立與矛盾。這一點,很值得廣大教師與家長研讀與思索。

其次學習到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會延續和拓展,會伴隨孩子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最終走向社會,會終身受益。從孩子無意識地學、去做,到孩子有意識地去學、去做,這就是孩子自我成長的標誌。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樂之者,教育不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為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

最後啟迪我們和廣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他不屬於你,不屬於我,他終究屬於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績方面與別人攀比,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全面地成長。家長們不應該急功近利,要用教育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學校與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孩子各方面的基礎都打紮實了,讓他把閱讀、樂學、熱愛集體、與人為善等好的習慣自然形成。我們常常學的:學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老師,超越老師;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學習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會,應試教育的夾縫中,我們不要聯手”折磨“我們的孩子,而應該積極和老師們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啟迪孩子低頭奮鬥的智慧,培養孩子抬頭看天的情懷,塑造孩子陽光開放的心態!

書,是那寒冷冬日裡的一縷溫暖的陽光;書,是那炎熱夏日裡的一縷涼爽的清風;書,是那醇美的香茗,令人回味無窮;書,是那神聖的階梯,引領人們攀登上至高無上的寶座。我喜愛讀書,我願伴著我喜愛的書成長!

記得書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漂亮是活出來的》,這篇文章很切合實際。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示也很大,從中我明白了:無論什麼時候,淵博的知識,良好的修養,博大的胸懷和一顆充滿愛的心,都可以讓一個人活得足夠漂亮!這本《父母課堂》不僅讓我學到很多知識,很多道理,而且我的父母也深深地愛上了這本書,他們也深深地被吸引了。每天晚上我和父母都會抽出一些時間一起坐在床上閱讀這本書。那幸福的氣氛圍繞著我們!這本書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知識力量,更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帶來了一家人的和諧!

書,是陽光,溫暖著我;書,是清風,涼爽著我;書,是香茗,是那麼醇美;書,是階梯,是那麼神聖!我愛閱讀!我愛書!我愛《父母課堂》!

《父母課堂》讀後感 3

家庭教育從經驗走向科學,從感性到理性,從有對錯到基本正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變化過程中,家長充當著尤其重要的角色,怎樣正確引導孩子,掌控孩子是我們每個家長都要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

所謂“掌控”不是要牢牢地握住孩子不放,一副“我是家長,你必須要按我說的做”的姿態,而是在現實生活中讓孩子變得更有抗挫力,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力,就要家長教會孩子對自己行為及結果的把控。

有些孩子通過自己做決定來學習掌控中心,他們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獨立,最終具有抗挫力,那些明白了自己能掌控人生的孩子勇於承擔責任,不會把問題和失敗怪罪於別人,會從自身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從而更加優秀,而不會一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找各種理由,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懦弱,見不得風雨,像溫室的花朵一樣離開別人的呵護將無法生存。

培養孩子的抗挫力需要父母放棄對孩子的嚴格控制,始終給他們指導,關注和支援,讓孩子有機會去鍛鍊自己的控制力,在規則之內給孩子最大的自由,既保證孩子的身心舒展,又保證他的行為有度。我們家長通常每天唸叨最多的是“快點做作業,別磨磨蹭蹭的;做不完別出去玩,做完了再練習畫畫,寫字,鋼琴,卷子等等,估計孩子都能倒背如流了,我們也說煩了,可最終孩子是否做到了呢?即使迫於我們的壓力之下做到了,而效果又如何呢?往往總是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兩敗俱傷,不歡而散。面對這種情況,本文中介紹的方法後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文中介紹的‘梯子技巧’給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幫助。讓孩子自己畫出”決策樹”,然後在樹的枝條上寫出不同的決策帶來的不同結果,慢慢地孩子懂得正確決策的重要性和錯誤決策帶來的後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我驚喜地發現放學後即使樓下有小朋友的.召喚,他也能控制住寫完作業才出去。

培養抗挫力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盡在掌控之中。對孩子來說明白哪些事情無法掌控同樣重要,否則他們就會不斷碰壁,盲目自信,有可能讓孩子走進一個死衚衕。所以作為父母就要及時的正確疏導,給他們關愛和擁抱,提醒他們生活雖然殘酷,至少父母會一直陪伴左右,給他們依靠。我給孩子講了偉大的數學天才約翰·納什的故事,他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讓孩子感到非常的震撼。曾經年輕有為的數學家由於壓力太大,精神抑鬱,最後被送往精神病醫院接受殘酷的治療,地獄般的醫院生活並沒有完全治好他的病,當所有人都以為他要隕落的時候,納什依靠自己頑強的意志最終戰勝病魔,重返數學科研領域,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幫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就是無法掌控的,無論對大人孩子都是如此,但有一樣東西我們能真正掌控,那就是自己對待事情的態度。當面臨這些時,最好的做法就是無需糾結,儲存精力,繼續前進。

當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決定和行為負責時,就學會了坦然面對生活,當面對逆境失敗或壓力時,他們會更快地恢復信心,重整旗鼓,最終也能更有力地迎接未來的挑戰。

《父母課堂》讀後感 4

《父母課堂》是一本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是教師出身,讀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書,也經常涉獵育兒書籍,所以自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能夠應對自如。其實,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如隨著女兒青春期的到來,她會提出很多奇怪的問題,而且總是問個不停。又如:在這個網路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路。再如:對孩子要求總是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女兒經常會起衝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女兒拿回了《父母必讀》。

這本由國家關工委領匯出任主編的雜誌,欄目周全,分類詳細,並且針對性強。

首先,它的開卷很像《讀者》。以一篇具有哲理思考的短文來開卷是再恰當不過的了。開啟最近一期的開卷,是畢淑敏的《孝心無價》。曾經在哪裡讀過這篇文章,但是這一次讀感覺特別強烈。它根於人的`親情和倫理道義,述說為人子應該做的。對父母的孝心是無條件的和必須的,不允許有任何的理由。這樣的文章對於父母和子女的教育都是很到位的。

刊物的每個欄目都能介紹優良的教子經驗,從心理學、教育學以及很細微處,告訴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情。我最近特別關注“親子加油站”中的“走進青春期”,很多困惑在這裡得到了答案。我可以冷靜理智的對待孩子的青春期,並且引領女兒順利走入青春期,與她共同經歷特殊時期的一些問題。《父母課堂》教我智慧地幫助女兒處理新鮮事兒、麻煩事。如女兒回來告訴我說:有男生跟她開玩笑說男生女生如何如何,甚至有男生口吐穢語,讓女兒很生氣。我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個道德問題看待,以青春期問題看待更有道理。於是我先安撫女兒,不要理這些男生,這是青春期現象,他們想要明白一些成長期的問題,或者對性別問題懷有興趣,所以才那樣說的。幸好女兒是一個大度的孩子,經常與男生玩耍,有些男孩性格。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班主任老師也覺得奇怪,說真沒發現這些男生會這樣,希望以後保持聯絡。老師也及時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告訴那個男同學要正確對待男女同學之間的說話方式。終於,我們的努力得到了效果。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鑑。

另外,我特別喜歡封二的“藝術殿堂”欄目,它刊登的都是著名的經典畫作,很具有審美情趣。“家庭心理健康測試”我也很愛做,結果發現我還是個比較稱職的家長,心裡高興極了。

不過呢,也有地方需要商榷,比如上期的封面上,所登照片有欠恰當。媽媽與女兒的耳朵戴了耳釘和耳環。按照校規,學生不允許打耳孔的。恐怕這是編者的一個失誤吧。因為國小生一般心都比較仔細,善於發現,正確的引導他們吧,是開啟他們成功殿堂的大門!

《父母課堂》讀後感 5

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父母課堂》確實是一本好書。讀了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影響和指導了我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作為一名家長,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學習之後,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為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好方法。

我對兒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訓,要求這要求那,卻不願聽聽他的需求。讀了《父母課堂》後我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發現了我們家現今的不足之處。

對於孩子的調皮、任性和學習中的種種問題,我往往有太多的不耐煩。在讀了《父母課堂》以後,我知道了“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懂得了,每個孩子都有她的閃光點,父母要善於去發掘。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和孩子溝通,不能光用父母的姿態去教育批評孩子,還要同他做朋友去影響和教育她。

經過考慮後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一、增加親子互動

儘量少出去應酬,抽時間陪兒子打球、做拼裝玩具等他喜歡的事。每星期全家至少在一起吃飯一次,他可以在飯桌上說說他遇見的趣事。

二、增強家庭學習氛圍

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處閱讀,激發孩子的求知興趣。同時我們也要從自己做起,多進行閱讀,家庭的學習氛圍好了,孩子也會跟著靜心學習。

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我們應該瞭解兒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學習態度和成績產生波動,我們不能一味地責備,而是要平和細緻地問清原因。

四、培養學習自覺性

兒子做作業拖拉,學習自覺性較差。對此我們將採用循序漸進的辦法加以改善:首先與他進行討論並且做出約定,只要他能自覺並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我們允許他提出適當附加條件。隨著他自覺性的提高,附加條件將逐漸減少,直到不允許有任何條件,他也能自覺進行學習。

五、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養

我打算逐步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和勞動習慣,形成為他人服務和參加家務勞動的意識。我會要求他收拾好自己的房間,父母做清潔工作時做小助手等。

六、注重品行教育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兒童教育的重要一環。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世界觀、道德觀逐步形成。我們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身教勝於言教,我們將從坐公交車時給老人讓座、與同學團結互愛、尊重師長、愛護小動物、做錯事坦然承認、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做起,鑄成孩子未來誠實坦蕩、富有愛心、堅強自立的優良品格。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我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澆灌下,我們的孩子一定能茁壯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棟樑之材!《父母課堂》,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長,讓我認識到如何愛孩子,如何欣賞孩子,用智慧和愛讓她成為一個自信、快樂、向上的孩子。

《父母課堂》讀後感 6

兒子上國小了,在老師的推薦下我們訂閱了《父母課堂》,自從收到第一本開始,書裡的內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們。

“關注”及時準確地根據社會熱點進行評論,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隨筆”為我們帶來了成功的經驗,受益匪淺;“家校頻道”指導家長如何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家校配合瞭解孩子;“海外視窗”、“美文共賞”更是開闊了眼界,取長補短;“父母忌語”、“孩子心聲”讓父母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愛護孩子;“教子良方”和“專家講堂”,使得家長學習了理論知識又能結和其他家長的實踐經驗,正確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

《家長課堂》的兩期連載文章“弱在哪裡補哪裡”,對我的觸動很大。文章中的父親將女兒從幼兒到成人,從調皮淘氣的小丫頭到15歲獨立出國留學的優秀少年的成長曆程展現在讀者的面前。通過文章的字字句句,列舉的點點滴滴事例,無一處不包含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關愛,對孩子成長的良苦用心。讀完文章讓我在對女孩的優異成績由衷讚歎之餘,更多的是對那個父親的敬佩和自愧不如。兒子剛上一年級,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和這個女孩當七年級樣,開始我急燥心煩,看過文章後也能靜下心來想想如何幫兒子適應學習和學校生活。兒子的口算剛開始的時候也有點跟不上,按老師的要求回家後每天必做口算練習,並且記錄時間,我還隨機根據一些生活中的場景和兒子練習口算。比如要吃飯了,我問他一共幾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他回答後,我只給他一部分,然後問他夠不夠,還差幾雙,回答正確我會親親他的小臉,兒子也很高興地去擺筷子了。還有語文拼音和英語,我們也會進行隨時的口頭練習和交流。比起文章中的父親,我的付出和用心還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個父親一樣堅持不懈,對於兒子的學習和今後的成長也會有所幫助。

文章“找準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也給我了一些啟發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說,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於別人的地方,根據孩子的特點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照文章中的.提示,我也分析了下兒子的情況,首先他是比較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孩子,因此他在學習的時候就儘量給他安靜的環境;另外兒子比較喜歡唱歌,並且都是他自己邊聽邊學的,幾遍就學會了,感覺他屬於聽覺偏好。因此我就利用他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時間(單程20分鐘),在車裡放英語、古詩或故事的錄音,他很喜歡聽。剛剛過去的寒假裡我們常聽《三十六計的故事》,每個故事至少七八分鐘,現在兒子已經可以繪聲繪色地模仿講出好幾個小故事呢。

《父母課堂》帶給我的感悟還有很多很多,也有更多教子方面的知識需要去學習,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讓《父母課堂》陪伴著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父母課堂》讀後感 7

現代社會中孩子在一個家庭中是寶貝,重中之重,但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得更加出色呢?我覺得應在培養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改變和修正自己的錯誤,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與孩子一起進步,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做到言傳身教。

首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保留良好的生活習慣,應改善自我的心智,不要過度關心孩子的成績,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加以表揚和肯定,不斷告訴孩子優秀孩子應具備的素質。《父母課堂》中有一篇文章《做一個明智的學習者》,文中寫到:據《中國婦女報》報道,從醫院接診的3000多例全國各地孩子的情況來看,網癮背後折射的主要是家庭教育問題,根據病例,這些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個共同點:“受批評多,表揚少”,有的孩子甚至表示“幹得再好,在家裡也沒受到過表揚”。而在網路世界裡,這些孩子感受到了“自我的第一”。所以,一味地針對孩子,只是依靠外力矯治孩子是很難見效的。有的上網成癮的孩子經過心理醫生的疏導和矯治戒除了網癮,可是回到家中不久又“舊病復發”,原因是父母沒有做任何改變,沒有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哪怕僅僅一絲的'變化而加以鞏固和讚賞。由此可見,孩子能否培養得出色關鍵在於家長的改變和提高。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讀懂孩子這本書,應謙虛地向孩子學習,尊重孩子。每個家長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身高多少,體重多少,但能真正從心理上理解孩子,瞭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心理上的需求是什麼,生理特徵是什麼,喜歡怎樣的生活方式,有的父母就未必能做到。今年春節正月八年級,我們一家三口一同出門拜年,中午回到家中已到午飯時間,在上樓過程中,孩子突然發現樓道的牆壁上貼滿了小廣告,樓道里也碎屑滿地,有礙美觀。孩子立即提議先打掃衛生,再吃午飯,我一開始感到麻煩,內心並不同意,但轉念一想,孩子愛做好事的想法多麼可貴啊,趕緊表示贊同,並提議我與孩子媽媽掃樓梯,孩子清理小廣告,孩子非常高興,一家人準備好工具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很快大功告成,整個樓道煥然一新。孩子雖然有些疲勞,但我看得出她非常滿意。父母要做一個成功的教育者,就要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家長也要向單純的孩子學習被我們忽略的公德心、愛心,學習孩子熱衷於做而自己並不熟悉的新事物,適應孩子的心理、生理及行為特點的變化,與孩子成為朋友,與孩子一起進步。

最後,我認為應在家庭中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是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因此,父母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很喜歡《父母課堂》的一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教育的源泉是“愛”,“愛”是教育的強大力量。誰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類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誰能進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父母課堂》讀後感 8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和媽媽可以無話不說,可以逛街,可以一起買好看的衣服。有時候,也真真的羨慕這些有女兒的。可是,吾家有兒初成長,那個曾經咿咿呀呀、滿地爬的小小孩也在悄悄的長大了。我們的生活、學習道路上也有了很多的精彩鏡頭,小傢伙有讓我們哭笑不得的時候,也有心細體貼人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在他撒嬌、賣萌的各種表情中瞬間讓我們萌化。確實,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做家長的要扮演多種角色,有嚴厲的一面、有溫柔的一面、也要有“裝傻”的一面,用曾經熱播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來講,兒子叫我溫柔的“虎媽”。

懵懵懂懂的進入了一年級,也開始了所有家庭一樣的上學路,所有開學後能想象到的事情早就在我的腦海裡浮現過,可真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時好像一切都打亂了。開學伊始我們也經歷過寫作業慢、做事情磨蹭、注意力不集中,這些事情發生的同時當然不乏我對他的吆喝,一開始可能見效,時間一長,他當成了耳旁風,無所謂。不行,我要改變眼下的一切太隨意,要讓他養成好習慣。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學校發放的《父母課堂》一書,我被裡面的故事所吸引,就慢慢地讀起來,故事一個比一個精彩,一個比一個有教育意義。好的書籍就要一直看下去,接下來我們就訂閱了《父母課堂》,每一期我都會認真地閱讀,遇到適合孩子的,我就會和他一起讀。讀完之後,我不會馬上作答,偷偷地瞄一下他的表情。有時心事重重,有時眼滾淚花,有時抿嘴一笑,而這些表情都是從《父母課堂》裡看了好的文章後引起了他的細微變化,在這些小小的變化中他也在一點一滴的汲取著“營養”,學會待人、學會處事,學會了體諒和感恩,成長就是從一步一個腳印中慢慢走來的。

改變也要從我自己開始,所以我也慢慢開始放慢步子,我也改變了對於他學習的“策略”。我要做一個淡定的媽媽,我要讓他心服口服,要讓他學會自己掌控時間來完成自己的事情。即使犯了錯誤,也要有尊嚴的來進行懲罰。

一開始,對於孩子來講可能不習慣,我們就要從不習慣慢慢變成好習慣。現在孩子已經上五年級了,國小生活也快接近尾聲了,在這幾年的`學習時間裡,他自己有了屬於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有了自己的夥伴,有了自己要感恩的老師,也有了自己的“小祕密”。學習的道路還很長,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才能讓自己在以後的生活、學習中越來越優秀。

孩子,在未來的人生路上有歡笑、有波折、有淚水,而爸爸、媽媽會一直做你的堅強後盾,也會一直像朋友一樣陪伴著你成長。對於男孩的成長來講,我們不僅要教會他學習、學會做人,還要交會他們誠實、善良、勇於承擔責任,而這些又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品質,我最可愛的孩子,希望你在成長道路上永遠記住這一點。勇敢的向前出發吧!前進道路上會一直有精彩的故事等著你,也讓《父母課堂》成為我們前進道路上永遠的良師益友,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父母課堂》讀後感 9

作為父母,教育孩子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另外教育孩子也要注意方法,要獎罰分明,適當教育。學習《父母課堂》後,感覺有幾點心得。

記得看過《父母課堂》中的一篇文章,指出孩子身上出現的這樣那樣的毛病都是大人行為或教育不當的折射,歸根結底是大人造成的。隨著時間推移,我真真切切體會到確實是如此。我們或多或少都存在教育孩子的誤區,之所以覺得孩子越來越難管,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按規律辦,不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是事事從我們大人的意願出發,強加於孩子,沒有以平等的方式與他交流,總是以教育者的姿態高高在上管教他。總之,對孩子的尊重不夠,當然我們也經常能及時發現大人們存在的問題,經常開家庭會議研究解決辦法,可實現起來又感到力不從心。不過我們一直沒有放棄努力,只要發現孩子有點問題,馬上就找原因,幫助他改變。

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也是我們大人自我教育的過程,有了對孩子培養教育的過程,才發現原來我們自己還有很多地方是無知的。但願我們與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閱讀《父母課堂》後,我更加明確了這一點。對孩子的行為,要表揚獎勵與批評懲罰相結合,好的要鼓勵,不好的行為一定要及時批評。當然,表揚與批評都要講究方式與方法,還要及時,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我們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就象我們大家小時候也有很多感興趣的東西一樣,家長不能不讓孩子接觸。對電視和電腦的內容,家長要給孩子分析,讓孩子知道哪些可以看和玩,哪些不能。其實,感受最深的是對看電視和玩電腦時間的控制,規定孩子的時間,不能長,也不要太短。有的家長限制孩子看電視和玩電腦。一週只有半個小時,這實在是太少了。關鍵要讓孩子能夠自我控制,到時間可以玩,玩的時間事先講好,不要超時。

我是從三個方面做的:

一是要以身作則,想讓孩子做的',自己要先做好,比如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上,家長自己也要適當的控制,不能無限制地玩,到睡覺時間就休息。在工作生活中,也要儘量地考慮一下,孩子會怎麼看,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二是不要有家長制的作風,不能粗暴,不能感情用事,對孩子要講道理,以理服人,不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隨便打罵。要愛而不嬌,嚴而有格。

三是家中要有民主平等的氛圍。要尊重孩子,有事多和孩子商量,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主人。不能自己說了算,特別是在要求孩子的時候,要事先徵求孩子的意見,取得共識,這樣孩子才能願意去做。

《父母課堂》教導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心靈,不是靠懷疑、監視,而是靠溝通。與家長溝通,是今天的孩子特殊的需要。他們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更渴望與父母溝通,與父母建立夥伴關係。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就要靠溝通。良好的溝通能使我們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不良的溝通則會破壞這種關係。每天孩子放學回到家裡,會主動對我敘述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有快樂的,也有鬱悶的。當他說到一天愉快的學習生活時,我會與他一同分享。當他傾訴不悅和困惑時,我又與他一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關心孩子不僅在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撫慰,讓孩子真正擁有一個傾訴的物件。在孩子與父母之間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父母課堂》讀後感 10

讀完《父母課堂》我受益匪淺。覺得自己很多時候的教育方式都有些問題。看完關於那篇關於過度輔導的文章,我頗有感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本事天下父母共同的期盼,但現實生活中事與願違的例子枚不勝舉,怎樣才能愛得得法,愛的恰到好處是我在一直深思的問題。對於鄧家軒我應該怎樣好好的引導他我也一直在吸取別人的教育經驗,但並是把別人的方法強加到我的孩子身上。我認為應該因材施教,對於鄧家軒這種個性獨特,表現力強的孩子我應該用獨特的方法去引導他。

記得我看過一篇關於養魚的故事,養在魚缸中的金魚,三寸來長,不管養多長時間始終不見長。然而,將這種金魚放到水池中,兩個月的時間金魚可以長到一尺。對孩子的教育也一樣,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而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保護就像魚缸一樣,孩子在父母的魚缸中永遠難以長成大魚,要想讓孩子健康強壯成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自由活動的空間,而不讓他們拘泥於一個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魚缸。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日益增加,我們對孩子應該剋制自己的想法和衝動,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認為對於孩子不應該採取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培養孩子對於世界的好奇心,讓孩子仔細觀察生活,用興趣作為他學習的'老師。我的孩子遇見問題總愛問為什麼?我認為這是好的,就應該鼓勵孩子多發現問題,多問問題。這樣孩子在未來人生道路上就能夠不斷對工作有新創見和新靈感。

最後我想說我的體會就是對孩子要寬容。寬容是一種強於懲戒的力量,就像書裡說的,孩子我在等你犯錯,7、8歲的孩子怎麼可能不犯錯呢?關鍵取決於面對孩子犯錯時,我們該怎樣。你會發現教育孩子時那些一味批評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終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會越來越聽不進他們的話,每個孩子都可能犯錯,父母要容忍自己孩子的缺點,客觀、理智、科學的處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體諒孩子的同時,從自身入手做好修養工作,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己的行為可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很多事情孩子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這點我想我可能過去做的不是很好,鄧家軒犯錯是我總會和他生氣,沒有用很好的態度來處理他犯的錯。我以後應該用寬容的態度對待他。

《父母課堂》是一本很有價值的書,通過它我看到了我自己身上有很多對孩子教育方式的問題。以後我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怎樣做好家長,以教育好我的孩子。

很慶幸有《家長課堂》這樣一個平臺,為我們這些家有兒女初成長的菜鳥家長們帶來大量的科學分析和實際案例,為我們細緻的梳理了如何正確的去根據兒童身體心智發育的特點來培養和引導孩子能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並非常有針對性的為我們分析了孩子們平時一些我們非常不解和非常苦惱的一些個現象和習慣。通過從《家長課堂》上學到的溝通方法和激勵技巧,加以對孩子實施,發現孩子真的很高興也很開心的發生了我所期望的轉變。雖然現在小孩才有那麼一點點轉變和進步,但給我帶來的卻是極大的鼓舞和信心,我相信在《家長課堂》的陪伴下,我一定會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去共同迎接人生旅途中不斷遇到的挑戰,也一起去享受這人生中最幸福的成就。

《父母課堂》讀後感 11

終於又盼來一期《父母課堂》,這位老朋友就像是我的加油站,每次閱讀它都能幫我補足能量,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助我持續科學的前行。

每期各個板塊的內容我都受益匪淺,其中這期“教子良方”版塊中“用積極的人生態度影響孩子”一文,讓我感概萬千。主人公是兩位孩子的母親,她的孩子們在她的教育下特別的優秀,通過敘述多個案例,讓我們瞭解她是如何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和責任心,鼓勵支援孩子參與提高領導能力和領會團隊精神,幫助他們適應各種新的環境,勇敢面對挫折的。更可貴的是她在培養兩個孩子的同時,堅持與她們一起成長,利用業務時間拿下兩個研究生學位,用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激勵和影響著孩子們。

她是一位成功的母親,正如《窮爸爸,富爸爸》裡所說:“所謂的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才是第一責任人,也是孩子的終身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有時間我們工作忙,會想:等一等,等到自己有空了再去管孩子;要不就想著:等一等,等孩子長大了自己就會懂了。但是最後,等來等去,只留下了遺憾。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只有一次,錯過了就沒有機會可以重來。今天我們在孩子身上偷得懶,明天將會成為你一生的遺憾,甚至會加倍的償還。

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影響孩子三五年,但是父母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父母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和學習的榜樣。

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成長的更快,有些東西再不管,你就真的管不了。我們不能再缺席孩子的教育了。

我通過《父母課堂》及各種媒體有關正面教育資訊攝入,也讓我及時頓悟,立志做一個新時代的家長!做孩子背後那個用心的家長!我和孩子父親權衡出足夠的時間,充分的陪伴孩子。幫她樹立目標誌向,讓她每天都有追求;其次引導她自學,這樣就不會被標準答案所束縛,這樣也能提高學習效率。最後我們能夠保持平等的和她交流,讓她更加的自信。令我們欣慰的是,孩子在我們的持續陪伴中,各方面成長的很快,原本比較膽怯慢熱的性格也有了突破,前幾天還主動勇敢的參與競選大隊委的演講,並當選了學校大隊委組織部成員。

有句話說的好:父母和孩子,其實總是在相互成全。我們父母為了孩子,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而孩子這裡,我們也能感受到這世上最完全的依賴、愛戴和信任。趁著孩子還未長大,好好陪伴,配合老師,用心教育。作為父母應嚴格要求自己,多讀書,不斷提升自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人生走向,協助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馬斯克曾在演講中指出:“令人憂慮的是,今天孩子的學習和進步的動力,幾乎全部都是來自外在壓力和獎勵,結果她們就不會有巨集偉的目標,也不會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沒有內驅力”。

確實如此,為了更好的幫孩子更好的平衡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我們家長也應該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讓我們在教育孩子的修行中一起努力吧!

《父母課堂》讀後感 12

孩子的教育問題,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直以來就有一句話:世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世上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我有倆個孩子,就像兩棵不同的小樹,在成長的過程中,修剪的樹枝也各不相同。但怎樣才能將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得更加出色呢?我之前也很迷茫,但這幾年看了《父母課堂》後,讓我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要愛孩子,尊重孩子,注重與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

以前我總是認為自己是父母,對孩子說話或做事總是用家長威嚴般的語氣,如果犯了錯誤屢教不改,甚至會打孩子。但後來發現行不通,這種方式讓孩子很反感,無法接受。《新家暴面前的反思》這篇文章的內容一下戳到了我的痛處,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我按照裡面提倡的教育方法,與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家庭成員關係,與孩子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溝通與交流,相互尊重,鼓勵孩子把她們的感觸和情緒表達出來,瞭解她們的喜怒哀樂。像文中說的為孩子創造一個平等、可以互相商量但又不失父母權威的氛圍,家裡事也讓孩子參與討論,徵詢她們的意見。這些日子孩子與我更親近,笑聲更多了,這得感謝《父母課堂》帶給我好的教育理念!

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對孩子講要求、講家風家教時,為了給孩子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很重要。

我很認同《家教微語錄》中張怡筠說的':父母要教育好孩子,需要先優化自己。確實只有自己做好了,你才會對孩子有發言權,而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到。

三、注重良好的習慣培養,特別是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現在的孩子依賴性很強,在學校依賴老師,在家裡依賴家長,自己不願意動腦筋。三年級以來,我借鑑《父母課堂》中的案例與教育方法,嘗試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因為少了我的檢查,而做不好又怕挨老師的批評,所以孩子現在能主動地完成好各項作業,遇到不會的也會多動腦筋,居然自己也能做得很好了。

四、除了學習,在品德、為人處事上,我也會適時地教育孩子。

《孩子的成長比成功更重要》這篇文章讓我這個以前非常緊張孩子的學習的媽媽明白了:知識只是學習的一部分,品格的培養也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擁有完善的人格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得到快樂與幸福!

五、《讀懂女兒心》讓我感慨萬千的同時也明白如果真正愛孩子,就要讓自己讀懂孩子這本書,要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麼,她不要山珍海味和綾羅綢緞,要的只是一份真正關注她內心世界的理解!

《父母課堂》是面鏡子,可以對照自己育女路上的曾經和現在,有共鳴,有反思。《父母課堂》是盞明燈,指引我今後在育女路上可以走得順暢些。《為人父母須在反思中成長》,誰能進行自我反思,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感謝這樣優秀的刊物讓我有機會重新認識自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教育自己。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學習《父母課堂》,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

《父母課堂》讀後感 13

10月一天,女兒從學校帶回《父母課堂》,一翻就喜歡上了它,欄目很全面,案例很豐富,篇篇文章都流露出發自心底的真情和感悟,也滲透著很有見地的教育思想。

《父母課堂》是面鏡子,可以對照自己育女路上的曾經和現在,有共鳴,有反思。《快速閱讀法的“葵花寶典”(上)》中作者對女兒的識字訓練和鞏固提高女兒閱讀能力的.方式我做法幾乎相差無幾,其效果也同樣好,孩子的識字和自由閱讀能力超出同齡孩子,這點讓我感到欣慰,同時也看到了不足,今後在培養女兒閱讀的廣度和深度上可以根據女兒情況借鑑作者的好招。《附耳細說》中那位對牛的心理體貼入微的農夫深深地感動了我,也警示著我。大多數的父母,包括我也常常在孩子犯錯時不顧孩子的自尊當眾喝斥,其實心裡知道不該這樣做,但又礙於面子,怕別人說自己嬌慣縱容孩子,而隨意將孩子的自尊心踐踏,“附耳細說”我會記住並慢慢改變的。

《父母課堂》是盞明燈,指引我今後在育女路上可以走得順暢些。我一直認為,父母對孩子各階段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儲備應是像存錢一樣,平時存得有,用時才會有,不要等到孩子已經出現問題後不知所措,為時晚矣。雖然現在孩子還小,但專家訪談、名人家教、親子加油站等欄目中諸如《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健康的才是最美的》、《幫孩子把握非常時期》、《並非縱容》等文章中闡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例舉的案例對以後孩子的教育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可儲備起來,在孩子日漸成長中,既可防患於未然,也可對症下藥。

在此真誠感謝《父母課堂》這位良師益友。

《父母課堂》讀後感 14

自女兒上學以來就開始訂閱《父母課堂》,這本書是當代的家教寶典。我按照上面說的做,女兒果然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她從一個不愛看書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每一天必看幾小時書的孩子。家長省心,孩子也開心。

書內還附帶了食育之道、生活貼士,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更貼心。海外視窗更是讓我們瞭解了外國的教子良方,讓我們的教育與外國的教育比較,汲取優點,改正缺點。《父母課堂》是一本讓我們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書:父母忌語、教子隨筆、教子良方……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期望家長朋友們必須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學習和借鑑。我很喜歡開卷的文章,總是給人啟迪,例如“給每棵草開花的時間”。每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隨之而來的就是嚴格的教育。孩子們在童真的年齡,其實也有自己渴望和愛好,我們當父母的是否有真正去體會到孩子們的需求和特質,有的放矢的去引導他們呢?應對當下的種種特長班、學習輔導班,我們又是否真正地去分析我們的孩子需要這些嗎?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用自己所謂的前瞻性,為孩子們鋪墊的路,他們走得快樂嗎?當孩子們要為自己爭取證明自己價值的機會的時候,我們又是否冷靜客觀的應對?我想我是需要反思的。

教育孩子的方法得當合理,孩子生活也開心,父母不去多管著孩子,自己也省心。

《父母課堂》讀後感 15

走進孩子的心靈,不是靠懷疑、監視,而是靠溝通。

與孩子合作是父母走進孩子,實現與孩子有效溝通的一種好方法。父母與孩子的合作有利於相互交流,產生共同的話題和興趣,增進彼此的感情。

要想走進孩子的心靈,就要靠溝通。良好的溝通能使我們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不量的溝通則會破壞這種關係。

關心孩子不僅在物質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撫慰,讓孩子真正擁有一個傾訴的物件。在孩子與父母之間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與父母合作,父母首先應注意自己和孩子溝通時的態度。為孩子創造一種寬鬆、民主的溝通環境。其次,父母還要真正瞭解孩子的心理所需,做到投其所好。父母在給孩子提出要求的同時,可適當地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因為選擇是權力的體現,這能使孩子在無壓力的情況下自覺地服從要求,這樣孩子才能願意和父母合作。

《父母課堂》讀後感 16

曾經我是一名海員,船一開航好幾個月不著家,雖然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不同的風土人情,但最讓我銘記於心的是在無邊的大海上對家人的思念,這也使家庭在我心裡變的無比重要。女兒的到來是一個大大的驚喜,初為人父的我果斷放棄了在海上漂泊,迴歸家庭,因為我不想錯過女兒成長的任何一個瞬間。

當女兒從一個襁褓裡的小精靈出落得亭亭玉立,作為父親這個角色,所擔任的不僅僅只是對她的關愛和陪伴,後天的教育和培養讓我有點手足無措,尤其在升了國小之後,女兒的變化彷彿像被踩了一腳油門的汽車一樣,進步飛速,有時候甚至會偶爾產生意見分歧,她不再是那個只會在父母面前撒嬌的小不點兒,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小世界,讓身為父親的我,多多少少有適應不了這麼快的轉變,但是《父母課堂》正是一個化解矛盾的緩衝帶,讓我意識到成長不單單是女兒自己的事,作為家長在為人父母這條路上也要不斷成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往往父母真的把自己擺到了老師的這個角色,以類似命令的方式告訴孩子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不可以的時候,往往會引起孩子的牴觸情緒,因為父母堅信自己是對的,這一切都是為孩子好,沒有深入的瞭解孩子的想法。以前我也有這樣的想法,但是讀了這期《父母課堂》中(2015年11月)《別把傳授變成了命令》之後,我感受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並不是肆意對孩子下任何自己認為對的命令與要求,而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實際行動去證明,往往比用言語去宣告來的更有說服力,同樣,孩子通過自己領悟懂得的,也遠比父母的苦口婆心要深刻的多。

家裡的家務活大部分都是孩子媽媽乾的,我與孩子逐漸變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啥活都不想幹了!看到這一些,我逐漸在下班後幫孩子媽媽刷碗了,打掃廚房了,不知不覺中,孩子也就逐漸參與進來了,收拾傢俬,拖地刷杯;孩子也意識到,家是我們大家的,家務活要分擔,要有責任感,可以把勞動當成一種樂趣,從中得到快樂,給家一份美麗,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正是《父母課堂》所講的引領的作用。

正如文章所述,孩子小的時候,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需要教練式的父母,手把手的教,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需要朋友式的父母,給予她尊重與傾聽,在孩子想和父母分享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忙而忽略,時間久了,孩子就不會跟父母溝通了,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也許是日後要用大大的耐心也彌補不了的。

感謝《父母課堂》能讓我及時反思,作為庇護女兒的大樹,這就是我的養分。沒有孩子生來就懂事,也沒有父母天生就會教育,孩子在她成長的道路上磕磕絆絆,父母在陪伴的道路上摸摸索索,然而,這就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但五味具雜也不乏樂趣。

《父母課堂》讀後感 17

隨著孩子的學習,我也跟著讀了父母課堂這本書。平時因為工作的關係,讀書不是很多,對於父母課堂這本書,我還是一直都讀下去的'。在這裡學到了很多的親子知識、在這裡學到了很多做父母的經驗、在這裡學到了應該怎麼去和孩子溝通、應該用什麼態度教育孩子。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也應該替別人想想’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我感觸很多,有時很多的小事我們都會忽略,其實替別人想想也是件很簡單的事,我們不能只看自己做了什麼,也要看到別人做了什麼。就像文章裡說的:只有替別人著想的時候才能原諒人、同情人、幫助人;只有替別人著想的時候才會懂得和平、信義、仁愛的真正意義。

子女替父母著想,自然會懂得孝心;父母替子女著想,自然會更疼愛子女。一樣的美德會使我們心胸開闊,會不跟別人計較一些小事,也會使我們變的更快樂。

替別人著想,不是說說、想想,而是要慢慢去學會去適應。從一個開始而讓這種美德在我們身上傳遞下去。

《父母課堂》讀後感 18

家長與孩子共同的良師益友隨著孩子步入中學的大門,也給我們家長帶來了許多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作為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度過這個時期呢?我正感到無措時,孩子把《父母課堂》這本書帶回來了。

這本書開題鮮明,目標明確,廣泛彙集名家智慧,多角度、深層次的探索育子之道客觀分析孩子的成長規律,深入解讀父母育子的心結,引導培養方式,走向客觀、科學與合理。

翻開雜誌,細讀起來,每一個板塊都體現出編者的良苦用心,“咀嚼”中發現自己許多原來想過,卻沒有徹悟的問題,閱讀後心竅頓開、這本書不僅能讓我們家長從中得到啟發,並且可以幫助我們家長去教育孩子:記得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和孩子為佩戴耳機聽音樂的事情發生爭執、無法說服孩子。這時孩子帶來了一本《父母課堂》我讀過後,發現在這期的`《生活貼士》講的就是《耳機讓聽力不可逆》這給我很大的幫助,我看過後立刻拿給孩子看,孩子看後雖然沒有說什麼,但是從此以後他就很少用隨身聽了。這讓我充分體會到了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道理。

作為家長,我能夠讀到這麼一本指導我如何去教育和引導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名對國家的社會有用棟樑之材的書感到非常高興。自今而後,每月和它

一次的親密交流,都是我平凡生活裡的甜蜜時刻。

《父母課堂》讀後感 19

自從孩子上學以來,我接觸到了《父母課堂》這本書,這是一本很及時的書,幫我解決了很多教子過程中的問題,解決了我很多的困惑。例如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問題,又如:在這個網路社會中,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網路;再如:父母對孩子要求很嚴格,喜歡訓孩子,因此與孩子經常會起衝突。如此種種,我想找到一個老師來請教,正好看到了《父母課堂》這本書。

開啟最近一期的《父母課堂》,第一篇文章是《學會彌補父親的不足》,這篇文章立刻吸引了我。正如這篇文章所說,我平時忙於工作,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有些簡單甚至粗暴,文中有一句話“對人生而言,工作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目標,而家庭卻是長期、終生的目標。作為父親要從根本上認識到,通過工作或事業成功獲得的是外在的自尊,而孩子帶來的往往是內在的自尊。這種自尊是長久的,它將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延續。”這句話讓我思索良久,讓我深深認識到我對家庭對孩子所做的不足。文中給出了要做一位“智慧型父親”“寬容型父親”“體貼型父親”,這些給了我今後教育孩子的指導方向,文章從一個更高層次闡述了一個合格父親應具有的素質和胸懷,以及父親的言行對孩子成長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一些不當的言行或教育方法不但對孩子起不到正面的促進,甚至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錯誤的引導導致終生的遺憾。文中引用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他也做不了人”。意指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地位平等的問題,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我記住了這句話,它會成為我今後教育孩子的座右銘。

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李詠父親的.,說的是父親對李詠特殊的愛讓李詠在成長過程中從不理解到理解的過程。父愛伴隨了孩子的成長,儘管可能在某一階段或某一層面不被孩子接受,但是父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終有一天會被孩子理解,在孩子選擇迷茫時給予正確的指引,在孩子順境時指出他的缺點,在孩子逆境時寬容安慰和鼓勵。這正是父親大愛的體現,父愛不像母愛那樣細膩,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更多的起到了一個指引、修正的作用,尤其是父與子之間,可能會因為這種作用發生矛盾,影響父子關係,這就需要父親更多的包容理解,只要都是沿著正確的方向走,終有一天兒子會理解父親的愛!

《父母課堂》是每個家長的良師益友,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好好閱讀,我覺得每一篇都是真金美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父母課堂》讀後感 20

自從孩子學校開辦了《父母課堂》後,家裡的孩子又多了一本書。閒暇之餘靜靜閱讀,每次都能收穫頗豐。

該雜誌的一篇文章寫道:很多孩子在面對多種興趣活動的選擇時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只好讓老師代勞;兒童選擇意識淡薄、選擇能力不足的問題突出。不禁感嘆,這和自己的`孩子多相似啊。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或多或少會猶豫和依賴父母。

孩子不選擇是誰的錯?作為家長,你要反省和反省。孩子不選擇,不是他們的錯,是父母的錯。很多父母總是習慣於替孩子做決定,不知不覺地用言行舉止束縛了孩子,過分干涉、無所不用其極,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們不僅不知道如何處理,還會有一種迷茫感,或者是對父母的過度依賴。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他會遇到很多選擇的機會。如何讓孩子學會選擇?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信心,鼓勵和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相信自己的判斷;其次,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給孩子最好的體驗。再次,家長在選擇過程中要學會放手,可以提供建議,但不要替他們做決定,維護和經營親子之間的互信和尊重。

希望我們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

《父母課堂》讀後感 21

上了家長課堂,讓我感受很深。在如今資訊發達的今日,我們自己都很少或基本沒有寫信了。讓這次家長課堂,深深地感悟了我,通過張老師組織的活動,使小孩寄出了人生的第一封書信。書出了她自己所想,也讓我們家長知道了這次活動的重要性。首先,小孩子知道寫信的格式,寫信的方法和寄信的過程,使孩子們與家長的溝通多了一種方式。等她們長大後回想起自己是怎樣學會寫信的,是多麼有意義啊!通過書信,可以心與心的溝通,它雖然是一種現代年輕人不大用的溝通方式,但也是不行缺少的溝通。張老師組織的`這次家長課堂給孩子上了生動的一課,希望這樣的活動多組織,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坐地鐵,並要求寫下自己的感受。這對孩子來說,知道了地鐵出行的步湊,對自己的成長是有幫助的!

在應試教化的今日,張老師組織這樣實際的教學,是有利於孩子的。現如今不是“讀死書,死讀書”的時代,張老師做到了學以致用,用以助學。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實行。我信任,只有這樣的活動,才能提高孩子的綜合素養,才能真正地讓孩子長大,以達到歡樂地學習,歡樂地成長。

《父母課堂》讀後感 22

最近兒子拿回來了父母課堂,我讀了一下,感觸很深讓我瞭解到了很多我自己沒有積累到的東西。比如說孩子處於什麼什麼階段、該怎麼對待他們處在的階段,和那些事情能和孩子說,那些又不能和孩子說。

這本書我讀到了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對他發火,有時候容易雙期碰撞。因為家長在孩子處於青春期的時候也容易發更年期。如果這兩個碰在一起炒很容易鬧出家庭矛盾,所以我從中明白了就算自己很想發火,孩子沒有什麼錯在更年期的時候儘量忍住心中的.火,和孩子一起交流並且多瞭解一下他的想法,然後母子之間交流一下感受,互相體諒之間的感受。

還有一個就是在孩子失落的時候多鼓勵他,比如考試之後沒考好就可以說:“1、沒關係,繼續努力,加油!我們爬起來繼續。2、別傷心,失敗是成功之母,孩子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努力吧,媽媽(爸爸)會一直給你加油鼓起。等等”還有孩子犯了什麼錯也不要急著批評他,要看看他是怎麼犯的,要和他一起努力一起改進之類的,不應該管都不管都直接一耳光上去,這樣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還會讓孩子以為你不愛他了,就會非常難過,還可能會得憂鬱症。所以在孩子很不好或很困難的時期多加鼓勵,讓孩子更加的有信心。這樣不僅孩子會更加努力,還會感覺到家長非常的支援。不僅可以發揮很好的水平而且還可以讓孩子認為自己有能力,能做好。所以我認為這一點也是我從父母課堂收穫到的。

《父母課堂》讀後感 23

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說過:兒童不會自己判斷自己,他是以別人對他的態度來判斷自己的。因此對孩子來說,自我判斷的基礎首先來自於父母對自己評價。春節假期之餘,我詳細閱讀了《父母課堂》這本書,其中“家長需具備一定的評價能力”這篇文章寫的很貼合實際,對家長應如何正確的評價孩子做了條理的解答。

一、評價要就事論事,要有依據,切忌終身性評價

1、評價要就事論事,要有依據。孩子遇到困難,家長應善於理性發現具體問題,在評價孩子前一定要了解事情的全過程,並經過成熟的思考以合適的'方式來評價孩子,這樣才能讓評價發揮良好的導向和暗示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對孩子的評價要一致,切不可在同一事件上出現不同甚至相反的評價,這樣會使孩子不知所措或者學會說謊。

2、切忌對孩子做終身性的評論。國小甚至國中階段無法斷定孩子未來,孩子心靈是單純的,過早下結論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引導。“是不是讀書的材料、輸在起跑線上、腦子笨”等評價語句對孩子傷害很大,小孩子既經不起終身性評價的吹捧,也經不起終身性評價的貶低。家長要有教育理性,孩子一生的路很長,成才的因素很多,家長評價孩子要瞻前顧後、留有餘地,這才是教育之常法,也是做人之常法。

二、避免錯誤歸因評價

幼兒磕到了桌子角哭起來,很多家長會拍著桌子怪罪以此哄孩子,這就是一種錯誤的歸因教育。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後會習慣將成敗歸於外部因素,而不習慣從自身找原因。“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說的就是要多從自身反省自己,對自己提要求。正確的歸因評價會讓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引導他從主動的、內部的方向去找原因。

三、孩子需要適當的不被評價

孩子在專注於某個活動的時候,不要用評價打斷他。他的思維發展需要獨處,需要沒有干擾的寧靜,需要持續地思考或想象下去,這種狀態家長不需給予肯定,也用不著否定,隨意打斷孩子會使孩子注意力分散。

總之,評價孩子須在以肯定為主的大前提下把握“度”並把期望滲透其中,語氣中肯、平和,給孩子實事求是、不卑不亢的感覺最好,讓我們幫助孩子開啟心靈的大門,以客觀的評價引導孩子心理健康,為明天的厚積薄發做好準備。

《父母課堂》讀後感 24

身為人母感到幸福,深知職責重大,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自己沒有經驗,只能憑父母那時怎樣教育我的一些記憶,以及同事、朋友平時交流的一些育兒方法,來嘗試教育孩子,總覺各有特點,不是十分滿意。讀了《父母課堂》雜誌後,感同身受,收穫頗豐。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至關重要。此刻每個家庭一般都一個孩子,都深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疼愛,慣著寵很普遍。具寵愛於一身的孩子教育,基本上落到父母肩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善於模仿,孩子會學父母的言行和動作。有一次早上送孩子去幼兒園,為了趕時間,我看看兩邊都沒有過往的車輛,便沒有帶孩子走斑馬線,走過馬路後,孩子問我:“媽媽,你怎樣沒帶我走斑馬線啊”。我的臉頓時紅了,連忙給孩子道歉:“媽媽這次錯了,下次咱們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平時跟孩子講安全知識的時候說:“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孩子已經記住了父母所教的,但是看到父母沒有按照所說的去做,就會問為什麼?作為父母,給自己的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教會孩子正確地決定事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作為父母,必須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樹立正確的言行,給孩子作出他們為之驕傲的榜樣。

前段時間流傳的“虎媽狼爸”式的教育方法,孩子成才需要靠高壓,父母的威信是靠吼、打、板面孔樹立起來的.。我覺得那只是個例,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育方法。基礎教育階段要強調學生自由地探索,主動地學習,健康地成長。父母贏得尊重,要靠與孩子平等交往,靠理解、尊重孩子來建立。父母同孩子應對面、目光平視著說話,個性能讓孩子感受到平等的家庭氛圍。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專心傾聽,不要隨便打斷孩子的話題,讓孩子感到父母和藹可親,能夠信賴。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像朋友,他就會無話不談,無拘無束。在平等、寬鬆的環境裡,孩子就會養成活潑開朗、自信和勇於創新的健康個性。

《父母課堂》讀後感 25

偶爾的一次機會,在《父母課堂》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家長應做一個明智的學習者”,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給我不少的啟示。有人說,好父母不是靠學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把總是用眼睛盯著孩子變為不斷反思和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注重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關鍵要素。做好家長的關鍵就是要自覺地在教育孩子的實踐中去感悟,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曆程,父母必然有個不斷進步不斷學習的過程。 “把眼睛盯著孩子變為注重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最為絞盡腦汁的事情,可能大多數父母總是把眼睛盯在孩子身上。從孩子的飲食、言行、禮貌禮節等方方面面更多的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審視孩子,總想把他們規範到自己的理想狀態,可很多失敗的教育例子告訴我們,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個共同點:“受到批評多、表揚少”。所以,一味地針對孩子、只是靠外力矯治孩子是很難見效的`。因此文章告訴我們父母要不斷反思和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注重通過學習提升自己,才是解決孩子問題的關鍵要素。

“向孩子學習、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因父母缺乏對孩子的瞭解造成的。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會表現出不同的生理特徵、心理變化,孩子依賴父母的程度、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要伴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不斷的學習,學會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問題,向孩子學習,瞭解孩子的特點和真正需要,學習孩子熱衷的而自己不熟悉的新事物,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的全面發展。

“在家庭中建立學習團隊,與孩子共同學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學習場所,也是滲透力最強的學習環境。為孩子營造家庭學習氛圍,家庭中每一個成員對知識的追求,對科學的崇尚,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氣,生活中溝通與分享,知識互動,這種氛圍的營造需要家庭每一個成員對家庭的責任感和愛心。

因此正如文章最後指出的那樣,學會學習是現代父母的基本功,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自身的素質提升,為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做個明智的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