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學聯考語文試題考試題及答案

校園 閱讀(2.12W)

怎麼樣提高語文的成績的呢,多做題是非常重要的。大學聯考語文試題考試題及答案,我們來看看下文。

大學聯考語文試題考試題及答案

一、語文基礎知識 (共15分,共5小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踹(chuài)水 競(jìnɡ)賽 蘸(zhàn)酒 擂(l?i)鼓助威

B.跋涉(sha) 陡(dǒu)峭 攀登(dēnɡ) 餐霜飲雪(xiě)

C.善(shàn)良 謙遜(sùn) 璞(pú)玉 不事雕琢(zhuó)

D.荊棘(jí) 飄泊(bó) 青苔(tāi) 紅漆(qī)雕花

A 該題考查學生識記現代漢語的常用字音。能力層級為A級。A項注音全部正確。B項中的“餐霜飲雪(xiě)”,應讀“xuě。C選項考查了形聲字的問題,“謙遜(sùn)”應讀“xùn”。 D項中“青苔(tāi)”應讀“tái”。 第2題的A項中的“悽婉惆倀”明顯應該是“惆悵”,B項中的“精悍”,D項中的“典藉”也都比較容易識別出來。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彷徨 愁怨 寂寥靜默 悽婉惆倀

B.顧盼 精捍 步履穩健 風神瀟灑

C.睿智 稟賦 崇高品質 趨善避惡

D.辯難 商榷 典藉滿架 旁稽博採

C 本題的正確選項為C項,該題考查學生辨析現代漢語的規範字形的能力。A.倀—悵,B.捍一悍,D.藉一籍。

3.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宋人畫雪常不用鉛粉, 把背景用墨襯黑,一層層 ,留出山頭的白,樹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虛實映襯,意境悠遠。

②因為睡不著,開啟窗簾,遙望夜空, 滿天,斜月晶瑩,薄霧似輕紗漫卷, 。我思念那個小山村,那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A.而是 點染 星漢 如夢如幻

B.總是 浸染 星雲 如詩如畫

C.卻是 繪染 星光 詩意盎然

D.只是 渲染 星斗 詩意朦朧

D 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第①題的第一個空應該選“只是”,表示“僅僅”的意思。“而是”“卻是”表示語意的轉折,所以不選。“總是”表示每次都這樣,文意並未體現。第二個空前邊有“一層層”,可以看出是極力修飾,因此不會是“點染”和“浸染”,應該是“渲染”。 第②題中應該是“星斗”滿天。首先排除掉“星雲”,其次是“星漢”,因為“星漢”指的是銀河。第二個空前面有“薄霧似輕紗”,所以應該選“詩意朦朧”,因此答案為 D。

4.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美麗中國》以歌舞為主,融入京劇演唱、茶藝表演、少林武術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燈光,震撼的音響,一幅美麗中國的大寫意,聲光舞影流溢著濃郁的中國情。

B.夢在前方,路在腳下,青年要堅定信念,珍惜韶華,在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放飛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國家”!

C.從汶川到蘆山,地震確實有能量剝奪太多本該鮮活滋潤的生命,但地震卻沒有能量剝奪站立在廢墟上的那些生命依然堅強。

D.網友們紛紛撰寫微博,圍繞著“追星”的話題,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經”一番,捧腹之後,總有一種耐人尋味留在心中。

C 本題重點考查考生辨析並修改病句的能力。A選項是屬於謂語缺失,應該在“一幅美麗中國的大寫意”前加上謂語動詞“構成”。C選項屬於“結構混亂”,應該去掉“依然堅強”。

D選項屬於賓語缺失,“耐人尋味”是一個形容詞,不能用“一種”來修飾,後面應該加一個名詞作賓語。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論語》中有不少有關為人處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告訴我們做人要言語謹慎、行事敏捷;“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是說看見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

B.《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隨賈母等赴寧國府賞梅,午間去房間休息,看見房內掛著一副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寶玉覺得這副對聯蘊含豐富,十分喜愛,銘記在心。

C.《狂人日記》把批判的鋒芒指向舊中國幾千年“吃人”的歷史。在狂人看來,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與人互相牽掣,結成一個連環,難以打破。文末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D.美國作家海明威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橋邊的老人》和《老人與海》均以“老人”為主人公,前者表現了戰爭環境中人性的光輝,後者描寫了“人的靈魂的尊嚴”。

B 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和識記能力。《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的具有叛逆的性格,以他的叛逆,是不可能對“人情練達”這樣的對聯十分喜愛的。

二、現代文(論述類文字)閱讀 (共9分,共3小題,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8題。

鄉 土 本 色

費孝通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那些被稱土氣的鄉下人是中國社會的基層。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這個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農業直接取資於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裡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係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係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並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中國鄉土社群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間的關係而說的。孤立和隔膜並不是絕對的,但是人口的流動率小,社群間的往來也必然疏少。我想我們很可以說,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

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假如在一個村子裡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係上也就發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在社會學裡,我們常分出兩種不同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起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用一位外國學者的話說,前者是“有機的團結”,後者是“機械的團結”。用我們自己的話說,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鄉民,他們平素所接觸的是生而與俱的人物,正像我們的父母兄弟一般,並不是由於我們選擇得來的關係,而是無須選擇,甚至先我而在的一個生活環境。

熟悉是從時間裡、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次的小磨擦裡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裡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後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大學聯考試題及答案

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

“我們大家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麼?”——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籤個字。這樣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這不是見外了麼?”鄉土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

從熟悉裡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並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境裡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我讀《論語》時,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說著不同的話來解釋“孝”的意義時,我感覺到這鄉土社會的特性了。孝是什麼?孔子並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具體的行為,因人而異地答覆了他的學生。

在我們社會的急速變遷中,從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土社會中所養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代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於是,“土氣”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6.下列對“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鄉民是中國社會的基層,他們以種地為基本生存方式,從土地中獲取生活資源,因此與土地分不開,為土地所束縛。

B.人與人在空間排列上的不流動性,造成鄉土社會裡鄉民個體之間彼此的孤立與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鄉土社會裡的個體為了謀生這一共同目標,分工協作,有機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沒有陌生人的“熟人”社會。

D.無論是生活的環境還是所接觸的人物,對鄉民而言都是生而與俱,再熟悉不過的,於是他們選擇固守鄉土,終老於斯。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生活在鄉土社會的人們,彼此之間相互瞭解,沒有隔閡,相比現代社會,更容易獲得一種從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於土地的鄉民從小習得禮俗,與周圍的人都熟如親人,因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對他們來講“從俗即是從心”。

C.鄉民之間的交往是基於彼此的熟悉和信任來進行的,法律不是調節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的基本依據。

D.鄉土社會的信用產生於對一種行為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這種信用遠勝於法理社會中的一紙契約。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鄉土社會實際上就是熟人社會、禮俗社會,而現代社會是陌生人組成的社會、法理社會,兩者的人際交往原則有別。

B.禮俗是鄉土社會裡應對社會生活的根本原則、抽象真理,也是人們處理具體事務時目的與手段間的普遍聯絡。

C.鄉土社會中,人們從熟悉裡獲得的認識是個別的。《論語》中孔子因人而異地解釋“孝”,能讓我們體會到這種特性。

D.在鄉土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暴露出弊端“土氣”一詞因而有了貶義。

6.A 7.C 8.B

6.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鄉土性”這一概念在文章第一段“農業直接取

資於土地,種地的人搬不動地,長在土裡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可找到。

7.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A項說的“從心所欲”在文中的表述是“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矩是‘習’出來的禮俗。從俗即是從心”,可見“從心所欲”並非指人和人彼此瞭解熟悉後的自由。由此也可排除B項。D項在原文的表述為“鄉土社會裡從熟悉得到信任。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時的可靠性”,所以D也可以排除。

8.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B項在原文中表述為“從熟悉裡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並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則。在熟悉的環境裡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間的個別關聯。在鄉土社會中生長的人似乎不太追求這籠罩萬有的真理”。原文說的“禮俗”並非是一種“抽象的普遍的原則”,因此B錯。

三、古代詩文閱讀 (共34分,共7小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廉希憲事略

廉希憲,字善甫,畏兀(今作“維吾爾”)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於燕,適其父孝懿公廉訪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兒必大吾門,吾聞古者以官受氏,天將以廉氏吾宗乎!吾其從之。”舉族承命。

公身材魁偉,舉止異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覲,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論議巨集深,恩顧殊絕。大學聯考試題及答案

諸貴臣校射上前,一貴臣顧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爾豈億我為不能耶?顧吾弓差軟。 ”諸貴假以勁弓,三發連中,諸貴驚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書生。”

國初,拜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書右丞劉整以初附為都元帥,騎從甚都,詣門求見。公之兄弟凡十人,後皆至一品。公之弟薊國公希貢猶布衣,為通報。公方讀書,略不答。薊公出,整復浼入言之。因令徹去坐椅,自據中坐,令整入。整展拜起,側立,不予之一言。 整求退,謂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當詣政事堂。”及出,愧赧無人色。

頃之,宋士之在羈旅者,寒餓狼狽,冠衣襤褸,袖詩求見,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薊公復為入言,急令鋪設坐椅,且戒內人備酒饌。出至大門外,肅入,對坐,出酒饌,執禮甚恭,且錄其居止。 諸儒但言困苦,乞歸。公明日遂言於世皇,皆遂其請。

是夜,諸兄弟問曰:“今日劉元帥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窮秀才,卻禮遇如此其至。我等不能無疑。”公曰:“我是國家大臣,言動顰笑,系天下重輕。整雖貴,賣國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義重。若寒士數十,皆誦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與,何故而拘執於此?況今國家起朔漠,斯文不絕如線。我更不尊禮,則儒術且將掃地矣。”公之作興斯文若此,是大有功於名教者也。

(選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輟耕錄》,有刪改)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大學聯考試題及答案。

A.天將以廉氏吾宗乎 氏:作為姓氏

B.諸貴假以勁弓 假:借給

C.整復浼入言之 浼:派遣

D.明日當詣政事堂 詣:前往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廉希憲舉止不同尋常的一組是(3分)

①三發連中,諸貴驚服 ②公之兄弟凡十人,後皆至一品

③公方讀書,略不答 ④因令徹去坐椅

⑤及出,愧赧無人色 ⑥且戒內人備酒饌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廉希憲出生之時,其父孝懿公剛好被任命為廉訪使。孝懿公非常高興,認為廉希憲將來一定會很有出息。

B.廉希憲十九歲時,隨父親北上侍奉元世祖。元世祖見廉希憲才貌出眾,見識不凡,給予了他格外的恩寵。

C.廉希憲任平章政事之時,對登門拜訪的中書右丞劉整極為冷淡,因為他認為劉整是不知君臣之義的叛臣。

D.滯留在北方的秀才們飢寒交迫,廉希憲不僅解除他們的困苦,還把他們舉薦給元世祖,讓他們得到重用。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爾豈億我為不能耶?顧吾弓差軟。(3分)

(2)整展拜起,側立,不予之一言。(2分)

(3)肅入,對坐,出酒饌,執禮甚恭,且錄其居止。(4分)

9.C 10.B 11.D

12.(1)(3分)你難道猜想我不會射箭嗎?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軟了點。

(2)(2分)劉整行拜禮後起身,在旁邊站立,廉希憲不跟他講一句話。

(3)(4分)(廉希憲)恭敬地(把秀才們)迎入家裡,陪他們坐著,擺出酒食,對待他們的禮節非常恭敬,並且記下他們住的地方。

9.本題重點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結合語境,根據上下文,浼:央求;請求;懇求。

10.此題考查篩選資訊,首先要讀清提幹,圈定答案位置。運用排除法即可解答,從而選出“廉希憲舉止不同尋常”的選項。②⑤⑥選項均不是廉希憲的舉止。

11.第11題對文章綜合資訊的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題,要找到每個選項對應的段落,依據文章內容進行解答。很顯然D選項錯誤,並未舉薦給元世祖。

12.本題考查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1)“億”“差”各1分,句意1分;(2)“展”1分;句意1分;(3)省略部分1分;“肅”“執”各1分;句意1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丁太夫人憂,希憲公率族親行古喪禮,勺 飲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慟 輒 嘔 血 扶乃 能 起 既 葬 結 廬 墓 所 諸 相 以 居 憂 無 例 欲 極 力 起 公,相與詣廬,聞公號痛,竟不忍言。 (選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刪改)

13.勺飲不入口者三日/慟輒嘔血/扶乃能起/既葬/結廬墓所/諸相以居憂無例/欲極力起公。 文言文斷句

要善於找出短文中的並列對舉的成分,熟悉文言特殊句式,兼顧文言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解答此題要把握前後文及句意。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臨 江 仙

歐陽修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 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孤城寒日等閒斜。離愁難盡,紅樹遠連霞。

【注】歐陽修貶任滁州太守期間,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將赴任閬州(今四川閬中)通判,遠道來訪,歐陽修席上作此詞相送。詞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進士的宴會,“閬苑”指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