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語文閱讀中如何設定疑點來得高分

校園 閱讀(1.74W)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巧妙設疑,是組織課堂閱讀教學的一門藝術,不僅能為學生閱讀激發興趣,掀起高潮,架設情感橋樑,還能使學生省時高效地掌握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小語教材蘊藏著豐厚的可“疑”資源,究竟從何入“疑”呢?

語文閱讀中如何設定疑點來得高分

  一、吃透“課題”設疑

“課題”即文章的題目,文章的標誌,內容的精髓。教者可吃透課題,咀嚼關鍵字詞巧設妙疑,引導學生緣疑而讀,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能力。比如,學習《山谷中的謎底》,圍繞“謎”設疑為,文中指哪兒的山谷?山谷中有一個什麼“謎”?這個謎怎麼被揭開的?謎底是什麼?它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學習

《黃河的主人》,圍繞“主人”設疑為,主人是什麼意思?黃河的主人是誰?他憑什麼成為黃河的“主人”?又如學習《司馬遷發憤寫史記》,教者先簡介《史記》和司馬遷後,圍繞“發憤”設疑為:司馬遷為什麼能寫成《史記》這部輝煌著作呢?司馬遷為什麼要發憤寫《史記》呢?又是怎樣“發憤”寫作的?在什麼情況下他“發憤”寫作的?結果呢?再如學習《真情的回報》,教者圍繞課題“真情”設疑為:真情和回報分別是什麼意思?誰對誰給予了真情?“我”

的真情(或給予)表現在什麼地方?訂戶的真情(或者我獲得回報)表現在什麼地方?像《鼎湖山聽泉》、《遊天然動物園》等文章,教者還可圍繞“聽”和“遊”等一類詞語設疑,從文中匯出“聽”和“遊”的路線和內容。在這系列問題的誘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閱讀,不僅能整體感知主要內容,把握課文脈絡,還樹立閱讀信心,養成解題、擬題能力,品嚐閱讀趣味。

  二、揣摩“立意”設疑

“立意”即作者寫作的目的,擬訂的主題,滲透在全篇,一般於篇頭、篇中、篇尾等處給予暗示或揭示。教者應用心揣摩,創設輻射全篇的問題。如《船長》中高評價船長哈爾威的句字“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教學時,教者讓學生通讀全文找出這句話,而後圍繞“忠於職守”、“做人之道”說說是什麼意義,再聯絡課文內容具體說說船長忠的是什麼“職”,履行做人的“道”指什麼“道”?句中的“又”說明了什麼?

學生循著問題步步匯入,船長捨己救人的思想在學生心中更具體、更形象、更高大。再如《徐悲鴻勵志學畫》中“功夫不負有心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教者就此精心設計研讀問題:“功夫”是什麼意思?徐悲鴻在巴黎求學時是怎樣下功夫的?“有心人”是什麼意思?徐悲鴻是怎樣的一個有心人?通過勤學苦練,他取得了哪些成績?引導學生研讀上下文理清條理,體會內涵,感悟徐悲鴻為洗盡國恥、勵志學畫的言談舉止可敬,精神可貴。這不僅能使學生學會了質疑、釋疑,還學會了恰到好處的表情達意、揭示中心。

  三、研讀“內容”設疑,

文章精彩靠內容,內容精彩靠語言,語言的魅力則體現在重點詞、關鍵句等。把握有關詞句設疑研讀,驅動學生思考,瞭解內容,把握中心,享受詞韻句律的優美,薰陶情感。如教學《有天然動物園》開頭中的句子:“大家隨即登上了遊覽車,沿著遊覽路線開使參觀。”教者緊扣“路線”和“參觀”兩詞,要求學生一邊自讀課文,一邊用“

”畫出“路線”句,用“

”畫出“參觀”的景物句。學生在閱讀中理清了順序,把握了內容,明確了中心,領悟移步換景的寫法。又如教學《鼎湖山聽泉》中一段

“入夜,山中萬籟俱寂,只有泉聲一直傳送到枕邊。一路上聽到的各種泉聲,這時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作者主要寫了哪幾種泉聲呢?怎樣用心細細地聆聽、辨識、品味呢?

教者緊扣“聆聽、辨識、品味”設計表格供學生助讀:

聽(泉聲)辯

識(特點)品

味(想象)

小溪的聲音

厚重回響的

大提琴

還有忽

………………

學生迅即進入角色,完成閱讀任務。再如《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中“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後,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教者引導學生聯絡課文回答“彌留之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會患上如此重病?是什麼力量支援他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想象他說這些話時心理是怎樣想的?學生帶著問題走上閱讀路,很快就品出了

“肖邦惟一能報答祖國的還是那顆死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心”。這不僅能使學生掌握主要內容,還掌握了研讀技巧。

  四、探究“寫法”設疑

文章的`優美離不開完美的內容,鮮明的主題,更離不開表現技巧。小語教材所選的課例,不僅具備很強的人文性,而且具備很強的工具性。作者揭示中心時,常運用不同的寫法,教者可由此掘進,大膽設疑,召喚學生在閱讀中把握內容和中心,體驗情感,感悟寫法。

  1、揪“矛盾”設疑

有些課文運用“矛盾”之筆著意刻畫人物,使情節升騰跌宕,扣人心絃,使人物更加形象豐滿。教者通過質疑化解矛盾,激起學生探究慾望,加深理解和感悟,提高理解能力。如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教者圍繞“彭德懷與飼養員以及戰士們關於對大黑騾子‘殺’與‘不殺’的分歧”和“彭德懷決定‘殺’大黑騾子解決燃眉之急前後心理十分矛盾時所體現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細節描寫”進行提問:“殺”是因為什麼?“不殺”又是因為什麼?從而讓學生在讀中悟出把彭德懷置於矛盾衝突中來塑造,更加突出他“愛戰士勝過愛自己的坐騎”的高大形象。因此,學生不僅學會透視人物,還掌握了刻畫人物的技巧。

  2、掘“空白”設疑

有些課文蘊藏豐富的“空白”資源,教者可設疑促“寫”,激發學生步入說寫意境,完善文字,體驗情趣。如《黃河的主人》中

“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教者圍繞“談笑風生”請學生展開想象,把乘客的表現用“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把句子寫具體。又如《特殊的葬禮》中“幾年後大瀑布像‘生命垂危的老人’無奈地低下了頭,‘奄奄一息’地等待著最後的消亡,慕名而來的遊客都失望地離去。”可是有一天,瀑布終於開口了,它會對人們傾訴什麼呢?請同學們聯絡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給予想象,接著說。再如教《一路花香》時,教者針對文末設計了這樣一個勸說練習:破損的罐子又一次到了小路的盡頭,但它還是感到很傷心,因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於是,它又向提出道歉挑水工,請你以挑水工的身份再來勸一勸破損的罐子。因此,這種開放而富有創造的讀寫練筆,有利於學生體驗生活,體驗情感,生成強烈的創新意識和表達慾望,享受說寫快樂

  3、找“對比”設疑

有些課文為了突出所描寫的人或事物,使其更形象,更有魅力,常常運用“對比”的手法。教者應找出可比資源質疑。如教學《白鷺》一文,教者可抓住課文的主要寫作物件“白鷺”來提問,寫“白鷺”,為什麼還要寫“白鶴”和“朱鷺、蒼鷺”呢?學生在對比中認識了白鷺的“美”與眾不同,加深了對“白鷺的常見,外形的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適宜和精巧”的理解和體會。又如教學《船長》,教者可著眼文中寫“哈爾威船長的沉著鎮定指揮”前,為什麼還要寫“人們的呼號和嘈雜”呢?就如此鮮明的對比而疑,能鞏固學生對“船長哈爾威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理解,接受“以身殉職、捨己救人”的精神薰陶。再如教學《黃河的主人》中“我不僅提心吊膽,而那艄公卻很沉著。……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此句中作者“膽戰心驚”與乘客們“談笑風生”和艄公“沉著”同樣形成對比,教者由此入疑,學生從中感悟,這樣寫不僅能體現羊皮筏子安全可靠,更能體現艄公勇敢、智慧、鎮靜和機敏,真不愧為乘客可信賴的黃河之主。這不僅能使學生對文中主人公的認識更深更透,還學會了通過對比烘托人物。

  4、借“特寫”設疑

有些課文為了凸顯某個寫作物件而運用細緻的筆觸進行精雕細琢,形成一個“特寫”鏡頭。教者可借用這個鏡頭,就其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領悟作者的生花妙筆。如《天鵝的故事》中

“突然,一隻個兒特別大的老天鵝騰空而起,可是它並沒有飛走,而是利用向下的衝力,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經過這沉重的一擊,鏡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顫動起來。接著是第二次,第三次……”。教者抓住“驚心動魄”這個特寫鏡頭,鼓勵學生思考:老天鵝破冰的武器是什麼?“騰空而起”、“石頭似的”、“鏡子似的冰面”分別說明了什麼?句末用省略號有什麼用意?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天鵝,你親眼目睹了老天鵝的壯舉,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在逐層深入的問題牽引下,學生在主動參與閱讀、討論、交流,既理解了內容,又對飽經風霜的老天鵝“以身示範、勇於獻身”的壯舉產生敬佩之情。這不僅能使學生在閱讀中體驗情感、昇華情感,還學會了對人物進行細描重寫。

  5、扣“懸念”設疑

有些課文為了避免平鋪直敘,使故事情節曲直動人,人物形象和性格更具有藝術感,故意製造“懸念”吸引讀者。教者同樣可就此掘疑。如《真情的回報》中“聖誕節前夕,正好是星期四。晚上,我照常去收報費。我按響了第一家的門鈴,沒人開門,走到第二家,也沒人……走了一家又一家,每一家都沒人應門。我急得快哭出來了……”

教學時,教者可利用這波瀾起伏的情節,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聖誕節,全家團聚歡樂的日子,難道我的客戶們都去逛街了?當我“急得快哭出來了”

的時候,心理會想些什麼呢?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安排故事情節呢?學生在讀中想,想中感,感中悟,悟中體驗:找工作掙錢真不容易,我們從小要學會珍惜學習,珍惜生活,珍惜工作;欲揚先抑的寫法能推動情節發展,為下文寫客戶集體為我過聖誕節營造轉悲為喜的濃厚氛圍。這不僅能使學生在閱讀中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生存,還學會在寫作中製造“懸念”把故事情節推向高潮。

  6、抓“標點”設疑

標點符號是文字的重要組成。有些課文中特定環境下的標點符號,其內涵更豐富。如《友誼的航程》中“一位華僑激動地說‘……作為一箇中國人,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興奮的呢!’”和《明天,我們畢業》中“母校啊母校,這些都是您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我們怎能忘記呢!”教者可抓住句中的“!”引導學生說說,同樣都是反問句,為什麼不用“?”

呢?學生在比較中掌握了用“!”比“?”的感情更強烈。又如《海倫凱勒》中“……她用這動人的筆調描會著她心中‘看’到的世界。”教者可抓住“看”上的引號,讓學生議議,人們常用“眼”看世界,為什麼海倫凱勒卻用“心”看世界呢?學生會自然明白,能用“心”看到世界的人,她一定有驚人的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再如

《大江保衛戰》

中“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教者可抓住句中的“!”和“……”

讓學生想想如果改用逗號和句號,意思一樣嗎?如果改了,不但不能體現當時的災情嚴重、形勢緊張,更不能體現抗洪戰士迎風戰浪、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對文中標點符號多思多想,不僅能幫學生正確理解意思,感受思想,體會感情,還能學會準確地運用標點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