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政治必備重點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1.68W)

高中時期學習的政治內容,除了要掌握基礎的知識點外,其中的一些重點知識是需要同學們加強理解和運用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政治必備重點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重點知識

1、供求與商品的價格是相互影響的!供求影響價格,價格也影響供求(注意區分供給和需求)。

2、商品的使用價值沒有大小之別,只有優劣之別。

3、見到價格只能從價值和供求方面尋求答案,不能從使用價值處想。日常生活中,優質優價、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等說明了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但優質優價(優質產品的價格通常比較高)的商品,其價格高的根本原因不是商品質量(使用價值)好,而是其包含的價值量大,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比較多。

4、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單位時間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在商品生產中,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因此,社會勞動生產率越高,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創造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越小,而商品的價值總量不變。

5、勞動生產率(個別、社會)、勞動時間(個別、社會)與商品價值量(單位、總量)三者關係。

6、物價上漲不等於通貨膨脹。一般地說,通貨膨脹必然引起物價上漲,但不能說凡是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影響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①紙幣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為限度,紙幣發行過多,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

②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成正比,商品價值量增加,商品的價格上漲。

③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供不應求,價格上漲。

④政策性調整,國家的保護價、指導價等理順價格關係的措施引起價格上漲。

⑤商品流通不暢,市場管理不善,亂收費、亂罰款,引起商品價格的上漲。

可見,只有在物價上漲是因紙幣發行過多而引起的情況下,物價上漲才是通貨膨脹。

7、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是商品但其本質不是商品。

8、貨幣的二個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區別方法有二:是否需要真實的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需要真實的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不需要真實的貨幣。

關鍵詞不同: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的關鍵詞有買或賣等相關字眼,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的關鍵詞有與價格相關的關鍵詞如價格、定價、貴、賤、便宜。

9、紙幣只能執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職能,不能執行價值尺度、貯藏手段職能,因為必須要有價值的東西才能執行這兩個職能(現實的貨幣)。

  高中政治知識要點

一、商品的基本屬性

(1)商品的含義: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價值和使用價值。

①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

②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前者是自然屬性,後者是社會屬性)

③勞動產品不一定有價值,因為價值是商品特有的屬性。第二,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因為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一定是商品。

備註補充:

④兩者的關係:對立統一

統一:同時存在商品中,商品是兩者的統一體。

對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時擁有兩個屬性。

A、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作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者缺一不可,這是兩者統一的表現。

B、對立表現在:商品生產者和購買者,對於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他必須把使用價值讓渡給購買者,而購買者為了得到使用價值,也必須支付出相應的價值給生產者,當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離時,意味著交換實現。

二、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①貨幣的'含義: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②貨幣產生: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 一般等價物—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貨幣產生。

③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其作用是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三、貨幣的基本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基本職能:

①價值尺度

A、 含義:貨幣具有的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B、 價格: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

C、 要求:執行這個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手段

A、 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就叫流通手段。

B、 表現形式:商品—貨幣—商品。貨幣出現以後,商品交換包括了買和賣兩個先後銜接的階段。而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

C、 要求:貨幣執行這個職能必須用現實的貨幣。

D、 流通貨幣量的計算公式: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次數。

(2)、其它職能:

①貯藏手段,退出流通領域,作為財富被儲存起來,必須是足值的貨幣

②支付手段,是隨賒賬買賣出現的。是買賣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貨幣,指貨幣越出國內市場,在世界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只有貴金屬才能充當世界貨幣,現在,某些紙幣也具有了這個職能。

  高中政治哲學知識點

一、辯證唯物論

1、物質決定意識,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和能動的改造世界。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3、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把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二、認識論

1、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反作用於實踐,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要重視實踐活動,要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2、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既要堅持真理又要發展真理

3、認識具有反覆性,無限性,上升性,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三、唯物辯證法

聯絡觀

1、聯絡具有普遍性,要堅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2、聯絡具有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絡。

3、聯絡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