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語文如何複習最高效

校園 閱讀(1.17W)

 大學聯考專家:如何把握語文古詩文複習重點?

高中語文如何複習最高效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大學聯考專家:如何把握語文古詩文複習重點?”,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大學聯考是一個特殊的語文實踐活動。大學聯考成績的高低和同學們在語文複習實踐過程中,你們實踐的質量的好壞是直接相關的。

建議:就是藉助40篇提升古詩文閱讀鑑賞能力的水平和能力。

所謂40篇每一個同學都很清楚,這就是北京《考試說明》裡,所要求背誦默寫10篇古文和30首古詩。對於這40篇,可以有三個層面的要求。

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能夠滾瓜爛熟背誦默寫,一字不錯,給上句寫下句,不出差錯這是最基礎的要求,這個要求是對著默寫7分去的。在這個層面之上,我覺得同學們可以把這40篇作者、時代背景、作者寫作的意圖,文章詩歌基本內容,以及所使用的主要的表達方法技巧認真梳理一下。

第二個層面,可以除了鞏固這七分的默寫外,對十分的詩歌鑑賞有很大的幫助,對作文寫作60分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當然還要對那些學習水平比較高,對古詩文興趣比較濃厚的同學還有第三個層面的要求,就是希望他們以40篇為核心,適度向外擴充套件。

另外對文言文閱讀的15分的考題有直接的幫助,因為10篇古文可以增加你的文言文的語感。因為平常很少說文言,通過加強背誦,這10篇必須要背得滾瓜爛熟,可以使你的文言語感進一步增強,這是給大家在古詩文複習方面提出一個具體的建議。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大學聯考專家:如何把握語文古詩文複習重點?”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諮詢會考頻道。

高中語文學習:學好語文重在積累

為大家提供“高中語文學習:學好語文重在積累”一文,供大家參考使用:

高中語文學習:學好語文重在積累

古人曰“積沙成塔,積腋成裘”,“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同樣,要學好語文,建構成語文知識的大廈,形成語文知識的汪洋大海,關鍵也在於平時多“積累”。

一、多讀書。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使人頭腦充實”,可見,讀書對人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就學習語文而言,廣泛的閱讀,更能開闊我們的視野,陶冶我們的情操,大大擴大我們的知識面,拓寬和活躍我們的思路,而且,通過大量閱讀,我們將學會分析和鑑賞,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還可開創我們寫作的源頭活水。二十多年前,呂淑湘先生曾在《語文教學中兩個迫切問題》一文中說過:“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的經驗,異口同聲的說是得益於多讀書。”時至今日,搞學情調查,經常讀書的同學不但寫作水平高,而且語文成績大多名列前茅。事實證明,要想學好語文,不讀書是萬萬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同學在今後的語文學習中,多讀書,讀好書。

  二、多動筆。

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多讀書的基礎上還要多動筆,養成記日記和摘抄讀書筆記的習慣。把平日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記錄下來;在閱讀過程中,把書中優美詞句和精彩片斷等摘抄下來,建立起自己的語文知識倉庫,時間久了,語文能力就會在這種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逐漸提高,說起來就“出口成章”,寫起來就“下筆成文”。不會再出現“書到用時方恨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望同學們不僅要做“讀書”的典範,而且要做“動筆”的楷模。

三、多實踐。

“生活是個大課堂”,“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大家都知道,語文與生活的外延相等,特別近幾年來,隨著“大語文教學觀”的建立,語文試題多元化、開放性,我們要學好語文,再如過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單純依賴語文課堂是絕對不夠的。這就要求同學們平日要多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視聽媒介,瞭解國內外大事,接受更多的社會資訊,並積極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來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鞏固、加深和擴大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我們只有樹立“生活處處有語文”,處處留心學語文的觀念,才能把語文學活、學好。

總之,學習語文是慢功,語文能力、語文素養的形成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效於朝夕,正如荀子所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同學們,要想學好語文,請從“積累”始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學習:學好語文重在積累”的所有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寫作:勵志類美句

1.如果你是一個被遺棄的人,那麼,一塊朝你扔過來的石頭,都可能是讓你珍惜的東西。

2.生活的海洋並不像碧波漣漪的西子湖,隨著時間的流動,它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浪花飛濺,時而巨浪衝天……人們在經受大風大浪的考驗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加堅強。

3.往事如歌,在人生的旅途中,儘管有過坎坷,有過遺憾,卻沒有失去青春的美麗。相信自己,希望總是有的,讓我們記住那句話:錯過了太陽,我不哭泣,否則,我將錯過月亮和星辰。

4.希望源於失望,奮起始於憂患,正如一位詩人所說:有飢餓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緊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機感受的人一定進步快。

5.成功需要我們數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執著的信念,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可以幫助有心人滴水穿石。 6.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絕望,岸還在;假如命運凋零了美麗的花瓣,請不要沉淪,春還在。生活中總會有無盡的麻煩,請不要無奈,因為路還在,夢還在,陽光還在,我們還在。

7.世事艱辛,命途坎坷,我們也許有時會對命運失望,卻永遠不能絕望,因為路還在我們自己腳下。只要我們勇敢而堅強地踏出每一步,我們的夢就最終會實現,因為我們知道,陽光總在風雨後,而且,只要我們經歷過風雨,迎接我們的就不僅僅是陽光,更有那五彩斑斕的彩虹。讓我們勇敢的心靈,去發現希望,擁抱希望吧!

8.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風順的,關鍵是你怎樣去看待風浪,當你把風浪當成上帝賜給你的雄壯的美景時,你有哪會覺得這就是“逆境”呢?因此,不要因為風浪而結束你的旅程,須知這是上帝賜予的別樣的景緻,整日的平風浪靜又有什麼樂趣呢?學者去欣賞它吧,這樣,你才能微笑著把船開到彼岸。

《燭之武退秦師》特色鑑賞

(1)照應周密。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圍”字,而燭之武出城成功,順利地“見秦伯”,又與“晉軍函陵,秦軍?南”相呼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暗示了秦晉聯盟的原因,而“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又暗示了秦不可能對晉不心存疑慮,這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些為秦晉聯盟的瓦解,秦鄭聯盟的建立埋下了伏筆。

(2)波瀾起伏。這篇課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繼續攻打鄭國,鄭國形勢頓時又緊張起來。但晉文公明白此時攻鄭實際就是與秦交戰,現在還不是時候,於是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3)詳略得當。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是怎樣苦思解危之策,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嚴陣以待,防範攻城,又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訊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從感悟談起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從感悟談起”,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教學無疑是語文教學中最大的一塊。對語文教學的詰難,最猛烈的炮火也集中在閱讀教學中:細緻入微的分析,追求標準唯一的,機械刻板的背誦……。與此受牽連,識字與寫字的單調、習作的虛假、考試的刻薄,一句話,語文教學非改不可。於是,大部分教師從教學入手,開始了艱苦的摸索。從教改文章,教學例項看,大家對這樣一些認識較推崇:在熟讀基礎上,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拋棄對文章結構的詳細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積極閱讀,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不容置疑,語文教學煥然一新:課堂上產生了笑聲,嚴肅為快樂所代替,權威為民主讓路。不禁讓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終於義不容辭,借鑑優秀經驗,開始了新課標之路。頗有疑問,現示於下:

感悟的意義。感悟即感知並進而領悟,在思維上等同於直覺思維。教學中對文章感悟,即熟讀課文後,讓一群十一、二歲的孩子(且不論他們是農村還是城市的,更不論這一批依靠舊課標體系獲得知識來嘗試新課標的孩子思維習慣)對一大篇文字進行直覺,感悟文章。古人讀書“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而我們熟讀的程度如何。實際操作時,短小的文章尚可,稍長的文章能讀二至三遍已是幸事了。如果不是在寫文章,或以語文為中心的傾向不那麼明顯,要保證對課文的熟讀談何容易。看來,在要求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今天,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路是不通了。這裡,並非反對感悟,只是不解動輒要求學生感悟,感悟不需要理性分析,是對不可言說的突然領悟,務必是在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長期閱讀積累基礎上,否則將是對不可言說的到不可言說,學生可以告訴我們他大約知道什麼,但一句也闡述不了。從教學效果說,毫無意義。

所以,關注過渡時期(現在的七年級學生猶如是農用車在高速公路上賓士,享受新課標的成果也許會是五年之後)閱讀教學是從感悟談起的。將有如下觀點以供商討:七年級實施新課標,閱讀教學應強化詞、句訓練,尤其運用方面的訓練;請區分閱讀教學中科學想象與審美想象,閱讀教學多一分實用,少一些鑑賞。

對觀點一的闡述:實施新課標絕非是另起爐灶,自創天地,作為教師,由舊的教學過渡到新課標時,在多大程度上繼續發揮過去的優點,吸取別人在舊課標下取得的優異成果,對新課改的實驗作用至大。教師的變與不變,一言難盡。閱讀教學,我推崇魏書生的“四遍八步”法,其跳讀、速讀、細讀、精讀,在充分的閱讀中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每一階段任務不同,達到的目標也不同,雖然我們懷疑著教學時間問題,但堅信其效果,因為其史實是可應用操作的。如果要全面仿效其教學方法,不能不注意,“四遍八步法”的實施應有許多的前提:詞語句子的積累,循序漸進的訓練,課外讀物的擴充套件。每一位優秀名師成功的教學法,都是一個系統,但往往只是將其認為最精華的課堂教學部分展示出來,殊不知課外、其他環節或許參考價值更大,這正如許多優秀的公開課的效率受到質疑一樣。實行新課標,不敢保證七年級學生的國小有夠用的字、詞積累的前提下,不敢保證他們有較大閱讀量的前提下,不敢奢望其見識較廣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認為有些要求過高,認為是每個學生都能達到的目標也會難了,(需要說明的是這並非個例,四五年內具有普遍性)。因此,實實在在的是,還得加強字詞句教學與訓練,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點實用。

現象學將文學作品劃分為四個層次:第一語詞聲音和語音層次,第二意群層次:句子意義和全部句群意義層次,第三圖式化外觀層次,第四由句子投射意向事態的客體層次。雖然其研究的文學作品,但教材中的文字材料作這樣的劃分也是有意義的事,至少可作前三個層次的劃分。那任一作為交流的文字材料,閱讀時首先接觸語詞語音,只有在此基礎上的理解才可達到第二層次,理解句子意義和全部句群意義,最後,才實現交流的目的,理解材料圖式化外觀層次,理解材料的全部。因此,詞語是材料的基石,人類創造方案的同時,也為自己帶上枷鎖:需經過長期的語言訓練才能繼承先人的遺產。訓練,語詞、句子的運用訓練應是閱讀教學最具分量的基石。

關於觀點之二。其實是源於一種較模糊的認識:我們的語言教學總是將語文教學與文學藝術混淆。經常有人說語文教師應具有詩人的氣質,需張揚自己的個性。確定了語文的最重要的工具性,“工具”者,使用為先,不管文化底蘊有多深厚的教師,請拋棄掉文學味太濃的教學,正視工具性,我們目標是,讓學生準確簡潔連貫地使用語言,迅速完整地理解材料的含義,這應是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當然,將道德淨化,美育欣賞捆綁上去無疑是必要而可行的,只是不可喧賓奪主。

由語文的工具性出發,語文教學便應強調其實用性。一味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創新也就值得懷疑,至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主要任務不應交給語文教學(總覺得語文教學的責任太大,使命太多,好象無所不包,結果成了大醬缸)。新課標確立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分析、評價能力,如果應用在將來的閱讀中,感受是獲得印象,而理解、分析、評價才是獲得準確資訊的途徑。而現在許多公開課大都是感受欣賞,對於過去太細的分析矯枉過正,缺少對材料的理解,有一堂七年級文言教學公開課,在閱讀二三遍之後,便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啟發,熱鬧非凡。得課後許多教師都認為,恐怕學生連基本的句子含義也未清楚。而這還根本沒有涉及到對文章本身必要的分析。語文的工具性,決定教學的最大任務是語言教學,聽讀說寫能力的訓練,則重點在運用,學習教材,以教材作為語言的範例,培養語感,進行知性分析,掌握漢語言的規律,為著將來的繼續學習,繼承人類優秀的文明遺產而準備。所以,與其在語文教學中過多地強調創新,不如腳踏實地先訓練好學生感受理解分析能力,創新不是原則,只是潤滑劑。

與創新同等的話題還有想象。想象是人類得以發展的重要心理品質之一,我們不能扼殺學生們的想象力。語文教學也不例外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但我們總要將想象由原來的批評到過分的放縱。瑞恰茲將語言的使用劃分為科學的用法和感悟的用法,如果將想象與之對應的話,不妨分為科學的想象與藝術的想象。當我們談到黃河的水時,可說“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是語言的感情用法,是藝術想象的,是感性的印象;也可說“黃河之水雪山來”,這就是語言的科學用法是科學想象的結果,是理性分析。同樣從語文工具性即實用出發,對於未知的學生而言,我應該講述的是語言的科學用法,而藝術想象就不一定隨時運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允許學生的想象,但要合式,合理,合情,而絕非凡是想象都讚揚,或不置可否。不能誤導學生幼稚而嫩弱的思想。嚴格地區分藝術想象與科學想象,還因為堅信我並不培養詩人,或詩人的思維,因為我們是基礎教育,雖然還是貫輸一些詩人的品味,但訣決不太多或太明顯。

從語文工具性出發,還要關注閱讀教學接受問題。大家都區分了消極閱讀和積極閱讀,且完全否定消極閱讀而斷言只有積極閱讀才是有意義的,但一開始就提積極閱讀,或一味強調積極閱讀,實在是不明智的,因為我們教學的物件是知識能力有限得緊的國中生,再則,過多地強調學生髮揮自己的獨特的、與傳統相異的、與作者不同的見解是否有利呢?不利,我妄言。(文字材料,尤其非文學作品,對於作者而言,從詞句到文章的主旨都唯一,之所以有用,還在於其唯一,既然教材以之為範例,也就是讓學生們來認識唯一,那消極閱讀的必要性就在於,培養學生的能力來認識其唯一,以便在將來的工作學習中,得到文字材料的價值,然而積極閱讀又是必須的,按英伽登的觀點“只有積極的閱讀才能讀者能夠發現特殊的獨有的和豐富的細節”,實際也只有積極閱讀才能更全面更細緻地理解文字材料。閱讀追求探究發現,追求獨特感受,所謂“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諸如此類,更應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看待。鼓勵同學們有獨特的發現,尊重其個性,則是基於其對文字材料的理解已符合我們普遍意義的理解,至少在尊重作者的寫作意圖的前提下,有所發揮。國中生應以文字本身為主,而不能像成熟的讀者那樣批判性的閱讀,這只是將來的事,現在我們做的是準備工作,實在的,應用的。仍然要強調的是,並非反對學生的獨特發現獨特的感受,實際上這裡(包括全文)反覆哆嗦的只是一個“度”的問題,我們是否在太多方面矯枉過正了,浮躁的將語文教學置於空中樓閣了。

至此,我發覺自己始終基於這樣一種考慮: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是第一位的,語文教學應最大限度的是語言教學,其次才考慮其“人文性”,而國中教學中,更應適度理解“人文性”。確立主次關係,讓語文教學中,文學性、藝術性淡薄一點,實用性多一些,到了高中或大學,鑑賞多一些無妨。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從感悟談起”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諮詢會考頻道。

古代文化常識之【屈原和楚辭】

1、“楚辭”這一名稱最早見於《史記·張湯傳》,漢成帝時,劉向整理西文獻,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漢代人仿效這種體裁所寫的作品彙編成集,稱為“楚辭”。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最早的楚辭集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

2、教材認為屈原曾兩次被放逐,第一次約在懷王二十五年左右,地點是漢北一帶;第二次在頃襄王十三年左右,地點在江南一帶。

3、屈原的作品存在真偽之爭,一般認定是屈原所作的是《離騷》《天問》《九歌》和《九章》中的大部分詩篇。

4、《九歌》之名來源很古,《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它是夏禹王的兒子夏後啟從天上偷下來的,這是古代關於文藝起源的神話。不過從這裡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出現很早的古曲。

5、對“楚辭”體的形成影響最大的是楚地的“巫歌”。特別是《九歌》的寫作同楚國的巫風有密切關係。

6、《九歌》包括十一篇作品,除最後一篇《禮魂》是送神曲外,其餘各有不同內容,也就是以祭歌的形式各寫一神:《東皇太一》寫天之尊神,《雲中君》寫雲神,《湘君》與《湘夫人》寫湘水配偶神,《河伯》寫河神,《山鬼》寫山神,《大司命》寫主壽命的神,《少司命》寫主子嗣的神,《東君》寫太陽神,只有《國殤》是寫人鬼的,為悼念楚國陣亡將士而作。

7、《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巨集偉壯麗的政治抒情詩。全詩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多字,篇幅之巨集闊,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少有的。詩題《離騷》二字,司馬遷說“《離騷》者,猶離憂也”。

8、《九章》共九篇:《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其中除《桔頌》一篇大約是詩人屈原早年作品外,其他各篇均是屈原兩次流放時所作。最晚的是他在死前所寫的絕命詞《懷沙》。

9、《天問》是一首非常奇特的長詩,“天問”二字,據王逸解釋就是“問天”的意思,這篇作品以詩歌的形式,從頭至尾一口氣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

10、《招魂》的寫作目的,歷來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教材中認為是屈原自己招自己的魂。

11、屈原之後楚國的楚辭作家,按《史記·屈原列傳》所說有宋玉、唐勒、景差,但只有宋玉有作品流傳,其代表作品是《九辯》,文學史上屈、宋並稱。

  大學聯考語文借代修辭手法的分析

指的是不直說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稱,而是借和它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這種辭格也叫做“換名”。其中,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做借體,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體。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特徵代本體

指的是用借體的特徵、標誌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

(1)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有“老鷹”,有“鸚鵡”,有“仙鶴”,有“蜈蚣”……

(2)“原來你家小栓碰到了樣的好運氣了。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著呢。”花白鬍子一面說,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魯迅《藥》)

  二、專名代本體

是指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作借體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例如:

(3)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4)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聞一多《最後一次講演》)

 三、具體代抽象

指的是用具體事物代替相關的抽象事物。例如:

(5)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用小米加步槍,打垮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6)模範不模範,從西往東看,西頭吃烙餅,東頭喝稀飯。(趙樹理《老楊同志》)

  四、區域性代整體

就是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體事物。例如:

(7)幾年來的文治武力 高中語文,在我早如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魯迅《一件小事》)

(8)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的一條。

借代和借喻的區別

借代重在事物的相關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本體之間仍然有直接的關聯;借喻重在事物的相似性,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借體和喻體之間就不再有任何關聯。例如:

(1)先生,給現錢,袁世凱,不行麼?(葉聖陶《多收了三五斗》)

(2)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魯迅《未有天才之前》)

上例(1)中用借體“袁世凱”代替本體“印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二者之間有明顯相關性,是借代;例(2)中用喻體“嫩苗”代替本體“天才和常人”,二者之間只有相似性,是借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