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傾城絕戀》讀後感

校園 閱讀(1.96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傾城絕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傾城絕戀》讀後感

“生命有它的圖案,我們唯有臨摹。”在暴風雨來臨前的香港,沒有人知道未來,只有遵循著時間。在不容分說的低壓局面下,一場愛情劇目不期而至。

這樣看似隨性,冥冥中卻自有安排的,便是張愛玲和她的《傾城之戀》。

不知是潛意識裡的感覺,還是影視作品的影響,民國時期的愛情在我的眼裡就是在新月般的石拱橋上,一襲灰藍的學生服,偷偷牽手卻低頭羞澀,喃喃耳語而互訴衷腸。這種朦朧而濃厚的愛情,一直是我心頭的嚮往。

也許,芊芊少女,豆蔻年華,笑顏正嬌,不知俗世,看不清遠方,愛情便就是這般青澀而真摯。可是她--張愛玲,卻寫下了:愛情本來並不複雜,來來去去不過三個字,不是我愛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對不起。就是這樣一個言辭犀利,偏執而倔強的女子,寫下了這樣一篇動人心魄的傾城絕戀。

或許,家世顯赫的她,在童年時那段漂泊異鄉,嚐盡辛酸的經歷令得文字在她幼小的心靈萌芽,所以她筆下的故事才如此真實。正是這種心理投射於作品中,方有了悲觀與勢力重壓在心頭的白流蘇。

在流蘇與寶絡同時等待出嫁時,一個是新故了太太又丟著五個孩子的男人;一個是前途似錦,歸國留學的範柳原。天地之壤的條件背後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社會和就是家族的陋習。這樣一個二十七八的姑娘,六親無靠,只有“蚊香的綠煙一蓬一蓬浮上來,直薰到腦子裡去。她的眼睛裡,眼淚閃著光。”無奈﹑脆弱而無助的形象,道盡了多少“胡琴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

被孤立﹑被訕笑的委屈像是夢魘一般籠罩著她“她獨自站在人行道上,瞪著眼看人,人也瞪著眼看她,隔著雨淋淋的車窗,隔著一層層無形的玻璃罩--無數的陌生人。人人都關在他們自己的小世界裡,她撞破了頭也撞不進去。”帶著幾絲近乎瘋狂的扭曲,在壓抑而黑暗的社會下,她與外面的胡琴共舞,“她忽然笑了--陰陰的,不懷好意的一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放肆的掙扎著,要擺脫,要解除社會的束縛。也許正如張愛玲所說的那樣: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結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還長的很。流蘇最後活下來了。在與柳原時陰時晴﹑忽明忽暗的愛情遊戲裡;在戰火終於燒到香港,人人自危的環境裡,她活了下來。

但是,那有怎樣呢?“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她活了下來,她成了名正言順的範太太,但“柳原現在從來不跟他鬧著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這就是她想要的嗎?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柳原的改變成全了她,但,這就是她想要的嗎?故事在結尾落了個謎。

“傳奇裡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也如此。到處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的確也是,這“傾城之戀”的結尾圓滿與否都不重要了。因為胡琴的咿咿呀呀裡,舊的故事剛隨風而逝,新的故事又接踵而至。

說到最後,也只有張愛玲的一句話能概括: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人生在世上,還不是那麼一回事。歸根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