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明史楊士奇傳》原文及賞析

校園 閱讀(5.89K)

楊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隨母適羅氏,已而覆宗。貧甚。力學,授徒自給。多遊湖、湘間,館江夏最久。

《明史楊士奇傳》原文及賞析

永樂二年選宮僚,以士奇為左中允。五年進左諭德。士奇奉職甚謹,私居不言公事,雖至親厚不得聞。在帝前,舉止恭慎,善應對,言事輒中。人有小過,嘗為揜覆之。廣東布政使徐奇載嶺南土物饋廷臣,或得其目籍以進。帝閱無士奇名,召問。對曰:“奇赴廣時,群臣作詩文贈行,臣適病弗預,以故獨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當無他意。”帝遽命毀籍。

時籓司守令來朝,尚書李慶建議發軍伍餘馬給有司,歲課其駒。士奇曰:“朝廷選賢授官,乃使牧馬,是貴畜而賤士也,何以示天下後世。”帝許中旨罷之,已而寂然。士奇復力言。又不報。有頃,帝御思善門,召士奇謂曰:“朕曏者豈真忘之。聞呂震、李慶輩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為所傷,不欲因卿言罷耳,今有辭矣。”手出陝西按察使陳智言養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頓首謝。群臣習朝正旦儀,呂震請用樂,士奇與黃淮疏止。未報。士奇復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報可。越日,帝召謂曰:“震每事誤朕,非卿等言,悔無及。”

帝監國時,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士奇曰:“陛下即位,詔向忤旨者皆得宥。若治仲成,則詔書不信,懼者眾矣。如漢景帝之待衛綰,不亦可乎。”帝即罷弗治。或有言大理卿虞謙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為白其罔,得復秩。

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顧蹇義等曰:“朕待御等以至誠,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無一言。豈果朝無闕政,天下太平耶?”諸臣慚謝。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早孤,隨母適羅氏 適:到、去

B.歲課其駒 課:徵收

C.憾御史舒仲成 憾:遺憾

D.因顧蹇義等曰 顧:回頭看

5.以下各組句子,全都表現楊士奇“善應對,言事輒中”的一項是( )

①且物微,當無他意 ②乃使牧馬,是貴畜而賤士也 ③不欲因卿言罷耳,今有辭矣 ④士奇與黃淮疏止

⑤若治仲成,則詔書不信 ⑥更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

A. ①③ ⑤ B. ① ② ⑥ C. ② ④ ⑤ D. ③ ④ 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楊士奇早年家境貧寒,但他努力學習,靠教授學生來維持生活,他在江夏開館授徒的時間最長。

B.楊士奇做官非常謹慎,在私人居室從來不談論公事,即使是最親密交厚的人,他也不會說給他們聽。

C.對於徵收馬駒一事,楊士奇上疏勸止,皇帝出於對楊士奇的愛護,直到另有人止疏此事,才下令阻止。

D.作為皇帝倚重的大臣,楊士奇為國為民竭盡忠誠,多次上疏進言,沒有一次不是馬上得到答覆並實行的。

7.把文中畫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臣適病弗預,以故獨不及。今受否未可知。。

(2)朝廷選賢授官,乃使牧馬,是貴畜而賤士也,何以示天下後世

閱讀答案:

4C 5B 6A(“楊士奇早年家境貧寒”有誤)

7、我因為生病沒有參加,因此沒有送東西給我。現在名單上的官員是不是都接受了這些東西還不知道

朝廷選舉賢能的人授給官職,卻讓他們養馬,這是看重畜牲而輕視士人,怎麼能夠向天下和後世交待呢?

譯文:

楊士奇楊士奇,名寓,以字行於世,泰和人。很早就失去父親,母親改嫁,他隨母親到羅家,不久恢復本宗。家中十分貧困。他努力學習,教授學生以維持自己的生活。經常出遊湖、湘之間,在江夏設立書塾最久。

永樂二年,挑選太子屬官,任命楊士奇為左中允。永樂五年,晉升為左諭德。楊士奇任職十分謹慎,在私人居室從不談公事,即使是最親密交厚的人也從來聽不到。在皇上面前,舉止恭敬謹慎,善於應答,論事總是合乎皇上意旨。別人有小過失,曾經為之掩蓋。廣東布政使徐奇裝載著嶺南的土特產饋贈給朝廷的大臣,有人得到他準備送人的捆目名冊進呈皇上。皇上看上面沒有楊士奇的名字,就召見詢問他。楊士奇回答說:“徐奇去廣東時,各位大臣作詩歌文章送行,臣正值生病沒有參加,所以只有我沒上名單。現在各位大臣接受與否還不知道,況且禮物輕微,應當沒有其他的意思。”皇上急忙下令燒燬了名冊。

當時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縣令等地方官員來京朝見皇上,尚書李慶建議發派軍隊中多餘的馬給這些官吏,每年向他們徵收產下的`馬駒。楊士奇說:“朝廷選擇賢才授予官職,卻讓他們去養馬,這是重視牲畜而輕視士子,用什麼給天下後世的人樹立榜樣呢?”皇上同意並親自頒發聖旨取消這一做法,旋即又沒有聲息了。楊士奇再次竭力上言,又沒有答覆。過了一段時間,皇上駕臨思善門,召見楊士奇對他說:“朕以前豈是真的忘了這件事?聽說呂震、李慶等人都不喜歡你,朕是擔心你孤立,恐怕被他們所傷害,不想是因為你的上言而取消這件事罷了,現在有託辭了。”拿出陝西按察使陳智論養馬不便利的奏疏,讓楊士奇起草敕令並實行之。楊士奇叩頭謝恩。群臣練習正月七年級朝賀的禮儀,呂震請用音樂,楊士奇與黃淮上疏制止。沒有答覆。楊士奇又上奏,在庭中一直等到夜漏下十刻,答覆說同意。過了一天,皇上召見楊士奇對他說:“呂震每件事情都耽誤朕,不是你們上言,後悔也來不及了。”

皇上代理國事時,怨恨御史舒仲成,到這時候想加罪於他。楊士奇說:“陛下登位,下詔說從前違逆過皇上意旨的都將得到寬宥。如果治舒仲成的罪,那麼詔書就失去信用,害怕的人就多了。如漢景帝那樣對待衛綰,不也很好嗎?”皇上立即作罷,不治罪了。有人議論說大理寺卿虞謙上言論事不機密,皇上發怒,將他降了一級。楊士奇為他辯白其中的冤屈,得以恢復原來的級別。

當時有上書歌頌天下太平的人,皇上把它拿給眾大臣看,都認為確實如此。只有楊士奇說:“陛下雖然是恩澤遍佈天下,然而流離失所的人還沒有返回家鄉,滿目瘡痍還沒有恢復,人民的生活還十分艱難。再休養生息幾年,也許太平盛世就可以期待了。”皇上說:“是這樣的。”因此回頭看著蹇義等人說:“朕以至誠對待你們,希望得到匡救輔助。只有楊士奇曾五次上奏章。你們都沒有一句話。難道果真朝廷中沒有錯誤的政事,天下太平了嗎?”眾大臣慚愧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