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古詩 寒食的比較賞析

校園 閱讀(2.68W)

篇(一)

古詩 寒食的比較賞析

寒食

【唐】韓翊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賞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詩人立足高遠,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春城”一語,高度凝鍊而華美。“春”是自然節候,城是人間都邑,這兩者的結合,呈現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不飛花”具體寫春意盎然的景象,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第三、四句,論者多認為是諷喻皇宮的特權以及宦官的專寵。不過我們也不妨只視之為風俗畫。“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其中寫實的成份是主要的。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以示恩寵。寒食日天下一律禁火,唯宮中可以燃燭。“日暮漢宮傳蠟燭”,皇帝特許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燭,並直接自宮中將燃燭向外傳送。能得到皇帝賜燭這份殊榮的自然不多,難怪由漢宮(實指唐朝宮廷)到五侯之家,沿途飄散的“輕煙”會引起詩人的特別注意。由於後兩句旨在描寫宮廷生活,並且寫得輕靈佻脫,所以歷來頗受賞識。從最高統治者到一般朝士,都偏愛此詩,很難說明詩人本意中含有譏刺。當然,如果讀者“感到”詩人意含諷喻,那也不足為怪。

【練習】

(1)詩歌前兩句用____、____兩字點明暮春景色;後兩句用、點明享受特權的物件。

(2)簡單分析詩歌暗寓諷喻的特色。

(3)請賞析“春城無處不飛花”的妙處。

【參考答案】

(l)花、柳:漢宮、五侯

(2)詩歌不直接諷刺,而選擇特權階層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含隱巧妙,入木三分。

(3)“無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典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隻流於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這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於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強烈,有助於表現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

篇(二)

寒食

【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賞析】

孟雲卿天寶年間科場失意後,曾流寓荊州一帶,過著極為貧困的生活。就在這樣的飄泊流寓生活中的'一個寒食節前夕,他寫下了這首絕句。詩的首句描寫物候,兼點時令。一個“滿”字,傳達出江南之春給人的繁花競麗的感覺。這樣觸景起情,頗覺自然。與這種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該是賞花樂事,第二句卻出入意料地寫出了“堪悲”。作者乃關西人,遠遊江南,獨在他鄉,身為異客:寒食佳節,倍思親人,不由悲從中來。加之,這裡的“寒食”二字,除了指節令之外,還暗含少食、無食之意,一語雙關,因此“他鄉寒食”也就更為可悲了。

詩中常見的是以哀景寫哀情,即陪襯的藝術手法。而此詩在寫“他鄉寒食遠堪悲”前卻描繪出“二月江南花滿枝”的美麗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對繁花似錦的春色,便與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樓傷客心”,樂景只能倍增其哀。恰當運用反襯的藝術手法,抒情也就越有力量。

下聯承上句“寒食”而寫到斷火。“寒食節”抒發的是對古代賢者的追思,而此詩作者卻發人所未發,由“堪悲”二字,引發出貧居寒食與眾不同的感受來。寒食“無煙火”是為紀念子推相沿而成的風俗,而貧居“無煙火”卻是為生活所迫的結果。對於富人來說,一朝“斷炊”,意味著佳節的快樂:而對於貧家來說,“往往”斷炊,包含著多少難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聯絡起來,以“不獨”二字輕輕一點,就揭示出當時的社會本質,寄寓著深切的不平。其藝術構思是別緻的。將貌似相同而實具本質差異的事物對比寫出,這也是一種反襯手法。

【練習】

(l)本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2)請簡要分析這首詩在藝術手法和語言風格上的特色。

【參考答案】

(l)這首詩寫了生活的貧寒、困頓,藉此表達了寒士的辛酸、無奈和對現實的不滿。詩中寫自己遠居“他鄉”,再加以“貧居”“無煙火”,境況確實“堪悲”。

(2)詩從“花滿枝”寫起,寫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錦的美麗畫面,與下句形成對比,以“樂景寫衷情”(或反襯).語言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