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寒食》賞析

校園 閱讀(1.63W)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南陽(今河南南陽)人。一直在軍隊裡做文書工作,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與錢起等詩人齊名,時稱“大曆十才子”。“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一般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清明前兩天。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由於節日處於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遊玩的好日子。

《寒食》賞析

韓翃這首《寒食》詩如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第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春城”即暮春時節的長安城。詩人開篇,就展示出寒食節長安的美麗無限的自然風光。這裡,詩人不但點明瞭寒食節的時間,而且也描寫了春光明媚的長安城,從而營造了優美的氛圍。其中,“無處不飛花”即處處飄飛花瓣之意,表明正是繁花似錦的時節。“無處不”以雙重否定表肯定,以此形成強調的語氣,也提高了語言的表達效果。

接著第二句“寒食東風御柳斜”,緊承上句而來,點明瞭寒食節,描寫了皇宮之柳樹。“寒食”即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按照習俗,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指皇城中的柳樹。“東風”即春風。這裡,詩人首先點明瞭“寒食”這一特定的節日,“御柳”即皇宮中的柳樹。“斜”暗示了春風的吹拂柳樹之狀態。詩人由整個“春城”飛花先想到“御柳斜”。這樣描寫,不但從側面突出了整個長安充滿春意,而且引出皇宮,為後面描寫“日暮漢宮傳蠟燭”的特權鋪墊。

第三句“日暮漢宮傳蠟燭”,如果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是描寫寒食節的白天,而第“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就描寫了寒食節的夜晚。其中,“日暮”一詞直接表現了由白天進入夜晚的過程。我們知道,在寒食節時,根據唐朝規定,全國上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許可之外。“漢宮”這裡是指唐朝皇官。在唐代詩歌中,往往以“漢”代唐,以此曲折地達到對唐王朝弊端的諷刺。“傳”即一個個賜給。也就是說,除了皇宮中的'皇親國戚及其寵臣,才可以得到點火的恩典。“蠟燭”代指燈火之類。所以,詩人運用了一個“傳”字,不但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了封建時代官僚的特殊待遇,而且也表現出當時社會不公平的現實。

最後一句“輕煙散入五侯家”,這一句是詩歌的收尾,是詩人情感的集中而明確的表現。“五侯”即指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即王譚、王商、王立、王極、王逢時五人為侯。在這首詩歌中,自然泛指皇親國戚及其近幸之臣。“輕煙散入”四字所描繪的景象,不但生動表現出了唐代官中“傳燭”時的繁鬧景象,而且通過“燃燭”而產生的輕煙的四處飄散,暗示了在家家禁火之時,宮中貴族們獨享特權的不平等的現象。詩人通過對比手法,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自己對這一不合理現象的不滿。所以,清代的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唐之亡國,由於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此詩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於春秋也。”而詩歌到此戛然而止,不但給讀者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空間,引發讀者思考,而且提高了詩歌的審美效果。

總之,詩人通過對寒食節一些細節的描寫,不僅展示了唐朝時寒食節的風俗習慣,而且表現出了皇宮中所享受到的特殊待遇,更為重要的是詩人藉此實現了對中唐以來,宦官專擅朝政,政治日趨腐敗的揭露,以及對這個社會不平現象的批評。

寒食節的來歷

關於寒食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民間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

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封賞有功之臣。唯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逼其下山。誰知介子推母子寧願被燒死也不肯出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名為介山,並修廟立碑。同時,還下令在介子推遇難的這一天,“寒食禁火”,舉國上下不許燒火煮食,只能吃乾糧和冷食。

古代的人們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氣節,“寒食禁火”的習俗,被後人流傳下來,形成了寒食節這個特殊的紀念節日。

民俗專家介紹說,漢代以前,寒食節禁火的時間較長,以一個月為期。整整一個月都吃冷食,對身體實在不利,漢代改為3天。

寒食節從晉國開始後,延續了不少年代,中間也有嚴禁寒食習俗的,如三國時期的曹操。但時間不長,“寒食禁火”之風又在民間自發興起。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寒食節都被當作重大的節日。唐朝時也仍然被作為全國性的隆重節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寫過關於寒食節的詩文。

專家表示,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人們便將寒食與清明合而為一。晚唐、宋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消衰。到了元代,許多人基本上已不再沿用此習俗。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也不要求人們寒食了。

趙之珩說,寒食節禁火冷食的習俗,連同寒食節本身,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慢慢消失了。或者說寒食節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但知道和了解這個節日,有助於人們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和民俗內涵,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