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學聯考生物試卷分析及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05W)

一、試卷雙向細目表

大學聯考生物試卷分析及教學反思

二 試題特點

1 選擇題評析: 基礎知識要求紮實,能力考察要求高

選擇題側重考查主幹核心知識,對理解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要求高。如第1題考查細胞器的分佈、結構與功能,第4題有關神經細胞內發生的生命活動,對考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度要求高。第2、3、5、6題對核心知識掌握及理解能力、資訊獲取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要求高。2 非選擇題評析:立足核心知識,突出能力考察

非選擇題中必考題以主幹知識為依託,通過考查相關核心基礎知識,對考生的理解、實證及邏輯推理能力進行考察。例如,第29題以實驗為背景,考查對ATP結構、DNA複製的準確掌握,並據此獲取題幹資訊進行推理,對推理能力要求高。第30、31題要求考生具有紮實的知識掌握度,並且對資訊獲取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第32遺傳題,是一道開放度較高的題,以紮實的遺傳基礎知識為依據,突出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及綜合應用能力,對考生能力要求較高。

選修任選題知識模組分佈與去年一致,但是今年題型設計更強調以實驗為背景,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及綜合應用能力。

總體分析,今年全國大學聯考理綜生物試題題型設計更突出能力考查,對考生能力要求高,考生可能會感覺到難度有所增加。

具體的試題分析:見附錄

三、學情分析

1.這次試題的題型變化較大,以前學生丟一個空只丟1分或2分,今年的試卷三個空12分,所以學生很不適應,尤其是基礎知識不紮實的學生基本拿不到什麼分數。

2.對多數學生來說,相關的知識能記住,程度好一些的學生會用這些知識,但是隻有少數的學生才掌握這個知識是怎麼來的,能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3.今年的生物改變了原來背一背就能拿個六七十分的局面,而這一改變對那些只是對知識死記硬背的學生來說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四、教學反思

這一年的高三教學有很多的收穫,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同時也有很多的遺憾,現總結如下:

(一)、一輪複習夯實基礎,全面複習,狠抓落實

大學聯考中生物知識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比較偏,所考的知識未必是重點或者說是人們認為不太重要的。所以在一輪複習中做到夯實基礎,全面複習,不管是課文還是旁欄思考題或是實驗,都認真對待,引導學生認真理解。

(二)、複習中不搞題海戰術

通過做適量的精選的習題和考試狠抓落實,對錯題不僅更正,還要學生做出書面分析,並建立糾錯本。

(三)、教學中自己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我深信教學是一種很好的雙邊活動,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我在教學過程中對於知識向來釘是釘,鉚是鉚,從不“抹稀泥”。遇到疑惑的問題總是保持一顆亢奮並渴求的心態,有時為了一個名詞查閱大量的書籍、報刊或藉助網路或求助於經驗豐富的教師,把問題搞定,並且抄寫下來或打印出來留做資料。有了這種心態,我喜歡學生向我提出問題,提出質量高的問題。有時就是學生的某個問題或是想法,激勵我不斷地學習、積累,加深了我對知識的理解或是使我對問題有了新的理解。

(四)、關於實驗複習的做法

實驗題目大學聯考必考,對於實驗設計專題複習。目前來講還未發現原原本本的課本實驗作為大學聯考試題,而且大學聯考是考實驗不是動手做實驗,因此,通過對課本實驗讀和講,講清原理和設計,講清技能的要點,講清方法和結果,總結中學生物實驗的技能和方法。我精選了不同型別的大學聯考實驗題,讓學生分析知識點,考的形式、角度,從而對大學聯考試題沒有陌生感和恐懼感。

(五)、二輪複習注重思維導圖的構建,建立知識網路,複習策略適時改變

在二輪複習中,精心設計專題複習計劃,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建立知識網路。同時針對主幹知識創設微專題,提高複習效率;並且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適時調整複習策略。如針對學生在細胞代謝中出現的問題比較多,所以適時改變複習策略,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進行強化複習。再如,對遺傳定律這一難點內容,為了改變學生畏懼的心理,我們設計各種基礎題型,由淺入深,增強了學生做遺傳題的信心,又提高了能力,複習到最後,重點班的學生基本都能做遺傳題,很多學生甚至都能拿到滿分。

(六)、團結合作,加強學科間溝通

在高三複習的後一階段,就要進行理科綜合訓練,我們主動與物理、化學教師溝通,從題型訓練,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調整。

(七)、教學中的一些遺憾

第一、由於時間的原因,在最後階段對一些考卷的利用上還不夠充分,選題也不夠精練,顯得過多、過雜,使學生茫然。現在想想我覺得最後應做幾套難度適中,比較基本的試題,有利於學生增強自信,對考生考試的心態會有幫助,這是我們今後要注意的。

第二、雖然平時複習還是有問題教學的痕跡,如選修三的複習,我們就是通過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系統複習這部分內容。但是平時考試的題型過於固定化,沒有讓學生接觸到過多的新題型,總是選擇題,填空題,沒有設計簡答題的試題試卷,對學生最後考場的應變能力沒有很好去訓練。這是教學中的一種遺憾。

第三、平時講的太多,沒有給學生充分的發揮自主學習的空間,另外在教學中過於注重對知識的識記,對學生的能力的訓練不足,反映在平時的考試試題上考查的都是那種對知識的記憶和對現有知識的運用,但是沒有強調這些知識的根源,打個數學比方,就是隻注重對公式的記憶和應用,而沒有強調對此公式的推導,這也是教學中的一大遺憾。

第四、一輪複習佔用時間過長,不能按照計劃及時完成教學任務,最後造成二輪複習延後,以致於最終三輪複習匆匆結尾,留下了很多的遺憾。

(八)、對今後教學的建議

1.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問題教學的研究和應用。 2.改變試題出題模式,注重學生應考能力的培養。 3.改變實驗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

附錄:1. 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核糖體、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B. 酵母菌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C. 藍藻細胞的能量來源於其線粒體有氧呼吸過程 D. 在葉綠體中可進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該題考點:細胞結構,具體是考查各種細胞器和細胞核的成分、結構、功能以及真核細胞核原核細胞的區別。試題難度不大,學生基本都能正確答出此題。

2. 離子泵是一張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載體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釋放的能量跨膜運輸離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屬於協助擴散

B. 離子通過離子泵的跨膜運輸是順著濃度階梯進行的 C. 動物一氧化碳中毒會降低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質變性劑會提高離子泵跨膜運輸離子的速率

【答案】C,此題考點:物質跨膜方式。本題是一個給材料的試題,離子泵是教材之外的內容,但是考查的依然是課本上的例子跨膜運輸方式——主動運輸的內容,本題考查了學生獲取資訊的能力,較難。

3. 若除酶外所有試劑均已預保溫,則在測定酶活力的試驗中,下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緩衝液→保溫並計時→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計時→加入緩衝液→保溫→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C. 加入緩衝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溫並計時→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計時→加入酶→加入緩衝液→保溫並計時→一段時間後檢測產物的量

【答案】C,本題考點:酶活力測定。具體是考查探究影響酶活性的條件的實驗,考查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中等難度。

4. 下列與神經細胞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ATP能在神經元線粒體的內膜上產生 B. 神經遞質在突觸間隙中的移動消耗ATP C. 突觸後膜上受蛋白體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經細胞興奮後恢復為靜息狀態消耗ATP

【答案】B,此題考點:神經傳導與傳遞過程以及細胞代謝中ATP的產生消耗的部位等相關知識,綜合性較強,中等難度。

5. 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們的祖先通過自身的生產和生活實踐,積累了對生態方面的感性認識和經驗,並形成了一些生態學思想,如:自然與人和諧統一的思想。根據這一思想和生態學知識,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有其自身的執行規律 B. 若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覆利用 C. “退耕還林、還草”是提現自然與人和諧統一思想的例項 D. 人類應以保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為原則,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 【答案】B,此題考點:生態系統,中等難度

6. 理論上,下列關於人類單基因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B.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C.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女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D.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病率等於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答案】D,此題考點:遺傳病、基因頻率,考查人類遺傳病的特點以及常染色體遺傳病和伴性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