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實用的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校園 閱讀(7.12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國小數學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整理1-5的乘法口訣,並能應用口訣進行相關的計算。

2,進行乘加,乘減式題計算,形成相應的乘法計算技能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熟練口訣,並進行相應的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乘法意義,正確計算乘加乘減。

教學過程:

一、鞏固練習背誦1---5的乘法口訣。

1、同桌合作練習

2、全班交流

3、板演寫口訣

二、練習應用口訣進行計算

1、瞭解題意:

(1)教師指導:每朵花中間的數要分別與花瓣上每個數相乘。

(2)學生各自試練習。

(3)指名分別說出每朵花的每個乘式的得數。

三、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要求,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並說說是怎樣填的?

四、運用口訣進行計算

1、要求:看算式說得數,並說是用了哪句口訣。

2、指名開火車口答。

3、各自完成餘下的練習

五、練習第五題

1、指導:讀算式,說說分成哪兩部分?每部分是什麼意思,整個算式是什麼意思?如33+3,33表示3個3 ,+3再加上一個3,3個3再加上1個3表示一共是4個3相加得12。

2、同桌討論每個算式含義。

3、全班交流。

4、學生獨立完成

六、總結談話

本節課我們練習了哪些內容?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二三得六 ( )

() ()=6 45=20

() ()=6 54=20

作業設計:

34 53-5

45 24-8

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主備教師:董洪偉 使用教師:

備課時間:20xx.9.4 上課時間:

教學內容:教材15 ---16頁,6---11題目

教學目的:

1、綜合練習,應用乘法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訓練學生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正確地看圖列出算式。

教學難點:通過看圖,歸納出是幾個幾相加。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檢查乘法口訣。

2、板演:

111 111 11 11 11 11

?個?個

乘法算式是( ) 乘法算式是( )

3、計算

42-2 35+5 44-8

二、綜合練習6---11題

1、練習:6題

a、指名說圖意 b、各自列算式 c、集體交流 d、學生獨立完成 e、指名說算式說出為什麼

小結:解決實際問題,要先弄清楚求什麼,如果是求一共有多少?就要弄清楚是幾個幾相加,再列乘法算式。

2、練習7、8、9題

第七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明列式理由。

第八、九題方法同上。

3、練習第十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教師問:一輛汽車幾個輪子?2輛汽車幾個輪子?想想5輛汽車有多少個輪子就是求()個4是多少,怎麼列乘法算式?

(2)學生看圖,思考後回答問題。

(3)各自列式、交流

4、練習11題

(1)指導觀察情境圖

圖中有哪些景物?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

(2)學生觀察圖意,指名說圖意,指出問題。

(3)學生各自列式,並解答。

(4)集體交流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練習了什麼內容,你有哪些收穫?

板書設計:

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1、弄清求什麼

2、弄清是求幾個幾

3、列出乘法算式。

作業設計:

寫乘法算式:

3+3+3+3=( )( )

5+5+5=( )( )

6 個2 相加( )

1乘5 ( )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計算、討論,使學生經歷資料收集、整理過程,鞏固統計基礎知識,培養數感;

(2)通過真實的資料,結合自然知識的滲透,使學生認識到白色汙染的嚴重危害,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3)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改變學與教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

(4)發展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觀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創造意識。

教學準備:

(1)硬體方面:網路教室(40臺以上計算機並連線Internet)

(2)軟體方面:WEB課件、《聚焦環保》網站、多媒體教學網監控系統

教學過程:(以下字型加粗的內容突出體現了資訊科技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教師角色轉換為記者,創設一種輕鬆、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

2、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網監控系統向學生廣播一些實地拍攝的照片,並提問:同學們,看完這些照片以後,你想到了什麼?

3、學生彙報感想,教師根據其回答的情況做適當的點評,滲透有關環境知識,引出課題白色汙染(板書),同時提出要和學生合作完成一篇有關白色汙染調查報告。

二、師生互動,合作學習。

1、過渡:要使這篇調查報告更有說服力,必須從身邊的事情入手,瞭解我們周圍的白色汙染情況。

2、教師現場採訪學生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況。

3、學生根據課前填寫的調查表一,線上繪製統計圖一(課件支援)。教師及時點播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這是一次實踐活動,活動內容是用加和減(一)、(二)中學習的口算解決假日活動中的具體問題。因此,熟練掌握100以內加減法是學習本課的基礎,通過本課的學習,也是對100以內加減法的複習與鞏固,並且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的價值,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在場景圖中安排了表演文藝節目、拍照、澆樹、拾廢電池等內容。每幅圖都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前三幅根據圖的內容設計了相應的對話以及數學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之後,還可嘗試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並解答。在拾廢電池這項活動中,教材只給了三名學生拾的節數,把問題留給學生提。可見,假日小隊給學生留下了較多的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的機會。教材還要求學生聯絡自己的假日小隊活動提出能解決的問題。

[教學目標]

1.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感受生活中有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方法解決。

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考。

3.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習與他人合作交流,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我們已經開展了假日小隊活動,你喜歡嗎?你參加了哪些活動?

學生談體會,教師讚許並鼓勵學生多參加活動,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春蕾國小也開展了假日小隊活動,我們一起去參觀,高興嗎?

出示課題假日小隊。

[評: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匯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愉快情緒和學習的熱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很有趣,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去。]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整體感知。

提問:觀察假日小隊的場景圖,你看到春蕾國小的同學在假日裡開展了哪些活動?

在學生回答後板書:表演節目、拍照、澆樹、收集廢電池。

2.表演節目。

出示表演節目情境圖(一)。

提問: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什麼?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分析題意,並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先獨立想一想這些問題,再分組解決。在分組學習的基礎上進行集體交流。

表揚:同學們善於思考、樂於合作,順利解決了問題,真棒!

出示表演節目情境圖(二)以及部分文字這是第19個節目,後面還有4個節目。引導學生讀一讀這句話,並讓學生體會這是第19個節目就是連同這個節目在內共演了19個。提問:你能根據這句話提出哪些問題?怎樣回答?(分組學習,再集體交流。)

表揚:同學們大膽思考,想出了這麼多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

3.拍照。

出示拍照情境圖以及文字已經照了29張,還有9個小朋友沒有照。

提問:根據這兩句話,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接著出示問題:剩下的膠捲夠其餘每人照一張嗎?

提問:要解答這個問題還需要知道什麼?你能在圖中找到嗎?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分組交流,彙報交流情況。

表揚:同學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真是聰明的孩子

4.澆樹。

出示澆樹場景圖,再相應出示對話和問題:一共有35棵小樹苗,還有8棵樹苗沒有澆,已經澆了多少棵?

提問:怎樣解答這個問題呢??

學生獨立思考,在小組裡交流想法,再集體交流。

5.收集廢電池。

出示收集廢電池情境圖以及三個女孩的對話。讓學生給這三個女孩分別取名字。

提問:你能提出哪些問題,自己會解答嗎?先想一想,在小組裡說一說。

學生彙報交流的情況。

談話:同學們開動腦筋,想出了這麼多的問題,都是智慧小博士。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和思考,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呢

[評:這一環節注重讓學生根據情境圖提出不同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在小組學習中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適時的、富有激勵性的評價,點燃了學生智慧的火花,使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成功與歡樂。]

三、聯絡實際,拓展應用

談話:我們也開展了假日小隊的活動,你能解決活動中的哪些問題?

每個小組發一張活動統計表:

參加跳繩比賽的有12人

參加迎面接力的有31人

參加拔河比賽的有20人

學生A收集了27張圖片

學生B收集了9張圖片

學生C收集了30張圖片

學生分組學習,根據活動統計表,提出用加法或用減法計算的問題,並自己解答。比一比,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解答也正確,評出冠軍組。

談話:想一想,在學習和生活中,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或用減法計算的問題,並正確解答。說給你的爸爸、媽媽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評:把學習數學再一次和學生熟悉的活動聯絡起來,使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可以用到數學,並使學生善於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競賽形式的小組學習,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把小組內的學生緊緊聯絡在一起,增強了他們的團隊意識。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數學,拓寬了學生學習的領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四、總結

談話:今天的學習,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快樂。想一想,你有哪些收穫?

先說給同桌同學聽一聽,再說給老師聽一聽。

[評: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學習的過程,感受學習數學的愉快。讓學生自己談收穫,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起到鞏固、深化、總結的作用。]

[總評]

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這節課的設計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 把學生熟悉的活動和數學學習緊密聯絡起來,使學生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2. 善於引導學生根據熟悉的情境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他們的數學眼光;3.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會思考、會探索、會合作,能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4. 教師的評價適時、有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2-8頁。

教材簡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自然數、小數和分數的基礎上編排的,是對數的認識的又一次擴充套件,是對今後學習有理數及其運算的基礎。本單元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素材,以“中國的熱極—吐魯番”為現實背景,從溫度的表示方法入手,藉助溫度計來學習正、負數的知識,並且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新知。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瞭解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能借助溫度計比較正、負數的大小。

2、在用正、負數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量的過程中,體會正、負數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供素材

師談話: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去領略一下我國最熱的地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盆地的奇異風光。(師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認真觀察)

師談話:你看到什麼?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與本節課學習有關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感興趣的教學素材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提出與正、負數有關的問題,感受數學就在身邊,從而產生求知的慾望。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小組合作探索第一紅點問題。師談話:誰能說一說零上13度與零下3度表示什麼意思?怎樣用數學符號表示呢?請同學們動動腦筋,並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學生分組交流)

師談話:哪個小組願意交流一下你們的想法?(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交流結果)

師小結:用一組相反的符號表示出零上與零下的溫度,通常這樣表示:(教師板書)+13℃-3℃。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動獲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藉助素材,總結概念

1、小組自主探索第二紅點問題。師談話:比海平面低115米怎樣表示?(請各小組自己解決,並交流解決辦法)

師談話:地勢高度稱為海拔高度,是相對於海平面來說的,一般的以海平面為分界線,海平面以下115米通常表示為“-115米”。

師歸納總結:像+13℃、+38℃、+49℃都是正數,“+”是正號,通常省略不寫,像-3,-10,-155都是負數,讀作負三,負十“-”是負號;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獨立思考,加深概念理解。

師談話:看小電腦中的問題,你能用正、負數來描述生活中的現象嗎?(學生討論,師提醒學生要從生活中找)全班交流。

師談話:同學們都能用、負數表示生活中的一些量,你能說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嗎?學生再次討論。交流總結:描述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可以用正、負數。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教師適時總結,幫助學生建立了正、負數的概念、對生活中的一些鮮活的數學問題,學生會有不同的看法,教師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見解,使課堂氣氛、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

四、鞏固拓展,應用概念

1、自主練習第一題:這是一道認識正負數的基本練習題。(練習時,可讓學生讀出正、負數,再將正負數填寫在相對應的集合圈裡,提醒學生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自主練習第3題。先讓學生仔細看圖,分析題意,然後獨立填空,再集體交流。

3、自主練習第4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主要看學生能否正確運用正負數的意義解答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有層次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

五、反思總結,提升認識

談話: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種新的數,你有什麼收穫?能和大家分享嗎?學生談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複雜的變化及聯絡,感受圖形美。

4.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邊的特徵。

教法設計:引導觀察,動手操作,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教師出示一個風車,並以談話引入:同學們看,這是什麼?

你們喜歡風車嗎?誰動手做過這樣的風車?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要用哪些東西?

二、感受新知,觀察比較

1.提問:你們說得很對,作風車的風葉要用一張正方形的紙,正方形上個學期跟我們見過面了,是個老朋友了,回憶一下,上學期除了正方形你還認識哪些圖形?

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和正方形最相似?為什麼?

2.提問:它們都有四個角,四條邊,先來看看長方形,它的四條邊有什麼特點?

上面的邊對著下面的邊,這樣相對的邊我們把它叫做對邊。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長方形的邊。

提問:我們能想辦法證明長方形對邊相等嗎?

生可以自由選擇證明方法,如對摺、測量等,並請用不同的`方法的學生上臺演示。(教師板書:對邊相等)

4.引導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有什麼發現?

你能證明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嗎?

5.小朋友們真了不起,通過你的觀察,動手驗證了兩種圖形邊的特點,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師發給你的長方形的紙做一個風車呢?(全班同學動手做風車,教師給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說一說你在做風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圖形?

6.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讓我們發現了這麼多的圖形,你能試著用這些圖形來拼更多的圖形嗎?大家來試試!

三、動手實踐

1.學生獨立完成第3頁的“做一做”。

2.第6頁的第4題。

3.第6頁的第5題。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進行了圖形的拼擺,同學們學得很投入,課下請大家留心觀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圖形拼成的圖案,說不定會有更多更好的發現。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 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培養有條理思考的習慣。

2、 在1-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二、 重點難點

找因數的方法。

三、 教學過程

(一) 遊戲引入新課

1、

①、用12

②、再與其他同學交流。

2、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312的因數。

4、 總結:

①12的全部因數有:1、2、3、4、6、12。

②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5、 練習: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數。

(二) 練習鞏固,加深理解

無紙化備課教學設計

1、 練一練。1、填空。

2、 第2題:讓學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數和21的因數,並用不同

的符號作好記號,然後讓學生說說找因數的方法。最後,說說哪幾個數既是18的因數、又是21的因數。

3、 第3題:利用數形結合,進一步體會找因數的'方法。

4、 第5題:可以引導學生用找因數的方法進48=1×48=2×24=3×16=4×12=6×8,48有1010種裝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37只有2個因數,只有兩種裝法。

(三) 總結

四、 板書設計

找因數

1×12 12=3×4

=2×6 12=4×3

12=6×2 12=12×1

12的全部因數有:1、2、3、4、6、12。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們初步掌握了找因數的方法。但在具體實施時很難正確得出結果,即使得出了結果,書寫不規範。比如:48=3×16=6×8=1×48=4×12=2×24。48的全部因數有:1、48、2、24、3、4、6、8、12、16。不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書寫的;找因數的時候不準確。在經後的練習中應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