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教案之鏡面對稱

校園 閱讀(1.95W)

  教材分析:

數學教案之鏡面對稱

“鏡子中的數學”是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鏡面對稱”的教學內容,它是前一課時知識的延伸與拓展。教材首先通過“湖面的倒影”和“室內牆上鏡子成像”兩幅主題圖情景,讓學生髮現生活中常見的“倒影”、“鏡子成像”現象,蘊涵著重要的數學思想,即“鏡面對稱”。再通過“做一做”的照鏡子活動,讓學生體會“鏡面對稱”的特徵。從教材編寫的意圖來看,“鏡面對稱”這部分內容是一種體驗性活動,它包含了豐富的過程性目標。基於這樣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應以教材為基礎,並結合學生實際,創設多種感悟情境和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鏡面對稱”特徵。

  教學目標

1.通過照鏡子實踐活動,能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的現象。通過觀察、操作,體驗活動中的鏡面對稱現象,初步感知鏡面對稱的性質;

2.通過動手操作、合作討論和遊戲等活動,加強對鏡面對稱現象的感知。

3.激發學生對鏡面對稱現象進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勵學生利用生活經驗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

  教學重點:

通過照鏡子實踐活動,知道鏡面對稱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鏡面對稱在鏡面成像時所發生的變化。

  教具準備:

小鏡子每人一面、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水面對稱

欣賞“倒影”,激趣匯入

投影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課本第一幅主題圖。讓學生說出主題圖中見到倒影。(山的倒影、樹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鵝的倒影……)

師:有沒有發現這也是一種對稱現象?

師:你們在哪裡還見到過類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現象。(鏡子裡。多媒體出示:“映在鏡子裡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課本第二幅主題圖)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和鏡面有關的數學知識。(板書:鏡子中的數學)

  二、鏡面對稱

1、照鏡子體驗。

師:老師背對著大家,我卻知道哪個小朋友在對著鏡子做鬼臉!為什麼?

生:鏡子裡外的小朋友動作都一樣的!

師:對,照鏡子也是一種對稱現象,叫做“鏡面對稱”。一齊說一遍。

小朋友看看鏡子的同桌在做什麼?也可以跑到鏡子前面看看鏡子裡的自己是怎麼樣的!

2、感知鏡面對稱的性質

(1)操作活動一:“照鏡子,做上下活動頭部”。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發現人與映象上下移動的同向性,既頭部向上,映象也向上;頭部向下,映象也向下。

(2)操作活動二:“照鏡子,前後活動頭部”。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活動,發現人與映象前後移動的同向性,既頭部向前,經像也向前;頭部向後,映象也向後。

(3)操作活動三:“照鏡子,左右活動頭部”。(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與操作活動,發現人與鏡面左右移動的逆向性。既頭部向左,鏡面反而向右,鏡面反而向左。面對面感知左右。

(4)加深體驗鏡面對稱的上下、前後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質。

師生模仿動作遊戲:假設一方是鏡子裡的人。師向前、向後走問生該如何走?(向前或向後)師向上跳、向下蹲問生該如何做?(向上或向下)師用左胳膊託左腮讓學生想象自己是鏡子中的老師影像該如何做?(生也左胳膊託左腮)

(5)小結:在我們照鏡子時,鏡子內外的人,上下、前後位置不會發生改變,而左右位置發生了對換。

3、簡介鏡子的歷史與構造:

師:古時候人們沒有發明鏡子時,他們用什麼方法認識自己?

生:看水面(師:平靜的水面!)

師:對了,後來人們發現把銅磨平後也能照出人的影子來,於是就有了銅鏡。但銅鏡裡照出來的人影並不十分清晰,後來人們發現把一種叫水銀的東西塗在玻璃的表面,就能十分清晰地照出人的影子來。這就是現在小朋友手中的鏡子。看林珊西的小鏡子比較舊了,後面的水銀都有些剝落了,所以像玻璃一樣,兩面都看穿了!

4、鞏固練習:

1、選擇:哪面鏡子是我照的樣子,把它圈出來。

2、利用鏡子找另一半。

出示半邊的蝴蝶、天壇、青蛙、雪花等圖案(課本第71頁第4題),讓學生想辦法利用鏡面對稱,判斷出是什麼?指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

討論:鏡子怎麼能幫助找到另一半圖形?

3、照鏡子中的數字。

寫下1—9的數字,用小鏡子照一照,看在鏡子裡是什麼樣的。

以某一數字為例說明鏡面對稱。

看鏡子中的數字判斷是幾。

  三、回顧總結,反思學習鏡面對稱現象的收穫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鏡面對稱,你們學到什麼知識?是怎麼學會的?有什麼體會和收穫,有什麼疑問要解答?

2.我們可以利用鏡面對稱的現象幫助我們糾正坐姿、站姿、寫字姿勢等。

四、佈置作業:寫數學日記《鏡子裡的知識》

  反思:

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數學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發展,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體驗學習”重視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身體驗,甚至親身經歷,使每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知識及情感方面的體驗,使每個學生在體驗中獲得不同的發展。在學習鏡面對稱前,我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鏡子照,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觀察自己在鏡子中的像,使學生獲得初步的'感知。學生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教師做鏡中(外)人,學生做鏡外(中)人的遊戲,更是把學生的情緒推向高潮,在遊戲中突破了難點知識。本節課的教學活動能使學生在大量的體驗的基礎上,對理解得了的數學事實、生活現象進行整理,找出有規律的,逐步抽象、概括,獲得數學知識,使抽象問題具體化。

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如果本節課只停留在“熱熱鬧鬧的”層面,孩子們總結不出鏡面對稱的特點:上下前後四個方向不變,左右顛倒。如果學生只是通過操作找到這樣的特點而不會應用也是一大缺憾。書中習題有看著鏡中的數字寫出原來的數字,有看著鏡子中的鐘面影像讀出幾時幾分這些習題的處理正是應用鏡面對稱的特點來解決問題的。並不是讓學生依賴於小鏡子,如果不帶小鏡子這些題就不會做。本節課我設計了一個討論環節,讓學生自己去感悟、理解,鏡面對稱的應用,事實證明學生不拒絕抽象,能總結出鏡面對稱的特點並應用特點去還原一半的影象、去讀鏡子中的鐘面。教學中要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有待改進的地方本節課感到學生感知的不夠充分,如果帶著思考任務(在鏡子前做向前走、向後退、高跳、下蹲動作觀察鏡子中的你的動作)留在課前照大鏡子做動作,把自己的發現在上課時向同學和老師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