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與項羽相關的三首詩練習題及詩文賞析

校園 閱讀(3.08W)

閱讀下面三首關於項羽的詩,完成後面的題目

與項羽相關的三首詩練習題及詩文賞析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士重來未可知。

烏江亭

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 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1、這三首詩詠的都是西楚霸王咸陽,但對項羽評價的角度並不一樣,他們的角度各是什麼?

第一首是從 角度來評價的。

第二首是從 角度來評價的。

第三首是從 角度來評價的。

2、這三首詩借對項羽的評價分別表達了什麼觀點?

(1)

(2)

(3)

答案:

1、兵家用兵 民心向背 節操或氣節

2、(1)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2)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3)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

詩歌譯文及鑑賞

《題烏江亭》

譯文 :戰爭的勝敗是很難預料的,能夠經受失敗、挫折等羞辱的考驗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江東的子弟中藏龍臥虎人才濟濟,如果當年重返江東再整旗鼓,有朝一日捲土重來也是說不定的。

鑑賞

項羽潰圍來到烏江,亭長建議渡江,他愧對江東父兄,羞憤自殺。這首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惋惜他的“英雄”事業歸於覆滅,同時暗寓諷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當地指出勝敗乃兵家之常這一普通常識,並暗示關鍵在於如何對待的'問題,為以下作好鋪墊。“事不期”,是說勝敗的事,不能預料。

次句強調指出只有“包羞忍恥”,才是“男兒”。項羽遭到挫折便灰心喪氣,含羞自刎,怎麼算得上真下的“男兒”呢?

第三句“江東子弟多才俊”,是對亭長建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的藝術概括。歷來項羽“無面見江東父兄”一語,恰好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他錯過了韓信,氣死了范增,愚蠢得可笑。在這最後關頭,如果他能面對現實,“包羞忍恥”,採納忠言,重返江東,再整旗鼓,則勝負之數,或未易量。

“捲土重來未可知”,是全詩最得力的句子,其意蓋謂如能做到這樣,還是大有可為的;可惜的是項羽卻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在惋惜、批判、諷刺之餘,又表明了“敗不餒”的道理,也是頗有積極意義的。

《烏江亭》

譯文:經過戰爭的的疲勞的壯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敗之後大勢難以挽回。即便江東的子弟現在還在,但是,誰能保證他們為了項羽而捲土重來?

鑑賞

這首詩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項羽的霸業以“鴻門宴”為轉折,此後逐漸從頂峰走向下坡,到了“垓(gāi)下一戰”,已經陷入了眾叛親離的境地,徹底失敗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了。項羽失敗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他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倒行逆施,表盡人心。更為可悲的是,他毫無自知之明,至死不悟,“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他臨死前的這番話,可為“壯士衰”作註腳,也可為“勢難回”作證明。所以,三、四句詩人進一步深入剖析:“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以辛辣的反問指出:即使項羽真的能重返江東,但對這麼一個失盡人心而執迷不悟的人,江東子弟還肯為他拼死賣力嗎?“捲土重來”實在是痴人說夢而已。 王安石的詩,十分辛辣冷峻,但卻抓住了人心向背是勝敗的關鍵這個根本,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夏日絕句》

譯文 活著的時候當作人中的豪傑,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鑑賞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

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鬚眉了。

附:項羽自作詩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鑑賞

該詩屬於騷體詩,採用誇張手法,對英雄的體力,勇氣,膽量,鬥志進行了描摹,既表現了自信,又隱含著自嘆。對比手法的使用也相當成功。第一句把自己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英雄形象推向了頂峰,後三句卻無可奈何地哀嘆自己窮途末路,“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慘情狀。兩相對比,悲壯氣氛更濃烈豔麗,藝術效果猶佳。此詩還巧妙地使用了“頂針”修辭法,既第二句的尾的“騅不逝”又作了第三句的頭,形成了相鄰兩句的首尾蟬聯,這樣的句句相扣,使結構整齊,語氣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