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渡易水》譯文及賞析

校園 閱讀(3.21W)

渡易水

《渡易水》譯文及賞析

陳子龍

並刀昨夜匣中鳴,

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雲草碧,

可憐無處送荊卿。

註釋

①易水:源出河北首易縣西,東流至定興縣西南與拒馬河匯合。古時是燕國南部的一條大河。

②並刀:幷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產的刀,以鋒利著名,後常以之指快刀。指寶刀、寶劍。

③匣中鳴:古人形容壯士復仇心切,常說刀劍在匣子裡發也叫聲。

④燕趙:戰國時的兩個諸侯國,分別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區。古時燕趙出過不少俠客義士,幹出了很多悲壯的事情。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⑤潺潺:河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⑥荊卿:即荊軻,戰國時衛國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國行刺秦王,並親自送他渡過易水,行刺未成被殺。事見《史記·刺客列傳》。[1]

譯文

昨天夜裡,並刀在匣子發出憤懣、鬱結的聲音,燕趙這一帶自古多義士,慷慨悲歌,意氣難平。

易水慢慢地流著,天青草綠,河山依舊,可惜到哪裡再去找荊軻那樣的壯士,來為他送行呢?

賞析

明末的'詩人,生逢異族入侵之時,面臨國破家亡的嚴重威脅,凡有點民族感情的,都該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樣下筆成詩,如何抒情達意,卻也有高下之分。

懷古詩不同於詠史詩那樣歌詠史實或以詩論史,而是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的思想感情,即所謂“言近旨遠”。此詩前二句託物言志,以並刀夜鳴寫出報國的志向,後二句即景抒倩,從眼中所見易水實景,引出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全詩運思深沉,情懷激盪,蒼涼悲壯,可入司空圖《詩品》所言“悲概”一類。

言志二句:“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志由物顯,報國的急切願望由並刀夜鳴來展現,雖壯懷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論,粗獷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