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2015國小《童年的發現》優秀教案

校園 閱讀(3.27W)

《童年的發現》是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寫的,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在童年時的一項科學發現,重點敘述了作者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與作者那種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他那驚人的想象力。在研讀課文後我瞭解的到了作者之所以在童年就會有這個發現,主要是因為:第一,敢於提問;第二,反覆思考;第三,大膽想象。

2015國小《童年的發現》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瞭解作者童年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妨、礙”2個會認字,讀讀記記“妨礙、情不自禁、隨心所欲、天賦、痴迷、一本正經”等詞語。

教學重點:知道“我”發現了什麼,是怎樣發現的。

教學難點:理解“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慾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有關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科學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滿著強烈的求知慾,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著無數個“為什麼”,充滿著神奇的幻想與想象。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時代不僅如此,還具備著比平常人更可貴的東西(善於探究、找到“為什麼”的答案),那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標註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詞語。

2.從課文中你瞭解到了哪些內容?

3.檢查自學情況。

4.理解詞語。

隨心所欲:指隨著自己的心願,想怎樣就怎樣。

天賦:自然具備,生來就有。

進化:生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逐漸發展演變

絞盡腦汁:形容費盡心思。

眉目:事情的頭緒。

困窘:形容為難;感到難辦。本課指“我”面對老師的誤解和同學的嘲笑,不知道怎麼辦好。

5.說說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麼事?

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反映了兒童渴望求知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6.理解課文脈絡。

課文是以倒敘的形式寫的,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寫“我”的發現在幾年以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組織學生討論以下問題:

1.童年時的“我”發現了什麼?

讀課文第1、2自然段。

體會: “幾歲的時候”“完全”“獨立”這些詞語無不顯示著“我”這個發現多麼不平常,多麼出色,乃至現在說起來還為這個發現自豪不已。

第2自然段中說,“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犬笑”,這是為什麼呢?(一個九歲的兒童,竟然能獨立思考發現這樣重大的科學問題,這簡直是常人無法相信的。)

又說“竟使我當眾受到懲罰”,他又為什麼當眾受到懲罰?課文這樣開頭有什麼作用?(以這樣的開頭設下懸念,激發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小結: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達爾文是英國生物學家,他創立了關於物種起源和發展變化的規律--進化論。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而“我”小時候就發現了這一規律。

2.“我”是怎樣發現的?

自由讀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然後小組內討論。

全班交流。

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髮育規律的過程。

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互相聯絡的階段。第一個階段(3、4自然段)寫“我”的發現起始於夢中飛行。第二個階段(5-11自然段)老師給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會在夢中飛行。第三階段(12、13自然段)寫“我”對“人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的大膽猜想,也就是“我”童年的`發現。

小結:夢中飛行引出了“我”對這個現象的好奇,老師的解釋又引出了“我”的疑問:“人究竟是怎麼來的”,從而更加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我渴望明白”“想得是那樣痴迷”“絞盡腦汁”“想啊想啊”“終於”這些詞語都表現了“我”求知若渴的特點,同時也看出“我”驚人的想象力。

3.“我”的發現可靠嗎?

自由讀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

歸納:“我”的發現在幾年以後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