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東漢隸書的特點書法特徵

校園 閱讀(8.53K)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 ,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東漢隸書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東漢隸書的特點書法特徵
  東漢隸書的特點

(1)、隸書字型特點一是“方勁古拙”,隸書是從篆書簡化演變而成。把篆書的圓轉筆畫改革為方折,所以有“篆圓隸方”的說法,而隸書是比較古老的書體,“方勁古拙”道出了隸書的概貌。

(2)、隸書字型特點二是“蠶頭雁尾,筆必三折”,指的是隸書特有的橫畫——波橫(即帶有挑腳的橫畫)的形狀與隸書筆畫的寫法步驟。寫波橫時先用力向左“藏鋒逆入”,然後轉筆往右。形狀就像蠶蟲的頭;隨即筆稍為提起,使筆毫至中鋒向右運筆,這是“平出”;最後寫挑腳時,筆鋒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狀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鋒收筆,亦有尚未露鋒即緩緩的收住的處理。寫挑橫時要注意,採用“提引”的寫法。這樣,筆勢才舒展自然。“筆必三折”是說寫隸書筆畫要注意落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亦稱“三折法”,不要橫掃直抹一滑而過、“藏鋒逆入,中鋒行筆”是隸書用筆的基本方法。

(3)、隸書字型特點三是“雁不雙飛,蠶無二色”,說的是在隸書的一個字裡面,筆畫的挑腳不要重複。如一個字有兩筆或兩筆以上的橫面,只能把一筆寫成波橫,其佘寫成平橫,這就叫“雁不雙飛”;而“蠶無二色”是指起筆蠶頭的寫法基本相同,但蠶頭的形狀可以有微小的變化。

(4)、由於隸書字形方扁取橫勢,很多筆對稱展開,尤其撇、捺的組合,有明顯的橫勢增加了生動的感覺。

  隸書的點畫寫法

隸書點畫的寫法於篆書有明顯的不同,篆書的點畫可概括為點、直、弧3種,而發展到隸書已經具備了永字八法中的8種筆畫。在用筆上,篆書多為圓筆,而隸書已有方圓並用之筆,並且筆畫有了粗細變化。

隸書的點有中點、上點、左點、右點和橫點的不同。中點的寫法是落筆後,提筆逆鋒向上,轉筆回鋒向右,頓筆向下,繼回筆收鋒於點內。隸書的點與篆書的點不同的是,已有倚側的變化。上點的寫法略同中點,只是末筆不向點內回筆收鋒,而想向下漸提出鋒。左點和右點及橫點的寫法與上點的寫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鋒的方向各不相同。

隸書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寫法與左點、右點寫法相似,不同處是末筆出鋒較長。

隸書豎的.寫法於篆書相同。

隸書的橫有短橫和長橫兩種,短橫起筆逆入平出,橫末護尾,略似篆書。長橫起筆藏鋒向上逆入,繼之用方筆折下轉向右,使之成蠶頭的起筆,繼而向右行筆,筆稍澀,不可浮滑,至橫的三分之二處,按筆帶出一向下的波凹,繼之提筆稍向上翹出鋒,形成雁尾。這一運筆又稱為波磔。

捺與長橫的寫法相似,只是筆勢向右下,較橫更舒展。

撇的寫法,與寫左下挑相同,起筆後用過筆向左下行筆,行中略增曲勢,至全畫三分之二以下處用力頓筆,到畫的末端捻筆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筆收鋒於線中。鉤的寫法有幾種,這裡只介紹常用的長鉤的寫法,出鋒後不提而是用過筆向下行筆,行至豎下端再依次蹲筆、挫筆、頓筆向左畫近似水平的圓弧,至弧末提筆出鋒。

另外,隸書的書寫還應注意以下幾點。如一字中有數橫相迭時,一般是最末一橫寫成帶蠶頭雁尾其餘都是短橫。如一字中既有長橫又有長捺,一般是長捺用蠶頭雁尾,長橫不用,如“大”的寫法就是。如橫在別的筆畫包圍之中,橫的寫法也不用蠶頭雁尾。就是說,蠶頭雁尾在一個字中只能出現一次,否則就會影響字的美觀,所以前人說“蠶無二色,雁不雙飛”。

  隸書的定義

關於隸書的定義,近人吳伯陶先生一篇:《從出土秦簡帛書看秦漢早期隸書》的文章中說道:“可以用這個字的本義來作解釋。〈說文解字〉中解釋‘隸’的意義是‘附著’,〈後漢書·馮異傳〉則訓為‘屬’,這一意義到今天還在使用,現代漢語中就有‘隸屬’一詞。〈晉書·衛恆傳〉、〈說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認為隸書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隸書是小篆的一種輔助字型。”

其次究竟什麼樣子才叫隸,隸與篆又有什麼樣的嚴格區別,吳伯陶先生在上述的文章中又有所分析訂定,這裡再節錄吳文中值得考慮的幾小段。吳雲∶“小篆還儲存了象形字的遺意,畫其成物隨體詰屈;隸書就更進了一步,用筆畫符號破壞了象形字的結腹,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有字形舉例,可參閱原文)。

他又說∶“小篆和隸書實際上是兩個系統,標誌著漢字發展的兩大階段。小篆是象形體古文字的結束,隸書是改象形為筆畫化的新文字的開始。”“我們判斷某種字型是否隸書,就要首先看它是否出現有破壞篆書結構失掉象形原意之處。”

吳先生經過仔細排比研究,得出那樣的科學論據來,作為學術上篆、隸的不同定名的分野,自然是很值得重視的。不過還有兩個問題想要問,那就是∶一,篆書也不能夠個個是象形字,一開始就有象形以外的許多字存在,因此,僅僅失掉“象形原意”似乎有些不夠。我的意思是說隸的破壞古文(“象形字”是一種字型的籠統名稱,事實並非個個“象形”,例子甚多,不待列舉),不僅僅是破壞象形而已。二,今天看到的從湖北雲夢出土的秦簡和湖南長沙馬王堆墓中出土的簡帛書中發現其中字的結構有變篆體,也有未變。用筆有圓有帶長方的,那種字當時又稱之為何名?這種“半篆半隸”的字形從秦昭襄王時代開始一直到西漢初(秦雲夢簡到漢馬王堆帛書,吳文有詳述可參閱)還存在,始皇帝以前,字還未有“體”的區別,可是到漢初,肯定那種字已經歸入隸體,二者合起來考慮,那麼對吳先生的區別篆體之名,是否有些矛盾了呢?事實上結構之變,光講象形不象形,定然不夠全面。我估計區別問題,在當時——在字型初變時一般人肯定還不太嚴格的,那種“蝙蝠式”的字形,大都隨著新名稱而名之——也稱為隸,其中稍為保留些舊結構也是可以的。因此我認為如果設身處地來推測當時的命名,和今天用學術研究來區別的命名是可以有些距離的,是無足為怪的。明確地講,篆與隸的不同除形象變為符號以外,還有筆法變化一方面的區別,例如∶生(篆)、上(變筆法未變結構)、之(筆法結構全變)。三字的名實異同,決非單論結構,其他相似的情況也很不少,可以類推。

西漢中期以來,隸書的脫去篆體(包括結構、筆畫的寫法)而獨立的形式,已經完全形成。所見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紀出現於西陲流沙中的西漢宣帝五鳳元年(前57年)、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新莽始建國天鳳元年(14年)的書簡、樂浪漢墓出土的西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的漆盤上的銘文等等,不但結構全變,從字形來講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筆勢則長波更自然橫出,和接近篆體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相像的字形還能在東漢的碑刻中見到很多。最著名的如桓帝延熹八年(165年)的《華山廟碑》、靈帝建寧二年(169年)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年)的(曹全碑)、又三年(186年)的(張遷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