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歷史解讀>

唐詩的特點有什麼特徵

歷史解讀 閱讀(5.23K)

唐詩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唐詩的特點簡介,希望能幫到大家!

唐詩的特點有什麼特徵

  唐詩的特點

唐詩標誌著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唐詩是中國古典詩發展的全盛時期其影響深遠,且流傳廣泛。唐代詩歌創作繁榮,題材豐富、風格多樣、流派眾多、體制齊備,作家作品量多質高,據《全唐詩》存錄,詩有4.89萬餘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詩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經濟進一步發展、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社會思想比較開放,藝術文化普遍高漲的推動下,詩人們繼承和發揚《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廣泛總結前人的創作經驗,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結果。它顯示出中國古典詩歌已發展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唐詩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四個階段。

唐詩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古體詩卻不外呼兩種五言和七言.近體詩也有兩種絕句和律詩。絕句和律詩也不會超出五言和七言。古體詩對音韻格律要求較寬.近體詩對音韻格律要要確嚴。一首詩句數有限定。每句中用字平厭聲有規律,韻腳不可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

唐詩代表中國古典詩的黃金時代。其特點為:

1、數量眾多。清代康熙年間編定《全唐詩》,收詩48900多首。唐代書籍主要靠手抄,八個世紀後尚有近五萬首作品傳世,說明這些作品經受了時代的考驗。

2、作者廣泛。上自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和釋道倡優,上自老人,下至幾歲的小孩,還有外國作者。其中有個人專集傳世的便有691家(明人統計)。

3、題材多樣。政治、經濟、戰爭、宗教、宮廷、吏治、科舉、婚姻、親情、友誼、羈旅、懷古、山水、田園、動植物等社會與自然現象的各個方面唐詩都寫到了。正如聞一多所說:“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們一律用詩的形式來寫,達到任何事物無不可以入詩的程度。”

4、體制齊備。樂府、古詩(包括五言、七言和雜言、四言)、絕句、律詩等在唐朝都已發展成熟,出現了大批優秀作品。楚辭體也有人寫作,有些詩孕育著“詞”的體裁。

5、技法嫻熟

(1)富於形象性和自由、大膽的想象

通過藝術形象反映社會生活,這是藝術的基本規律。詩歌唱生活,抒發真摯的感情也必須藉助於具體的形象。在大多數詩歌中,主要形象是抒情主人公(一般即是詩人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裡有許多景物形象:故人,黃鶴樓,煙花,孤帆,碧空,長江,天際等。但很顯詩裡的主要形象並不是它們,而是送別友人孟浩然去廣陵時立於江邊遙望天地的詩人。

意境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有情無景或有景無情,都不能稱之為意境。事實上,情感的表達是需要一定的景物來顯示的。優秀的詩人總是想方設法將思想感情濃縮到一定的生活畫面之中,使人通過具體可感的生活畫面去感知和把握。寫詩時如果在構思中不去追求意境,而是一味地空發慨嘆,或是一絲不苟地臨摹實景,即使將景物描寫得十分逼真,也不會產生出詩意來。

情景交融只是意境的一個形象特徵。不論是景中藏情、情中見景,還是情景並茂都不能看作是意境的全部。美妙的意境,不僅要具有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徵,而且要虛實相生,含有無窮的韻味。

  唐詩的形式風格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鉅製;不僅擴充套件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唐詩的分期

初唐時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詩人,他是第一個舉起詩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闢了新的世界。

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峰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韓愈所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別》等;另有王維、孟浩然代表田園詩派和高適、岑參代表邊塞詩派。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

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處於低潮,後期則重現繁榮景象。前期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山水詩,王孟餘緒)、盧綸、李益(邊塞詩,高適、岑參餘緒)後期則出現“新樂府詩派”、“韓孟詩派”。白居易、元稹領導了新樂府運動。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群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晚唐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