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1.0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

  《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1

一、簡要匯入

童年,在很多人心裡,就是一個“後花園”。那裡有故鄉,有親人,它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它是心靈的棲息地,精神的後花園,比如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比如蕭紅筆下的祖父的大花園。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的節選。

二、走進一個園子

1.走進一個美麗的花園。請用四字短語概括園子的特點,並結合有關描寫讀一讀,說一說。小結:這裡有色彩繽紛、翩然飛舞的大蝴蝶,有胖乎乎小毛球似的蜂子,還有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大榆樹,真是一座色彩斑斕、生機勃勃、趣意盎然、新鮮漂亮的大花園。

2.走進一個自由的樂園。用一個詞概括“我”在園子裡度過的時光,請結合有關描寫讀一讀,品一品。

①一讀第28自然段:自由朗讀,就“你覺得應當如何讀”進行交流。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並選擇一個片段朗讀,其他同學簡要點評。

②二讀第28自然段:師生合作,用舒緩的語調帶領學生讀出文字的詩意。

(師)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女生)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男生)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③將第28自然段改寫,老師朗讀改文,請生比較。

倭瓜的藤蔓沿著花架往上攀,一直爬到了房頂,再掛下來,隨風搖擺,甚是婀娜。黃瓜開花了,這兒一朵,那兒一朵,她們仰著黃色的小臉,向著和風點頭。玉米苗伸展著腰肢,向著天空微笑。一群群蝴蝶在花間翩翩起舞,分享著這場花的盛宴。

原文用四五歲的小女孩的視角看萬物生長,全段洋溢著童真童趣,作者的語言靈氣十足、乾淨純粹,表現出一種可愛的孩子氣。用11個“就”盡情表現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牽絆的生命狀態。她這種看似不加修飾的語言,和作者描寫的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最為協調。自由純淨的文字流露的是自由率真、任性原始的天性。

④三讀第28自然段:師生再合作,用較為急促、歡快的語調讀出後園的自由和愜意。

(師)花開了,(生)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師)鳥飛了,(生)就像鳥上天了似的。(師)蟲子叫了,(生)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⑤四讀第28自然段:填空式朗讀,結合創意續寫。

(師)花開了,(生) 。(師)鳥飛了,(生) 。(師)蟲子叫了,(生) ……李子樹願意結幾個李子,冬瓜願意長多胖,螞蚱 ,蜻蜓 ,蜜蜂 ……

⑥快樂和自由是不怕囉唆的,愛更是不怕被重複的。這種重複式結構在文中不止一處,還有第7自然段。(師生合作讀“祖父戴一個大草帽,……我好快樂!”)

⑦小結:這裡沒有黑暗,只有讓萬物健康漂亮的燦爛陽光;這裡沒有羈絆,只有一顆熱愛自由的心靈在大自然盡情飛翔。這真是一個兒童的天堂,自由的樂園。

3.走進一個精神的家園。這種快樂、自由源於誰?(祖父)

①學習有關祖父的描寫,主要抓住“笑”的細節,感受祖父的慈愛、寬容。

等祖父發現我鏟的那塊地滿留著狗尾草的一片,他就問我:“這是什麼?”

我( )說:“穀子。”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你每天吃的就是這個嗎?”

我( )說:“是的。”

我看祖父還在笑,就( )說:“你不信,我到屋裡拿來你看。”

我跑到屋裡拿了鳥籠上的一頭穀穗,遠遠地就拋給祖父了。( )說:“這不是一樣的嗎?”

引導學生在括號裡填上恰當的修飾語,然後師生合作朗讀,男生讀祖父的話,女生讀“我”的話,師讀旁白。

②連結一段材料,理解祖父對蕭紅的愛——

等我生下來了,第一給了祖父無限的歡喜,等我長大了,祖父非常地愛我。使我覺得在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夠了,還怕什麼呢?雖然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和祖母的用針刺我手指的這些事,都覺得算不了什麼。

③“我”的童年裡有冷淡可怕的父親,有冷言惡語的後母,有會用針刺我手指的祖母,但幸好有祖父,是他以愛釋放了孩子的天性,是他用暖融融的愛將“我”包圍,讓“我”擁有了溫暖自由的童年。

④齊讀第1自然段,理解作者在看似平淡的文字裡透出的淡淡的蒼涼。

⑤將開頭第一句改寫成“我的祖父住在呼蘭河這小城裡”,你覺得強調的重點有什麼不同?(原文更強調了祖父,一座城因為一個人而溫暖。)

⑥作者不厭其煩地細數年齡,你讀出了什麼意味?(細數年齡,可見對祖父的熟悉和愛,這裡有對祖父的依戀,希望能有祖父永遠陪伴,也有對祖父無可挽回的老去的傷感。)

⑦(屏顯《呼蘭河傳》的結尾,師配樂深情朗讀)

呼蘭河這小城裡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在埋著我的祖父。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祖父就死了。從前那後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⑧(屏顯作者寫作的情感背景,生深情齊讀)

1911年,蕭紅生於北國呼蘭河。18歲那年,那個帶給她溫暖和快樂的祖父永遠地走了。19歲她被迫離家,離開這個“新鮮漂亮”“一切自由”的園子,開始了漫長、曲折、艱苦的流亡生涯。她在貧病交加中極力掙扎,最後孤獨地死在炮火紛飛的香港,年僅31歲。《呼蘭河傳》就是在她去世前兩年寫下的。整整12年,她再也沒有能回到那個魂牽夢縈的園子……

⑨是的,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忘不了那蝴蝶、螞蚱、蜂子,忘不了那高遠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更忘不了祖父那孩子般盈盈的笑,但她只能在夢裡一次次回想園中的一切,她只能一個人在孤島一遍遍懷想那已回不去的時光。她以含淚的微笑回憶著寂寞的呼蘭河小城,將天真、單純與孤獨寂寞相融合,寫下了這樣溫暖而又蒼涼的文字。讓我們再讀這段。

⑩五讀第28自然段:讀出深沉的情意,讀出對祖父的眷戀,對童年的懷念,對自由的嚮往……

11在蕭紅的心底,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園子?

12小結:這是孤獨時可以溫暖心靈的園子,這是艱難時精神可以寄託的園子,這是漂泊時可以安放靈魂的園子,這是永遠的精神家園。

三、重擬一個標題

祖父、後園、呼蘭河小城……對於漂泊困頓中的蕭紅意味著什麼?請帶著新的感悟重新為課文擬寫一個題目,並說說為什麼這麼擬?

四、結束語

我常在想,蕭紅在漂泊寂寞中走完了她短暫的人生,為什麼卻在最艱難的時候,用她如此溫暖的文字給我們留下了灑滿陽光的畫卷?

  《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蕭紅散文體小說《呼蘭河傳》的節選,整部作品沒有前後連貫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也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有的只是一股籠罩全篇的所向披靡的文化批判力量。這裡存在著兩個既互相對立又互相參照的藝術世界:一個是以後花園、祖父和“我”構成的溫馨世界;另一個則是與這個溫馨世界相對立的冷酷、醜惡的世界。在前一個世界裡,祖孫二人在花園裡自由自在的養花、種菜、讀詩、遊戲,人性得以全面健康的發展。而另一個世界則被“自然的暴君和兩隻腳的暴君”主宰著,他們藉助風俗文化的力量施展威力,讓呼蘭人只把希望寄託在陰間和來世。在各種節日慶典和民間集會上,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等盛舉都是為鬼而做而非為人而做,至於人去看戲逛廟會,也不過揩油借光的意思,人們不難看出作品的文化批判鋒芒來源於“五四”傳統。

節選的文字是寫童年的“我”與祖父在蜂飛蝶舞的後花園的一段生活。小說中的後花園,是作者兒時的樂園,在這裡,她自己就能找到快樂,在作者眼中,園裡的一切都有著神奇的生命力,所有的植物和小動物都在“動”,表現出兒童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從那個後花園走出來後,作者歷經國難家愁,流亡生活與感情波折讓她漂泊孤獨的心回到了故園,懷想無拘無束、自由純真的童年生活,故園便如同天堂。熱愛自然、親近自然萬物、親近小生命的幸福與快樂及嚮往自由純真生活的情感在作者鮮活靈動的筆尖下流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正音“狗尾巴草”、“倭瓜”“謊花”“蚌殼”、“螞蚱”等詞。

2.感悟作品清新活潑、鮮活靈動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品味作者對童年生活狀態的描寫,感受作者親近自然萬物、親近小生命的幸福與快樂。

2.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對自由純真生活的嚮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品味作品對童年生活狀態的描寫,體會作者讚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鑑賞本文的語言藝術,學習用鮮活的語言描摹事物。

學情分析:

整篇文章洋溢著兒童自由、快樂、純真、幸福的感情,是一篇童真童趣很濃的文章,很容易勾起學生對童年生活的嚮往,所以,在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始終是主體,文字是他們學習的憑藉,且文字內容淺顯易懂,要在鮮活靈動的語言中感悟作品的精妙之處。經過三年的教與學,教師基本上把握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也能在教師的指引下,熟悉如何通過文字獲取對知識的理解,再通過自身素養深入感知文字,並在更高層次上來領悟和運用文字知識。所以,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只做引導和提示,幫助學生更好的解讀文字的方法更適合本文。

教學重點:

學會在閱讀中迅速捕捉資訊,瞭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的活動以及表現出來的情感。

教學難點:

當人們回頭去看自己的童年時,對新鮮的、活潑的生活的認識總是美好的、值得懷念的,並有了更清楚的界定。體會這種感情。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在反覆朗讀中仔細品味清新活潑,鮮活靈動的語言,感悟作者自由、快樂、純真、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學準備:

課件、音訊朗讀

課前準備:

1. 預習課文內容。(學生按預習要求事先預習,如朗讀課文、解決生詞、瞭解作者及作品、思考課後練習等。)

2. 利用早讀聽課文音訊朗讀,正音、熟悉課文內容。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童年是美好的,難忘的,童年生活中充滿了童真童趣。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們看到了兒時魯迅的活潑調皮與天真聰明;在《幼時記趣》中,我們看到了兒時沈復的“物外之趣”的神異世界;在《呼蘭河傳》中,我們會看到兒時的蕭紅又有怎樣快樂的童年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

二. 作者及作品簡介:

蕭紅(1911--1942),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原名張迺瑩,筆名悄吟、田娣等。黑龍江呼蘭縣人,她一生坎坷:九歲喪母,在暴虐的父親和繼母那兒得不到關愛,只有在年邁的祖父那兒得到溫暖。二十歲起就漂泊流浪,二十三歲開始文學創作,三十一歲去世。短暫的8年創作生涯中,蕭紅留下了60萬字的文學財富。

代表作:《呼蘭河傳》、《生死場》、《小城三月》、《馬伯樂》。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用最簡潔的語言回答問題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們各自的年齡有多大?

(2)人物活動的地點在哪兒?從文章中大概能看出是在什麼季節?從文章的哪裡得知?

(3)“我”對自己童年生活感情如何?

(4)你對作者描寫的童年生活感受如何?

(5)能否儘可能多地回憶一下文中提到了哪些自然事物?

(6)不長的文章中出現了這麼多的事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2.學生思考、交流。明確:

(1)祖父和我;祖父快七十歲了,“我”才四五歲。

(2)祖父的後花園。從鋤穀子、韭菜、摘黃瓜、追蜻蜓、綁螞蚱等可看出是春夏季節。

(3)十分喜歡與懷念,學生找出相關詞句說說。

(4)答案不唯一,自由討論。(應該是喜歡、嚮往、甚至是羨慕的。因為現在的孩子忙於學習、忙於上各種輔導班,不會有這樣成長的環境,也不會有這樣多的自由與快樂!)

(5)請幾位同學上臺板書羅列,可分工,如甲同學寫動物的詞語,乙同學寫植物的詞語,丙同學寫自然景物的詞語,這樣,既節省時間,又不至於寫重複。明確:蜜蜂、蝴蝶、蜻蜓、螞蚱、鳥、蟲子;果樹、榆樹、小白菜、草、韭菜、穀穗、黃瓜、玉米等;大花園、風、雨、太陽、白雲等。

(6)思考、討論、歸納:

“自由”。

四.解讀課文,深入理解、品味。

1. 這裡的動物、植物都是自由的,那麼置身於這樣環境中的人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自由快樂、天真爛漫。)

2.朗讀課文,說說課文裡哪些語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爛漫、自由快樂的?

學生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後朗讀,交流:

(1) 如:“祖父戴一個大草帽,我戴個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鏟地,我也鏟地;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菜。”

(評析: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麼,我就做什麼。祖父幹活,我瞎鬧、幫倒忙,祖父也不會怪我。)

(2) “祖父雖然教我,我看了也並不細看,也不過馬馬虎虎承認下來就是了。一抬頭看見了一個黃瓜長大了,跑過去摘下來,我又去吃黃瓜去了,黃瓜沒吃完又去追蜻蜓,跟蜻蜓跑了幾步又去做別的去了。”

(評析:在事實面前也只是馬馬虎虎承認錯誤,注意力極易分散,一下子就就將“委屈”忘記得一乾二淨了。)

(3)“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

(評析:自由的玩耍,自由的“勞動”,連睡覺都這麼自由。大花園真是我兒時的樂園!)

(4)多種形式朗讀讀第28段,(如點名讀、自由讀、齊讀、誦讀等方式)研讀這一段所體現的自由自在、天真爛漫的情感。

分析: 這一段使用了十一個“就“字,可是讀起來一點也不顯得羅嗦,反而有獨特的味道,說說它們對錶達思想感情有什麼樣的作用。

思考、交流:前三個“就”,表示強調語氣;後八個“就”表示自由自在,不加任何約束。這十一個“就”,非常有表現力,語氣輕鬆,一氣呵成,形象而有力地表現了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長。為“我”的童年生活提供了自由自在的生長環境。(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

3.在“我”的.眼裡,祖父是一個怎樣的人?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從中找出能體現祖父的形象的句子,朗讀、交流:

“祖父一天都在後園裡邊。”

“因為我太小,拿不動那鋤頭杆,祖父就把鋤頭杆拔下來,讓我單拿著那個鋤頭的頭來鏟。”

“祖父大笑起來,笑得夠了,把草摘下來問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過去,講給我聽……”

“祖父澆菜,我也搶過來澆……”

歸納:從以上語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裡,是個熱愛生活、熱愛勞動,對“我”非常寬容、慈愛、懂得尊重孩子天性的的人。他使“我”的童年自由自在、充滿快樂。

4.選出文中你認為描寫最美的一個段落,進行誦讀,體味語言特點。

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語段,朗讀、品味、交流:

(1)“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地就和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

(用兒童的眼光來觀察,辨別顏色、形狀、聲響,呈現出來的是景物的本來面目,相對花而言,動的昆蟲更容易引發兒童的興趣。因而平實貼切,充滿孩子的歡愉和真摯。)

(2)寫小白菜的生長:“小白菜長得非常之快,沒有幾天就冒了芽了,一轉眼就可以拔下來吃了”。(用語明快樸素)

寫蝴蝶飛舞:“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自言自語,充滿孩子氣。)

(3)自由誦讀第28段,體會11個“就”的妙用。

五.拓展提高。

寫《呼蘭河傳》這部小說時,蕭紅已經是一位很成熟的作家了,為什麼她這樣懷念童年的生活?

明確:(結合其生活經歷)她童年生活很美好,很自由,而成年後的生活並不幸福,在生活極不安定的情況下,回憶故鄉、回憶美好的童年是一種精神寄託。她曾說過:“若是能回呼蘭我的家鄉去多好啊!”,然而故鄉已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對於蕭紅而言,真正想回到的,真正眷戀的是故鄉的後花園、祖父和她構成的溫馨世界,是過去自由、幸福純真的童年生活。

六.理解,討論全文的主旨

1.課文表現了“我”對故鄉、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

①首先表現在昔日歡樂的童真童趣上。在花園裡觀蝶戲蟲,栽花拔草,鏟地摘瓜,“玩累了,就在房間底下找個陰涼的地方睡著了。不用枕頭,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臉上就睡了。”童年的生活是那麼天真有趣,無憂無慮,可以說盡享人世間美好的生活。也許在成人之後,再也得不到這份爛漫,這份純真了。“我”童年所接觸的,是同樣美好的大自然:蜜蜂、蝴蝶、蜻蜓、螞蚱,自由飛舞;花兒、草兒、樹兒、瓜兒,生機勃勃;藍天、白雲、清風,悠悠灑灑……“我”在這樣的自然中嬉戲、成長,人性本自然,自然與天真的童年相映成趣。

②在“我”的童年生活中,不僅有自然的滋潤,還有親情的關愛。爺爺帶“我”種地除草,教“我”生活知識。在爺爺的關愛呵護下,“我”快樂、自在地歡度著童年。

2.明確文章主旨

本文回憶童年在祖父後花園的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表現了親近大自然萬物,親近小生命的幸福與快樂,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對自由純真的生活的嚮往。

七.小結:

文章回憶了童年的“我”在祖父後花園的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表現了親近自然萬物,親近小生命的幸福與快樂,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對自由純真的生活的嚮往。文章記敘的是一個孩子在狹小的生活空間的瑣事,但是由於作者在文字中傾注了熱切的情感,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幅旺盛燦爛的生命圖景,顯得生機勃勃,情趣盎然。

八.課後語文活動

1、課外閱讀蕭紅《呼蘭河傳》及其他作品,做關於她的卡片資料。

2、回憶你的童年生活,寫一段充滿情趣的文字,要體現童真童趣。

九.板書設計:

《呼蘭河傳》節選

蕭紅

動物:蜜蜂(嗡嗡,胖圓圓,小毛球)蝴蝶(黃、白、紅,滿身帶著大花園裡:金粉)蜻蜓(金的)螞蚱(綠的)小鳥(飛)蟲子(叫)

植物:大榆樹、花、草、小白菜、狗尾巴草、倭瓜花、黃瓜

“我”:摘花、追蝴蝶、“鋤草”、綁螞蚱、“澆菜”、盡情玩耍自由自在,天真爛漫的童年生活。對故鄉、對自由純真生活的嚮往。

十.教後記:

文章充滿童真童趣,語言鮮活靈動,可讀性很強。教學中,我通過各種方式給學生提供讀的平臺,讓他們在讀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在讀中感悟作者美妙的語言,在讀中感悟文章的主旨。

  《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蕭紅及女性作家作品。

2、把握《呼蘭河傳》的基本內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學習掌握小說的敘述視角。

4、把握作品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分析人物形象,學習掌握小說的敘述視角。

2、把握作品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揭示小說的深刻主題。

〔教學過程〕

(一) 學生演講,點評,情境匯入

(二)結合課題,提出閱讀問題

1、小團圓媳婦是怎樣的一個人?

2、她是怎樣死的?

3、她為什麼會死?

4、誰要為她的死負責?

(三) 初讀課文,走近團圓媳婦

過渡:作者塑造的眾多的人物中,誰的遭遇讓你的心裡有一種被刺痛的感覺?(團圓媳婦)什麼叫團圓媳婦呢? —童養媳—舊社會的產物,一個聽起來就讓人感覺悲傷的身份。

1、那麼通過預習,請你說說她是誰?她幾歲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2、是一個健康活潑天真的女孩,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到幾個關鍵詞來概括小團圓媳婦的人生? 過渡:這個12歲女孩最終以悲劇收場,我不禁要追問這個12歲女孩的死因,她是怎麼死的?(洗澡)難道她的死因僅僅是因為熱水洗澡燙死的嗎?下面我們一起探究小團圓媳婦之死。

( 四) 品讀課文,探究團圓媳婦之死

1、呼蘭河的人對小團圓媳婦的印象怎麼樣?他們為什麼認為小團圓媳婦不像團圓媳婦?

2、過了沒幾天,那家就打起團圓媳婦了,而且打得特別厲害,小團圓媳婦為什麼被打呢?

3、小團圓媳婦還經歷了哪些非人的折磨?鄉親們又給出了哪些偏方?

4、小團圓媳婦被開水洗澡的過程中,哪個細節最讓你觸目驚心?

(五) 深入挖掘,理解小說主旨

1、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團圓媳婦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去了,誰應該為小團圓媳婦之死負責呢?你覺得是誰害死了小團圓媳婦?

2、作者到底要表達一個什麼樣的主題?

( 此環節學生各抒己見,這可以是關於女性命運、國民劣根性、封建迷信、封建禮教等各個方面的小說) 結合魯迅的作品《孔乙己》《藤野先生》談國民劣根性問題,麻木,愚昧的生命與靈魂。

師小結:與其說團圓媳婦是被燙死的,還不如說是被封建迷信思想害死的。

這個“苦人兒”短暫而脆弱的生命正印證蕭紅所說的那句話: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過渡:我想,蕭紅的不幸更多的不是因為女性本身,而是因為她們生活的社會環境給不了她們飛翔的天空,希望這樣的社會永不再來。

(六) 作業

蕭紅曾說過“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你又怎樣看待女性,請以“她們”為題目寫一篇作文(600字左右),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寫作提示: 可以寫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還可以寫歷史上的女性形象,也可以寫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