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1.83W)

七年級的學生通過學習生物這門課程,不但能學習到我們人體的健康知識,還能深入瞭解人魚自然的關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下冊生物重要的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關於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1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注:機器人、鐘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沒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徵。(P6)

生物的歸類

1、按照形態結構: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環境: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共同構成了生物圈。厚度:20千米左右範圍;大氣圈的底部:(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內的水層。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

2、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與生物的關係: 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寄生關係。

注:1、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句詩描寫的是氣溫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駱駝失水很少和駱駝刺的根很長是對乾旱的適應;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對寒冷的適應;旗形樹的樹冠的形狀是對風的適應。現存的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適應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具有普遍性和相對性。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生物的生存依賴於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生態系統

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

組成:1、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以吃與被吃的關係彼此聯絡起來的序列。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最高階”動物。

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很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連線而形成的複雜的營養關係。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的越多。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結果發現,網罩內的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原因是:食物鏈被破壞而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2

分佈廣泛的細菌和真菌

細菌和真菌

1、菌落:一個細菌或真菌繁殖後形成的肉眼可見的集合體,叫菌落。

細菌菌落特點: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乾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點:較大,呈絨毛狀、絮狀蛛網狀,有紅、綠、黃、褐、黑等顏色

2、培養細菌真菌的方法:①配製培養基②高溫滅菌 ③接種④恆溫培養

3、培養基:含營養物質的有機物

4、細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條件:水分、適宜的溫度、有機物(營養物質)、一定的生存空間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則厭氧(即有氧時生命活動受抑制)。除少數細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機物,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作為營養(即營養方式為異養)

5、科學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極特殊的環境中,發現了古細菌。古細菌的存在說明:①古細菌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②細菌的分佈很廣泛。

6、炎熱的夏季,食物容易腐敗,得胃腸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熱的夏季,空氣溼度大,溫度高,適於細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長,食物儲存不當或時間過長,就會因被細菌、真菌汙染而變質,人們吃了變質的食品就會的胃腸炎。

7、洗淨晾乾的衣服不會長黴,而髒衣服髒鞋就容易長黴,原因是:洗淨晾乾的衣服清潔乾燥、缺乏營養物質,不適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淨晾乾的衣服不易長黴;反之,髒衣服給真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因此髒衣服容易發黴。

8、製作泡菜時加蓋後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讓空氣進入壇內,而保持壇內缺氧環境,因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無氧環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機物分解為乳酸。

9、17世紀後葉,荷蘭人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並發現細菌;而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利用鵝頸瓶實驗證明細菌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10、細菌很小,10億個細菌堆積起來只有一顆小米粒大,單細胞。(病毒比它還小)

11、細菌特徵:微小,有桿狀、球狀、螺旋狀等形態,無成形細胞核。大多隻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屬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細菌能形成對不良環境有較強抵抗力的休眠體,叫芽孢

12、細菌的結構特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有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附屬結構:有些細菌細胞壁外有莢膜(保護作用),有些細菌有鞭毛(用於在水中游動);有些細菌在生長髮育後期形成芽孢(輕,對惡劣環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體)。

13、細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時就分裂一次。

14、細菌的營養方式:一般異養(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沒有葉綠體,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並把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

15、細菌的哪些特點和它們的分佈有關:細菌個體微小,極易為各種媒介攜帶;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數量多;有些細菌在生長髮育後期,個體縮小,細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輕,可以隨風四處飄散,落在適當環境中,就能萌發為細菌。這些特點都有利於細菌的廣泛分佈。

16、動物、植物、細菌細胞的對比

比較

動物細胞

植物細胞

細菌細胞

細胞壁

×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核

無成型細胞核有DNA集中區域

葉綠體

×

×

莢 膜

×

×

有些細菌有

17、真菌特徵:菌體由許多細胞連線形成的菌絲構成;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另外還有單細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沒有葉綠體,均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即異養型;用孢子繁殖後代

18、青黴:青綠色,著生孢子的菌絲成掃帚狀;麴黴:黑褐色(有時也有黃、綠等色),孢子著生在放射狀菌絲頂端;蘑菇從腐爛的植物體獲得營養。這些真菌生活在溫度適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機物的地方。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3

一、我國的人口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重要國情之

人口特點:

1、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我國人口現狀的特點

2、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佈不平衡,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等

人口問題就是發展問題

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2、具體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3、意義: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的生產力,有利於增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4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水:約佔體重60%-70%

無機鹽:鈣——兒童缺鈣易患佝僂病(雞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質疏鬆症。

牛奶

磷——厭食、貧血、肌無力、骨痛

鐵——缺鐵性貧血(乏力、頭暈)

動物肝臟、菠菜

碘——地方性甲狀腺腫、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育出現障礙

海帶、紫菜、碘鹽

鋅——生長髮育不良、味沉發生障礙

維生素A——面板乾燥,夜盲症,乾眼症

魚肝油、動物肝臟

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齦出血

桔子

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5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

迴圈途徑:體迴圈是血液從左心室出發回到右心房,肺迴圈是血液從右心室出發回到左心房。

血液在心臟處的流動方向:靜脈→心房→心室→動脈

第二節血流的管道──血管

德國利用細菌造血管

德國耶納大學的科學家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菌製造血管的方法,並已經用這種血管在動物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據德國《南德意志報》最近報道,耶納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醋酸桿菌,它具有製造纖維素的本領。科學家將這種細菌放入雙層玻璃管的夾層中,並注入營養液。幾天後管壁上便生成了一種富有彈性的乳白色纖雛物質。

第三節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區別:心室位於心臟的下面,心房位於心臟的上面。心室一般與動脈相連,心房一般與靜脈相連。心室壁要比心房壁厚。血液迴圈路線的起點是心室,終點是心房。

第四節輸血與血型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於本人體重的。

2.大量輸血是應以輸入血為原則,AB血型的人,除可輸入O型血外,還可以輸入少量的型或型血。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6

一、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道和肺

1、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

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呼吸道中的支架能保持氣體通暢,其中的黏膜和

毛細血管對吸入空氣,有清潔、溼潤、溫暖的作用。

2、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或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肺泡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

二、肺泡的特點(適應氣體交換):

肺泡數目多,含豐富的毛細血管和彈性纖維。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7

血壓:血液在血管內向前流動時對管壁所產生的壓力。(一般所說血壓指體迴圈動脈血壓)

收縮壓:心臟收縮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高數值。

舒張壓:心臟舒張時,動脈血壓下降到最低數值。測量位置:上臂肱動脈;單位:千帕。

通常用分式表示人體血壓:如16/10.7幹帕,表示收縮壓16千帕,舒張壓10.7千帕。

血壓正常範圍:收縮壓12~18.7幹帕;舒張壓8~12千帕.

高血壓:收縮壓長期超過19千帕或舒張壓長期超過12千帕。

低血壓:收縮壓長期低於12千帕。

七年級下冊生物基礎知識點總結8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齒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攪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沒有消化作用。

(3)胃——通過蠕動,使食物和胃液混合,並初步消化

(4)小腸——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位為十二指腸)

(5)大腸——使食物殘渣推向肛門(大腸的起始部位為盲腸)

(6)肛門

2、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