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治水必躬親》教學設計範文

校園 閱讀(2.18W)

學習目標

《治水必躬親》教學設計範文

1. 準確把握文意,積累文言字詞;

2. 理清思路,理解文中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3. 理解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重、難點

1、 重點:理清思路,理解文中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2、 難點:理解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教學模式

教學理念:以合作探究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模式:“學、探、測”教學模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西子湖畔,春水渙渙,煙波浩淼;長江三峽,夏水襄陵,疾勝馭風;永州石潭,秋水清冽,寒意襲人;古城濟南,冬水融融,溫暖多情。水,在許多文學作品中留下了美麗的身影。然而,一旦她暴怒起來,帶給我們的將是無盡的災難。對於我們這樣一個水患頻繁的國家而言,治水關乎國計民生。清代學者錢詠撰文指出:“治水必躬親”。今天我們一道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出示學習目標

1. 準確把握文意,積累文言字詞;

2. 理清思路,理解文中論點與論據的關係;

3. 理解治水必躬親的道理。

【三】作品、作者

《治水必躬親》選自《 》,作者 , 代江蘇金匱人。文章論述了 的道理,並以明代有名的清官 為例,說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

履園叢話;錢泳;清;治水必躬親;海瑞;躬親;清廉

【四】自主導學

一.讀準字音、讀清句讀(jù du)

聽教師範讀:

二檢查預習

1.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諮詢( ) 拘泥( ) 瀦( )

相度( ) 胼胝( ) 蠻橫( )

Zī nì zhū xiàngduó piánzhī hèng

二、解釋下面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1)不可執一,泥於掌故(泥:)

(2)流有緩急,瀦有淺深(瀦:)

(3)非諮詢不窮其致(窮:)

(4)布袍緩帶(緩帶:)

(1)泥:拘泥(2)瀦:水停聚的地方(3)窮:追究到底(4)緩帶:寬束衣帶

三、辨別下邊各組句子中多義詞的意思。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 以情動人( )

②致:非諮詢不窮其致( ) 錯落有致( )

③躬:是以必得躬歷山川( ) 鞠躬盡瘁( )

④舉: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 ) 舉世聞名( ).

①真實情況;情感②事理;情趣③親自;身體④成功;全

四.再讀全文。

【朗讀指導】

(1)抽生依次朗讀課文,師生共同點評朗讀情況,指出不當之處。 第1—3組齊讀。

【自由朗讀】

結合註釋,自由朗讀課文,

【女生讀第一段,男生讀第二段,依次讀完】

【齊讀課文,思考問題,整體感知全文】

引導學生對照註釋認真閱讀課文(看課文,看註釋)

試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有疑問的字詞查詢工具書(查工具書)

看課後的探究與練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合作交流

組織學生翻譯課文,學生評議,教師作適當的補充與歸納。

師生相互質疑,加深理解。

研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論點與論據的關係,瞭解正反對比論證)

1.請學生再讀課文,思考完成下列問題:

(1)請在文中劃出表示中心論點的語句。

(2)若治水不躬親將帶來怎樣的後果?為什麼?(請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文章以海瑞治水為例說明了什麼道理?它是怎樣證明觀點的?

2.學生思考討論,教師作適當補充。(完成板書)

關於治水,文章第一段提出的觀點是什麼?又是如何來論證它的?

文章開頭一句,用兩個“不可”,從反面強調治水不可固執一端;接著用“蓋”領起下文,解釋不可固執一端的原因,並用兩個“非┅┅不┅┅”雙重否定句式,強調治水必須觀察、測量和廣泛徵求意見的重要性;然後用“是以”一句,得出結論,提出論點。

課文第二段:這一段先正面講海瑞治水不但躬親,而且清廉;接著從反面說,用假設論證的方法來說明不躬親,不清廉帶來的後果是治水不成。

【五】合作探究

1、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難道只有“治水”才要“躬親”嗎?

……事事躬親……事必躬親……

2、請學生幹部結合自己的工作來談一談對“事必躬親”的認識。

3、『預設一個不同的聲音』在現代社會真的是要“事必躬親”嗎?(簡單討論,點到為止)

【六】反饋檢測

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是_______(朝代)曾罵過皇帝的清官。現代著名歷史學家、雜文家_______曾寫過一部關於他的歷史劇《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諮詢不窮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就治水問題作者講了兩個方面,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這兩個方面的結果,並用自己的話概括造成這兩種結果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這段文字中表明的觀點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A.第一段中的'“蓋”字是句首發語詞,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觀點發表議論。

B.第二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治水,一實一虛,對比分明,很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C.作者開篇就提出中心論點,第一段講道理,第二段側重擺事實,講道理與擺事實相結合很好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構成排比,很有氣勢;“是以”一句是對上文的總結,並運用了對偶的句式。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階。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飢寒。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1)雨雪三日()(2)雨雪三日而不霽()

(3)晏子入見,立有間()(4)逸而知人之勞()

(5)公披狐白之裘()(6)乃令出裘發粟與飢寒()

2.下列句子與“雨雪三日而不霽”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

B.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飢。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D.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景公覺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景公的笑帶有怎樣的意味?正確的一項是()

A.欣賞晏子的幽默言談。

B.尷尬地發現自己的失言。

C.對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覺得愧疚。

D.對自己身強體健頗為自豪。

5.這段文字中晏子勸諫君王的方式是()

A.犯顏直諫,言君王當與民同飢寒。

B.慷慨陳詞,分析治國成敗的關鍵。

C.再三反問,令君王自悟其過失。

D.相機啟發,並以仁君來期勉君王。

6.讀了本文後,你認為景公是一個怎樣的君王?(僅就上文內容作簡單的評價)

(一)1.海瑞明朝吳晗《海瑞罷官》

2.(1)不觀察、測量就不能知道它的真實情況,不訪問、徵求意見就不能徹底摸清它的情況。

(2)所以一定要親自登山涉水,不畏辛勞,深入實際。

(3)親自發放錢糧,不克扣一毫一釐,隨行的人員也不曾強行搜刮一分一釐。

3.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舉”是因為海瑞能深入實際不畏艱辛,清廉治水。“不舉”是因為好逸惡勞,貪財求利,不聽取正確的意見。

4.治水必躬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瞭解實情,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援。

5.C

(二)1.(1)下(2)放晴(3)一會兒

(4)安閒(5)獸皮大衣(6)給予

2.A

3.“披狐白之裘”,非天不寒,而是保暖好。景公只從自身的感覺出發看問題。

4.C

5.D

6.只顧自己享受生活,不體恤天下百姓,很糊塗;啟而能發,及時省悟,知錯能改,不算昏庸。

板書設計

治水必躬親

錢詠

治水必躬親海瑞——治水躬親,清廉

躬歷山川,親勞胼胝(正面)

正反對比論證

不躬親,不親廉,則治水不成(反面)

(提出論點)(擺事實,講道理)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