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國小數學教案集合五篇

校園 閱讀(1.45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國小數學教案集合五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一、說教材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冀教版第三冊《七的乘法口訣》。在這之前學生已經有了1~6的乘法口訣作為基礎,本節課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並能夠運用在生活中,也為後面的口訣的學習做一個更好的鋪墊。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在知識與技能方面:

讓學生經歷小組合作學習,歸納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記住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2、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讓學生在算一算,數一數中,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

3、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其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並運用口訣。

四、說教具、學具

本課我使用的教具、學具主要有多媒體和找朋友卡片

五、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課我將採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算一算,數一數,歸納、總結7的乘法口訣。從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角度出發,以學生分組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分如下三個環節完成本節課的教學。

1、巧設遊戲,複習匯入。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3、鞏固提高,應用深化。

六、說總體設計

下面我就從這三方面談談本節課的總體設計

(一)巧設遊戲,複習匯入。

在這個環節中,用學生感興趣的遊戲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我們玩個開火車背口訣的遊戲好嗎?老師叫到哪個同學就從哪個同學往後背誦一至六的乘法口決,每行為一列火車,各列火車比勝負。”二年級學生對遊戲、活動充滿了熱情,從遊戲中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複習已有的舊知識,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好七的乘法口訣的信心。遊戲後我進行如下小結,一至六的乘法口訣大家學的都不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從而引入新課。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這一環節是獲取新知的過程,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在理解了七的乘法口訣的意義的基礎上來熟記口訣。這是本節課其中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為了突出這個重點和解決這個難點,教學中我將以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這一基本思路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數一數中發現問題,在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這個環節我將分三個步驟來完成。

第一步驟是生活情景,引入交流

在這個步驟中,我首先以學生熟悉的昆蟲為切入點,巧設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同學們,在學習之前,老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昆蟲?有的學生可能回答,我在奶奶家的院子裡見過毛毛蟲。有的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在花朵上見過蜻蜓,蝴蝶。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各式各樣,這時,我適時的引入有關七星瓢蟲的知識窗,(出示知識窗)使學生了解昆蟲的有關知識,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生活。同時也為後面觀察主題圖作好鋪墊。

第二步驟是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學生了解了昆蟲的有關知識之後,我出示,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出示主題圖)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見過的昆蟲可真多,老師這裡有一副畫,你在圖中發現了什麼?”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圖中的昆蟲——小瓢蟲,去發現一個七是七,兩個七是十四……。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也許不會很快能找到,但我不想一開始就給學生某些暗示。因為只有學生經過認真思考的,動手數過的印象才會深刻。如果學生仍然發現不了,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我設計了一個爭當一名小考官的環節:利用主題圖讓學生互相提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順著學生的思維走,可能有學生提出,一棵絲瓜秧上有五隻七星瓢蟲,另一棵絲瓜秧上有兩隻七星瓢蟲,一共有幾隻七星瓢蟲?也可能有學生提出:“一隻七星瓢蟲身上有七個點兒,兩隻七星瓢蟲身上有幾個點?”學生的這種提問是自然的,也正是我所需要的。於是我追問:“那三隻呢,四隻呢?七隻呢?你是怎麼想的?”學生的答案可能有多種多樣,對此,我不打算作任何結論,只是想通過學生的認知衝突引發學生的求知慾。顯然這一目的已經達到,於是待學生回答後我引出學生喜歡的兔博士。(出示兔博士)。通過觀察主題圖,運用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巧妙自然地將七的乘法口訣搬到小組交流中,在小組合作交流,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當小組成員遇到了交流的困難時,教師可及時加以引導(出示瓢蟲圖)在整個過程中,學生自主尋找要解決的問題,並探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教師只起引導作用。

第三步驟是歸納總結,鞏固記憶

在學生充分交流,討論後,引出學生喜愛的藍靈鼠,(出示藍靈鼠)以小組為單位在班上發言交流。此時我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這個組是怎麼算的?有什麼發現?通過全班交流說出自己編的乘法口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表述可能不夠準確,於是我藉助多媒體小瓢蟲自學結果(出示小瓢蟲的自學結果)加以修正補充。並讓學生議一議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很快記住這些口訣。教學中,我不打算強調各種記憶方法的優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學生用哪種方法簡便,而是讓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因為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只要學生表達清楚意思就應該加以鼓勵,重要的是以此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態度。接著讓學生讀一讀七的乘法口訣。熟記七的乘法口訣,最後,水到渠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鞏固提高,靈活運用。

這一環節是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難點,為此,我安排瞭如下四組練習。

第一個練習是對口令的小遊戲,(出示對口令小遊戲)兩人一組,一個人說口訣,一個人說得數。第二個練習是找朋友的小遊戲,(出示找朋友的小遊戲)每個同學手裡拿一張卡片,(出示學具找朋友卡片)有的同學手裡拿的是算式,有的同學手裡拿的是得數,然後大家自由的下座找朋友。遊戲是學生最喜愛的活動,課堂上多給學生創造這樣的機會,學生才會樂在其中。

第三個練習是孔雀開屏。二年級學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難點之後,通過多媒體,展示色彩鮮豔的孔雀圖,(出示孔雀圖)然後,將7乘幾和6乘幾的算式展示出來,(出示孔雀習題)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全班交流結果及口訣,出現錯誤及時引導,回答正確給予鼓勵和讚揚。(播放孔雀開屏)這樣,既調節了學生的注意力,又鞏固了七的乘法口訣的知識。

第四個練習是身邊的數學,(出示身邊的數學)1個星期有7天,2個星期有多少天?3個星期、4個星期……7個星期呢?設計這組練習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並把所學知識延伸到課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數學知識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從而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和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本節課我教學的基本思路就是教師只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而讓學生在算一算,數一數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我沒有刻意去追求教學過程的完美,而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走,教師靈活把握。這樣教學,學生的思維空間很大,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並在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也經常要用到。我認為,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走出課堂,這才是我們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附板書設計

七的乘法口決

1個7 7×1=7 一七得七

2個7 7×2=14 二七十四

3個7 7×3=21 三七二十一

4個7 7×4=28 四七二十八

5個7 7×5=35 五七三十五

6個7 7×6=42 六七四十二

7個7 7×7=49 七七四十九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讓學生在認識圓的基礎上認識球的特徵,瞭解球的各部分名稱,發展空間想像能力。

2.通過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習,增強學生的研究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前階段學校搞泥塑大賽,同學們都踴躍參加了。泥塑有個基本功,就是要把橡皮泥搓成小球。你能嗎?拿出橡皮泥,看誰搓得標準、美觀。相機揭示課題。

評析:

學生通過動手活動,創造了感興趣的、有結構的觀察材料,使探究活動更直接有效。同時也喚起學生更直接的生活經驗,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

1.分小組學習。先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想了解球的哪些知識。然後請同學們充分發揮想像力,通過切割、觀察、討論,自主認識關於球的一些知識。

評析:

這裡不再是教師手拿學具按部就班的講解,而是學生利用搓好的球和其他實物、學具帶著問題自主求知。課堂是開放的,學生的需要和興趣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2.學生交流。主要解決以下問題:

(1)名稱:球面,球心(o),半徑(r),直徑(d)。

(2)特徵:球面是曲面;在同一個球裡,有無數條半徑,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長度也都相等;直徑是半徑的2倍,半徑是直徑的1/2 等等。

評析:

這種設計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教學過程是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完全按事先設計好的程式進行。教學中,學生能說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當學生回答得不完整時,教師可做適當的點撥或補充。

3.歸納整理。同學們將剛才研究的知識寫在紙上,並請兩位學生到講臺前交流。

評析: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習行為不是對教師所授予的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所做的主動建構。通過歸納,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經驗中去,形成新的認知結構。

4.質疑問難。

下面的問題如果學生提出,則靈活解決。如無學生提出,前兩個問題教師可直接提出:

(1)怎樣測量一個球的直徑?如何證明一個球的直徑都相等?(先讓學生說方法,引導學生用兩塊木板夾住演示)

(2)球與圓有什麼聯絡與區別?(先討論,再交流)

(3)如有學生提出表面積、體積問題,則引導:現在解決這個問題難度還很大,回去可以查閱有關資料,看球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是什麼。

三、鞏固練習

1.看書並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

2.地球的赤道大約是一個半徑6400千米的圓。如果有一根長比赤道的周長多1米的鐵絲圍成一個與赤道是同一圓心的圓,那麼,你的拳頭能否從赤道與鐵絲的空隙處穿過?

先讓學生猜一猜,可讓聽課教師也參與。再讓學生說解答方法。全班計算。如有時間可改成木星(赤道半徑71400千米)等,讓學生推理得出結論,

評析:

新課程強調創造性和開放性思維的培養。開放題的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中創新精神得到培養。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一、 從生活中感知

1、 欣賞建築中的對稱美

同學們,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建築物嗎?老師這裡也收集了一些著名建築物的照片,咱們來欣賞一下,好嗎?(播放照片)

你覺得這些建築物怎麼樣?

這些建築物之所以看起來這樣賞心悅目,是因為它們都具有一種對稱美。

2、 欣賞生活中其他具有對稱性的物體

除了有些建築具有對稱的特點,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也是對稱的。你能來說一說嗎?

是啊,對稱的物體的確很多。大家看,邊解說:許多動物的外形是對稱的。有些藝術品是對稱的。飛機的外形也是對稱的,如果飛機不對稱的話,會怎麼樣?看來對稱不僅能給我們帶來美的感受,有時也是必須的。

二、 在操作中研究

1、 在操作中探究軸對稱圖形的特點

現在把這些對稱的物體畫下來,可以得到一些平面圖形,(出示圖形)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咱們來比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最會研究!現在就請輕輕開啟1號信封取出圖形,開始!(學生活動)

交流:研究之後,你們發現了什麼?

指名4個學生回答一下,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師指導他舉起圖形展示,同時將他研究的圖形貼到黑板上。

把沒有討論的圖形貼上黑板,

那其餘的圖形是不是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呢?

是啊,我們發現這些圖形都能對摺,(板書:對摺)(課件演示)

對摺後摺痕兩邊的.部分大小一樣、形狀一樣,(課件演示)能夠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

中間的摺痕呢,就像一條軸,這種對摺後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完成板書)

2、試一試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2號信封裡的這些圖形(出示信封)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教師收掉黑板上的六個圖形。

交流:

在我們研究的這六個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呢?你是怎麼發現的,你能很快地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方法嗎?

(三角形:這種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梯形:這種梯形是軸對稱圖形。

五邊形:這種五邊形是軸對稱圖形。

長方形:還有誰和他折得不一樣?

長方形除了豎著折兩邊能完全重合,橫著折也可以。(教師演示)

正方形:正方形也有幾種折法可以使兩邊完全重合

那有沒有不是軸對稱圖形的呢?你怎麼會認為它不是呢?

4、製作一個軸對稱圖形

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什麼是軸對稱圖形,那你想不想自己動手來製作一個呢?在動手之前,我們先來開個小小討論會,每個小組討論這三個問題:

(1) 做什麼圖形?

(2) 選什麼工具?

(3) 怎麼分工?

好,開始!

學生討論。

你們討論出一個方案了嗎?

那就請大家各顯神通吧,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的作品最有創意。

教師巡視,要是他們時間夠的話可以請他們多做一個。要是發現做兩個的,請他們展示做的好的那個。

交流:你們做的是什麼圖形?是怎麼做的?

三、 識別軸對稱圖形

1、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麼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可以找到它。

現在就請同學們在紙上的這些圖形中找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誰上臺來說說你找到了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紫荊花:它為什麼不是呢?教師拿教鞭在螢幕上 一指,因為它裡面的圖案對摺後兩邊不能完全重合。

C:為什麼是呢?/誰有不同意見。這就說明並不一定要左右對稱才行,換個方向對摺也可以,一次折不出,就多試幾次。

2、 畫一畫。

請同學們看第二張紙,

圖上都只畫出了每個圖形的一半,你能畫出它們的另一半,使它成為一個軸對稱圖形嗎?

我們先來畫第一個。

請你說說你是怎麼畫的?還有其他畫法嗎?

第二種畫法更容易。

先觀察給出的一半圖形,確定另一半圖形的各個頂點,再連點成線比較容易。

再來畫一下第二個。

請一個學生來展示一下。

你和他一樣嗎?

四、 全課小結

好,現在我們來輕鬆一下,請同學們看這,教師表演剪紙。誰來說說我剛剛剪紙時運用了什麼知識?課後請同學們到生活中去尋找一下,看看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軸對稱圖形的知識。

你還能想到軸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作用嗎?

機動:連一連

你是怎麼判斷的?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材解析:例1教學整十數除整十數的口算。通過分彩旗情景引出算式,然後呈現小棒圖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教材呈現了兩種口算方法。例2教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重點是遷移例1掌握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和估算,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探索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及應用能力。

3.體會口算方法的多樣化,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和估算

教學難點: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題卡

教學流程:

一、複習匯入:

給小動物找家,快速口算

【設計意圖:複習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幫助學生回憶口算方法,為接下來的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1.老師手裡有80個氣球,每個同學分兩個,可以分給幾個同學?

提問:誰能列式,並說你是怎麼算的?

預設:80÷2=40(個)

因為2×40=80

所以80÷2=40

提問:誰還有不同方法?

預設:8÷2=4 80÷2=40

2.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8裡面有4個2,所以80裡面有4個20.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將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融入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探索方法

1.出示例1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提問:讀題說一說知道了什麼。

提問:誰能列式?

預設: 80÷20

提問:為什麼用除法計算?

預設:因為80裡有幾個20,就可以分給幾個班, 所以用除法計算。

提問:看著道題與80÷2有什麼不同?

預設:除數是整十數

談話:這道題又該怎麼口算呢?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板書)

2.活動:80÷20怎麼口算,先獨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指明彙報:

預設1:因為20×4=80 所以80÷20=4

預設2: 因為4個20是80,所以所以80÷20=4

談話:我們可以藉助小棒圖來理解,這裡有80根小棒,代表80面彩旗,20根為一份,80裡面有4個20,所以80除以20等於4.

4.指明說一說,同桌再說一說。

提問:還有不同方法嗎?

預設:因為8÷2=4 所以80÷20=4

追問:你是怎麼想的?我們可以把80看作幾個十?那20呢?

預設:因為8÷2=4,所以8個十除以2個十等於4

指名再說

總結:在解決這道口算時,有的同學用到了相乘法算除法,有的同學結合除法的意義來口算,你喜歡哪種方法就用哪種方法口算。由於這道題是解決問題,我們還要寫上答。

【設計意圖:藉助小棒圖理解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自主總結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總結,概括,歸納的能力。】

5.同學們利用了以前學習知識解決了新問題,這就叫學以致用,那這兩道估算題目你能夠結合以前學習的知識估算嗎?自己試一試,再和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估算的?

預設:學生獨立解決,再交流

2.83÷20≈ 80÷19≈

預設:83看成80 ,19看成20

6.同學們說的很準確,能總結一下這類題的估算方法嗎?

預設:兩位數的除法估算,一般把兩位數看作與它最接近的整十數,再用口算求出結果。

(三)自主探究

談話:剛才同學們學會了整十數除整十數的口算和估算,如果把資料增大用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你還會算嗎?請你嘗試解決學習單上的題目。

1. 學生嘗試解決

2. 學生板書

3. 集體交流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口算除法和除法估算,同學們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解決新的

問題,了不起,這句話送給大家。

【設計意圖:藉助所學的知識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培養遷移知識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書中做一做,計算接龍

2.書後72頁第1題

3.書後72頁第3題

4. .書後72頁第7題

【設計意圖:鞏固學生對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提高計算的正確性。】

五、總結

數學小史

板書:

口算除法

80÷2=4 80÷20=4 (個) 150÷30=5(個)

83÷20≈4 122 ÷30 ≈4

80 ÷19≈4 120÷28≈4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處理實驗資料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資料所表示的意義。會將實驗中所得的資料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3.理解複式統計圖的實際意義,能從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地獲取資訊。

【教學難重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資料繪製成條形統計圖。理解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以及意義,能由複式條形統計圖儘可能多地獲取資訊。

【教學過程】

一.計錄資料。

教師在課前要將學生分成實驗小組,提前佈置學生栽蒜苗實驗,要求學生記錄好蒜苗15天的生長情況,教師在之前要適當作記錄指導。

二、交流整理資料,並填表。

全班交流記錄資料的方法和形式,並說說從15天蒜苗生長的情況中,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活動交流,交流後,每小組記錄得資料填入統計表中。

三、製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第15天蒜苗生長情況統計圖,引導學生看圖並回答,從條形統計圖中你發現了什麼?討論得到條形統計圖的.特徵和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圖的興趣.,

2.分小組討論製圖的注意事項,要求學生理解條形統計圖縱軸和橫軸各表示什麼,一格表示多少,格子不夠怎麼辦等,提問:你認為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將本組記錄整理的資料製成條形統計圖,並展開討論、誰的蒜苗長得快等。

4.教師出示課件:小亮、小麗栽的蒜苗半個月生長情況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徵,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

四、鞏固與練習,

1.試一試第1、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在說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資料。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地獲取資訊。

2.練一練,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交流,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資訊。

3.調查雅典奧運會獲獎牌數前兩名國家獎牌情況,並繪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4.記錄你和其他4名同動前後脈搏跳動的次數,並繪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資料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的資料在附頁4中製成條形統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