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風消絳蠟》翻譯及賞析

校園 閱讀(2.75W)

“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出自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風消絳蠟》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風消絳蠟》翻譯及賞析

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

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門如晝,嬉笑遊冶。鈿車羅帕。相逢處,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唯只見、舊情衰謝。清漏移,飛蓋歸來,從舞休歌罷。

  註釋

解語花:詞牌名。相傳唐玄宗太液池中有千葉白蓮,中秋盛開,玄宗設宴賞花。群臣左右為蓮花之美歎羨不已,玄宗卻指著楊貴妃說:“那蓮花怎比得上我的解語花呢?”後人制曲,即取以為名。

上元:正月十五元宵節。

絳蠟:紅燭。

浥:沾溼。

紅蓮:指荷花燈。歐陽修《驀山溪·元夕》:“纖手染香羅,剪紅蓮滿城開遍。”

桂華:代指月亮、月光。傳說月中有桂樹,故有以桂代月。

素娥:嫦娥。

放夜:古代京城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夜弛禁,市民可歡樂通宵,稱作“放夜”。

千門:指皇宮深沉,千家萬戶。

鈿車:裝飾豪華的馬車。

飛蓋:飛車。

  參考譯文

蠟燭在風中燃燒,夜露浸溼了花燈,街市上燈光交相對映。皎潔月光照著屋瓦,淡淡的雲層散去,光彩照人的嫦娥飄然欲下。衣裳是多麼精緻素雅,南國少女個個都細腰如掐。大街小巷簫鼓喧騰,人影攢動,條條路上幽香陣陣。

不由想起當年京城的燈夜,千家萬戶張燈結綵如同白晝。姑娘們笑盈盈出門遊賞,香車上不時有人丟下羅帕。有緣相逢的地方,必是打馬相隨塵土飛灑。今年的京城想必依舊,只是我舊日的情懷已全衰謝。鐘漏輕移時間不早,趕快乘車回去吧,任憑人們去盡情歌舞玩耍。

  【譯文】

春風吹得燭淚融消,露水浸溼了花燈的籠罩,花市彩燈粉繁光焰映照。杜月的光華流溢於屋瓦。淡淡的雲縷消散,天宇空明,嫦娥翩然欲下。衣裳多麼淡雅。看南國嬌娃,腰肢苗條恰一把。鳳蕭鑼鼓喧雜,往來的人景雜沓,麝香的氣息從滿街上的女人的紅袖散發。因而想起每年的元宵節京城開放夜禁,遠望皇宮千門彩燈輝煌如同白晝,士女們嬉笑遨遊。裝飾金花的彩車裡香帕傳情。多情人相逢,自然會揚起塵埃跟在她的馬後。今年光景想必依舊,但只是我舊日的豪情已然衰朽。更漏夜色漸深,飛馳著車返回見情人,任憑歌舞直到罷休!

  【賞析

《解語花·上元》是北宋詞人周邦彥的詞作,是詞人流落他鄉,元宵節感懷故人舊事之作。詞上片寫荊南之夜,描繪了一個燈月交輝、麗人多姿的元夜歡樂場景。下片追憶京城“千門一晝”燈節歡騰的'場景,抒寫節日依舊而情懷衰謝的抑鬱之情。全詞語言精煉優美,構思巧妙,詞人借描寫當地元宵佳節的熱鬧情景和對京城節日盛況的想象,抒發了自己潦倒不得志的悲憤之情。

本篇為詞人流落他鄉,元宵節感懷故人舊事之作。全詞語言精煉優美,構思巧妙,詞人借描寫當地元宵佳節的熱鬧情景和對京城節日盛況的想象,抒發了自己潦倒不得志的悲憤之情。

上片寫荊南之夜,描繪了一個燈月交輝、麗人多姿的元夜歡樂場景。在元宵夜的燈節花市上,紅色的蠟燭、閃亮奪目的花燈發出的光芒和皎潔明亮的月光交相輝映,“花市光相射”,把天空照耀得晶瑩透亮,連月宮裡的嫦娥都想來參加人間的盛大節慶。還有那苗條美麗的楚地姑娘們,歡歌笑語,翩翩起舞,使得花市更增添了幾分熱鬧。

下片追憶京城“千門一晝”燈節歡騰的場景,抒寫節日依舊而情懷衰謝的抑鬱之情。以“因念”起句,瞬間便使“時光倒流”,開始描繪當年東京汴梁城元宵佳節的盛況。當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如晝”二字表現了當年燈節的熱鬧。“鈿車羅帕”描寫了都市的特點,與上片的“楚女纖腰”及“簫鼓”相對照,章法井然,脈絡清楚明瞭。“暗塵隨馬”寫的是夜市的繁華。詞人只用寥寥數筆描寫京城往昔的熱鬧,卻點明瞭本篇的主旨,即懷念“舊情”,讓人傷感。之後,詞人便從“年光是也”開始抒情,抒發今不如昔的人生際遇和不得志的鬱悶。“清漏移”三字,與上片的“風消”、“露浥”遙相呼應,首尾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