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校園 閱讀(1.58W)

高中的理科生正面臨著歷史學業水平考試,其實歷史這門科目知識點那麼多,我們平時需要多做模擬試題來檢測自己,考察自己讀知識點的掌握。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這是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下列哪一制度的評價?

A.推恩令 B.科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舉制

2. 某歷史探究小組在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時,在“參考文獻”中列出了以下幾篇文章(書籍):①《地理與文明之間的關係》 ②《希臘城邦制度與民主政治》 ③《寬鬆自由的社會環境與古希臘文明》 ④《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古代希臘文化》據此推斷,該研究課題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環境孕育了古希臘的政治文明

B.古希臘民主政治文明產生的條件

C.古希臘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觀念

D.古希臘政治文明與近代文明之間的關係

3.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維新變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學、接受馬克思主義,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逐步深入,思想不斷解放。其中“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是針對以下哪一幅圖片所反映的社會現實而提出的?

4.1943年蔣介石在《中國之命運》中寫道:“這些國恥(二十一條)違揹我國民的希望,有損我國民的自信,激起我國民強烈的革命要求。五四運動就是這種要求的最鮮明的表現,在國民強烈的革命要求之下,軍閥官僚的政治,只有沒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A.肯定了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B.全面揭示了五四運動發生的歷史原因

C.準確分析了抗日戰爭後中國的政局形勢

D.體現了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的政治願望.

5.右圖文字內容創作的背景是

A.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

B. 蘇聯建成社會主義社會

C.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D. 國民革命運動蓬勃興起

6.《全球通史》說:“列寧幾乎是孤身一人號召立即進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時間證明他是正確的,因為戰爭持續的越久,公眾的不滿情緒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號,半年後聽起來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號”指

A.政權轉到無產階級和貧苦農民手中 B.繼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C.推翻沙皇的專制統治 D.立即展開暴力革命鬥爭

7. 一位學者認為:“除了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體系。”並認為:“世界性的意識形態鬥爭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將是經濟流通、無止境地解決技術問題、環境問題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費者需求之滿足。”上述說法應出現於

A.巴黎公社失敗時 B.世貿組織成立時

C.世界兩極格局確立時 D.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時

8.“報紙支援這種狂熱;政府許可這種狂熱;人民不惜為它而解囊。”這是19世紀初英國媒體對鐵路興起的報道。以下歷史現象中,同時得到輿論、政府、民間幾方面支援的是

A.西歐的新航路開闢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C.中國的`新文化運動 D.鴉片戰爭後中國修建鐵路

9.據記載:1862年煙臺開埠之時,美國商人將草帽辮(製作草帽的初級產品)手工編織方法教授於當地農民,先僅限於煙臺一隅,後逐漸普及山東全省和華北一帶。中國草帽辮輸出值在1911年突破白銀1000萬輛。對這段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A.美國市場的需求促進了中國民族手工業的發展

B.山東華北一帶傳統經濟結構受到衝擊

C.一戰的爆發促進了山東地區民族手工業的發展

D.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衝擊了外國殖民者的在華勢力

10.某班歷史小組在自主學習和探究《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一課之後,對其“改變世界”的理解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認為最能體現出“改變世界”的是

A.改變了生產工具和經濟組織 B.造成了人類社會的大轉型

C.造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國際格局 D.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

11.在歷史上的某一時期,蘇聯流傳著一段笑話:美國外交代表團到蘇聯訪問,接待官員陪他們參觀“建設的偉大成就”,並且得意地說: “到了下一個五年計劃,每個蘇聯家庭都可以擁有一架私人飛機!”美國人驚訝的問:“他們要飛機幹什麼呢?”蘇聯官員說:“當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聽說列寧格勒開始供應麵包了,你可以馬上開著飛機趕去排上隊。”這一笑話主要反映了

A.蘇聯人民對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不滿 B.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的浮誇風

C.當時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D.蘇聯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12.下圖是20世紀後半期世界工業發展情況表。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國家工業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國家工業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國家工業比重 22% 27% 37% 36% 43%

據表可知,高收入國家的工業比重呈不斷下降趨勢。以下對此的解讀,比較合理的是

A.世界經濟多極化的反映 B.低收入國家工業發展水平超過發達國家

C.發達國家逐漸從工業經濟轉向知識經濟 D.低收入國家反對霸權主義取得重大成果

13.1916年1月《農商公報》記載,“濟南棉花之行情,日日變動。其原因,一方為需要供給之關係,他方為佔輸出棉花之大部分者,首日本,因之大阪行情時時變動,故濟南市場亦因之受影響焉。濟南重要之花行,有每日致電大阪詢問行情者。”這反映出

A.中國已淪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一個部分

B.中國農產品的市場價格由日本決定

C.中國近代農產品生產的商品化、專門化趨勢日益明顯

D.中國政權和海關的半殖民地化的現實狀況

14.《紅樓夢》中賈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別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諧音為“原應嘆息”;第五回中有茶名為“千紅一窟”、有酒名為“萬豔同杯”,其諧音為“千紅一哭”“萬豔同悲”。這反映了該書的創作風格為

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愛國主義 D.現代主義

15.小明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找到這樣一段材料:“水湧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教我情慘切!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書?

A.《宋詞欣賞》 B.《全漢賦》 C.《全唐詩》 D.《元曲賞析》

16.歐洲宗教改革期間,德國薩克森的一位天主教徒曾問馬丁•路德:“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階和聖禮,那麼你說,有罪的靈魂如何才能得救呢?”馬丁•路德會對他說

A.關鍵在於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與永罰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無法改變

C.只要克服私慾、回覆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D.教皇是“兩足禽獸”,人民應起來粉碎教會這個邪惡勢力

17.“大量使用了光與色的組合,使畫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霧、小舟、遠方的景物,隨著光色的變化而交相輝映,給人以特有的整體感”。這裡描述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埃斯泰克的海灣》

C.《日出印象》 D.《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18. 下列一組圖片反映了近代先進的中國人尋找“出路”的軌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上海輪船招商局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新青年

A.表現了工業化的必由之路 B.說明了民主共和的必由之路

C.探尋了近代化的發展之路 D.解決了經濟、政治與思想發展之路

19.下表所列的各種文化現象中,哪一組最具有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特徵

組號 流行語 流行服飾 文娛形式 閱讀

A 最可愛的人 列寧裝 扭秧歌 蘇聯小說

B 時間就是金錢 唐裝 看電視劇 古典文學

C 破四舊 軍裝 學唱樣板戲 毛選

D 上網 中山裝 跳交誼舞 時裝雜誌

20.從1999年我國第一艘 “神州”號宇宙飛船安全返回到2003年“神州”五號、2005年 “神州”六號飛船完成載人航行,我國的尖端科技一步一個新臺階,取得了重大突破。科技的重大突破,生動地說明 ①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 ②中國開始掀起了“向科學進軍”的熱潮 ③中國在航天技術和運載火箭技術方面,已經邁進世界先進國家行列。④對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有重要意義。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題15分;第22題14分,第23題16分,第24題15分,共60分。

21. (15分)一種政治制度的成功與失敗,都與當時社會環境的諸多因素有關。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隨著社會矛盾的日益尖銳複雜,古代東方的君主制相繼演化為君主專制。……君主專制在資訊困難的農耕時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國家的社會秩序,促進了廣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流,因此具有歷史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楊寧一《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

(1)材料中所說的“東方的君主制相繼演化為君主專制”,在中國其重要標誌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確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並結合時代背景分析這種演化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6分)

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政治制度的發展和成熟產生相應的影響。(5分)

(2)請依據17—19世紀歐美相關史實,完成下列表格。

時 期 社會經濟的發展 政治制度的主要表現

17世紀

和18世紀

西歐、北美各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興起,工場手工業蓬勃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19世紀

英國實行議會改革,法國民主共和制確立,德國建立君主立憲制

19世紀70年代以後,歐美國家相繼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它們以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形成軍事、經濟上的絕對優勢,並用暴力手段將世界最終連成一個統一體。在統一體中的中國試圖趕上這種發展的機遇,但因各種因素而沒能如願。

(3)根據材料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指出為了試圖趕上這種發展機遇的“統一體中的中國”,政治制度方面做了怎樣的嘗試?並分析嘗試失敗的主要原因。(4分)

22.(14分)在農耕文明發達的古代中國,封建城市的繁榮水平遠遠超過同時期的西歐,但在近代這種優勢逐漸喪失。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明清時期的中國城市中,人口規模超過100萬的有3個,另外還有十個左右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規模在50至100萬之間。與之相比較,封建時代的西歐,城市人口規模要小得多。……阿爾卑斯山脈以北的整個西歐地區,只有巴黎、科隆和倫敦三座人口超過5萬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業中心城市,……都不過只有兩三萬人。中國封建時代的城市發展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謂是一枝獨秀。

——張冠增《中世紀西歐城市的商業壟斷》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農耕文明發達的明清時期城市發展“一枝獨秀”的原因。(6分)

材料二 西方學者比較中世紀的中國和西方的城市後認為:中國城市處於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審判上表現出隨意性。相比之下,歐洲的城市則更為自治和獨立。大多數城市都有憲章和民法法典保護公民的法律權利。歐洲城市中的商業影響也要強大得多。而中國城市工商業中,國家起了主導作用,諸如國家制鐵廠和皇家陶瓷廠(官窯),食鹽貿易的許可證制度等等。

——A•麥迪森《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

(2)儘管中世紀的西歐城市發展水平遠遠不及中國,但已經出現了推動這一局面發生變化的因素,請依據材料二中國與西方城市發展狀況來概括說明這一觀點。(4分)

材料三《19世紀西歐主要國家與中國城市和農村人口統計表》

國 家 總人口(單位:萬人) 農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國(1851年) 約1800 48% 52%

法國(1851年) 約 3600 75% 25%

中國(1851年) 約43200 89% 11%

(3)材料三反映了什麼現象?說明了什麼本質問題?(4分)

23.(16分)在人類思想的“軸心時代”(德國思想家亞斯貝爾斯語),東西方的文明舞臺上幾乎同時出現了兩位“燈塔式”的大思想家,即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和中國先秦時期的孔子。前者開創了西方哲學史上理性倫理學的先河,是西方文明的奠基者之一;後者是中國兩千多年正統思想——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作為人類文明的導師,兩位思想家的共同點很多,但其思想的可比性主要體現在:對於理想社會秩序的尋求,這是他們思想的出發點。蘇格拉底尋求的是雅典城邦中充滿人的民主和正義的德性社會,孔子想構建針對統治秩序中的等差有別、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

請回答:

(1)時代的變革會催生各種思想的產生。蘇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變革時代,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其思想產生的社會背景。(4分)

(2)兩位思想家以探尋理想社會秩序為出發點,探討的共同問題是什麼?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他們思想主張的核心。(4分)

(3)蘇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經歷了“批判——繼承——發展”的歷程,結合史實回答:

A.從“發展”的角度看,蘇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樣被髮揚光大的?(4分)

B.從“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擊的事件是什麼?為什麼?(3分)

(4)作為東西方兩位“燈塔式”偉大思想家,他們的思想在今天有什麼借鑑意義?(1分)

24.(15分)科技發展史表明,受國家政治和經濟因素的影響,科技發展呈現出曲折性和不平衡性,即有低谷,也有高潮,且中心地區也在不斷變遷。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材料一 英國著名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在公元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中國曾保持令西方望塵莫及的科學技術水平,那時中國的發明和發現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這一點可以毫不費力地加以證明。……但16世紀以後,歐洲誕生了近代科學,中國的文明卻沒有能夠產生與歐洲相似的近代科學。”如下表:

年代 科技發明

(件) 中 國 世界其他國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據材料一回答,以 16世紀為界中國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發生了什麼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16世紀以後中西科技地位變化的原因。(7分)

材料二 從15世紀到今天,科技巨匠輩出,從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頓、瓦特,再到愛迪生、愛因斯坦、比爾•蓋茨,世界科技發展中心地點最終來到了美國,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先驅動力正掌握在他們手中。

——《面向21世紀的科技》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愛迪生、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的突出貢獻。(3分)

材料三 二戰期間和戰後的新興科學技術

時間 國家 新科學技術 時間 國家 新科學技術

1945 美國 原子彈爆炸 1969 美國 “阿波羅11號”登月

1946 美國 電子計算機誕生 1972 美國 重組DNA生物基因工程成功

1947 美國 電晶體問世 1977 美國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投入使用

1954 蘇聯 第一座核電站建成 1981 美國 第一架太空梭升空

1957 蘇聯 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 1997 英國 利用體細胞培養克隆羊“多利”成功

1960 美國 鐳射器出現 1999 美國 首次成功製造出人工DNA分子

(3)從材料二、三我們不難看出世界科技中心來到了美國,請分析說明這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4分)

(4)綜上所述,你得到什麼認識?(1分)

  高中歷史學業水平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D  2.D 3.C 4.A 5.A 6.A 7.D 8.A 9.B 10.B

11.D 12.C 13 .A 14.A 15.D 16 .A 17 .C 18.C 19 .A 20.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21題15分,第22題14分,第23題16分,第24題15分,共60分。

21.(1)合理性和必然性:宗法制、分封制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長期戰亂,人民渴望統一,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障;封建自給自足自然的個體小農經濟的興起和發展的需要;鞏固國家統一,加強對人民的控制的需要;法家思想的影響;廣大疆域內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的需要。(6分,答出三點即可)

(2)17世紀和18世紀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現:英國首創君主立憲制;美國建立起近代的民主共和制度;西方的代議制民主逐漸形成,政黨政治開始出現。(3分)

19世紀的社會經濟發展:歐美各國的工業革命展開和完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2分)

(3)資產階級領導了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試圖在中國確立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兩次運動由於發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充分,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2分)

22.(1)原因:政治上,國家統一,政治穩定,中央集權制度提供保障。經濟上,農業、手工業、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宋元時期城市發展奠定了基礎。(6分)

(2)中國:城市發展缺乏法律保護;官營手工業壟斷;國家實行專賣制度。(2分)

西方:城市自制權利較充分;以立法推動城市化程序;商業影響較大;(2分)

(3)現象:中國的城市化水平低於西方國家,且與西方差距較大;反映了工業文明對城市化的推動作用遠遠強於農業文明。(4分)

23.(1)背景,①中國: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諸侯爭霸;社會矛盾突出。雅典:③民主政治發展,但世風日下;④商品經濟發展,人們追求自我價值。(4分)

(2)共同問題:①都注重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主張:③孔子提出“仁”,要求“仁者愛人”。提出“禮”,要求“克己復禮”。 ④蘇格拉底提出認識你自己,知識即美德。(4分)

(3)A:①繼蘇格拉底、柏拉圖之後亞里士多德使哲學成為了一門科學;②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宣揚人性、人文主義;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權威、擺脫教會束縛;④啟蒙運動提倡獨立思考的理性精神,反封建,提倡自由平等。(4分)

B:新文化運動。(1分)①運動的目標直指封建禮教,豎起了“打到孔家店”的大旗;②徹底批判了儒家思想,動搖了傳統禮教的統治地位。(2分)

(4)堅持以人為本,重視道德修養,調節人際關係,構建和諧社會等(1分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24.(1)變化:由世界領先到逐漸落後於西方。(1分) 原因:①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阻礙;②君主專制制度的束縛;③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文化專制政策、閉關鎖國政策;④重人倫、輕自然的文化傳統。(3分)

歐洲:①歐洲資本主義興起,為近代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基礎;②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發展和科技進步開闢道路;③人文主義和理性精神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近代科技迅速發展。(3分)

(2)①愛迪生:一系列電器的發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②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世界;③比爾•蓋茨:計算機軟體的開發利用,推動人類進入“資訊時代”。 (3分)

(3)影響:美國利用科技發展經濟,鞏固了世界霸主地位,推動了世界格局的變化;為了爭霸世界,利用科技展開軍備競賽,造成世界局勢動盪;便於美國吸引各國人才;刺激了科技競爭和發展。(4分,答出兩點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