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則》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4W)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則》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則》教學反思1

幾乎花了一週時間,總算把《論語十二則》講完了。我估計學生的學習也只是停留在文章的背誦、字詞的解釋上面。怎樣把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精髓吸收並運用到學習和生活中去,確實是一個難點。在課堂上,我在講每一則時,儘量讓學生聯絡自己的學習實際談談體會,如文章中談到的學習複習法、學思結合法在大家的學習中是否在運用,如果還沒用,是否現在可以去嘗試一下等。

在這十二則言論中,對個人的道德修養方面也談論的很多:寬以待人、誠實守信、安貧樂道等,在講這些道理時,我儘量穿插一些故事在裡面,但總感覺自己知道的太少,都是一些舊故事,學生聽得興趣不大,讓他們自己說,卻又開不了口。語文教學中,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讓學生能開口說,且會說,不是一日之功。總之,《論語》是講完了,怎樣學以致用,還是盲點,程子曾說:“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但願我們的學生讀了,能有一點點收穫。

七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二則》教學反思2

《論語》十二章所談及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品德修養於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是終生的,永久受益的。特別是讓學生領會“學而時習之”“吾日三省吾身”“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學則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名句的含義。為什麼我們學習沒興趣,因為我們沒有“學而時習之”,為什麼我們犯錯誤,因為我們沒有“三省吾身”,為什麼不們迷茫,因為我們“學而不思”讀死書。

課後,學生思考並討論:你認為孔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各討論組紛紛回答孔子是“一代聖人”,“聖人”“先師”“至聖先師”等等,其中一個小組提出問題:老師,我們不是常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嗎?孔子被後人尊為“至聖先師”,他的言行是航標,是規矩。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是無可非議的。但孔子也不是完人,我們認為他太過於注重仁德,而沒有了個性。如果一個人完全按孔子的言行做人做事,會不會出現一種現象:人,不再有他獨特的.個性呢?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最後告訴學生,我們要做到:以自己的志向為起點,以孔子的言行為航標,以自己的勤奮為主力,以自己的個性為助力,以自己的目標為終點。任何個性張揚都必須遵循“度”的原則,超越了“度”便不稱其為個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