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通用10篇)

校園 閱讀(1.49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通用10篇)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每位乘積不滿十),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本單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範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並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本單元的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著,編排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

本單元加強了“解決問題”的教學。首先,把計算內容都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探討計算方法。然後,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絡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並且,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

第三課時

綜合練習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四第6、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過估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澱數學意識;人人蔘與口算,使學生佯稱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6題。

比一比,那組摘得多?

2、練習十四第9題:奪紅旗小遊戲。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請優勝組代表說一說你怎樣估算的。

3、練習十四第12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二、估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統計表,提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小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資料,估算結果。

(3)全班交流。

3、練習十四第11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組織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哪些收穫?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較為複雜的綜合性題目。

教學重點:

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教學難點: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他們交的錢數夠嗎?

3、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完成。

4、組織學生交流演算法。

三、第8題

1、出示圖片,創設情境

2、提出問題:怎樣租車划算?

3、學生討論:應該怎樣做?

4、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先作成表格樣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說說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再比較那種方案划算。

四、小結: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 還需要在什麼地方改進?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並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先認真觀察圖片及表格,從中獲得資訊,並明白其中的.含義。

認真思考找出解題方法,並獨立完成。

與同伴進行交流。

學生先看圖,從中獲取數學資訊。

獨立思考後與同伴交流怎樣計算

先算出需要幾輛大車幾輛小車,然後再比較哪一種划算。

學生互相說一說,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練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學生回顧上兩節課學習的內容。

2、開火車的形式進行口算練習:

50×1070×2040×40500×70600×80

選擇一部分題目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口算的。

3、聽算練習:

40×1030×2030×50300×10300×80

4、估算:

42×1168×1032×47

四人小組互相說說是怎樣估算的?有多少種估算的方法?

二、解決問題:

1、養一張蠶需要桑葉約600千克,可產繭約50千克。

(1)小明家養了4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2)張村共養40張蠶,可產繭多少千克?需要桑葉多少千克?

學生仔細讀題,理解題目意思,並弄明白兩個問題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體講評。

2、果園裡有28行橘子樹,每行32棵。果園裡大約有多少棵果樹?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還是準確的值?該怎樣解決?學生獨立完成。

三、綜合練習:

1、獨立完成練習十四第5、6題,比一比,誰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得最好。

2、分組進行“奪紅旗”比賽(練習十四第9題)

3、合作完成練習十四第10、12題。集體講評。

四、學習:

教學反思: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4

教學內容:

教科書p6-7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 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鞏固整十、整百、整千數及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計算題。

1、做p6的第1題:限時完成,集體訂正。

2、做p6的第3題:先獨立做,然後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鼓勵學生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交流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做p6的第2題,獨立解答第一問後,組織學生交流,然後提出“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做p6的第4題,可先讓學生獨立解決這四個問題,然後對前三個問題先反饋;最後組織學生研究第4個問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應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購買方案。

3、做p7的6、7題。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5

教學內容:

教材第44-45頁練習九7-12題

教學目標:

1、鞏固複習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紅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基礎知識練習。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學生們完成後,選兩行學生按順序每人一題訂正結果,教師要統計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有錯誤的學生要讓其說出是哪道題錯了,教師給予板書,幫助學生改正。通過練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問題,能夠從中瞭解到好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計算更準確、更迅速。

3、老師選兩個學生當代表到前面比賽,其他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學生按箭頭的順序分別把答案寫在題目的兩邊,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奪得小紅旗。

讓學生一起訂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對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圖快,做的題不正確,是得不到紅旗的)

二、探究新知

1、運用口算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44頁的'第7題,這是一道圖文結合的題。引導學生認真看題中的文字,還要認真觀察圖,看圖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資訊。說一說,你從題中都知道了什麼。

老師引導學生想

(1)題中讓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2)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哪些資料資訊?

(3)在充分分析題意之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解答過程,訂正結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紅家的蠶子可產蠶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蠶子可產繭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繭能賣900元錢。

2、小象出生後,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後這頭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題需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資訊資料。學生之間互相訂正,互相補充。

(2)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後這頭大象重4100千克。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2、小明要買12本書,每本書19元,小明大約要帶多少元錢?

3、教材第45頁的第10題。

四、思維訓練

1、不計算,把估算結果寫在括號裡。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組裝19輛自行車,9月份大約共組裝多少輛自行車?

3、海龜出生後,體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後它的體重將增加到4080克。小海龜剛出生時有多少克?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在練習中使學生鞏固複習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學生能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尤其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總結出了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量關係:單價x數量=總價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讓學生掌握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

教具準備:

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投影出示第4題:

2、問:你能說一說口算時是怎樣想的?

學生口算

3、比一比,誰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題)

學生比一比誰算的快並說一說口算的過程

(二)綜合練習

1、要求學生完成第5題。

你說出口算的過程嗎?

學生表述口算的`過程(多名學生說一說)。

2、觀察這道題你發現了什麼特點?

學生先填空後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三)提高練習

1、要求學生完成第6、7題。(學生在書中完成第6、7題,說一說解題的思路。)

①第6題要教會學生如何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

②做7題時先讓生讀題,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

引導學生跳出常規思維進行創新

164=4(元),理由:買3送1相當於買4少收16元,則平均每棵少收4元。

2、小結。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材41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1、體驗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多種口算方法。

2、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練習

30×320×620×413×32×4200×49×50120×240×72×323×2400×2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1頁例1.

出示例1.觀察,你知道了哪些資訊?跟同伴說一說。

師:要求3筐草莓有多少盒,也就是求3個15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生回答,教師板書:15×3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30+15=45。

方法二:根據豎式計算的方法,想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十位上的數1和3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上來1個十,就是4個十,口算結果是45.

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歸納總結並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平價,方便全體學生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過程。

教師:想一想,150×3=

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小結: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看,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與一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算出結果;還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即先口算幾百幾十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再在後面添一個0。

2、學習教材第42頁例2。

出示例2

師:觀察圖,你從中知道哪些資訊?跟同伴說一說。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6×10。

教師: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口算10×6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六九五十四“求出9個6是多少由於算式中要求的是10個6是多少,因此,還要再加上一個6

列式解答:6×10=60(個)

答:10盒有60個。

室:要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呢?

生答,師板書:12×20

教師: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彙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學生總結口算方法,老師板書。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後再用12與2相乘得積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個)

答:20盒有240個。

3、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後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教師提問: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學過的題有什麼區別?引導學習探究計算方法,根據前面學習的經驗,你能說一說你想怎麼計算它們的結果嗎?(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後在教材上完成)

教師板書小結。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70×40300×430×7024×2019×1014×2040×70050×50

2、送水的'叔叔騎三輪車每分鐘大約行 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時送水,他每天大約行多少千米?

四、思維訓練

1、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支8角鵝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元?(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元?

2、動腦筋。

()×30=90040×()=200080×()=32000

板書設計: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先用表內乘法把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相乘,再看

兩個因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 乘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教學反思:

在水果超市的情境中,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在複習整十數乘一位數和表內乘法的基礎上,學生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礎上知識遷移,自主探索幾百幾十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幾百幾十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在對比中總結出方法。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8

一、設計思想

口算乘法是“多位數乘一位數”這一單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礎、最關鍵的部分。教材從兒童遊樂園的情境圖入手,引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目的是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乘法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標準》提倡演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二、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

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

2、口算乘法的組成部分:

口算乘法分位兩塊內容:教材第68頁的兒童遊樂園的情境圖,從實際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由小精靈向學生提問:“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使學生體會到他們要學習的內容來自現實生活。

第69頁例1分為兩個小題,第一小題是從表內乘法的計算2×9擴充套件到 計算2×10,第二小題是任意的整十數乘一位數。

3、口算乘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法和萬以內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的,為以後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打下紮實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機械地教學更使學生厭煩,這是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教師要注重適當的創設一些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是他們感到學習數學是有趣的。本課學習是在學生熟練掌握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師除了要幫助學生鞏固表內乘法的知識,還要注意溝通本課新知與表內乘法的聯絡,引導學生把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轉化成表內乘法來計算。教學時,讓學生在9乘幾的基礎上計算10乘幾,再由10乘幾推出幾十、幾百的數乘一位數,這樣學生就能夠發現和得出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的計算規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

四、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能正確口算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

數學思考方面: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

解決問題方面: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方面:對計算以及相關實際問題是否感興趣,是否樂於與同學相互合作並積極進行交流。

五、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難點都是掌握整十數、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六、 教學策略與手段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畫的內容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探索,以合作的方式總結出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法的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主生和形成的過程。

七、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背誦表內乘法表。

教師準備:教材第68頁的主題圖、第69頁例1的兩幅插圖。

八、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孕伏鋪墊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所學知識。

⑴ 組織學生聽算練習。

6×4 9×3 5×3 9×7 8×5 7×5 4×8 6×8 ……

(教師報題,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直接寫答案,再集體訂正。)

⑵ 組織學生口答練習。

①6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50是幾個十?

②8個百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1200是幾個百?

【設計意圖:通過舊知的複習,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必要的鋪墊。】

二、合作學習,探討演算法

1. 教學主題圖。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遊樂場玩,高興嗎?

⑴出示第68頁主題圖。

誰能說說你從圖中都看到了什麼?(指名彙報)

學生彙報觀察到的資訊:圖上有很多遊樂設施,有遊樂專案價目表…..

你都玩過什麼遊戲?

⑵你能提出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想好後在小組內交流,並說說怎樣列式解決你提出的問題。

(小組合作交流,再指名彙報)

⑶哪些算式是你會計算的?把你會計算的算出來。

學生計算出會算的算式結果。觀察不會計算的算式。

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學生讀課題,瞭解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激發其探索的慾望。】

2.教學例1。

⑴出示例1中的圖⑴及題⑴。

從圖和題中你瞭解了哪些數學資訊?

(坐旋轉木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錢?10人要多少錢?)

你能列式解答這兩個問題嗎?你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把你的演算法在小組內說一說。

(指名彙報)

學生列式算式,並在小組內交流演算法。

全班交流,說說你的演算法。

甲:2×9=18 想9個2的和是18。

2×10=20 想9個2再加1個2就是10個2,18加2等於20。

乙:10個2相加是20。

丙:也可以把2×10看成2個10,2個10相加等於20。

⑵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第1題第一行。

巡視、指導。

指名彙報,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⑶出示例1中的圖⑵及題⑵。

坐碰碰車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錢?

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誰能列式解答這道題?

你是怎樣想的?想好後在小組內交流。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計算。指名彙報演算法。

⑷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第二行。巡視指導。

指名彙報,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的方法與想法,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養成與別人合作與交流的習慣。】

3.小結

誰能說說怎樣計算整十數乘一位數?

誰能說說整百數、整千數乘一位數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歸納演算法。

【設計意圖:探討發現知識之間的規律,並運用規律進行學習。】

三、學習效果測評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三行。

巡視、指導。

指名彙報,說說你是怎樣想出來。

2. 指導學生完成第69頁“做一做”。

20×7= 200×7= 2000×7=

巡視、指導。

集體訂正。

說說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3、下面我們再回到遊樂場去邊玩邊算吧:

(1)乘激流勇進每人6元,10人要多少錢?20人呢?

(2)乘登月火箭每人8元,30人要多少錢?

(3)坐過山車要10元,10人要多少錢?

可以讓學生1人提問,其他人回答。

4.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五第2、3題。

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怎樣列式解答?做完後和同桌交流解答方法。

批名彙報。

【設計意圖:重視思維訓練和思考方法的有機滲透。通過練習,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

九、板書設計

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

例1 2×9=18 做一做 20×7=

2×10=20 200×7=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的過程,能比較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

2、學會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演繹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的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髮現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的規律,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口算競賽。

40×4=60×5=300×7=200×8=

6×200=3×800=3×30=4×50=

(2)搶答。

(1)3個十是()?30是()個十?

(2)300是()個百?60是()十?

(3)9個十是()?3個30是()?

二、匯入新課。

剛才口算的這些題目是我們以前學習過的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內容,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要運用這些知識來學習新的內容——口算乘法。(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複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

二、探究新知。(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相信同學們都喜歡吃草莓,我們知道每箱裝15盒草莓,買3箱,那麼3箱草莓有多少盒?

生:可以列式為15×3。

師:那麼哪位同學知道應該怎樣計算呢?

生1:我可以分步計算,10×3=30,5×3=15,30+15=45。

生2:我可以列豎式計算。

師: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150×3該怎樣計算呢?

(2)師:橙子每盒6個,10盒有多少個?

生1:可以列式為6×10。

生2:6×9=54,54+6=60。所以一共有60個橙子。

師:蘋果每盒12個,20盒有多少個呢?

生3:可以列式為12×20。

生4:12×2=24,24×10=240。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指名說說:已知郵遞員叔叔每天可以送出300份報紙,若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1)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00×10。

(2)口算上面算式的結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彙報口算方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

300×10

A.300×9+300=2700+300=3000

100×10×3=1000×3=3000

B.因為10個100是1000,所以10個300是3000,

則300×10=3000(份)

C.300×10先算3×1=3,接著在3的末尾添上3個0。

所以300×10=3000(份)

……

教師點評每一種方法,強化學生對口算方法和過程的瞭解。同時,用點評的方式給學生以表揚、鼓勵,增強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信心。

2、用

你喜歡的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郵遞員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要送多少封信?

(1)學生獨立解答。

(2)彙報口算方法,你怎麼口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出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主交流獲取新知識,理解新知識。

小組討論:比較兩種方法,哪種口算方法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由總結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四、鞏固應用:

1、做一做。

(1)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訂正。(結合訂正過程,選擇兩、三道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2、生活應用:

小明買20枚8角的郵票和30枚6角的郵票。一共多少元?

【設計意圖】:用遊戲的方式鞏固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課後拓展。

1、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枝8角的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錢?

(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錢?

2、動腦筋。

()×30=90040×()=2000

80×()=320005×()=300

六、課堂小結。

談談你這節課的收穫。

1、學生自由彙報收穫?

2、全體師生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複述一遍。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算理。

口算乘法練習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42頁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索並掌握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演算法探究的過程,體驗演算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突破方法探討分析,實際應用。

難點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突破方法自主學習,探討交流。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探索發現。學法小組交流,歸納應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複習匯入

課件出示題目。

3×11=2×13=4×12=16×2=

7×12=6×10=20×5=10×10=

組織學生先獨立計算,再指名彙報。

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

探究新知

教學教材第42頁例2。

課件出示情境圖。

1.教學教材例2第(1)題。

提問:橙子每盒6個,要求10盒有多少個。該怎麼列算式?結果怎麼求?

組織學生觀察情境圖,互相交流討論。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根據回答情況引導學生寫出下列算式:

6×9=54

54+6=60

6×10=60

出示教材第42頁例2第(1)題下面的4個算式題。提問:觀察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做題並觀察,然後分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2.教學教材例2第(2)題。

要求學生觀察情境圖,互相交流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指名彙報。

指導學生將例1和例2第(1)題中的方法結合起來解答下面的小題。可採取以下步驟:

(1)整十的數怎麼做?(去掉0,20變成了2)

(2)12×2時,應該怎麼做?(12分解成10和2)

(3)列出算式並計算出結果。(2×10=20,2×2=4)

(4)兩者相加得多少?(20+4=24)

(5)最後怎麼辦?(末端去掉幾個0就添上幾個0,結果為240)

3. 小結計算方法。

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小組派代表彙報,全班評議。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方法:口算一位數或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時,可以先忽略整十、整百數後面的0,用整十、整百數前面的數乘一位數或兩位數,再在積的末尾加上與整十、整百數末尾相同個數的0。

鞏固練習

教材第42頁“做一做”。

組織學生先獨立完成,完成後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課後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掌握了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嗎?在課後,大家還要勤加練習哦!

板書設計

6×10=60

10=1+9 6×9=54 54+6=60

12×20=240

12×2=24 24×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