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語文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

校園 閱讀(1.84W)

1教學目標

 國中語文次北固山下課堂實錄

1,有感情的朗讀並熟練背誦兩首詩歌

2,理解詩歌的內容,領悟名句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3,把握詩歌的意境,並體會詩人在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情分析

基礎一般,但比較配合老師

3重點難點

1,背誦兩首詩歌

2,分析詩歌中所包含的生活哲理

3,分析作者在詩歌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

匯入新課

同學們國小時候學過李白的《靜夜思》,大家還記得吧?(請同學齊聲背誦

該詩)詩歌體現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思鄉之情)

古時候通訊、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思鄉之情。許多詩人將這種思鄉的感情傾瀉於筆端,留下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佳句,而鄉愁也成為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兩首關於鄉愁的詩詞。

活動2【活動】學習《次北固山下》

(一)簡單介紹作者

王灣,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間(712~713)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王灣“詞翰早著”,《全唐詩》存詩十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是詩人中進士次年出遊吳地(今蘇州一帶)時,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所作。當時正值冬盡春來,旭日初昇,詩人面對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時光流逝,油然而生思鄉愁緒。

(二)聽名家誦讀,感受語言之美並正音,注意朗讀節奏。

(三)學生自由朗誦詩歌

(四)理解詩題“次北固山下”的意思

提示:次,停泊的意思,詩題即停泊在北固山下,點明詩歌的內容是寫人

旅途中,詩歌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

(五)理解詩歌主題,品味詩歌語言(該環節由老師邊讀詩邊講解,並與學生互

動學習)

活動3【講授】理解詩歌主題,品味詩歌語言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作者乘著一葉扁舟在綠水中前進,他要駛向青山,而思緒已飄向青山之外遙

遠的客路。在這裡,詩人為什麼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提示:“客路”即驛道,在青山之外,表明船到鎮江後,詩人還要乘驛車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章法上引出尾聯“鄉書何處達”, 表達自己羈旅思鄉的感情。兩句詩表現了詩人一種迫切的行舟心情。)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春到江南,雪消雨降,因而江水上漲,高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線也就開闊了。和順的風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掛著。

這句詩描寫了怎樣的情景?為什麼說“風正”呢?

(這裡的“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

“懸”是端直高掛的樣子。“風正”,包含著一種溫和的意思,是說風從正面吹過來,而且很平正,很快速。風不是很猛烈,很溫順,所以帆便端直高掛了。)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東方碧空與海水相接處“生”了出來,在舊年還未消盡之時,春意的闖入,必將趕走嚴冬。

這句詩被前人評價為“形容景物,絕妙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提示:①這一句煉字煉句極見功夫。 作者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了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語言上煉字煉句)

②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散黑暗;江春在舊年將盡時闖入人間,將趕走嚴冬。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活動4【講授】小結

整首詩籠罩著淡淡的鄉愁情緒,但又哀而不傷,明朗而又深沉,其中包含著自然的理趣。請同學們再次齊讀品味。

同樣是寫鄉愁的詩詞,《次北固山下》寫得明朗而又深沉,那《天淨沙秋思》帶給我們的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滋味呢?我們進入詩歌來品味品味。

活動5【作業】背誦

背誦

次北固山下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次北固山下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匯入新課

同學們國小時候學過李白的《靜夜思》,大家還記得吧?(請同學齊聲背誦

該詩)詩歌體現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感情呢?(思鄉之情)

古時候通訊、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思鄉之情。許多詩人將這種思鄉的感情傾瀉於筆端,留下了許許多多流傳千古的佳句,而鄉愁也成為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那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兩首關於鄉愁的詩詞。

活動2【活動】學習《次北固山下》

(一)簡單介紹作者

王灣,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玄宗先天年間(712~713)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王灣“詞翰早著”,《全唐詩》存詩十首,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這首詩是詩人中進士次年出遊吳地(今蘇州一帶)時,在沿江東行途中泊舟於江蘇鎮江北固山下時所作。當時正值冬盡春來,旭日初昇,詩人面對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時光流逝,油然而生思鄉愁緒。

(二)聽名家誦讀,感受語言之美並正音,注意朗讀節奏。

(三)學生自由朗誦詩歌

(四)理解詩題“次北固山下”的意思

提示:次,停泊的意思,詩題即停泊在北固山下,點明詩歌的內容是寫人在

旅途中,詩歌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

(五)理解詩歌主題,品味詩歌語言(該環節由老師邊讀詩邊講解,並與學生互

動學習)

活動3【講授】理解詩歌主題,品味詩歌語言

1,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作者乘著一葉扁舟在綠水中前進,他要駛向青山,而思緒已飄向青山之外遙

遠的客路。在這裡,詩人為什麼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

(提示:“客路”即驛道,在青山之外,表明船到鎮江後,詩人還要乘驛車到其他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章法上引出尾聯“鄉書何處達”, 表達自己羈旅思鄉的感情。兩句詩表現了詩人一種迫切的行舟心情。)

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春到江南,雪消雨降,因而江水上漲,高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線也就開闊了。和順的風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掛著。

這句詩描寫了怎樣的情景?為什麼說“風正”呢?

(這裡的“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與岸齊平,船上人視野也因之開闊。

“懸”是端直高掛的樣子。“風正”,包含著一種溫和的意思,是說風從正面吹過來,而且很平正,很快速。風不是很猛烈,很溫順,所以帆便端直高掛了。)

3,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東方碧空與海水相接處“生”了出來,在舊年還未消盡之時,春意的闖入,必將趕走嚴冬。

這句詩被前人評價為“形容景物,絕妙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提示:①這一句煉字煉句極見功夫。 作者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了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語言上煉字煉句)

②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散黑暗;江春在舊年將盡時闖入人間,將趕走嚴冬。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活動4【講授】小結

整首詩籠罩著淡淡的鄉愁情緒,但又哀而不傷,明朗而又深沉,其中包含著自然的理趣。請同學們再次齊讀品味。

同樣是寫鄉愁的詩詞,《次北固山下》寫得明朗而又深沉,那《天淨沙秋思》帶給我們的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滋味呢?我們進入詩歌來品味品味。

活動5【作業】背誦

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