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總結

校園 閱讀(1.98W)

生物學的重要性:一是農學、林學、環境科學等的基礎;二是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等離不開生物學的發展和應用。

七年級上冊的生物知識點總結

科學探究方法:觀察、調查、收集和分析、探究、實驗。

觀察:有明確的目的、要全面、細緻和實事求是、及時的記錄、積極思考、成果交流。

調查:有明確的目的和物件、制定合理的方案(必要時選取一部分調查物件作為樣本)、如實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必要時用數學統計方法)。主要有普查、重點調查和抽樣調查。

探究: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驗)實驗變數:光照(明和暗兩種對照環境)。

生物的特徵: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植物光和作用、動物捕獵);2、生物能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體內產生的廢物(出汗、呼氣、排尿、植物落葉等);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應激性:含修草、變色龍、向陽性、向水性、背地性、雨後春筍等);5、生物能生長(雞長大)和繁殖(蛋生雞);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細胞構成;7、生物能遺傳(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龍生龍、鳳生鳳)。

區別生物與非生物:同時具備七大生物特徵者為生物。

生物分類: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分為植物、動物和其它生物;按照生活環境,分為水生和陸生;按照用途分為作物、家禽(雞、鴨、鵝)家畜(羊、豬、狗等)、寵物等。

生物圈:包括大氣圈底部(會飛的昆蟲、鳥類及細菌等微生物)、水圈大部(多在150米內)、岩石圈表面(人類及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總厚20千米。人類的活動可以到達生物圈的各個圈層。

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一定的生存空間。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一是陽光、溫度、空氣、水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對生物的影響(捕食關係、競爭關係、合作關係、共生關係、寄生關係)。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任何生物對環境都表現出相應的適應性(普遍性),但又具有一定的相對性(任何生物都有天敵)。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好處(柳杉吸收有毒氣體、森林增加空氣溼度),壞處(老鼠破壞莊稼)。

生態系統: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一片草原、一條河、一個湖泊等)。

生態系統必須有:生物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陽光、空氣和水)。

生產者:植物。自己製造有機物供自己和其他生物使用。

消費者: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物。

分解者:細菌和真菌。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物質,供植物吸收利用。

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之間的關係:相互依存

食物鏈: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吃與被吃的關係形成了食物鏈。食物鏈中只表示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關係,沒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箭頭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食物網:多條食物鏈交錯連線形成食物網。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隨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生態系統的特性: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即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物種的數量在一般情況下不會無限增多和無限減少,而是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它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當人為對它進行干預時,它將很難恢復。人類排放的有毒物質會隨著食物鏈不斷的積累,越到後面中毒越深

七大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綠色水庫”,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方面有重要作用,物種最複雜)、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溼地生態系統(沼澤)、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七大生態系統相互關聯。(閱讀課本31頁)

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許多是全球性的。

顯微鏡的結構:光學部分(目鏡、物鏡、反光鏡)和機械部分(其它)。反光鏡有兩面,一面平面鏡(外界光線明時用),一面凹面鏡(外界光線暗時用)。遮光器(即光圈),暗時用大光圈,明時用小光圈

顯微鏡的使用:

1、取鏡(右手握鏡臂,左手託鏡座)和安放。

2、對光:物鏡、反光鏡同時對準通光孔。看到圓形的白亮視野時即可。

3、觀察:(標本放在顯微鏡上)、壓(用壓片夾壓住標本正對通光孔)、(轉粗準焦螺旋,降鏡筒,眼睛側視)、(看目鏡內,逆時針轉粗準焦螺旋)、調(轉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物象移動方向與玻片移動方向相反)。

4、清潔收鏡:用擦鏡紙擦目鏡和物鏡。

掌握概念和理論方面的知識點是生物學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生物,小編蒐集了這篇人教版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講解,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藻類

單細胞藻類(衣藻)、多細胞藻類(水綿);淡水藻類(衣藻、水綿)、海洋藻類(海帶、紫菜、石花菜);生活環境:多水中,少在陰溼陸地上;特點:全身都進行光合作用和吸收水和無機鹽,無根、莖、葉的分化。作用:釋放百分之九十的;魚類餌料;食用;藥用。

苔蘚類

生活環境:潮溼的陸地;特點:有莖和葉,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根為假根;作用:空氣汙染的指示植物(葉只有一層細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從背、腹兩面入侵,使苔蘚類的生存受到威脅。)

蕨類

生活環境:森林或山野的潮溼環境;特點:具根、莖、葉,且有專門的輸導組織;生殖:孢子生殖;作用:兩億年前的蕨類植物滅絕形成;藥用(卷柏、貫眾);飼料(滿江紅)。

種子植物

種子的結構:種皮(保護胚)和(胚芽、胚軸、胚根、子葉、胚乳)。

胚:將發育成新的植株。果實的結構:果皮和種子構成。

分類:1、單子葉植物(只有一片子葉,如玉米)和雙子葉植物(有兩片子葉,如大豆、花生);

2、裸子植物(種子果皮包被,如鬆、杉、柏、銀杏、蘇鐵)和被子植物(種子有果皮包被,如桃、玉米)。

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

種子萌發需要的自身條件有生命的、過了休眠期的,胚是活的且完整的。

種子萌發的過程:1、吸水,子葉將營養物質轉運給胚芽、胚軸和胚根;2、胚根突破種皮,形成根;3、胚軸伸長;4、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幼根的生長原因:1、分生區不斷產生新細胞,使細胞數量增多;2、伸長區細胞體積不斷增大

根尖四區:1、根冠:保護;2、分生區;3、伸長區(長得最快);4、成熟區(具根毛,增大吸收水和無機鹽的面積)。

芽:尚未發育的枝、花或花序的雛體。芽中有分生組織

植物生長常見的三種無機鹽:N、P、K。

N使枝葉茂盛,缺時植株矮小,葉發黃(嚴重時呈淡棕色);過量時易患病,葉柔、產量低。(尿素、硝酸氨、氯化氨等)。

P:促進幼苗發育、花的開放、果實、種子的早熟,缺時植株矮子,葉呈暗綠色,並出現紫色,過時浪費。(普鈣)

K使莖杆健壯,促進澱粉形成;缺時易倒伏,葉邊緣呈褐色,並漸枯焦。(草木灰、氯化鉀)。

完全花結構:花托、花萼、花瓣(招引昆蟲傳粉)、花蕊(雌蕊、雄蕊)。

雌蕊結構有:柱頭、花柱、子房;

雄蕊結構有:花葯(內有花粉,花粉能產生精子)、花絲。

傳粉:花粉掉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傳粉不足,導致減產

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雙受精。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精子和極核細胞結合形成受精極核

子房壁——果皮;子房——果實;珠被——種皮;

胚珠——種子;受精卵——胚;受精極核——胚乳。

水對植物的意義:1、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2、水是溶劑;3、水參與植物代謝;4、水保持植物形態;5、水影響植物的分佈。

根適於吸水的特點:根尖的成熟區,及成熟區有大量的根毛。

水分的運輸途徑:根毛→導管(木質部中)→到植物體各個部分。

有機物的運輸:篩管(韌皮部中)。

形成層的作用:形成層細胞不斷的分裂,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木質部,使莖不斷增粗。

草本植物的莖不能增粗的原因:莖中沒有形成層

氣孔: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氣體交換的“視窗”。有一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圍成。

葉片的結構

上表皮:保護,氣孔少,減少蒸騰失水。柵欄組織:葉綠體多,近上表皮;

海綿組織:葉綠體。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統稱葉肉

葉脈:內生導管、篩管,支援和運輸作用。下表皮:氣孔多。

移栽帶土坨:保護根毛,保證根的吸水能力。移栽剪枝去葉:減少蒸騰失水。

光合作用的表示式:

呼吸作用的`表示式:

全國植樹節:每年的3月12日

由小編提供的人教版七年級生物知識點講解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了,願大家都能學好生物。

顯微鏡成像原理:經物鏡和目鏡兩次放大的倒像。放大倍數為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堅持兩步倒(上下倒、再左右倒)。

常見三種玻片:切片(“切”)、塗片(液體生物材料)、裝片(“撕”或“挑取”,細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裝片)。

製作臨時裝片擦(擦淨載玻片和蓋玻片)、(滴清水在載玻片的中央)、(撕生物材料)(在清水裡展平)、(用蓋玻片蓋好,讓一端先接觸水緣,緩緩壓下,避免產生氣泡)、(滴稀碘液染色,染色會殺死細胞,做活細胞實驗或看生物活性時不要求染色。)、(左滴右吸)。

植物細胞結構:細胞壁(保護、支援作用)、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光學顯微鏡下不易看清)、細胞核(遺傳資訊庫)、細胞質、液泡(液泡的細胞液中溶有大量的物質,果汁的主要來源結構)、葉綠體(進行光和作用的場所)。

生物作圖要求:3H鉛筆,偏左畫圖、右標註,下中寫圖的名稱,指示線用水平線,圖只出現點與線

判斷汙點在目鏡、物鏡或玻片上的方法:

先轉目鏡,汙點動則在目鏡上,不動則可能在物鏡和玻片上;再轉玻片,動則在玻片上,不動則在物鏡上。

製作裝片:擦、滴、刮、塗、蓋、滴、吸。

動物細胞結構: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無細胞壁、液泡、葉綠體

施萊登、施旺共同建立“細胞學說”: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細胞能夠產生新細胞

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

細胞中的物質:有機物(分子較大,一般含碳,如糖類、脂肪、蛋白質、核酸)和無機物(分子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細胞膜。(植物細胞壁只起保護和支援的作用)

細胞質中的能量轉換器:葉綠體(植物特有,進行光和作用反應式,將太陽光能轉換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和線粒體(進行分解有機物反應式,“動力車間”,動、植物均在進行。)

細胞核是遺傳資訊庫,遺傳資訊在細胞核中。細胞核中有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上有DNA(遺傳資訊的載體,雙螺旋結構),DNA上有基因片段。

染色體的特點:每一個物種的細胞內染色體數目是恆定的。

細胞是物質、能量和資訊的統一體。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由小長大的過程是細胞的生長過程,細胞由一個變兩個的過程是細胞的分裂過程。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先分成兩個,細胞質再分成兩份,在中間形成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細胞壁

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分裂初期,染色體進行復制加倍,加倍後的染色體再平均地分到兩個細胞中。保證了兩個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和形態相同,即所含的遺傳物質也是一樣的。

動物體結構層次:細胞(從受精卵細胞開始)→組織(四大組織: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結締組織)→器官系統(八大系統)→動物體

植物體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四大組織:分生組織、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器官植物體

四大動物組織:

上皮組織:保護、分泌功能;如面板有保護,小腸腺能分泌消化液。

肌肉組織:收縮與舒張功能。

神經組織:產生和傳導興奮,如感到疼痛、癢等。

結締組織:骨組織、血液等,具有支援、連線、保護、營養等功能。

動物器官:眼、耳、鼻、心臟、肝、腎、腸、胃、脾、甲狀腺、唾液腺等。

植物四大組織:

分生組織:始終不分化,終生具分裂能力,能產生其他的組織。

保護組織:各器官的表面,具保護功能。

輸導組織:導管運送水和無機鹽,篩管運輸有機物

營養組織:六大器官中均含大量營養物質。營養組織中液泡較大,有儲存營養物質的功能;有葉綠體的營養組織能進行光和合作用

六大器官: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衣藻(植物)、草履蟲、眼蟲、變形蟲(動物)。身體只有一個細胞,細胞內有一些結構。草履蟲結構圖書上70頁。

赤潮:某些單細胞生物大量繁殖引起海水顏色改變的現象。

水華藍藻、綠藻、矽藻等大量繁殖引起水體變綠的現象。

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見。

根據寄主不同分三類:動物病毒(流感、愛滋病、雞瘟)、植物病毒(菸草花葉病毒、蘿蔔花葉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病毒結構:蛋白質外殼+內的遺傳物質

病毒生活:生在細胞內,離開活細胞後通常變成結晶體,一有機會侵入活細胞,生命活動重新開始

已知綠色植物30多萬種,分為四大類群:藻類、苔蘚類、蕨類、種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