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大班數學複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教案

校園 閱讀(2.2W)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複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複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教案

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操作完成後將物品歸還原處。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焦距準備:2個塑料簍子做"糧倉"、"糧袋"(上面寫有10以內的算式)

2、學具準備:雙色圓片10個(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算式卡片若干,飛行、汽水蓋,塑料碗、撲克牌、紅棗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遊戲:拍手問答遊戲。教師提問10以內的分解組成,幼兒回答。教師問到:"小朋友,我問你,10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X老師,告訴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遊戲活動。

創設遊戲情景:遊戲連環套。遊戲王國的國王知道小朋友門都喜歡做遊戲,於是國王派使者送來了許多的遊戲。今天我們就一起玩個夠。

1、遊戲"雙色卡"。有那10個雙色卡(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向上拋去,雙色卡落地後,數一數紅色的有多少片,藍色的有多少片,紅色的和藍色的合起來有多少片?教師將幼兒說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來。

2、遊戲"扣碗"5人一組,每組準備10個汽水瓶蓋,一個塑料碗,一名幼兒左手向桌面上撒開瓶蓋的同時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蓋,大家一起數一數桌上剩下瓶蓋,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幾個瓶蓋,可以調整瓶蓋的總數來複習10以內的減法。

3、遊戲"抓抓抓"將小鞋盒挖個洞,裡面放10個紅棗,請幼兒將手伸進洞裡抓出紅棗,數一數抓了幾個紅棗,算算盒子裡還有幾個紅棗。

4、遊戲"小馬運糧食"幼兒分成兩隊扮演小馬運糧食,老師發出命令後,兩隊排頭跑向"小河邊"拿起一袋糧食,"糧食上貼有10以內加法和減法算式題目,幼兒將答案填在等於號的後面,跑向"糧倉"答案正確的才能將糧食袋放到糧倉,再將每隊的第二名幼兒上來運糧食,依次進行,相同時間裡哪隊雲的糧食多為勝利。

三、分組活動。

1、雙色圓片遊戲,幼兒操作雙色圓片完成算式後,把得數填寫在方框裡。

2、撲克牌遊戲,幼兒兩人一組,撲克牌1到10,兩人各自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大,用大數減去小的數,或者將兩張牌合起來列加法算式。

3、下棋遊戲。2到4人為一組玩飛行棋遊戲,每人兩次擲2次,顯示的點數相加就是飛機要走的步數,最後誰先到達中點誰就是勝利。

4、交流小結:引導幼兒自由表達遊戲後的感受,共同收集整理材料

活動反思: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法寶,如何在課堂上真正用上這個工具,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問題。我認為要根據智障兒童自身的特點,激發學生快樂學習就要採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本節課《複習10以內的加法》中我採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設計數學遊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斷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他們最喜歡做遊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所以,這節課我始終以遊戲貫穿始終。

上課開始我沒有用以前的10的組成口訣來進行復習,而是將口訣填入到孩子們熟悉的歌曲中進行復習,勢必比一味地與學生對答效果要好。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遊戲。我與學生玩“尋找小貓咪”的遊戲。我先扮成小貓“喵”幾聲,然後學生根據我的幾聲,再接著“喵”與我的'湊成10。這樣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一些遊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髮的熱愛數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出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精彩的問題情境對這些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設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簡單的一帶而過,這樣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再後來的幾幅圖一出示,A組學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題意。再者,當我向學生展示學習素材後,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知識的深奧,並可以激發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