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要素與標準

校園 閱讀(2.47W)

一、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功能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要素與標準

1、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

教學是學校工作永恆的主題,課堂教學又是教學工作的一項最主要的工作。課堂教學離不開評價,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內在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堂教學亦如此。一堂語文課,其教學的基本目標是什麼?教師是怎樣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教師的教學水平如何?教師對教學程序的調控是否得當?等等,對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學的準確的評價,不僅直接決定語文教學效率的高低,語文教學標準的落實,還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說,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直接作用於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教學目的、任務,還是教學過程、環節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幾年的教育改革實踐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教學改革工作很難全面展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成為一句空話。長期以來,我國總是把考試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試、幾張試卷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學質量、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這是有很大的侷限性的。因為考試僅僅是質量評價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來代替全部是不科學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學的全部質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課堂教學評價制度,對於克服“片追”現象,克服“高分低能”現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有重要意義的。

2、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改進功能

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所提供的反饋資訊,可以使師生明確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課堂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於促進所規定的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積累資料以便提供關於如何才能更順利地達到教學目標和修改教學目標的依據。

(2)評定功能

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瞭解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優點和缺點等,以便對教師考查、鑑別,同時也對學生的學業、能力、發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鑑別。

(3)激勵功能

教育心理學表明:正確的、公平合理的課堂教學評價,可以調動教師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激起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因,維持教學過程中學生適度的緊張狀態,可以使教師和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任務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語文課堂教學要素的邏輯分析

對語文課堂教學要素的邏輯分析,是評價課堂教學的基礎。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在課堂教學活動這一資訊系統中,教師作為資訊的載體,通過各種途徑、方法,向學生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知識資訊、語言資訊、思想資訊和心理資訊。在輸送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水平、教研成績、教學風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語文課堂教學是檢驗教師教學基本技能(如語文技能:閱讀、寫作、書法、說話、聽話等;計劃技能:處理教材、選擇教法、編寫教案、設計板書、製作教具等;實施技能:聽、說、讀、寫的教學技能、學法指導、學習指導技能等)的綜合尺度,也是考核師生雙邊活動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語文課堂教學的評估至少要從五個要素去考慮:目標、內容、方法、程序及效果(預期目標)。

目標,是語文課堂教學最核心的要素,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一節課的靈魂,它影響統帥其他要素(包括內容、方法),影響課堂教學的程序。

內容,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標的制約併為實現目標而規定,是目標實現的物質載體。

方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於目標,併為目標服務,同時它又受內容的影響,內容的不同決定了選擇方法的多樣化。教學目標正是以教學內容為載體,通過具體的教學方法才得以實現的。

程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教學時間是其外在表現形式,教學環節與節奏是其內在要素。

目標的最終歸宿是教學效果。效果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的綜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三、語文課堂教學要素的評價標準

(一)目標的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評價主要從兩方面來看:

1、目標的制訂:主要看是否根據大綱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接受的可能,來制訂切合實際、明確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

2、目標的落實:主要看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課堂教學的程序是否圍繞目標進行,以及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

(二)內容的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評價也從兩方面去看:

1、內容的選擇,包括三個方面:

(1)內容的質量:質量的選擇必須確保“四性”:科學性、目標性、思想性、啟發性。其中,科學性是前提,即選擇的內容必須是正確的;目標性是核心,即選擇的內容必須是為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

(2)內容的深度:所選擇的內容,深度要適宜,必須是學生經過努力可以掌握的,即選擇處於維果茨基所說的“最近發展區”的內容。

(3)內容的廣度:廣度要適當,內容的廣度又決定課堂的密度、課堂的節奏。要圍繞教材內容又不能拘泥於教材。

2、內容的處理:這是最能體現教師教學基本技能的一個環節,主要看重點是否突出,如何突破難點,是否抓住關鍵,是否揭示前後內容的聯絡等。

(三)方法的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的評價著重從三方面去進行:

1、方法的選擇:主要看所選擇的方法能否為目標、內容服務,是否根據學生年齡特徵、學習特點來選擇恰當的方法。

2、方法的運用:

從四個方面去看:

(1)指導思想:看有沒有把面向全體學生與注意因材施教相結合。

(2)認知方面:看有沒有把知識傳授的系統性和方法培養的有效性相結合。

(3)情感方面:看能否注重師生雙方彼此情感的交流。

(4)調控方面:看資訊反饋是否及時、調控是否得當、教育機智的發揮情況如何等。

3、教師基本功:主要從教師教學語言是否準確、生動、清晰和簡練,板書設計佈局是否合理,字跡是否清楚,教態是否自然,教具設計是否實用合理,演示是否恰當、適度等方面去衡量。

(四)程序的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程序的評價也從三方面去進行:

1、教學環節的進行:看各環節是否活潑而不死板,充實而不空洞。

2、教學環節的交替:看環節與環節之間交替是否自然,能否做到井然有序。

3、課堂結構:看整個課堂結構是否嚴密、緊湊。

(五)效果的評價

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看學生掌握的程度、能力培養的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收穫,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1、課堂上觀察學生的接受程度。

2、課後運用各種測評手段,進行測試反饋,瞭解大多數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所預期的效果。

四、語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量化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確立後,就要將整個評價體系分為三級指標:A級指標,即目標、內容、方法、程序各要素;B級指標為每一要素的各方面;C級指標為具體做法,這樣評價體系就建立起來了。評價體系建立後,再根據每條指標以其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賦予不同的權重係數(分值),給起重要作用的指標以較大的權重,給起次要作用的指標以較小的權重。

根據以上方法,可確立如下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見第2頁右欄下表)

根據以上指標體系,對語文課進行評價分析,80分以上為優,70—79分為良,60—69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抓好這一環節,自然有利於提高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