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紀錄片故宮的觀後感

校園 閱讀(4.49K)

《故宮》,這部大型紀錄片,我看完了,但是後來我還挑了一部分精彩的感興趣的回看了一下。總的來說,是部非常優秀的紀錄片。總共12集,片名分別是:肇建紫禁城、盛世的脊樑、禮儀天下、指點江山、家國之間、故宮藏瓷、故宮書畫、故宮藏玉、宮廷西洋風、從皇宮到博物院、國寶大流遷、永遠的故宮。

紀錄片故宮的觀後感

肇建紫禁城

首先來說一下紫禁城的名字來由,那是因為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曾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薇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宮。封建皇帝被人們尊稱為“天子”。皇宮冠以“紫”字,以表示皇宮為人間的“紫宮”,為人間至尊之所。另外,自秦漢以來,人們還習慣稱皇宮為“禁中”,即“門戶有禁,不得隨便入內”之意。“紫”字與“禁”字結合,故皇宮稱紫禁城。也正是因為紫薇星的居中為天,也暗示了,天子理應選擇天上紫薇星在地面的投影建築宮殿而居,從而建立中心軸,統一天下,號令世界。

於是歷史將這個重任交給了明永樂大帝——朱棣。明成祖朱棣在1406年下令建造紫禁城,並且以南京宮殿為藍本,在元朝大內的舊址上進行建造,並要求其規模、氣勢和精美程度都需要超過南京的明皇宮。這也是他因為“靖難之變”奪了建文帝的皇位心中有所顧慮,下令遷都的,進入自己以前的勢力範圍,同進也證明了:“天子守國門”之說。

紫禁城由1406年始建,於1420年建成,也即在明永樂四年到十八年建成。當然明成祖曾炫耀自己國家的威嚴,下令鄭和七下西洋,主要目的不是貿易通商,而是揚武耀威,順便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文。

盛世的脊樑

紫禁城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深紅的高大磚牆,金黃色的硫璃瓦,宮殿的稜角向天翹起,格局統一,設計整齊,寬敞大道,高階皇樑,暗示著封建的等級的森嚴。康熙34年,重建太和殿,36年落成,盛世屋脊的建立,同時敢昭示著一個新的盛世的開端,這時康熙大帝舉行了盛大的慶典。這也是將至高無上的皇權烘托到了極致。據測算,太和殿相當於現在的12層樓房那樣高,在當時,可以想像是怎麼的氣勢磅礴,雄壯巨集偉。太和殿、保和殿和永和殿並稱三大殿,紫禁城中,殿的簷都是九個釘走獸,但太和殿有十個,唯獨的一座宮殿有十個的,這也宣示著它的重要性。太和殿長寬比為9:5,這也象徵著九五至尊。

禮儀天下

紫禁城是個封建等級極度森嚴的象徵,在裡面發生禮儀之爭是在所難免。明嘉靖帝朱厚璁,是正德皇帝的堂弟,因為正德帝膝下無子,就由興獻王朱佑沅之子繼承。禮儀之爭的焦點在於是否從正門入,進行登基大典。

公元1661元,順治帝死,年幼的康熙帝登基大典,更是雄壯,驚人。在故宮中主要三個主要的節日:正月七年級,也就是中國的傳統新年,此時,王宮大臣,外國使節都來到皇宮,進行盛大的節日慶典。另一個是萬壽節,也即是皇帝的生日,這時,紫禁城也呈現出一片歌舞昇平,天子萬年的景象。最後一個重要的節日是:冬至日,原因在於,冬至日那天,陽光反照在宮殿的牌匾上,北半球上的陽光來回在上面照耀。也預示天子之氣。

說到禮儀,不能不提到宮服的穿戴。官服的穿戴一般與祭祀有關,祭祀被喻為與上天對話,所以禮儀必須規矩。祭天穿藍官袍,祭地穿黃官袍,祭日穿紅官袍,祭月穿月白色官袍。祭祀也分大祭,中祭,小祭。大祭由皇帝執行,小祭由官員執行,但是中祭有時皇帝執行,有時由官員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