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教學設計方案彙總5篇

校園 閱讀(2.97W)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彙總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說明:資訊科技支援匯入、講授、評價等環節優化的三項作業,可以是同一節課中不同環節的技術應用,也可以是不同課中相應環節的技術應用。 作者資訊

資訊科技支援的匯入環節優化(一)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術支援的匯入設計

說明:在這一步裡,請將你在匯入環節上要說的話,預估的時間,所採用的資訊科技支援(請具體說明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來優化匯入效果,並擷取重要畫面,連結相應的文件)呈現在下表中。

資訊科技支援的講授環節優化(二)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第二步:技術支援的講授設計

說明:在這一步裡,請你在下表左欄簡述講授環節的主要教學活動(一至二個),並在下表

資訊科技支援的評價優化(三)

第一步:設計前的分析

說明:請根據本節課的教學過程,針對一至兩個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設計,在表格呈現您設計此項評價的目的、所採用的評價方法、及需使用的資訊科技工具。

第二步:技術支援的評價設計

說明:在這一步裡,請將你在該環節的教學、評價目的、評價方法和評價工具呈現在下表中。在“評價工具”一欄中,除量規外,其他均需資訊科技的支援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1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圖片

五、教學目的:

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讀通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用找出重點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方法讀懂第一段。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知道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複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啟發談話。

中國人民歷來是勤勞善良、充滿著智慧,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蹟。其中就有許多世界聞名的古代建築,同學們知道有哪些呢?(長城、故宮等)趙州橋也是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它是怎樣的一座橋呢,有什麼特點呢?

簡介趙州橋(播放趙州橋的圖片)

開啟地圖,我國東部的川流映入眼簾,對於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橋樑,古人有許多幻想和實踐,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橋,造福人類而得到贊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明了建橋技術,漢代的畫像磚上刻有為數不少的拱橋圖形。我國現存最早的拱橋,是建於一千四百年前的趙州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橫跨趙州(今河北趙縣)的洨河之上,全長50.82米,拱券淨跨37.37米,橋面寬9米,是一座單孔坦拱式橋樑。趙州橋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設計建造。李春在拱橋建造工藝上進行了重大的革新創造。他創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橋法,在當時堪稱獨步,橋樑質量上乘。由於李春及其他工程技術人員的努力,趙州橋結構合理,外型秀麗,富有民族風格,素有“奇巧固護,甲於天下”的美譽。

趙州橋建成之後,成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東都洛陽的交通要衝。歷經千年風霜以及車壓人行、洪水衝擊的考驗,至今仍可通行車輛,成為世界橋樑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公元14世紀,法國在泰克河上建造過一座拱形橋,但已毀壞,趙州橋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橋。

我國古代造橋技藝在實踐中繼承發揚,留下了許多傑作,如廣西侗鄉的風雨橋,又稱廊橋;河北程陽的永濟橋等等。如今,橫跨江河湖海的大橋比比皆是,譜寫了我國橋樑史上的嶄新一頁。

(二)、指導預習: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1、標標(自然段)、圈圈(生字)、劃劃(用直線劃出新詞,用波浪線劃出能回答上述問題的有關詞句。)

2、拼讀生字音節,,聯絡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

3、同桌交流:“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初知課文內容(建造年代久遠,堅固而且美觀。)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的意思。

2、指名回答的結果。

3、指名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

(四)、指導閱讀第1自然段。

1、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記錄。一段話中,有些詞語或句子跟這段話的主要內容關係密切。閱讀時,要找出這些詞句,想想跟其他詞句的關係,能幫助我們正確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2、下面我們來看第一段,大家仔細找找這一段的重點詞語是哪一句。板書: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3、討論:為什麼說這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經有1300多年了。解釋:“隋朝”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距今1300多年。

設計上的獨特:這座橋聞名的另一個原因是設計上的獨特,我們在下一節課中將會學到。

4、指名說說這個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麼。

(五)、課堂練習。

1、抄寫課後習題3的詞語。

2、預習課文並想想習題1、2的回答。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講讀2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有關趙州橋的圖片

五、教學目的:

1、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樣子用“不但……而且……”把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話。

六、重點、難點:

七、教學過程(複習、新課、小結、板書……)

(一)、複習檢查。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回顧這一段的閱讀方法,說說這一段的段落意思,齊讀單元提示語第1、2句。

(二)、學習課文第2段。

1、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那麼它為什麼能如此聞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遠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獨特的設計,是個創舉。第2段就寫了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2段,邊讀邊想下面的問題。(投影出示)

⑴、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5句話)

⑵、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麼特點。

⑶、找找這個自然段的重點詞語。

2、集體討論。

⑴、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麼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相比,有什麼獨特的地方?(第一個特點,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所以課文第1-3句具體介紹了什麼?這樣的設計有什麼好處?(第4句: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時,河水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解釋:“橫跨”:因為發大水時,河水不但可以從大橋洞流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減輕了流水時對橋身的衝擊力,所以說它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

⑵、這段話的重點詞句是哪一句?為什麼是這句?(出示這句話)

3、小結第二段。

結合完成《作業本》第5題,按課文內容填空,填好後讀一讀,集體訂正。

誰能說說這一段話主要講了趙州橋什麼?(堅固)

三、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第2自然段從它的設計上的創舉來說明趙州橋的堅固,而這一段則主要從什麼方面來說明趙州橋的美觀,下面請大家看課文第3自然段。

1、請一名同學朗讀第3自然段。其餘同學邊聽邊完成下列問題。

⑴、找一找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3句)

⑵、說一說這一段的重點詞句是什麼?(精美的圖案)

2、回答問題。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請大家讀讀第3小節的第一句話: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不但堅固”總結第2自然段的內容,“而且美觀”是指這段課文介紹的重點。出示:“不但……而且……”練習說話。

⑵、課文從哪方面來說明這座橋美觀?(從橋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來說明美觀。)

⑶、課文中主要寫了哪些精美的圖案?

①、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的……有的……還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纏繞”、“相互抵著、回首遙望”、“雙龍戲珠”。

②、精美圖案後面的冒號是什麼意思?和後面的內容有什麼關係?

(冒號後面的有的……有的……還有的……都屬於精美的圖案)

③、把這三個圖案都寫了,最後一句是怎麼寫的?請一學生讀。

這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所以這一句話是把前面列舉的三種圖案作了概括。這裡用先列舉後概括的方法把圖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4、小結這段話的第一句,總起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接著通過三種圖案分述它的美觀,最後,又總結了“所有的龍……像活的一樣”這種用“總起——分述——總結”的方法寫出了橋的美觀。

四、小結。

第二、三自然段課文分別介紹了趙州橋的堅固和美觀,兩段之間用過渡句連線起來。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讀、引背第3段。

板書:

趙州橋 堅固(設計獨特):長 寬 大橋洞 小橋洞

美觀(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

一、課題:趙州橋

二、課型:第三課時

三、教學時間: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節

四、教學準備:投影片

五、教學目的:

1、聯絡第一自然段,正確理解第4自然段,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六、重點、難點:

繼續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七、教學過程(複習、新課、小結、作業、板書……)

(一)複習鞏固(引讀)

1、課文寫趙州橋與其他拱橋的不同點有兩處: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這樣的設計。設計者考慮到平時_________,發大水時__________,這種設計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兩個好處,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複習第1段。

⑴、過渡:趙州橋在哪裡?誰設計建造的?默讀完成填空(然後連起來說一段話。)

時間:

地點:

設計者:

⑵、小結:這一段告訴我們趙州橋的地理位置,設計者和建造的年代。

(二)指導閱讀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讀,要求讀後找出重點詞語。

2、指名回答,然後板書:寶貴的歷史遺產

3、討論:聯絡上面3個自然段,說說什麼地方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哪裡告訴我們是寶貴的歷史遺產。(設計獨特,堅固、美觀,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建橋年代久遠,至今已有1300多年。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自由練讀。

2、引讀。出示投影片填空:

寫趙州橋的雄偉,課文從橋( )、( )和( )三方面來說明,趙州橋與其他拱橋的不同點有兩處,一是( ),二是( )這樣的設計。設計者考慮到平時( ),發大水時( ),這種設計是個“創舉”,是因為它有兩個好處,一是( ),二是( )。

(四)、課堂小結。

趙州橋是一座橋,一個建築物,象這種寫建築物的文章與別的寫事情的文章不同。它首先寫了什麼?(趙州橋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時間建造的,是誰建造的。)簡單介紹趙州橋,並指出趙州橋世界聞名。接著講了它為什麼世界聞名,它在設計上有什麼獨特的地方。(第二段)此外還寫了它的什麼?美觀,最後第四部分講了這樣一座堅固美觀的橋是勞動人民設計建造的,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幹。以後我們介紹一個建築物時也可以嘗試這方法。

(五)、佈置作業:

1、摘錄有關句子。(1)寫趙州橋雄偉堅固的。(2)寫趙州橋美觀的。

2、用“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3、完成同步練習上的相應作業。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習作訓練,教材前面一段話先介紹什麼是見聞及見聞的場所;接著講這次作文的要求,從許多所見所聞中選一件寫一話;最後提出這次作文的兩點具體要求,一要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二要寫清楚見聞的主要內容。

這是一次指導學生寫見聞,因此,首先要指導學生讀懂教材,瞭解什麼是見聞,哪些是新鮮事,引導學生通過回憶,選好作文的材料;其次,要結合三級作文訓練要求,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連句成的方法上,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組織材料;再次,在教學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向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等思想教育,進行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良好學習習慣教育。

二、 教學目標

1、 懂得什麼叫“見聞”,哪些是新鮮事。

2、 指導學生初步學會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 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 結合習作訓練,有機地向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家鄉,讚揚社會主義新人、新事、新風尚,謳歌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巨大成就等思想教育。

三、 課時安排 共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指導審題。

① 揭題,了什麼叫“見聞”。

(什麼叫“見聞”?“見”就是看到的,“聞”就是聽到的;“見聞”也就是看到的或者聽到的事情。

② 讀文,明確哪些是“新事”。

A 讀課文第一句,思考:

課文向我們提示了“見聞”的哪些場所?

指導:“見聞”一般指自己家庭以外所看到、聽到的新鮮事。

B 出示判斷:

下列材料,哪些屬於新鮮事?哪些不屬於新鮮事?為什麼?

a) 老師帶我們參觀開發區,我們見到了開發區日新月異的變化。

b) 村民集資新修了一座廟,許多老太太來燒香菩薩,不海豹小朋友圍著看熱鬧。

c) 星期天,我跟隨爸爸媽媽逛義烏小商品市場,市場很大,小商口琳琅滿目,習東西的人大包小包提了很多,人人都喜氣洋洋。

d) 上學路上,我看到一個小偷被人抓住了,送到派出所去。

e) 學校組織了援建“浙藏希望國小”捐款儀式,同學們把自己的零花錢都捐了出來。

f) 班上有名的“小調皮”今天美術課被美術老師批評了,老師還扣了我們班裡的紀律分,同學們都指責“小調皮”損害了班級榮譽。

g) 住在鄉下的家新裝了電話機,還打算買一隻BP機。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材簡介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冊中的一篇選學課文。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駱駝畫得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讚的故事。從而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

二、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麼能得到畫師的稱讚。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畫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難點:用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來評價三位徒弟的畫,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匯入課文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誰能講一講大家都熟悉的《曹衝稱象》的故事。指名講故事,要求講得清楚、簡潔。

說說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或者說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麼啟發?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選學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反饋交流

3、用課件出示填空,來幫助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隨題讀文,重點研讀小徒弟的畫

1、畫師要考徒弟什麼?讀出相應的段落。(板書:畫多)

2、畫師考得結果怎樣?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3、螢幕顯示: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讚。

4、讀一讀,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三個徒弟各畫了什麼?為什麼畫師不滿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讚?)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問題自己去找一找。

5、根據問題研讀課文

(1)、大徒弟畫了什麼?要讀出多要強調哪些字詞?指名讀(板書;很多)

(2)、二徒弟畫了什麼?從哪裡看出多?(板書:許多)

(3)、三徒弟畫了什麼?讀一讀畫的內容(板書:兩隻)

小徒弟畫得多嗎?從哪裡看出很少?(幾條、一隻、另一隻)

6、比較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麼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反而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畫師卻點頭稱讚?你能體會其中的妙處嗎?(四人小組討論,後交流)

畫師是怎麼評畫的呢?老師故意把畫師的話隱去,請你們當小畫師用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來評評小徒弟的畫,把畫師的話補充完整。

7、畫師是怎麼評價的?(顯示畫師的話)

⑴讀一讀畫師的話

⑵理解若隱若現

⑶小徒弟的畫中,哪隻駱駝是若隱若現的?

8、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麼稱讚小徒弟的畫了嗎?

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個字看出來?

10、什麼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麼?用原來說話

11、小徒弟是怎樣表現出駱駝多的?(板書:以少代多)

12、完整地讀課文。把你悟到的東西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

(四)、拓展內容

引言:像這樣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再來學一篇。

1、引言:宋代的趙佶皇帝喜歡以詩做畫。比較有名的還有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課件出示:

下面四幅圖,哪一幅最適合深山藏古寺的畫面,為什麼?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畫著一座寺廟.(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無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後露出寺廟的一個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彎彎曲曲的石階上,一個和尚挑著水(深山藏古寺)

2、說說你收集來的有關創新的故事

你有沒有聽到過類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沒有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事?

(五)、總結道理:

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應該怎麼做?(平時多動腦筋,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六、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

很多

二徒弟

許多

小徒弟

兩隻

以少代多

(妙)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把說理、舉例、設喻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說明事理的方法。(二)重點掌握實詞表中“上”、“法”等10個實詞和“而”、“所以”等虛詞的用法。(三)使學生認識客觀事物不斷變化發展的規律,懂得人的認識也應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道理。

 二、難點、重點分析

 (一)重點詞義析疑(包括實詞和虛詞)

法先王之法:效法、取法;法令制度。前一個是動詞,後一個是名詞。

人或益之:有的、有的人。代詞。人或益之,意思是說,人們有的益補它。

雖人弗損益:虛詞“雖”有雖然、即使兩種解釋,根據上下句關係選擇恰當的解釋。這裡的“雖”應講成即使,有假設存在某種情況的意思。

凡先王之法:凡是,表示概括。

先王之成法:已成的。成法,已成的法令制度。

察己、察今:明察。

古今一也:一致,一樣。

以近知遠:形容詞用作名詞,近處的、遠處的。

以所見知所不見:“所+動詞”的固定結構,相當於名詞,即見到的,沒有見到的。

堂下之陰:陰影,影子。指日月的影子。

日月之行:執行。

先表澭水:標誌,標準,名詞作動詞,設標誌。

循表而夜涉:標誌,標準,名詞。

千有餘人:相當於“又”。

益多矣:增加。益多,指河水漲了許多。和“益之”、“暴益”不同。

所以也:……原因。所以敗,失敗的原因。

有似於此:類似,像。似於此,像這種情況,或,和這種情況相類似。

守法而弗變:遵守、遵循,這裡有貶義,即墨守、保守。

向之壽民:先前;長壽者。即本來可以長壽的人。

因時而化:根據、依照;變化。即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是故:因此。

非務相反:要求得到、追求。務相反,一定要有所不同。

時勢異也:時代,形勢。時勢異,時代和形勢不同了。

以故法:用;舊。用舊有的法令制度。

為其國:治理。

時已徙:變遷。

人問其故:原因,緣故。

其父雖善遊:雖然。

 (二)本文中心論點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教師小結:本文的題目揭示了中心論點。“察今”,即明察當今實際情況。本文針對當時有些人鼓吹效法先王反對變革的錯誤思想,提出了應當隨著時代的改變來制定法令制度的主張,即“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三)本文的基本觀點就是制定法令制度應當從當今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這一觀點我們應當怎樣評價?

分析:這一觀點是有進步意義的,因為作者反對的是“法先王之法”的頑固守舊的思想,提倡的是變法革新從實際出發的主張,這對於推動時代、社會的向前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進步的作用。但是作者說“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主張以人為依據,從人出發,來制定法令制度,這就掩蓋了統治階級制定法令制度的階級實質。在階級社會裡,一切法令制度都是為一定階級服務,不可能有,也從未有過為所有“人”服務的法令制度。這是作者認識上的階級和時代的侷限性。

 (四)文章的層次怎樣劃分?

分析:總的說文章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2段)提出“察今”的論點,即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第二部分(3~6段)進一步論證論點,提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主張。

  第一部分。

開頭用設問句提出了先王之法不可效法的觀點。為什麼先王之法不可法呢?兩個原因。一是“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在漫長的年代裡,“人或益之,人或損之”,已非本來面貌,所以不可效法。二是“先王之法,有要於時”,既“有要於時”,那麼,“時不與法俱在”,就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來制定適應現實的法令制度了,而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分析了這兩個原因之後,作者提出了“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的主張,以“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為依據,提出了“察今”的中心論點,就是說,制定法令制度,要明察當今的實際。

 第二部分。

以“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為核心,從多方面論證中心論點。這一部分裡,作者講寓言故事、打比方,反覆強調先王之法與現實情況已經不適應了,墨守先王之成法是行不通的,要治理好國家,就要改變先王之成法;“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就進一步證明,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宜的法令制度對治國是十分重要的。

 (五)文中舉了什麼例子,論證了什麼問題?

分析:第2段提出了“察今”的觀點,列舉了日常生活中常見易懂的三個例子:“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這幾個例子說明了“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的道理,從而論證了“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的觀點,治理國家不可效法先王之成法,而應當在“察今”上下功夫。

 (六)文中什麼地方用了這種方法?論證了什麼道理?

分析:第4段在提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之後,以良醫治病為喻進行論證。由“病萬變,藥亦萬變。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講到治國的道理:“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變法者因時而化”,“因時而化”就是要察今、變法,從而論證中心論點。

 (七)本文講了哪幾個寓言?各說明了什麼道理?各包含怎樣的寓義?根據這三個故事可以推斷出怎樣的結論?

分析:本文講了三則寓言,各有不同的寓意。荊人襲宋夜渡澭故事,諷刺了不顧時間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時間不同了,條件就應有所變化,做事就應從具體的時間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楚人刻舟求劍的故事,諷刺了不顧地點條件的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地點不同了,條件就應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地點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引嬰兒欲投江中的故事,諷刺了不顧人的條件不同而死守古法的人,旨在說明人不同了,條件就應有變化,做事就應當從具體的人的條件出發,而不能因循守舊。這三則寓言是從時、地、人三個不同的角度論證了“察今”的重要性,“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八)上面研究了比喻論證和用寓言故事論證這兩種方法,運用這兩種方法論證事理有什麼作用?

分析:主要作用是把比較抽象、複雜的道理講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同時,也能使文章內容更豐富多采,更吸引讀者。

 (九)請說出課文中有關說理、舉例、設喻的段落,並談談這三者較完美地結合的好處?

分析:第一部分(1~3段),重在說理,兼有設喻、舉例;第二部分(4~6段),重在設喻、舉例。這三者很好地結合,使文章的論據充足有力,深刻透徹。特別是文中的精譬設喻和寓言故事,使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論具體化。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量。這種寫作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十)本文的基本觀點寓含著什麼哲理?

分析:本文的基本觀點“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寓含著這樣的哲理:世界上的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認識也應隨著事物的變化發展而不斷更新。這種樸素的唯物辯證思想,在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的時代,有積極的進步意義。在今天,這種思想,對於我們進一步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反對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加快四化建設步伐,仍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板書課題:察今《呂氏春秋》

  (二)解題。

察今,篇名,是《呂氏春秋·慎大覽》中的第八篇。《呂氏春秋》是秦相呂不韋的門客集體編撰的。今本分12紀、8覽、6論,共26卷,約20萬言。(以下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二節:“《呂氏春秋》160篇,……所以它是一部研究先秦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課文節選了《察今》的一部分,主要闡明瞭法令制度應該隨著客觀形勢的改變而有所改變;制訂法令制度必須明察當今的實際情況。(以下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預習提示”第三節:“文章……關係弄清楚。”)

(三)寫作背景、《呂氏春秋》和呂不韋簡介。

1.《呂氏春秋》是在呂不韋任秦國丞相期間編寫的。呂不韋開始任丞相是在秦莊襄王元年(前249),罷相在始皇十年(前237),正是秦統一全國的前夕。當時秦的變法已有百年曆史,但六國中反對變法的大有人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焚書”,就是由齊人淳于越提出“師古”引起的。這篇文章就是針對“師古”的主張寫的。

2.《呂氏春秋》是雜家代表著作,其編寫經過見於《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內容以儒、道思想為主,兼及名、法、墨、農及陰陽家言。目的是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

 (四)分析文章結構。

說明:這裡只要求作粗略的分析,目的是便於誦讀分段。在學生基本上達於成誦後,再作比較詳細的解釋。

1.先劃出各段的關鍵語句。(用討論方式進行)

第1段:“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第2段:“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第3段:“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法之”,“豈不悲哉”。

第4段:“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第5段:“時已徙矣,而法不徙”,則難治。

第6段:“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2.提出下列問題,要求學生簡答:

①作者對“先王之法”是否持絕對否定的態度?(不是,他認為不能照搬“先王之法”,但要學習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

②文題是“察今”,這跟學習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有什麼關係?(先王制定法令的精神和原則就是從當時人們的實際狀況出發的,學先王就要學習這一點,所以必須察今。)

據此可見,第1、2段為第一部分,論述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道理,提出“為法”必須“察今”的觀點。

③第3~6段大部分是設喻——分別以人、事、物設喻,這些設喻的共同點是什麼?

由此可見,這四段可合併為一個部分,大意是:嘲笑不知察今者的迂闊悖謬。(要指出各個設喻的角度不同,喻意也有細微差別,要放到下面去分析。)

 (五)誦讀第1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①注意對設問的回答:前一答形式上是否定句,實質上是解釋;後一答“為其不可得而法”是正意所在,二答順序不能顛倒。

②“損”“益”是固定的反義詞,類似的有“徐疾”“優劣”“虛實”“浮沉”等。

③既有“損益”,自非原法,故“不可得而法”。

④“雖”,這裡表示假定,相當於“即使”。這是退一步的說法。為什麼“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呢?這要留待下文作解釋。

(以上內容也可以採用提問形式使學生了解。)

2.學生自讀三四遍後進行檢查。

 (六)誦讀第2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也可採用提問形式,下同)

①“要”,求也,引申為需要。“有要於時”就是時代的需要,這是推論的前提。

②“凡先王之法……猶若不可法”是解釋上段末句的,“法雖今而在”呼應上文“雖人弗損益”。

③由“不可法”引出新命題:“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即不學條文學精神之意,已伏“察今”二字。

④為了突出先王為法的精神,用設問方式,又重複了“問點”(即“先王之所以為法者”)。

⑤“故察己……人與我同耳。”水到渠成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古今一也”應讀為“古今/一也”,意思是,古今的道理是一樣的,指法令的制定必須適應時代的需要。

⑥“貴”,這裡是“以……為貴”的意思。這句話也可以寫成“貴乎以近知遠……”,可譯為“貴在……”。

⑦“日月之行”“天下之寒”“魚鱉之藏”的“之”,都是助詞,只有調整音節的作用。

2.學生分層練習誦讀。

第一層:‘凡先王之法……而己亦人也。”

第二層:“故察己則可以知人……一鼎之調。”

3.檢查背誦。

重點是第二層。如果學生背不好,可以這樣提示他們:本層有三組排比句,第一組採用“察……則可以知……”句型,是總提;第二組採用“以……知……”句型,是分提;第三組採用“……而知……”句型,是舉例。

 (七)誦讀第3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①“襲”:《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孔疏:“襲者,重衣之名。倍道輕行,掩其不備,忽然而至,若披衣然。”

②“水已變”:指水位變化。下文“益”,仍用本義。“益多”,就是上漲了許多。

③“此其所以敗也”:判斷句,代詞作主語,其後不加逗號。意思是“這就是它失敗的原因”。

④“虧”:歷來有多種解釋(如“虧”通“詭”,“詭”訓“異”)。課本註釋用的是引申法,“虧”則不合,訓“不適應”是正確的。

⑤“以此為治”的“治”:指治國,不指治軍。

2.學生討論本段行文層次。

步驟是:①齊讀這一段;②複述“循表夜涉”的故事;③分析這個故事,指出荊人失敗的原因(不顧情況變化,仍按早先劃好的路線行軍);④這件事對治國有怎樣的啟示(不能用老一套的法令來對付新的情況)。最後劃層次如下:

①敘述故事

②分析故事

③推及“先王之法”

表之時可導

(要於時)

變益多則不可導

其時已虧,不可法之

3.逐層練習背誦。

4.歸納本段大意。

問:“循表夜涉”的荊人和“法先王之法”的當代國君的共同點是什麼?(泥古不變,不察今。)

指出大意:不察今,泥古不變,其結果是可悲的。這是從反面論證“察今”的必要性。

  (八)講析課文4~6段。

1.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4~6段。

明確:

第4段:“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治國。”這一句的第一個字“故”,連詞,作“所以”講,表明這是緊承上節而來的推論。“則”,連詞,表示兩事時間相承,作“就”講。“不可以”的“可”,作“可以”講,“以”,介詞,後面省略代詞“之”。“譬之若良醫”的“譬”,作“比喻”講。“之”,代詞,代“世易時移,變法宜矣”。“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這是一個複句。主語“良劍”出現在第一分句,兩個分句都是主謂謂語句。主謂片語的主語“人”因泛指而省略。“期”的賓語是省去主語(其)的主謂片語。“乎”,義同“於”。這句也可以這樣寫:“良劍(人)期(其)乎斷,不期(其)乎鏌鋣。”

第5段:“楚人有涉江者”的“者”,是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其結構是:“中心詞+定語+者”。翻譯時應將定語挪前而譯成:有涉江的楚人。“是吾劍之所從墜”的“所”,附在介詞“從”的前面,和介詞連同介詞後面的動詞“墜”組成“所”字結構,指代介詞所介紹之處所。全句意思是:這裡(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之”,結構助詞,表示它前面的詞(片語)是定語。“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的“所”,連同附在它後面的動詞“契”組成“所”字結構,指代行為物件,“所契”即“刻記號的地方”,後加“者”構成“所……者”結構,這就更明確了這個“所”字結構的名詞性。“之”,代詞,代“劍”。

第6段:“有過於江上者”的“上”,按《辭海》解釋:指處所。按於在春說:“上”按古義為“側畔”。今暫從於說。“者”,用於動詞性片語後面,構成名詞性片語,表示……的(人)。“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遊。’”前一個“其”,是指示代詞,相當於“那”。後一個“其”,代詞,代嬰兒。“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呂覽纂》:“荊國”作“亂國”。“為”,動詞,這裡作“治理”講。“於”介詞,引進比較的物件。

2.引導學生分析課文4~6自然段的邏輯結構: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了什麼論點?

明確:作者在課文第4段提出的論點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提問:這個論點與課文前三段的論述有什麼關係?

明確:課文1~3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當今的法令制度應當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如果墨守成規,拘泥於古法,必將失敗。顯然,第4段所提出的“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點,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推論的結果。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提問: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明確:除1~3段的論述外,作者首先用了三個事例作為比喻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證:

(1)良醫,病萬變,藥亦萬變。

(2)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鋣。

(3)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總的說來,就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講究實效。這就清楚地說明了:法令制度必須隨著世易時移有所改變。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5段講的“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刻舟求劍”為喻,從反面論證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中心論點。如果時徙而法不徙,是糊塗迂闊的表現。

提問:作者在課文第6段又講了“引嬰兒投江”的寓言故事,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作者以“引嬰兒投江”的寓言故事為喻,說明不能因為先王之法令好就生搬硬套。嘲笑那些泥古者生搬硬套的幼稚荒唐。這是進一步從反面論證了中心論點。

課文第4~6段主要說明時代改變,法令制度就應該隨之改變。如果時代已改變,而仍搬用古代的法令制度,就不會取得積極而良好的.效果。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通過逐層深入推理而得出的結論。為了把道理說得更充分,更曉暢,使人易於接受,本文大量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證。說理、舉例、設喻三者結合得很自然,頗有說服力。三個故事的寫法,都是先敘述故事本身,再對故事加以評論,最後就故事引出本意,說明道理,使故事成為全文的有機組成部分,從而增強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說服力。本文具有樸素的唯物思想,能從發展的觀點看待事物,有一定的進步性。

3.指名學生朗讀全文。

 (九)總結全文。

(見“難點、重點分析”)

 課堂教學設計Ⅱ

  一、教學目標

(見“課堂教學設計Ⅰ”)

  二、難點、重點分析

(見“課堂教學設計Ⅰ”)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講評《夢溪筆談》作業,強調認真預習、積極思考對學好文言文的重要作用。

  (二)解題(作品介紹)。

1.指名朗讀課文註釋①和“預習提示”第2段。

2.教師補充講解:從課文註釋及“預習提示”的說明我們可知,《呂氏春秋》是一部由秦相呂不韋集合其門客集體編撰的秦代以前各派學說的論著彙編。全書由12紀、8覽、6論三個部分組成,共26卷,約20萬字。當時秦國行將統一中國,百家爭鳴的局面漸告結束,思想界也需要總結百家爭鳴的成果。《呂氏春秋》便是適應這一時代需要,為秦統一天下、治理國家提供思想武器而產生的。

《呂氏春秋》作為諸子散文,有其獨特的藝術特色,各篇往往以議論發端,然後舉例說理,設喻為證,最後回覆到原來的立論,首尾呼應,條理分明,語言簡練,富於形象,有較強的說服力。這是我們學習課文時應細加品味的。

 (三)檢查預習情況。

1.通假字。

“脟”通“臠”

釋義:切成塊狀的肉。

“益”通“溢”

釋義:漲水。

“有”通“又”

釋義:用於連線整數和零數。

“虧”通“詭”

釋義:差異,不適應。

“契”通“鍥”

釋義:刻。

2.指名口述三則故事。(故事內容見課文3、5、6段)要求講述之後,口譯作者議論的句子。(請三位同學分別講述,教師補正。)

 (四)詞句講解。

1.第1、2段中,“法”出現15次之多,其義項有:A.動詞,取法,沿用;B.名詞,法令、制度;C.動詞,照舊沿用。

將兩節中15個“法”字標上序號,答案由學生選擇,教師明確:

A.①(12)

B.②④⑦⑧⑨(11)(13)(14)(15)

C.③⑤⑥⑩

2.教師講解“所以”等詞句。

“所以”是由代詞“所”和介詞“以”組成。通常情況下,我們把“以”後面的詞、片語(短語)、句子看作介詞賓語,那麼,其結構就是“代詞‘所’+介賓片語(短語)”,介詞“以”可以表示原因、憑藉、目的、方式等內容。譯為現代漢語,可以理解為:“……的原因(緣故、根據、憑藉、方法等)”;“用來……的”等等。

“雖……猶若……”為轉折複句,意為“即使……也還是……”

“……者……也”判斷句式。

  (五)請三名同學口譯1、2、4段,師生共同補正。

  (六)討論“預習思考題”④,引起學生對本文“中心論點”的爭辯。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當點撥。

在學生充分討論、爭辯的基礎上,教師談自己的觀點:

關於本文的中心論點,有兩種不同的看法,同學們談了各自的觀點,擺出了充足的理由,都有一定的道理。在這裡,不強求統一,允許有不同的意見。我的看法是:“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其理由是:前面三小段從正反兩個方面說理、設喻、舉例,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需要的這一論點。在此基礎上推出了“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觀點。這是課文的基本觀點,也是課文的中心論點。

 (七)講析課文第1~3段。

1.教師領讀課文第1~3段。

2.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第1、2段。

明確:

“非不賢也,為其不可得而法。”這是一句並列複句。先否定,再肯定,目的是加強肯定。第一分句的主語是“先王之法”,承前省。“其”,代詞,代“上”(國君)。“而”,連詞,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和中心詞。“法”字後面省略了代“先王之法”的賓語“之”。“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是讓步轉折複句,修辭作用是欲擒先縱,縱是為了更好地擒。“雖……猶若……”是“即使……還是……”的意思。“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是設問句。“之”,結構助詞,嵌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相當於“的”。“所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應特別注意。①“所以……”等於“……的原因”、“……的緣故”等;②“所以……”等於“……的東西”、“……的根據”、“……的方法”、“用來……的”等。這裡作“……的根據”講。“察己則可以知人”的“則”,連詞,表示兩件事在時間上相承,相當於“就”。“可以”,跟現代漢語的用法不同。“可”是“可以”的意思。“以”,介詞,相當於“憑藉”,後省略代詞“之”。“人與我同耳”的“耳”,助詞,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

3.引導學生分析1、2段的邏輯結構。

明確:

文章一開頭,通過設問設答,提出論點: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論據是什麼?

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論據之一)

意思是說,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原因在於它有所損益。

那麼,如果先王之法未經損益,是否可以取法?

文章接著指出: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這是為什麼?

文章說:先王之法,有要於時也。(論據之二)

意思是說,先王之法是適應當時的需要的。

顯然,這第二個論據比第一個論據更為重要。因為它揭示了“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根本原因。

於是得出結論: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接著,作者通過設問設答,闡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據。意思是說,先王制定法令制度主要是從當時的人出發,為當時的人著想。

那麼,今天制定法令制度的人,要效法先王的做法,毫無疑義,就得從當今的人出發,為當今的人著想。由此可見,明察當今的人是制定法令制度的前提,這很重要。

文章接著說,“而己亦人也”,“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為什麼?“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

以上是從正面論述了法令制度都是適應時代的需要而制定的。古今時代不同,所以制定法令制度應該詳細瞭解當今的實際情況,以切合當今的實際需要。而不應該墨守成規,拘泥地效法古人之成法。

4.指名學生參照課文註釋串講課文第3段。

明確:

“溺死者千有餘人”的“有”(音y^u),通“又”,用於整數與零數之間。“向其先表之時可導也,今水已變而益多矣,荊人尚猶循表而導之,此其所以敗也”的“向”,時間詞,跟“今”構成一對反義詞。句中的“也”,語氣助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尚猶”,同義副詞複用,起強調作用。“此”,是主語,復指它前面的轉折複句。“所以”,這裡作“……的緣故”講。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

5.提問學生這一段所講的“荊人襲宋”的寓言故事有什麼寓義?它與第一段提出的論點是什麼關係?

明確:“荊人襲宋”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辦任何事情,包括制定國家法令制度在內,都需要從當前的實際出發,隨著情況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措施。簡言之,必須察今,不能泥古。這是作者從反面形象地論證了第一段中所提出的論點。

 (八)誦讀第4段。

  1.提示和疏通文義。

(1)“故治國無法則亂,……悖亂不可以持國”:先分說“亂”和“悖”,而後總說“悖亂”。“悖”,又同“背”,“背”則不可行,是再引申。重點是“守法而弗變則悖”一句,承“循表夜涉”故事而來。

(2)“病變而藥不變”一句是針對庸醫而言,要注意上句“藥亦萬變”的句號。這前後兩句是從正反兩面設喻。

(3)“凡舉事必循法以動”承段首“治國無法則亂”,可見“舉事”是指處理國家大事,不是泛指。句中的“以”,用法同“而”(跟“因時而動”的“而”相對應,可證)。

(4)“變法者因時而化”承上文“守法而弗變則悖”。“因”,與“循”同義(“因時而化”跟“循法而動”相對應,所謂互文見義是也)。“因時而化”,即隨著時代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之意。以上兩句,重點是這一句。“變法者”是泛指,包括所有能據當前客觀情況制定新法令的人,由此引出下文“七十一聖”。

(5)“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時勢異也”:這是用事實來論證“變法者因時而化”這一論斷的。作者在這裡提出了“變法”的一條重要原則:“變法”不能出自人的主觀願望,不是刻意求新(“非務相反”),而是時代變化的要求(“時勢異也”)。

(6)“故曰……此先王之千里也”:這句說“變法”的目的在於取得實際效果。“功名”,功業和名聲,功業是造福於眾的,名聲則是個人的收穫,指實際效果而言。這句話課本註釋中是這樣解說的:“那所謂‘成功名’,是古代國君所追求的目標,是他的‘千里馬’。”筆者認為,“是他的‘千里馬’”一句應刪。“千里馬”是手段,不是目標。作者說“此先王之千里也”,指上文“良馬期乎千里”中的“千里”,是千里行程的意思,不是“千里馬”的省稱。說“成功名”是先王的“千里馬”,就把目標和手段混為一談了。

 2.劃層次,分層練習背誦。

第一層(段首至“今為殤子矣”)說明時代在變化,法令制度也要跟著變化。

第二層(“故凡舉事必循法以動”至段末)說明變法的目標是實際效果。

 (九)誦讀第5段。

  1.提示:

①也分三小層:敘事、評事、引申到治國。

②這個設喻跟“循表夜涉”有相似之處,但前者說的是自然條件的變化(水位上升),這個設喻說的是地點的變化(舟行而劍不行)。

③“時已徙矣”承上文“舟已行矣”,“而法不徙”承上文“而劍不行”。

 2.誦讀練習與檢查。

 (十)誦讀第6段。

  1.提示:

①也可分為敘事、評事、引申說理三小層;

②評事只有一句話:“其父雖善遊,其子豈遽善遊哉?”其事荒謬,不言而喻。

 2.誦讀練習與檢查。

 (十一)總結全課。

  1.關於逐層論證的方法。

步驟:先提出問題進行討論:①細讀第1、2段,說說作者是怎樣論證“察今”這個中心論點的。②說說第3、4段跟這一論點有什麼關係。③最後兩個寓言故事在論證中有什麼作用?用這兩個寓言結束全文的用意是什麼?然後做小結。

小結要點如下:

①首先提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論斷,理由有二:其一、“先王之法”“經乎上世而來”,已有損益;其二、“先王之法,有要於時”,而“時不與法俱在”。由此再推出第二個論斷:“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然後指出,從人們的實際情況出發,是先王為法的基本原則。最後自然得出“察己”“察今”的論點——“察己”為賓,“察今”為主。

②“循表夜涉”一事,要害在於不“察今”(不知“澭水暴益”)而“師古”(依先“表”而涉),這是從反面論證中心論點。由此得出又一個論斷:“守法而弗變則悖”。再加以引申,又得出“世易時移,變法宜矣”的論斷,並以良醫用藥為喻,以七十一聖法皆不同為證,突出地說明了變法的必要性,唯有變法才能成就功名。

“變法”,是“察今”的結果,“察今”而後知“勢異”於前,知“勢異”則必“變法”。

③前4段是論證作者的基本觀點的,最後兩段則帶有嘲諷性,以“刻舟求劍”和“引嬰投江”兩件事辛辣地譏諷那些只知死守先王之法而不察今的治國者。這是政論作品常有的特色。

 2.關於設喻的方法。

步驟:教師解說;討論;小結。

解說要點:①設喻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是一種說明事理的方法,在先秦論著中用得很普遍。②有些比喻帶有說明事理的性質,應列入設喻範圍;但描寫性的比喻是一種辭格,不算設喻。

討論問題:①本文中有哪些設喻?哪些是簡單設喻?哪些是複雜設喻?②這些設喻各說明了什麼?③運用設喻應當注意什麼?

小結要點:①設喻的方式很多,人、事、物都可以用於設喻。②簡單設喻用於說明單一的事理,如“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說明能“察”則能“以此知彼”,“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說明能“察”則能從部分了解全部,“病萬變,藥亦萬變”說明法令制度要適應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③複雜設喻用於說明覆雜的事理,如“循表夜涉”“刻舟求劍”“引嬰投江”三個故事,就是從不同的角度將當前泥古不化的治國者的心態、愚蠢而荒謬的做法及其後果維妙維肖地刻畫了出來。這便是所謂寓言了(我國古代沒有專業的寓言作家,所有寓言都是因說明事理的需要而產生的,與印度的《百喻經》相仿)。④運用簡單設喻,必須註明本意,如良醫一喻之前的“世易時移,變法宜矣”這句話就是作者本意;運用複雜設喻一般都要就其內容做分析評論(這是它跟寓言用簡明話語點明寓意的方式的不同之所在)。

 (十二)背誦全文。(齊背)

  (十三)整理詞語、句式。

 1.整理詞語。

先整理練習題中的詞語。

[上]①呈遞。例:題幹、C。②國君、皇上。例:A。③時間在前的。例:B。④位置較高的。例:D(按“江上”指江岸)。

[法]①法令。例:題幹、C。②取法、效法。例:A。③方法。例:B。④法則。例:D。

[成]①成就(動詞)。例:題幹。②現成的。例:A。③成為。例:B。④成功、勝利。例:C。⑤形成。例:D。(按:此題A、B、C、D四句中的“成”都跟題幹中的“成”含義不同,但《教學參考書》認為D與題幹同。)

[反]①返回。例:題幹、D。②顛倒。例:A。③反叛、背叛。例:B。④反倒。例:C。

再補充一些詞語(例句課後補寫):

[益]①水外流。例:澭水暴益。②增加。例:雖人弗損益。③更加。例:是故聖益聖,愚益愚。④好處:例:有所廣益。

[要(y1o)]①邀請。例:便要還家。②要求。例:有要於時。

[表]①文體名,臣子給君主的呈文。例:《出師表》。②作標記。例:使人先表澭水。

[向]①從前。例:尋向所志。②朝……走。例:聞操已向荊州。

[虧]缺損,引申為不合、不適宜。例: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悖]背謬。例:守法而弗變則悖。

[任]①任務、使命。例:天之將降大任於是人也。②信任。例:王甚任之。③擔負、承任,引申為處理。例:以此任物。

2.整理句式。(例句課後補寫)

①[……所以……]兩種基本用法:一種是表示行為的原因,如“此其所以敗也”;一種是表示行為的工具、方法,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②[豈不……哉]表示感嘆和反問,如“豈不悲哉”。

③[非……也,……也]否定和肯定相結合的表述方式,強調也只有一個答案,如“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

④[雖……,(猶若)不……]退一步作假定的表示方式。如“雖人弗損益,猶若不可得而法”。

⑤[……A,……B,AB……]先分後總的表述方式,如“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

 練習第四題答案:

1.(制定法令的)依據或精神。2.同1。3.(失敗的)原因。4.同3。5.的緣故。6.靠他來。7.用來……的方法。8.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