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關於《七哀》的全詩翻譯賞析

校園 閱讀(1.04W)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關於《七哀》的全詩翻譯賞析

[譯文] 願意化作一陣西南風,一直吹到遠方的你的胸前。

[出自]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借問嘆者誰?雲是宕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註釋:

七哀:該篇是閨怨詩,也可能借此“諷君”。

宕子妻:作客到遠方去的人的妻子。

清:形容路上塵。

濁:形容水中泥。二者本是一物。

浮:就清了。

沉:就濁了,比喻夫掃(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

逝:往。

譯文: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游移不定。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的嘆息。試問嘆息的這個女子是誰,自言是遠遊子的妻子。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夫君像是路上的清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汙濁的水中的淤泥。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麼時候才能相互匯合相互和諧?我願意化作西南風,長久的停留在你的懷中。你的懷抱良久不開,我當依靠什麼呢?

賞析

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下簡稱本詩)運用了詩經的賦比興的表達方法,來達到抒情傳意的目的。

本詩明寫怨婦思念遠方良人的情懷,暗寫詩人對兄長的情意和自己鬱郁不歡的心情。

首兩句“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運用了“興”的手法帶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婦獨倚高樓,對影自憐,思念遠方的夫君。由明月,流光,高樓,徘徊,引起聯想,思婦月夜難寐念良人,典型的“興”的表達方式。

次兩句“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運用了“賦”的表達方法,承接上兩句直接點出本詩的主角——愁思婦的情懷——悲嘆和哀傷,因為思念良人而不得見,甚至音訊亦不能通。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即“賦”的表達方法。

第五六句“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也是以“賦”的方法來表達的,但是以問答的方式來達到“賦”的表達效果的:“請問樓上唉聲嘆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直截了當,乾脆利落,明白如話。

第七八句“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承接上文,繼續以“賦”的手法表達。思婦訴說她的.孤獨和寂寞:“夫君已遠行在外超過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獨自棲居。”透過思婦的訴說進一步描述思婦的哀嘆,非常直接。

第九十句“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運用了“比”的手法進一步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將夫君比喻為路中的清塵,將自己比喻為汙濁的水和泥,喻意兩人相差太遠,難以融合在一起,也比喻夫君高高在上,對己不屑一顧,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非常悲哀。

第十一十二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承接上文,同時以“比”和“賦”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清塵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機會是渺茫的。浮沉是比喻,點描出不能諧和的悲哀。

第十三十四句“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運用了“比”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心志。思婦見棄,不單不以怨報之,反而願意犧牲自己:“可以的話,我願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思婦對夫君何等的忠誠和忠貞!為了得見夫君,不惜將自己比喻為西南風,化入君懷!

第十五十六句“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運用了“賦”的方法表達思婦被冷待的遭遇和情懷。思婦很瞭解夫君的性情,超過十年了,音訊全無,“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麼可依靠的呢?”哀怨之情,直透長空。這兩句的表達非常直接,正是“賦”的典型手法。

本詩通篇表面上描寫思婦訴說被夫君遺棄的哀怨情懷,實際上暗喻自己被長兄疏遠排斥的苦悶和鬱抑,這是另一種意義上運用了“比”的表達方法,這是詩人更深層的自況自喻。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三國魏曹植《七哀》詩裡的名句,這是堅決而執著的持守誓言。獨守十年,沒有沉淪和頹廢,思婦依舊祈願自己化作長風,隨風而去,與君相依,這是思婦此生唯一的期待。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認清無常荒誕的命運之後,並沒有放棄初衷,而是“長懷永慕,憂心如酲”(《應詔》),多年的冷落並不能熄滅子建對未來的期望。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年近不惑的子建抱利器而無所施,乃上疏求自試,慷慨激揚不減當年。之後“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他始終虔誠積極地尋找機會以一展巨集圖,立功垂名。“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列有職之臣,賜須臾之間,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蘊積,死不恨矣”(《陳審舉表》),赤子之心,至死不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子建心中不曾掠過一絲沉淪的念頭,不曾放棄自己的畢生心願,“寧作清水之沉泥,不為濁路之飛塵”;“履先王之正路,豈淫徑之可遵。知犯君之招咎,恥幹媚而求親”(《九愁賦》)。這是不可動搖的思想信念,也是人生的最終依託,由此鑄就了子建“骨氣奇高”之人品與文品的絕代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