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有關秋天的詩句及賞析

校園 閱讀(9.32K)

導語:秋天,美麗的季節,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百花盛開的春天一樣另人嚮往,同驕陽似火的夏天一樣熱情,同白雪飄飄的冬天一樣迷人。

有關秋天的詩句及賞析

秋風辭

西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風辭》是西漢武帝劉徹的作品。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時值秋風蕭颯,鴻雁南歸,漢武帝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秋風辭》。詩以景物起興,繼寫樓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熱鬧場面,最後以感嘆樂極生悲,人生易老,歲月流逝作結。全詩比興並用、情景交融,意境優美,音韻流暢,且適合傳唱,是中國文學史上“悲秋”的佳作,歷來受到讚譽。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晉·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辭歸,天鵝南飛。思念出外遠遊的良人啊,我肝腸寸斷。 思慮沖沖,懷念故鄉。君為何故,淹留他方。 賤妾孤零零的空守閨房,憂愁的時候思念君子不能忘懷。不知不覺中珠淚下落,打溼了我的衣裳。 拿過古琴,撥弄琴絃卻發出絲絲哀怨。短歌輕吟,似續還斷。 皎潔的月光照著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憂心不寐夜漫長。 牽牛織女遠遠的互相觀望,你們究竟有什麼罪過,被天河阻擋。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此詩前六句主要內容是寫景狀物,描繪了登上謝脁樓所見到的美麗景色。首聯從大處落筆,寫登樓遠眺,總攬宣城風光;頷聯具體寫“江城如畫”:以明鏡喻秋水的清澈澄明,以彩虹喻雙橋的水中倒影;頸聯具體寫“山晚晴空”:傍晚秋色,山野炊煙,橘柚深碧,梧桐微黃。尾聯點明懷念謝脁之題旨,與首聯呼應,從登臨到懷古,抒發了對先賢的追慕之情。全詩語言清新優美,格調淡雅脫俗,意境蒼涼曠遠。

長相思·其一

唐·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這首詩是李白離開長安後回憶往日情緒時所作,豪放飄逸中兼有含蓄。詩人通過對秋蟲、秋霜、孤燈等景物的描寫抒發了感情。表現出相思的痛苦。“美人如花隔雲端”是全詩的中心句,其中含有託興意味。我國古代經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長安”這個特定的地點更加暗示“美人”在這裡是個政治託寓,表明此詩目的在於抒發詩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鬱悶之情。詩人將意旨隱含在形象之中,隱而不露,自有一種含蓄的韻味。

秋天,帶著含蓄的美無聲而至,將夏日的喧囂取而代之。火紅如楓,金黃如麥,秋天帶來的不僅是美不勝收的景色,更是滿載收穫的喜悅。讓我們攜手內大數學共同步入這充滿詩韻的季節。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第二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裡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豔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捨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 。

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託,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裡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秋日三首

宋·秦觀

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連卷雌霓小西樓,逐雨追晴意未休。安得萬妝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纏頭。

秋日三首是秦觀在元豐年間作於高郵,講訴詩人的一組家鄉秋景詩。前兩首詩寫的都是瑣細的生活題材,都以觀察細緻見稱。第三首詩則表現了詩人詩歌風格中慷慨豪俊的一面。

觀滄海

作者:曹操年代:東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詩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淒涼的悲秋意緒。作者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湧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絡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巨集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巨集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也指出這是樂府唱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