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讀後感想心得作文

校園 閱讀(1.51W)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報告中的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為讀者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讀後感,希望能幫到你喲。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優秀讀後感想心得作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讀後感篇一

這是20年前的文章了,文章說當時的中國學生欠缺“格物致知”的精神,但如今,我認為這種精神依然欠缺。

文章說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考試都得接近滿分,而實際生活中會的東西很少,我就這樣,學習考試不錯,但生活獨立能力基本沒有。我也想改變,想學些生活技能,卻又迫於學習升學的壓力,每天有很多作業,根本閒不出時間。

文章還說中國學生只是又抽象的思維理論,缺乏動手能力,我也是這樣,什麼亂七八糟的物理化學定理都背過了,但是是怎麼得出來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看課本上的實驗及插圖去猜想,而不是去實驗室親自做試驗,不是我們不想去,而是學習進度緊,沒空兒,所以,文章中說的實驗應該積極動手,而不該消極觀察我們就做得不好。

文章中提到學習是為了適應一種社會制度,我想現在也是如此,因為歷史政治中很多都是歌頌執政黨的政策的。

20年前,丁肇中就提出了“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其實,在2000多年前,《中庸》和《大學》就早已經提出了,可現在我覺得還是略有欠缺。

我覺得,學習的定理知識不僅僅考試的,是應該應用到生活中去的,這種“格物致知”的精神對中國來說是很重要的,這種精神我想中國也早晚會有。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讀後感篇二

這丁肇中先生的一篇文章《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文章主要是談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瞭解)自然科學,丁先生就認為應該用格物致知精神,提出論題後,就從中國的傳統教育講起,講到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接著談實驗精神的重要性,然後談中國學生不重視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現狀,並用了自身的經歷來分析,最後談到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義。

備課時自己就產生的這樣一個疑問,既然已知道我們教育體制弊端,知道實驗精神(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與廣泛性,那為什麼現在的教育體制讓那麼多人都產生了怨言?教育的過程中,憑什麼剝奪了學生探索的過程?當真把孩子關進了課室他就能學好,能與國際接軌?我們重視知識與經驗的傳授,可忽略了孩子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次培訓,那是關於記憶效果的探究。大致是問什麼途徑會使記憶的效果更好,其中實驗就是一個有效的途徑,讓學生動手操作過就能記得特別牢。)可是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不完善,讓老師、學生怎麼辦?

想到了我那讀一年級的兒子,此刻他正在我身邊聽著《呼倫貝爾大草原》做著練習冊。他是個好動的男孩子,遺傳了他老爸的特性,特別喜歡科學類的事物,動手力特別強,破壞力也特別強,特別能玩,能說會道。身為老師,他沒上國小就擔心,能不能適應那高壓的課堂,能靜下來聽講嗎?上國小的第一月,他當國小生失敗了,我當國小生的媽媽也失敗了,因為我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我焦慮,想方設法幫助他,誰知卻適得其反。在與他老師交流過後,在與他老爸商量過後,決定對待像他這樣的小男孩要寬容,一年級任務本不重,主要是適應與培養習慣,就讓他慢慢來吧。我知道要讓他玩,讓他高興地學,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一看到他的課本與作業本,心裡又糾結了——他不願意我管他的學習,我卻不放心他的學習。放手?引導才是最重要的吧。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只求每天、每週、每月、第學期、每年有進步。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讀後感篇三

讀了丁肇中先生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深有同感,認識到我們學生在學習方法上確實有很多弊病,但對於丁先生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我仍抱有疑問,因此就借這次機會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文章中說“真正”的格物致知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並就此認為格物致知就是“我們所謂的實驗”。韓維志在譯評《大學》時就曾明確指出《大學》的原文缺少對“格物致知”的闡釋,古人因此也做了諸多不同的見解,甚至是大理學家朱熹也曾專門對“格物致知”補綴了一篇論文。然而,沒有一個人敢說他的“格物致知”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麼對儒學研究不深的丁先生如何可謂“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對此我實在無法認同。

而那勤于格物的陽明先生也恐怕是受冤了。丁先生認為他“格竹七日而不得正果”是因為他“把探究外界”誤認為是探討自己,並於後文說要“格竹”就應“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這番話著實讓人無語。我想丁先生大概是混淆了哲學和實踐的概念。儒學無疑是一種哲學,而哲學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思想體現,與由外及內的實踐完全不同。用政治哲學家歐克肖特的話說,哲學是理論的理論,它高度抽象,與實踐隔絕,它志在理解而非改變世界,而當其轉化為實踐時也就失去了其作為學術的學術品格。也就是說哲學本身就是要優先探索自身,然後才能推己及人的。那麼這與“栽種”和“拿到顯微鏡下觀察”又有何干呢?想來實在是可笑至極。

最後,“經書上的道理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竟也被丁先生一同否認了,他竟認為這種觀點不適用於現今,這同樣是混淆了概念。如果當年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沒有傳給“四海”的中國人,社會主義又怎會有今天的這般“偉業”呢?丁先生所謂的“現今”恐怕只能指代重視事實的實踐科學,對於“百家爭鳴”的哲學而言道理是永遠可以傳於“四海”、“萬世”的。

這樣看來,丁先生對儒學的態度實在有些不可思議。那麼丁先生的“格物致知”就是完全錯誤的嗎?也不盡然。以丁先生取得的成就來看,他的觀點必然有其可取性。我不懂實踐科學,但我想丁先生對實踐的態度是絕對值得稱道的,而且學習方法的問題在國內也的確屢見不鮮,丁先生能夠從大體上給出解決辦法著實令人敬佩。但是對於丁先生不嚴謹的求知態度,我們也必須加以指正。

那麼,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小人不才,目光短淺,也不敢妄下定論,但終歸還是有些想法的。永遠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並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識,我想這大概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了。所以,只要堅持求知的態度,相信終有一天“格物致知”的真諦會浮出水面。


猜你感興趣:

1.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2.應有格物致知精神閱讀答案

3.九年級上冊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練習試卷

4.雨說課文原文及課文知識點

5.中學語文課題研究案例

6.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