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數學教學:五年級的孩子提出了九年級的問題

校園 閱讀(1.35W)

“黃老,昨天課上討論的那個問題我還是沒想明白。”內向的瑤瑤帶著自制的數學本到辦公室問道。“說說,你的困惑是什麼?寶貝”我心裡一喜,這孩子近段時間是越來越愛思考了。

數學教學:五年級的孩子提出了九年級的問題

“昨天申晴用直尺連線A、B點後,線段AB確實不通過C點,也就不能把組合圖形分成三個三角形。但是我在想,萬一是原圖的作圖不規範導致的這個結果呢?然後,我自己畫一個圖。連線AB後,組合圖形就分成了三個三角形,算出三個三角形的面積和後與其它方法算出來的結果比較,的確不一樣。這就說明了我的想法是錯誤的。但是我還是想知道,連線A、B點後,線段AB不經過C點的原因。”瑤瑤很期盼的說道。“哦!你真是一個愛思考的好孩子!那這樣,我們從資料的角度分析分析吧。假設C點線上段AB上(如圖4),那我們得到了3個三角形,分別是△BCD、△AEC和△AFB。仔細觀察△CDB會發現CD=DB、∠CDB=90°,所以它是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DBC=45°,而∠DBF=90°,那麼∠CBF=45°。再看△ABF是直角三角形,∠CBF=45°,那麼∠FAB也應該是45°。△ABF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那麼AF=FB。但是AF=6m,FB=7m,矛盾了。所以假設不成立。”“哦!我懂了!謝謝黃老”帶著恍然大悟的微笑,瑤瑤離開了辦公室。而我卻陷入了沉思…

學期,孩子們這種刨根問底的例子比比皆是。是什麼力量讓深度思考成為孩子們數學學習的內在動力的.呢?是我對數學表達的嚴格要求嗎?可是要求一直都是這樣呀?是我對孩子們深度思考行為的表揚和鼓勵嗎?這可能只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吧。百思不得其解時,我走進教室發現瑤瑤正興致勃勃的給同伴講解剛才學到的知識。我恍然大悟,“對,是分享!”

開學之初,學校部分老師開始改變自己的授課方式。從傳統的講授式轉向以生為本的教學方式教學轉變。大家津津樂道孩子們的轉變和進步時,我心嚮往之卻始終不敢踏出嘗試的第一步。心裡總是顧慮重重。孩子們會分享交流嗎?分享交流的質量高嗎?分享時間和課堂效率怎麼協調?教師角色應該如何轉變?……在同事的鼓勵下,我終於鼓起勇氣試試吧!不推開窗,怎知窗外風景如何。一節課又一節課的探索,我不斷加大自己放手、讓位的尺度;不斷和孩子們打破規則、建立規則;不斷鼓勵孩子們不怕說錯,肯定孩子們分享中的閃光點。慢慢的,我看到小組討論越來越有序了;想展示小組成果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傾聽完同伴的發言後自發鼓掌的聲音更多了;補充、質疑也越來越能抓住問題的本質了……更令我興奮的是,課堂上越來越多的孩子眼睛亮起來了!下課後,孩子們還會圍著我或者同伴繼續交流自己意猶未盡的想法。

我想,這些都得益於分享式教學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向同伴學習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獲得了同伴更多的幫助和肯定,體會到了分享帶來的快樂,學習進步帶來的深層次的成就感。這自然而然就激發了孩子們想要搞清楚每一個問題的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分享式教學讓更多孩子自覺養成勤學善思的好習慣,完成從知之者到樂之者的蝶變。


【本文作者:四川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 黃黎黎。(公眾號:分享式教學-任景業)】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