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蘇州會考歷史測試題及答案

校園 閱讀(1.09W)

大家都知道歷史的學習最主要是要記憶背誦,因為它的內容量十分的多,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做題來檢測出自己遺漏的知識點,然後及時補充。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考歷史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用!

蘇州會考歷史測試題及答案
  會考歷史測試題

第I卷 選擇題

本卷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 求的。

1.周代對諸侯不按規定朝覲述職的,規定了懲戒措施: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這一制度

A.使周天子的王權權威逐漸削弱 B.形成了西周時期的王權專制

C.體現了天子與諸侯的主從關係 D.強化了西周時期的中央集權

2.有學者指出:“文化上結束戰國卻是在漢代。”這是指

A.漢朝初年推 行黃老政治 B. 漢武帝推行“獨尊儒術”

C.漢朝建立中央集權政治 D. 漢代實現儒、道、佛合一

3.明朝中葉以後,在某些地區的某些行業中,私營手工業甚至超過官營手工業而居於主導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官營手工業作坊中產品嚴重短缺 B.明朝政府積極鼓勵私營手工 業發展

C.私營手工業作坊中工人數量增加 D.私營手工業能夠適應經濟發展潮流

4.下列關於明清時期小說的表述,錯誤的是

A.明清小說的成就僅限於章回體長篇小說

B.明清小說數量比較多而且體裁比較豐富

C.明清小說有重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學價值

D.明清小說有《西遊記》《水滸傳》等名作

5.中英《南京條約》規定中國開放五口作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產紅茶的武夷山;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且臨近富饒的江浙”。英國選擇這些城市作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

A.傾銷鴉片 B.傳播宗教 C.輸出資本 D.開啟市場

6.如果從中國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鴉片戰爭後中國歷史的發展,洋務運動可以說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具有標誌性的表現是

A.買辦階層在通商口岸開始出現

B.開始學習西方的政治經濟制度

C.開始創辦近代軍事和民用工業

D.民族工業發展出現第一次高潮

7.1912年頒佈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體現了

①伏爾泰的政治理論 ②孟德斯鳩的政治理論 ③盧梭的政治理論 ④達爾文的進化論理論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

8.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認為,人類發展必然由“宗教迷信時代”、“玄學幻想時代”進化到“科學實證時代”。這一觀點體現了陳獨秀

A.崇拜科學技術 B.崇尚科學精神

C.否定儒家思想 D.讚賞工業革命

9.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鋼鐵、汽車、飛機等重點專案建設的完成,標誌著我國

A.獨立的工業體系初步建立 B.提前完成過渡時期的任務

C.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D.“八字”方針已取得成效

10. 1972年中美上海《聯合公報》指出:“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岸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美國發表這一宣告意在

A.緩和中美關係以促進中國和平統一

B.緩和中美關係以鞏固美國霸權地位

C.承認新中國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

D.說明封鎖新中國的政策是錯誤的

11. 伊恩•莫里斯在《希臘人歷史、文化和 社會》中寫道:“雅典每年一度的不滿意測試……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為太受歡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圖(公元前六世紀中期的雅典獨裁者)這樣的.人,企圖利用公民大會作為成為僭主的臺階。”作者是在說明雅典

A. 公民的法律意識普遍淡薄 B. 公民的參政議政意 識提高

C.公民大會成為僭主的工具 D. 公民大會具有監督的職能

12. “19世紀末的經濟發展,再加上海洋運輸和鐵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種真正的世界經濟。……歐洲資本同樣也投向了海外,以建設鐵路、礦山、電廠和銀行。當然,國外市場也為歐洲剩餘的製成品提供了市場。”下列對該材料理解準確的是

A.西方列強開始瘋狂地到海外搶佔市場

B.世界市場加快了資本原始積累的程序

C.工業革命是世界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力

D.在全球化過程中人類的生活得到改善

13. 《獨立宣言》的起草人托馬斯•傑斐遜一方面譴責了英國國王及其家族的罪行,另一方面也指出,英國國王不過是遵照法律被任命的、其權力受到限制的、 受人民監督的的首席官員,其任務是協助巨大的政府機器的開 動。他是在強調英國國王

A.應該上斷頭臺 B.可以連選連任

C.是政府的首腦 D.是“統而不治”

14. 城市人口數量的變化能夠體現城市化的程序。下圖為1890~1933年英、美、德、俄四

國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百分比折線圖。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英國的城市化速度一直快於美、德

B.在城市化速度上美國始終超過德國

C.美國和德國的城市化速度明顯加快

D.蘇聯的城市化速度落後美國和德國

15. 在資本主義工業發展史上,下列成果,其地位相當於牛頓在物理學上的地位的是

A.瓦特改良了蒸汽機 B.史蒂芬孫發明火車機車

C.富爾頓發明了汽船 D.卡爾•本茨發明了汽車

16. 有學者認為,十月革命的淵源、性質、風格和命運都深深植根於俄國曆史土壤之中。其含義是

A.革命的爆發完全取決於革命理論的成熟

B.俄國的國情對十月革命的爆發影響巨大

C.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十月革命提供了機遇

D. 西方列強的入侵促進了十月革命的爆發

17. 1933年,羅斯福政府在美國西部和西南部共毀掉1000萬英畝棉田,屠宰了20多萬頭大豬和600多萬頭小豬。經過兩年多的時間,農產品價格回升。這一做法體現了

A.國家干預政策 B.退耕還林政策

C.重商主義政策 D.自由放任政策

18. 1974年12月,歐洲九國首腦會議決定,將首腦會議定期化,後命名為“歐洲理事會”,作為共同體的最高決策機構。這樣做有利於

A.世界兩極對峙局面能夠儘快結束

B.消除日益增長的世界多極化趨勢

C.歐共體內部對內和對外協調一致

D.遏制來自迅速崛起的日本的衝擊

19.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根本動力是

A.市場經濟的廣泛建立 B.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

C.兩極格局的迅速瓦解 D. 跨 國公司的迅速擴張

20. 對下面兩幅作品的認識正確的是

A.以寫實的方法表現客觀世界 B. 屬於印象派畫作的傑出代表

C.以嚴整和諧的畫面表現理性 D. 以誇張的形式表現內心感受

第II卷 非選擇題

本卷共3小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5分,第23題13分,共40分。

21.(12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 定也……諸侯之於天子,猶後世諸侯之於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踐奄,滅國數十,而新建之國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週之臣子;而魯、衛、晉、齊四國,又以王室至親為東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復諸侯之長而為諸侯之君……蓋天子諸侯君臣之分始定於此。此周初大一統之規模,實與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

材料二 後世子孫永不許恢復宰相制度,如有人如此請求,即以叛逆論罪,凌遲處死。 ——朱元璋

(1)依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是通過什麼途徑確定下來的?有何重大意義?(6分)

(2)材料二中朱元璋下達這一命令的主要目的是什麼?人們習慣上把明中期以後的內閣首輔稱為宰相,這種說法是否正確?為什麼?(6分)

22.(1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文藝復興的影響側重於知識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藝復興”所開拓出來的人文主義的影響……把歐洲人民的覺悟,提高了一步。

——陳樂民《歐洲文明十五講》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會包辦的信仰,迴轉頭去,求之於《聖經》和良心……不承認羅馬的教王,反對教權的政府。

——高一涵《歐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個人主義是直到近代才從西方文化中演進出來的一種觀念,中世紀以來,西方的個人經歷了一個逐級的解放過程,先是從神的權威下解放,再從人的權威下解放。個人逐步從外在束縛中得到了解放:無論是宗教的,還是政治的,到19世紀這一過程基本完成,最終,個人的神聖化終於成為習俗和法律。

——錢默生《西方個人主義源流探索》

(1)依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義的訴求,並從人文主義傳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與文藝復興的關係。(6分)

(2)依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西方“個人”是如何被“逐級”解放的。(9分)

23.(13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二戰後,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下,產業結構和職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此外,“經理革命”的推進、資訊科技革命的滲透等等,各種因素促使新中產階級迅速壯大。……他們對於西方社會嚴重的貧富分化越來越不滿……。政府出於維護政治穩定的長遠目的,被迫通過立法推行一些縮小貧富差距的政策,資本家與其他高收入者的相當一部分收入被轉移到低收入者手中。

——吳浩《新中產階級的崛起與當代西方社會的變遷》

材料二 二戰後各國環境惡化成為全球性危機,很多發達國家在60年代發生了轟轟烈烈的環境運動。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資本主義初期認為地球資源取之不盡的盲目樂觀思想逐漸 消失。對環境問題的關注還促使人們關注其它一些全球性問題(貧富差距和貧困等),所以英國經濟學家貝弗裡奇發表了著名的“貝弗裡奇報告”,主張政府要向貧窮、愚昧、骯髒、疾病、失業等社會、經濟問題開戰。全球化可以提高全球的平均收入水平,促使人們對環境質量更加關注,敦促政府通過干預解決環境問題,使得全球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張偉《全球化的環境維度》

(1)依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產階級迅速壯大”產生的影響。(6分)

(2)依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二戰”以來有利於環境改善的因素。(7分)

  會考歷史測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C 2. B 3.D 4. A 5. D 6.C 7.A 8. B 9.A 10.B 11.D 12.C 13.D 14.C 15.A 16.B 17.A 18.C 19.B 20.D

二、非選擇題

21.(12分)(1)途徑:滅商;實行宗法分封制。(2分)

意義:有利於西周統治區域的擴大和社會的穩定、發展。(4分)

(2)主要目的:加強皇權。(2分)

不正確。(1分)

內閣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只是皇帝的顧問、侍從或祕書。(3分)

22.(15分)(1)訴求:批判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2分)

關係: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傳播僅侷限於上流社會和知識階層;宗教改革從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和更內在的心靈角度,傳播和發展了文藝復興以來複蘇了的人文主義。(4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文藝復興確立了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精神;宗教改革運動把人的信仰從 教會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啟蒙運動則強調擺脫專制統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縛,確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價值觀念。(9分)

23.(13分)(1)影響: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推動了社會福利制度的建立,緩解了貧富分化;有利於社會穩定。(6分)